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弱刚度构件工业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建模
1
作者
梁志强
郑浩然
+6 位作者
杜宇超
高子瑞
刘宝隆
张敖生
熊凌达
仇天阳
蔡谆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共11页
弱刚度构件机器人铣削过程中,机器人与悬臂工件均具有柔性特征,在铣削力作用下二者极易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而导致刀具轴线与铣削端面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与机器人-...
弱刚度构件机器人铣削过程中,机器人与悬臂工件均具有柔性特征,在铣削力作用下二者极易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而导致刀具轴线与铣削端面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与机器人-弱刚度构件偏转误差的建模与补偿方法。首先,利用线激光传感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定位误差辨识与偏转刚度标定,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弱刚度构件的偏转误差。然后,建立综合考虑机器人定位误差、偏转误差与工件偏转误差的误差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得到误差补偿值,开展了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偏转误差补偿的样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了13.42%,平面度降低了27.27%,有效提升了表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铣削
偏转误差模型
机器人刚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弱刚度构件工业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建模
1
作者
梁志强
郑浩然
杜宇超
高子瑞
刘宝隆
张敖生
熊凌达
仇天阳
蔡谆皓
机构
北京理工
大学
机械与车辆
学院
北京理工
大学
郑州智能科技研究院
北方工业大学伦敦布鲁内尔学院
出处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5400)。
文摘
弱刚度构件机器人铣削过程中,机器人与悬臂工件均具有柔性特征,在铣削力作用下二者极易产生较大弹性变形,进而导致刀具轴线与铣削端面发生偏移,严重影响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与机器人-弱刚度构件偏转误差的建模与补偿方法。首先,利用线激光传感器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定位误差辨识与偏转刚度标定,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弱刚度构件的偏转误差。然后,建立综合考虑机器人定位误差、偏转误差与工件偏转误差的误差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得到误差补偿值,开展了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偏转误差补偿的样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了13.42%,平面度降低了27.27%,有效提升了表面加工质量。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铣削
偏转误差模型
机器人刚度
误差补偿
Keywords
industrial robot
milling
deviation error model
robot stiffness
error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G5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弱刚度构件工业机器人铣削偏转误差建模
梁志强
郑浩然
杜宇超
高子瑞
刘宝隆
张敖生
熊凌达
仇天阳
蔡谆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