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栢铖 朱尤攀 +4 位作者 周永康 段晨昊 张昱东 陶志刚 傅志宇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8,共10页
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通常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和长时间的训练,不能满足工业界的需求。轻量级目标检测网络通过牺牲一部分检测精度,换取更快的推理速度和更轻量的模型,适用于边缘计算设备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 传统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通常需要巨大的计算资源和长时间的训练,不能满足工业界的需求。轻量级目标检测网络通过牺牲一部分检测精度,换取更快的推理速度和更轻量的模型,适用于边缘计算设备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常用于压缩和加速模型轻量化技术,归类分析了轻量化骨干网络结构原理,并在YOLOv5s上进行实际效果对比。最后对轻量化目标检测算法的未来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轻量化技术 骨干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双视场快速扫描光学系统
2
作者 周玲玲 李训牛 +4 位作者 陈洁 冯丽军 余佳桐 孙爱平 和多林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3-570,共8页
双视场扫描光学系统能搜索和跟踪大空域和远距离的目标,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并实现序列图像的配准拼接,在安全、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红外系统高分辨率、低成本、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基于长波非致冷型1024×768... 双视场扫描光学系统能搜索和跟踪大空域和远距离的目标,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并实现序列图像的配准拼接,在安全、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红外系统高分辨率、低成本、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基于长波非致冷型1024×768大面阵焦平面探测器,利用CODE-V软件设计了一种双视场快速扫描光学系统。该系统由开普勒望远镜组和聚焦镜组组成,采用轴向变倍的方式实现双视场变焦,通过望远光路中的扫描振镜快速、往返运动,对目标进行运动补偿,扩大成像视野。采用动态调制传递函数法分析空间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保证运动过程中图像无变虚、拖影等问题。光学系统畸变<0.5%,实现全视场范围内的高精度图像配准,保持系统在扫描时成像稳定、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 大面阵 双视场变焦 连续扫描 动态MTF分析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设计
3
作者 陆庆华 张奇 +4 位作者 张春鹏 皮冬明 王磊 文洪青 向柳静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7-883,共7页
为了使观测设备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观察且设备便于携带,本文对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旨在解决原系统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白光观察延迟的问题且要满足观测要求。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包括3个模块,激... 为了使观测设备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观察且设备便于携带,本文对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旨在解决原系统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白光观察延迟的问题且要满足观测要求。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包括3个模块,激光模块用于激光测距;微光模块用于夜间观察;白光模块用于平时观察。激光模块能量汇聚的尺寸优于φ1 mm;微光模块调制传递函数在53 lp/mm处良好;白光模块放大倍率为5.7^(×),保证中心视场优于5.7',边缘视场优于17.1';图像观察模块在62 lp/mm处中心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优于0.3。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的设计将多功能系统的体积从原有的261 cm×237 cm×115 cm减小到了220 cm×173 cm×102 cm,重量减轻了496.6 g;所以该小型化多功能光学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 多功能 调制传递函数 体积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深度特征红外图像拼接算法
4
作者 胡俊伟 王诗薇 杨默远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4-590,共7页
为解决红外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的红外特征少、特征匹配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稀疏深度特征红外图像拼接(Sparse Depth Feature infrared image Stitching,SDFS)算法。该算法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密集深度特征图,然后从特征图中计算和... 为解决红外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的红外特征少、特征匹配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提出稀疏深度特征红外图像拼接(Sparse Depth Feature infrared image Stitching,SDFS)算法。该算法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密集深度特征图,然后从特征图中计算和描述稀疏特征点,提高特征点的提取质量;然后提出使用K-近邻搜寻法完成稀疏特征点粗匹配,再通过动态距离比策略精细化匹配结果,提升匹配精度;最后依据匹配结果计算单应矩阵进行图像投影变换,并使用自适应因子加权融合完成图像无缝融合拼接。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鲁棒性高,可有效适应不同场景的红外图像拼接,拼接准确率和显示效果都高于常用的基于SIFT、SURF特征提取的拼接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拼接 稀疏特征 拼缝优化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量技术
5
作者 拜晓锋 张磊 +6 位作者 闫士君 钱芸生 张琴 苏悦 程宏昌 成伟 李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2-1307,共6页
为了实现对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准确测量,建立了信噪比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紫外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已有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方法,测算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所需要的入射辐射功率;其次,从紫外波段参数测量的量值传递性出发... 为了实现对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的准确测量,建立了信噪比测量装置。首先,基于紫外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已有微光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方法,测算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所需要的入射辐射功率;其次,从紫外波段参数测量的量值传递性出发,提出了基于测算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的紫外像增强器输出信噪比测试方法;然后,基于确定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方法建立了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测试装置,并分析了该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后,利用校准后的测试装置测量了某型紫外像增强器的信噪比,得到了较高的测量重复性。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确定辐射强度小光点成像探测方法的紫外像增强器输出信噪比测试装置的不确定度为13.3%,利用该装置测试得到的紫外像增强器信噪比结果为15.3,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偏差为2.86%,满足了紫外告警等应用场景对高信噪比紫外像增强器的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 日盲紫外 像增强器 信噪比 光电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镀红外增透膜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冲文 彭廷海 +7 位作者 罗瑞 刘剑 杨玉萍 王世锦 严庭瑜 戈帆 刘艳芳 刘云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7-964,共8页
