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 李德健 +6 位作者 马永跃 田旺 陈银银 王利民 吕赫 李杰 骆紫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7-2044,共8页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 针对目前国家标准分析检测水质多参数方法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US-MNB)辅助技术、连续光谱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法(SIA)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新方法。设计水质多参数检测系统,通过检测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六价铬(Cr^(6+))四种水质参数,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基于超声与微纳米气泡相结合的消解室以及具有可变光程功能的光谱扫描检测室,可达到快速消解和稳定检测的目的。同时系统基于国家水质检测标准,优化了水质多参数联合检测流程,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对四种水质参数的含量进行连续光谱检测。首先,在常温常压下采用US-MNB辅助技术结合强氧化剂对TP进行消解,同时对检测室中NH_(3)-N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TP的测定。同理,消解COD的同时,对检测室中的Cr^(6+)参数显色反应后的化合物直接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再进行COD的测定。整个检测过程所用时间大幅降低,可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水质多参数的测定,显著地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以上述四种水质参数为测定对象,利用最小二乘法构建回归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相关系数,并绘制各参数的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TP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845,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05%~3.62%,加标回收率为97.8%~103.6%;COD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87,且浓度与吸光度成负相关,重复性(RSD)为2.12%~2.74%,加标回收率为98.7%~104.7%;NH_(3)-N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53,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41%~3.59%,加标回收率为99.2%~102.4%;Cr^(6+)标准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38,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RSD)为3.51%~3.92%,加标回收率为98.9%~109.3%。系统可准确测定水样中TP、COD、NH_(3)-N和Cr^(6+)的含量,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基于超声-微纳米气泡辅助技术的可变光程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对于拓宽光谱法在水质多参数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提升检测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光谱 超声-微纳米气泡 顺序注射分析法 可变光程 多参数水质检测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发电导热油泄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文 温昕 +1 位作者 蒋凯 马永跃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针对光热发电导热油泄漏检测指标需求,基于MOS气体传感器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热发电导热油泄漏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MOS气体传感器,通过气体改变金属氧化物涂层上的电子浓度,建立导热油检测数学模型,针对采集数... 针对光热发电导热油泄漏检测指标需求,基于MOS气体传感器技术提出了一种光热发电导热油泄漏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MOS气体传感器,通过气体改变金属氧化物涂层上的电子浓度,建立导热油检测数学模型,针对采集数据的非线性、非平稳特点,分别采用小波变换、快速傅里叶和希尔伯特黄3种降噪算法对MOS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响应时间为8 s时,达到稳定测量值90%、检出限小于20 ppm,且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MOS传感器 气体检测 导热油 泄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定量分析地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3
作者 李文 罗成奎 +3 位作者 陈士恒 靳昊澍 李杰 李迤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4-1751,共8页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溶液,建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定... 为解决铀矿地浸溶液中离子快速定量分析难题,设计一套带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分别检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溶液,建立SO_(4)^(2-)、NO_(3)^(-)、CO_(3)^(2-)、HCO_(3)^(-)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我国某铀矿地浸溶液中的SO_(4)^(2-)、NO_(3)^(-)、CO_(3)^(2-)、HCO_(3)^(-)进行快速定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增强腔,近共心腔有更好的性价比和结构简洁性;近共心腔通过增加入射激光的反射次数以达到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目的。实验所用近共心腔增强拉曼散射信号的光谱仪能将单光束入射激光的拉曼散射信号增强23.77倍。为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性和带入实验误差,为腔增强拉曼光谱仪专门设计了一套自动进样排废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选择进样、进样液位监测、空气清洗及自动排废等功能;自动进样排废装置的配备有助于腔增强拉曼光谱仪在在线检测领域的功能拓展。