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电平逆变器死区补偿策略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京华 贾斌 +1 位作者 章小卫 李正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4,共6页
为了避免桥臂直通带来的危害,必须在PWM驱动脉冲中加入死区时间。在电压型逆变器低频和轻载运行时,死区效应将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畸变。针对三电平逆变器,根据伏秒等效原理和输出电流极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死区补偿策略,既补偿了死区时... 为了避免桥臂直通带来的危害,必须在PWM驱动脉冲中加入死区时间。在电压型逆变器低频和轻载运行时,死区效应将导致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畸变。针对三电平逆变器,根据伏秒等效原理和输出电流极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死区补偿策略,既补偿了死区时间、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延时,又考虑了管压降带来的死区效应。基于DSP与CPLD,构建三电平逆变器硬件平台,在一台30kW三相异步电机上完成了相关实验,并通过李萨如图对输出电流波形进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输出电流波形,并补偿了由死区效应所造成的输出电压损失,提高了系统低频运行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死区补偿 死区时间 开通和关断延时 管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微分器LC型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2
作者 苑国锋 葛怀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2-469,共8页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 针对传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微分器存在的相位滞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数字微分器的LC型离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该方法设计新的相位补偿器,该相位补偿器可更加准确地补偿后向差分微分器引入的相位滞后,增大系统正向阻尼区间,使电容电压有源阻尼反馈系数有更大的选择区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对谐振尖峰的抑制能力。所提出的新型微分器与理想微分器的频率特性更接近,且可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控制方式设计有源阻尼反馈系数。通过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阻尼 微分器 LC型离网逆变器 电容电压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CLLLC谐振变换器的软起动及同步整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岳云力 张靖 +2 位作者 李顺昕 李宇航 温春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LLC谐振变换器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适用于微网系统中连接储能系统的CL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基波分析法(FHA)建立变换器等效模型,得到其增益曲线,分析了谐振参数差异对增益曲线的影响。采用一种复合软起动控制策略... 针对实际应用中LLC谐振变换器存在许多问题,分析了适用于微网系统中连接储能系统的CL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基波分析法(FHA)建立变换器等效模型,得到其增益曲线,分析了谐振参数差异对增益曲线的影响。采用一种复合软起动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了启动过程中谐振网络中的冲击电压和电流。采用一种电流控制型同步整流控制策略,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CLLLC谐振变换器设计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CLLLC谐振变换器 软起动 同步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三电平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京华 贾斌 +1 位作者 章小卫 陈亚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2-89,13,共8页
三电平拓扑结构相对于两电平在性能上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中点电位不平衡这一固有问题。基于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提出一种混合式的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低调... 三电平拓扑结构相对于两电平在性能上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中点电位不平衡这一固有问题。基于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提出一种混合式的三电平中点平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低调制度下,根据中点电压偏移情况,结合三相电流,明确重叠区域的扇区选择原则,克服非冗余小矢量造成的中点偏移;高调制度下,充分考虑中矢量对中点偏移的影响,对不同的小三角形设置不同的时间控制因子,实现对中点电位平衡的精细化控制。基于DSP构建三电平逆变器硬件平台,在1140V/500kW三相异步电机和三相电感上完成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实现全频率段中点电位的平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 中点平衡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混合式 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亚爱 邱欢 +1 位作者 周京华 刘明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4-657,共4页
铅酸蓄电池以其容量大、寿命长、性价比高、输出电压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优良的充电控制策略不仅能缩短充电时间,而且能相对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因此,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在其应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已取得了长足发... 铅酸蓄电池以其容量大、寿命长、性价比高、输出电压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优良的充电控制策略不仅能缩短充电时间,而且能相对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因此,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在其应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现有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了不同充电控制策略的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为铅酸蓄电池充电控制策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充电控制策略 恒压充电 恒流充电 脉冲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39
6
作者 陈亚爱 刘劲东 周京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05-3412,共8页
基于大功率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适应电网电压跌落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采用LCL有源阻尼控制方式,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来分析所设计控制系统良好的稳态性能。在对电网故障期间运行状态进... 基于大功率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提出一种适应电网电压跌落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采用LCL有源阻尼控制方式,通过建立系统模型来分析所设计控制系统良好的稳态性能。在对电网故障期间运行状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故障穿越期间出现的故障检测、电网电压相位同步以及不平衡跌落等问题,提出太阳能并网逆变器的故障穿越控制算法及运行逻辑。基于500 kW并网逆变器,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电网不同类型故障,该控制策略均能有效抑制并网负序电流,保持并网电流具有较高的正弦度,从而实现电网故障期间的安全穿越。提出的控制策略顺利通过了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低电压穿越认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 有源阻尼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一体化并联系统优化控制设计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温春雪 戴惟 +3 位作者 李建林 王鹏 周京华 周喜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光储一体化并联系统由于具有高度电力电子化的特点,当母线电压波动时,大量电力电子装置使系统抗扰动能力减弱。该文首先采用一种考虑母线电压变化率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减小系统的电压波动,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然后建立含有下垂控制... 光储一体化并联系统由于具有高度电力电子化的特点,当母线电压波动时,大量电力电子装置使系统抗扰动能力减弱。该文首先采用一种考虑母线电压变化率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减小系统的电压波动,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然后建立含有下垂控制的光储一体化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下垂系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自适应下垂系数的优化控制取值范围,提升系统的电压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证明该文所采用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不但可减小下垂控制所带来的电压偏差,还可缩短电压突变之后的恢复时间,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一体化 并联 自适应下垂控制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控制环的并联逆变器简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温春雪 李正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68,共6页
对于整个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几个小功率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比单个大功率逆变器运行要具备更多的优势。针对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阻控制环的简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均衡无互联通讯线路的各逆变器的电流分布,... 对于整个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几个小功率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比单个大功率逆变器运行要具备更多的优势。针对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阻控制环的简化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均衡无互联通讯线路的各逆变器的电流分布,进而抑制并联逆变器内部的环流。为了验证基于虚拟电阻控制环的简化控制方法,本文建立了由两个逆变器组成的并联拓扑实验电路,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方法表明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虚拟电阻 并联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遮挡对光伏阵列影响的解决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亚爱 刘明远 +2 位作者 张荣钢 周京华 邱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0-833,共4页
光伏阵列易受阴影遮挡的影响,使输出功率减小,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解决阴影遮挡对光伏阵列影响的问题。对现有解决方法进行分类,在分析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为提高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研究和... 光伏阵列易受阴影遮挡的影响,使输出功率减小,为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解决阴影遮挡对光伏阵列影响的问题。对现有解决方法进行分类,在分析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合,为提高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阴影 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