为研究增透膜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能力及防水层对膜层的保护作用,将镀有防水层和未镀防水层的两类锗镀红外增透膜样品投放于热带海洋环境中进行棚下自然暴露试验,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共试验4个周期。通过对各周期试验样品的形貌、结构、... 为研究增透膜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能力及防水层对膜层的保护作用,将镀有防水层和未镀防水层的两类锗镀红外增透膜样品投放于热带海洋环境中进行棚下自然暴露试验,以3个月为一个周期,共试验4个周期。通过对各周期试验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及透过率进行观察和检测,分析其失效模式、损伤过程和透过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棚下试验一个周期,膜层均未发生损伤;两个周期后,膜层边缘位置出现点蚀现象,且腐蚀程度随试验时间的增加而变得严重,并由样品边缘向中心逐渐延伸;试验4个周期后,表面未镀防水层样品边缘腐蚀较为严重,镀防水层样品腐蚀较轻,在3.7~4.8μm波段的透过率未出现明显衰减,表现出更好的热带海洋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增透膜 热带海洋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分析
7
作者 程宏昌 党小刚 +9 位作者 冯丹青 苏悦 左治伪 拜晓锋 李周奎 师宏立 闫磊 侯志鹏 姚泽 石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99-1410,共12页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 微光夜视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在夜间的作战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国外军事强国为了实现夜间“单向透明”到“独享黑夜”的飞跃提升,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微光夜视装备。本文回顾了国外微光夜视装备发展历程与技术进步,重点对近年来美国、俄罗斯、法国这3个国家微光夜视装备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微光夜视装备研发中的具体投入、技术创新路径以及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微光夜视装备技术上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微光夜视装备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分析可见,微光夜视技术在提升夜间作战能力和安全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 微光夜视装备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夜视镜的人机工效分析及效能提升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有志 宋建华 +4 位作者 董保根 侯志刚 王诗薇 杨默远 张丹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7-1292,共6页
飞行员夜视镜在未来夜间空战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佩戴夜视镜飞行也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和人机工效问题。为保证飞行员佩戴夜视镜的飞行安全,同时提高夜视作战效能,改善和提升飞行员夜视镜的人机工效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 飞行员夜视镜在未来夜间空战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佩戴夜视镜飞行也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和人机工效问题。为保证飞行员佩戴夜视镜的飞行安全,同时提高夜视作战效能,改善和提升飞行员夜视镜的人机工效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飞行员使用夜视镜时的存在的典型人机工效问题,从夜视镜设备性能改进、人员训练以及使用环境与时机3个方面给出了效能提升建议,为提高飞行员佩戴夜视镜飞行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提供适用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夜视镜 夜视兼容 人机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B6滤光片在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环境中的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字正华 王乔方 +2 位作者 刘剑 赵远荣 李汝劼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3-948,共6页
采用投样试验的方法,对未镀膜和镀保护膜滤光片在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及海南万宁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环境进行试验,通过对两种试验环境的腐蚀速率和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得到两种试验环境条件下的的腐蚀特性,对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 采用投样试验的方法,对未镀膜和镀保护膜滤光片在实验室加速模拟试验及海南万宁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环境进行试验,通过对两种试验环境的腐蚀速率和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得到两种试验环境条件下的的腐蚀特性,对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6滤光片 保护膜 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挝南立1-2水电站的境外投资项目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昆 马静洲 +2 位作者 吴泽斌 边丽江 贺晓锋 《水利经济》 2015年第5期53-56,79,共4页
以老挝南立1-2水电站为基础,分析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在立项和可靠性研究、协议谈判和国内政府审批、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等阶段的特点,提出在境外投资项目过程中应做好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摊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政策,与政府及合作... 以老挝南立1-2水电站为基础,分析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在立项和可靠性研究、协议谈判和国内政府审批、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等阶段的特点,提出在境外投资项目过程中应做好风险预测和风险分摊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政策,与政府及合作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以及注重品牌建设等措施,为境外投资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市场 境外投资 南立1-2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相对孔径大面阵长波红外光学无热化镜头的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丽军 李训牛 +4 位作者 陈洁 周玲玲 董江涛 孙爱平 鲍佳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6-1072,共7页