相比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操作简便、无需试剂前处理、无损检测、快速检测、可同时检测多种分子和离子等优势,为化学分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分析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SO_(4)^(2-)、NO_(3)^(-)、CO_(3)^(2-)、HCO_(3)^(-)的检测限分别为50、50、17、30mg·L^(-1),建立的标准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R^(2))均超过0.999,有优异的分析性能和线性响应能力。用模型对两个矿区的实际地浸样品溶液分别进行五组检测,得出酸法地浸溶液中包含SO42-和NO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743.10和1253.52 mg·L^(-1),RSD分别为0.39%和1.39%;中性地浸溶液中包含SO_(4)^(2-)、CO_(3)^(2-)和HCO_(3)^(-),五组检测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00.87、98.31和550.04mg·L^(-1),RSD分别为1.42%、2.13%、1.69%。腔增强拉曼光谱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误差远比滴定法的小,进一步表明腔增强拉曼光谱法在准确、高效的定量分析溶液中离子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增强拉曼光谱 自动进样排废装置 地浸溶液 标准定量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光谱法联合测定NH_(3)-N、COD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文 陈银银 +1 位作者 罗学科 何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4-259,共6页
针对地表水中Ⅰ—Ⅴ类水域、地下水、工业废水对氨氮及化学需氧量准确快速联合测定的需求,融合光谱分析法中的连续光谱法与顺序注射技术(SIA),基于地表水国家检测标准,以氨态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原位水质参数为检测对象,设计... 针对地表水中Ⅰ—Ⅴ类水域、地下水、工业废水对氨氮及化学需氧量准确快速联合测定的需求,融合光谱分析法中的连续光谱法与顺序注射技术(SIA),基于地表水国家检测标准,以氨态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原位水质参数为检测对象,设计了一种小型微量原位水质NH_(3)-N、COD高效快速检测仪。该系统主要依据自主设计的基于紫外灯照射消解与加热密闭消解方法同时进行的消解池结构以及基于光谱扫描设计的的检测池结构,达到快速消解稳定检测的目的。同时系统基于分光光度法优化了检测流程,测定开始COD消解的同时,待检测池中的NH_(3)-N指数显色后的配位化合物进行光谱扫描测定,消解后,进行COD的测定,整个检测过程相比国标检测法缩短至少60 min,可以实现25min内自动完成NH_(3)-N及COD的测定,大大节约时间成本。绘制经光谱扫描显色反应后配位化合物的吸光度与连续波长曲线可得:NH_(3)-N、COD分别于690和445 nm处具有明显吸收峰,经读取峰的吸光度值,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NH_(3)-N、COD回归建模,拟合回归方程并计算相关系数,绘制相应参数的吸光度-浓度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0~2 mg·L^(-1)浓度范围内,NH_(3)-N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87,且浓度与吸光度成正相关。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1.36%~1.68%,加标回收率为97%~102%;在0~50 mg·L^(-1)浓度范围内,COD标准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78,浓度与吸光度呈负相关。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2.14%~2.48%,加标回收率为97.6%~102.95%。系统的测定结果准确、直线性与稳定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基于SIA与连续光谱法联合测定NH_(3)-N、COD的方法研究,为拓宽光谱法在水质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提高检测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态氮 化学需氧量 连续光谱法 顺序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原位水质总碱度在线检测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 程李 +2 位作者 王利民 徐明刚 张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77-1482,共6页
为实现原位水质总碱度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融合顺序注射分析(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SIA)与连续光谱检测法,设计了一种小型微量原位水质总碱度在线快速检测仪,系统主要通过设计滴定池将SIA和连续光谱检测法应用于总碱度自动化... 为实现原位水质总碱度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融合顺序注射分析(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SIA)与连续光谱检测法,设计了一种小型微量原位水质总碱度在线快速检测仪,系统主要通过设计滴定池将SIA和连续光谱检测法应用于总碱度自动化滴定检测流程,并对连续光谱检测法判断滴定临界值的新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国标总碱度检测中工业循环冷却水及地表水总碱度的测定标准,设计了原位水质总碱度检测流程,并以顺序注射技术为控制滴定流程基础,在连续光谱扫描测量溶液检测过程的条件下,使用酚酞和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对水质总碱度进行滴定分析。通过连续光谱扫描对酚酞碱度及甲基橙碱度滴定过程进行监测,以吸光度曲线552 nm处峰值归零作为酚酞碱度滴定临界值判断条件;以吸光度曲线峰值由465 nm偏移至504 nm处作为甲基橙碱度滴定临界值判断条件;分析通过滴加不同剂量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所得溶液吸光度曲线得出最佳指示剂用量分别为0.01和0.04 mL。该系统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总碱度测定的回归模型,并对检测系统及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水质总碱度在0.20~25.00 mmol·L^(-1)范围内与盐酸消耗量线性相关,工作曲线拟合系数≥0.9942;测定总碱度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7%~1.151%;废液量≤16 mL;最低检出限为0.03 mmol·L^(-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2%~102.3%之间;与国标法对比实验结果无明显差别。利用连续光谱检测法判断滴定临界值的新方法对于提升水质总碱度检测仪的技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适用于系统网格化监控地表水、循环冷却水、养殖循环水等多种监测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碱度 微量 连续光谱 顺序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注射-图像分析测定水质COD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 王利民 徐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2,共7页