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长波红外成像向大相对孔径和大面阵发展。本文设计了一款用于1024×768@12μm大面阵,F/#=0.8的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镜头。基于不同红外材料的温度特性以及光学被动消热差理论,此镜头采用3种红外材... 随着红外探测器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长波红外成像向大相对孔径和大面阵发展。本文设计了一款用于1024×768@12μm大面阵,F/#=0.8的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镜头。基于不同红外材料的温度特性以及光学被动消热差理论,此镜头采用3种红外材料组合设计和四面非球面矫正像差设计,满足了各视场的点列图及MTF曲线在-40℃~60℃温度范围内变化不大的无热化要求。该镜头具有光通量高、结构紧凑、工艺性较佳等优点。可用于车载辅助驾驶仪、机载吊舱等领域的态势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热化设计 大面阵 大相对孔径 长波红外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像增强器亮度增益测量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拜晓锋 郭晖 +5 位作者 杨书宁 石峰 胡中 侯志鹏 陈旭浪 黄武军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亮度增益是进行微光像增强器寿命预测时常用的一个重要参量,高精确度的亮度增益测量可以提高微光像增强器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基于亮度增益的测量原理,通过分析测量装置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误差特性,给出了能有效降低亮度增益测量误差... 亮度增益是进行微光像增强器寿命预测时常用的一个重要参量,高精确度的亮度增益测量可以提高微光像增强器寿命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基于亮度增益的测量原理,通过分析测量装置的组成部分及相关误差特性,给出了能有效降低亮度增益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案,该方案经试验证明像增强器寿命预测的准确度有所提高,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对偏差小于4%,为提高微光像增强器的工程研制效率提供一种有效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增益 微光像增强器 寿命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增透膜湿热雨林气候环境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玉萍 刘剑 +8 位作者 周晓瑜 赵宏坤 刘艳芳 王冲文 赵远荣 戈帆 肖建军 罗瑞 杨品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97-1201,共5页
随着军用红外光学仪器的发展,对红外光学镀膜元件耐环境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波段在8~12μm的Ge、ZnS、ZnSe镀增透膜样品为对象进行红外增透膜湿热雨林气候环境适应性研究。以外观质量、重量、光谱透射比等为评价指标进行环境适应性评... 随着军用红外光学仪器的发展,对红外光学镀膜元件耐环境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波段在8~12μm的Ge、ZnS、ZnSe镀增透膜样品为对象进行红外增透膜湿热雨林气候环境适应性研究。以外观质量、重量、光谱透射比等为评价指标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价,得出以下结果:经过3年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红外增透膜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损伤模式主要为变色和脱膜;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变色越来越严重,变色区域越来越大;重量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光谱透射比出现少量下降;经过3年的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后,红外增透膜均已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增透膜 湿热雨林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CSDNC数控机床DNC网络在我厂的应用
14
作者 宋贵宏 杨育善 曹毅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7-89,共3页
介绍了采用JCSDNC构建的数控车间DNC网络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模块及该网络的程序数据库与流程管理、程序传输方面的具体实现方法、采集车间工况数据实现加工业绩的自动统计。
关键词 DNC机床 通讯 程序管理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段图像融合系统光轴平行性装调技术研究
15
作者 张奇 陆庆华 +5 位作者 郭骞 张春鹏 皮冬明 向柳静 文洪青 何新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4-1298,共5页
本文基于一种多波段图像融合系统,对系统光轴平行性装调技术进行研究。系统为五光轴平行系统,包括白光模块、微光模块、短波红外模块、长波红外模块、激光测距模块,通过计算得到精度最高的为微光模块,精度为32.09″,即平行性偏差小于32... 本文基于一种多波段图像融合系统,对系统光轴平行性装调技术进行研究。系统为五光轴平行系统,包括白光模块、微光模块、短波红外模块、长波红外模块、激光测距模块,通过计算得到精度最高的为微光模块,精度为32.09″,即平行性偏差小于32.09″不影响系统使用。装调时采用光轴中心与平行光管十字靶板中心对准的方法,得到的图像为最大图像尺寸的99.89%,对图像信息获取不产生影响。最后用搭建好的平台对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平行性最大偏差为9″,小于系统最大允许误差,所以得出结论该装调方法对类似产品的装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光轴平行性 平行性偏差 中心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行为研究
16
作者 戈帆 郭骞 +8 位作者 肖建军 刘剑 杨玉萍 王冲文 刘艳芳 罗瑞 赵远荣 杨品杰 刘云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8-1235,共8页
为开发新型保护膜系和光学系统的防霉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了解Ge镀增透膜层在黑曲霉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有助于提高红外窗口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通过霉菌加速试验,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 为开发新型保护膜系和光学系统的防霉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了解Ge镀增透膜层在黑曲霉环境下的腐蚀行为,有助于提高红外窗口材料的环境适应性。通过霉菌加速试验,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样品的腐蚀行为及影响规律。黑曲霉菌为产酸型微生物,在稳定期时,它的生物量最高,细胞代谢产物的积累达到高峰,在对数生长阶段,由其引起的生长环境p H值变化显著,增加了环境的酸度;黑曲霉菌初始以Ge镀增透膜层样品表层吸附的碳元素为营养粘附于样品表面,并在样品表面大量繁殖,消耗样品表层的碳含量,随着黑曲霉菌的大量繁殖,样品表面的pH值也随之降低,样品表面的金属元素被氧化,开始逐步溶解,Ge镀增透膜层样品表层的锗元素、锌元素相继被剥离,参与反应后,样品的表层形貌被破坏严重,形成了大量的腐蚀坑。黑曲霉菌对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行为以点蚀方式为主,它的生长代谢作用促进Ge镀增透膜层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菌 Ge镀增透膜层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