针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传统测量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不便、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顺序注射分析技术(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IA)和图像处理技术融合的COD检测仪,系统核心在于顺序注射... 针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传统测量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不便、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顺序注射分析技术(sequential injection analysis, SIA)和图像处理技术融合的COD检测仪,系统核心在于顺序注射图像分析平台的原理设计,图像处理流程设计,以及消解检测流程设计和消解池、检测池结构设计。对SIA结合图像处理分析技术测定COD的新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国标水质检测标准为基础,改进设计了顺序注射-图像分析检测流程,取液水样后,直接加入重铬酸钾、硫酸银进行消解,冷却后采集图像,基于单因变量偏最小二乘法,建立COD浓度对图像颜色特征值R(red)、G(green)B(blue)、H(hue)、S(saturation)、I(intensity)的回归模型,得到COD回归工作方程,复测定系数R2=0.995 1,均方根误差(RMSE)为4.937 3。实验结果表明,最低检出限为20 mg·L-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2.54%)与国标法对比无显著差异,顺序注射-图像分析法可稳定、高效的分析不同水样中的COD含量。基于SIA结合图像处理测定化学需氧量方法研究,有助于提升水质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适用于多种水质检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顺序注射分析 图像处理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先进高强钢的典型汽车零件辊压成形关键技术及开发 被引量:23
7
作者 韩非 石磊 +3 位作者 肖华 蒋浩民 刘继英 艾正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120,共6页
轻量化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采用先进高强钢是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某应用超高强钢的门槛加强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开口型非对称辊压成形典型零件工艺技术研究与样件开发,利用解析和有限元仿真,对影响先进高强钢辊压成形的回弹控... 轻量化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采用先进高强钢是轻量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某应用超高强钢的门槛加强件为研究对象,进行开口型非对称辊压成形典型零件工艺技术研究与样件开发,利用解析和有限元仿真,对影响先进高强钢辊压成形的回弹控制、预冲孔畸变进行研究,获得了优化的设计工艺参数;分析非对称辊压件的纵向弯曲、侧弯、扭转缺陷产生的机理,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超高强钢的辊压成形工艺试验,制造了满足尺寸精度要求的典型样件。该研究为大批量产业化应用先进高强钢提供了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辊压成形 回弹控制 边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SVR组合方法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罗学科 何云霄 +1 位作者 刘鹏 李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27,共7页
针对复杂水域水质变化机理难以掌握、水质预测建模困难且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引入水质预测领域,提出了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组合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先由A... 针对复杂水域水质变化机理难以掌握、水质预测建模困难且预测精度低的问题,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引入水质预测领域,提出了基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组合模型的水质预测方法。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先由ARIMA模型对其进行线性拟合,然后通过SVR模型预测残差以补偿其中的非线性变化。选择巢湖水域2004—2015年间的pH和溶解氧监测数据作为试验样本,通过Hodrick-Prescott(HP)滤波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组数据具有不同的趋势特性和波动特性。根据精度评价指标对比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pH和溶解氧预测值与观测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和0.6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2%和6.6%。本研究所建立的组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适用于复杂水域的水质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 支持向量回归 组合模型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量程原位水质总磷总氮一体式在线监测仪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文 吕赫 +2 位作者 徐明刚 程李 马俊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0-940,共11页
针对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对于总磷(TP)总氮(TN)联合测定的需求,基于国标法提出了联合测定原理,利用顺序注射技术和微控技术建立水质总磷总氮多量程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TP和TN的测定。总磷的测定量程分为0~1.2,1.2~2.5,2.5~5μg·mL^-1... 针对地表水和城镇污水对于总磷(TP)总氮(TN)联合测定的需求,基于国标法提出了联合测定原理,利用顺序注射技术和微控技术建立水质总磷总氮多量程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TP和TN的测定。总磷的测定量程分为0~1.2,1.2~2.5,2.5~5μg·mL^-1;总氮测定量程分为0~10,10~20,20~40μg·mL^-1。测定范围涵盖地表水环境I^V类水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总磷、总氮的标准限值。利用交替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了总磷与总氮测定的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其校正决定系数≥0.9964,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μg·mL^-1和0.05μg·mL^-1,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36%~3.84%、0.78%~3.69%,贵州七大水库实际水样数据比对中,总磷相对误差≤±3.7838%,总氮相对误差≤±3.69%。系统运行稳定,可以精准、高效地分析不同地表水样的总磷总氮,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适用于实验室、站房式、便携式在线水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量程 总磷 总氮 朗伯比尔定律 在线监测 光电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注射法结合分光光度法的水质痕量总氮在线监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 吕赫 +1 位作者 程李 马俊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4-228,共5页
针对目前总氮检测设备量程大、检出限高、体积大、废液排量高和测定时间长的问题,以GB11894-89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流动注射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质痕量总氮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检测光程、检测流程和结构布局,合理化量程、检出限... 针对目前总氮检测设备量程大、检出限高、体积大、废液排量高和测定时间长的问题,以GB11894-89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流动注射法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质痕量总氮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检测光程、检测流程和结构布局,合理化量程、检出限和废液排量,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检测效率。对痕量总氮监测系统进行了误差测定实验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量程为0~10μg/mL、检出限为0.05μg/mL和相关系数为0.99455,满足地表Ⅰ~Ⅴ类水质监测要求,对于痕量总氮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精度,重复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3.69%,实际水样对比相对误差≤±2.59%。测定时长为25min,废液排量为27mL。该系统适用于站房式、试验室和便携式地表水质痕量总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法 分光光度法 痕量总氮 在线监测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双光谱水质多参数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文 蔡永青 +1 位作者 马永跃 陈银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水质检测仪器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检测参数少、二次污染、集成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双光谱水质多参数监测系统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相融合的方法对其水质进行检测。为了验证设计系统的可行... 为了解决传统水质检测仪器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检测参数少、二次污染、集成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双光谱水质多参数监测系统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相融合的方法对其水质进行检测。为了验证设计系统的可行性,用其检测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3)-N)、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水中油等参数,并与国标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的性能和精度均符合设计标准。双光谱融合的水质多参数监测系统为多参数水质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应用价值,为在线监测仪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双光谱 水质监测 多参数 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顺序注射水质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文 马俊源 +1 位作者 毛潭 吕彬彬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使顺序注射水质检测高效率、低成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顺序注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M32为控制核心,通过注射泵、阀岛以及压力阀的顺序动作完成实验流路的控制;在由PT100、加热丝以及散热风扇构成的温度控制硬件系统上... 为使顺序注射水质检测高效率、低成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TM32的顺序注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M32为控制核心,通过注射泵、阀岛以及压力阀的顺序动作完成实验流路的控制;在由PT100、加热丝以及散热风扇构成的温度控制硬件系统上运行PID算法,以实现实验温度条件的控制;在消解池两侧安放光源与检测管,通过放大检测管的接收信号及计算有效值等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实验光强,进而计算出吸光度,然后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得到测量结果。最后增加故障检测、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辅助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水质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检测成本降低,同时顺序注射水质检测的应用范围也有所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顺序注射 STM32 流路控制 温度控制 光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辨识的六价铬水质在线检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 郭凯 +1 位作者 王利民 徐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238,共7页
针对化工、农业等行业的重金属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图像颜色辨识的有色溶液浓度测定原理,利用顺序注射技术和图像辨识技术,设计了重金属6价铬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质6价铬测定。按照国标法配置了9组不同浓度的溶液,设计了CCD相机检测... 针对化工、农业等行业的重金属检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图像颜色辨识的有色溶液浓度测定原理,利用顺序注射技术和图像辨识技术,设计了重金属6价铬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水质6价铬测定。按照国标法配置了9组不同浓度的溶液,设计了CCD相机检测池,利用6价铬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和CCD相机在国标方法检测的同时进行图像采集。对图片数据进一步分析,建立了RGB特征值与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浓度为0~1.0 mg/L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检出限为0.006 mg/L,基于图像辨识的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系统运行稳定,可精准、高效分析不同地表水样的6价铬,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价铬 图像辨识 顺序注射 阴影补偿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序注射的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梦凡 蔡永青 +2 位作者 姬亚朋 刘瑛 马永跃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针对水质监测的预警、预报、溯源的数据量少,建设费用和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文中基于顺序注射技术,融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水质检测原理,提出一种微试剂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结合模块化布局设计,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基于... 针对水质监测的预警、预报、溯源的数据量少,建设费用和运维成本高的问题,文中基于顺序注射技术,融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水质检测原理,提出一种微试剂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结合模块化布局设计,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建立水质检测过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实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自主故障诊断,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降低运维成本与人员需求。相比于传统的水质监测设备,微试剂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可同时检测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氨氮等参数,监测仪体积小,长×宽×高为560 mm×420 mm×700 mm,试剂用量小于3 mL,仪器峰值耗电量为4.8 W·h/次。以总磷、氨氮、高锰酸盐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监测系统测量精度高、线性度良好,相关系数≥0.989 8,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552%。微试剂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符合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的技术要求,具有应用价值,可为在线监测仪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顺序注射技术 在线监测 水质参数监测 专家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总磷监测仪设计
15
作者 戴犀尊 罗学科 +1 位作者 姜子豪 蒋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1-254,共4页
以总磷参数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基于微型光谱技术的水质在线监测仪。采用嵌入式技术,基于紫外光谱检测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回归模型,绘制了总磷参数的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0~50 mg/L量程范围内,其拟合优度... 以总磷参数为研究对象,研发了一种基于微型光谱技术的水质在线监测仪。采用嵌入式技术,基于紫外光谱检测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回归模型,绘制了总磷参数的浓度-吸光度标准工作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0~50 mg/L量程范围内,其拟合优度≥0.998 4。对配置的不同浓度的总磷标准溶液进行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0%~2.65%;直线性为1.08%~3.51%;相对误差为5.67%~7.01%。实验结果与国标法相对比无明显差别。该监测仪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为水质在线监测提供技术支持,尤其适用于站房式、浮标式水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回归模型 嵌入式技术 总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序注射技术的量程自动切换总磷在线监测方法
16
作者 李文 徐洋 +1 位作者 何娜 陈银银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4期97-101,共5页
针对地表I~V类水总磷准确快速测定的需求及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技术要求,文中结合顺序注射技术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基于地表水国家检测标准,以水质总磷参数为检测对象,设计一种小型微量原位水质检测仪。该系统主要通过自主设计的消解... 针对地表I~V类水总磷准确快速测定的需求及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技术要求,文中结合顺序注射技术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基于地表水国家检测标准,以水质总磷参数为检测对象,设计一种小型微量原位水质检测仪。该系统主要通过自主设计的消解池结构来达到快速消解、检测的目的。由于在实际水样与行业标准中,总磷含量标准限值分别为0~2 mg·L^(-1)和0~50 mg·L^(-1),故自主设计检测程序,根据检测信号值进行判断,自动调整进液量,设计一种量程可自动切换的在线检测系统,实现30 min内针对不同量程范围的总磷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总磷测定量程为0~2 mg·L^(-1)时,校正决定系数为R2=0.995 4;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2.24%;实际水样相对误差为1.63%~3.31%;当量程为0~50 mg·L^(-1)时,系统重复性误差为3.61%,零点漂移为2.04%,量程漂移为3.39%,直线性为4.33%。所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本低、功耗低、所需试剂少、体积小,更适用于目前总磷在线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程自动切换 总磷在线监测 顺序注射技术 水质检测 总磷测定 进液量调整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