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及其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彭华 高亮 张鸿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74-77,共4页
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会给市民和旅客带来便捷 ,同时也会给沿线的居民和建筑物带来振动及噪声等环境污染的公害。笔者分析了振动和噪声的控制与评价标准和预测方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从声源的控制、... 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会给市民和旅客带来便捷 ,同时也会给沿线的居民和建筑物带来振动及噪声等环境污染的公害。笔者分析了振动和噪声的控制与评价标准和预测方法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从声源的控制、振动传播与声传播控制以及承受物控制 3个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振动 噪声 控制 地铁 轻轨 评价标准 声源 声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路基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兴强 闫澍旺 邓卫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83,共6页
基于所提出的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分析程序 G- D,对在路面下铺设土工格栅的道路模型和不加筋道路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研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路基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特性和土工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对加速度... 基于所提出的土工格栅与土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分析程序 G- D,对在路面下铺设土工格栅的道路模型和不加筋道路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研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加筋路基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特性和土工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对加速度的影响 ,以揭示土工格栅的加筋机理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动力学 加筋土 路基 土工格栅 土动力 相互作用 弹塑性分析 交通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布局与轨道交通的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范玉 高亮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7-49,共3页
城市布局结构和交通结构方面的缺陷是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2个主要原因。文中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传统单中心城市和交通结构存在的弊端,指出我国城市应发展多中心城市形态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结构。
关键词 城市布局 轨道交通 多中心形态 中国 交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交通隧道防排水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国富 李兴高 刘维宁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24-125,共2页
从保护地下水环境和隧道防排水的技术经济效果两个方面 ,阐述了隧道工程控制型防排水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并建议了两种模型。
关键词 交通隧道 可持续发展 防排水原则 控制型防排水 隧道工程 地下水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ITS)在铁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华国 虞卓 曾学贵 《中国铁路》 1998年第9期9-11,8,共4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近年来国际上很引人注目的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它的基本思想是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当今世界的交通拥挤、堵塞、安全、扩能以及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发展,部分成果已达到实用的地步。文中简...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近年来国际上很引人注目的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新领域,它的基本思想是用高新技术综合解决当今世界的交通拥挤、堵塞、安全、扩能以及与环境协调发展等问题,它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发展,部分成果已达到实用的地步。文中简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核心基础设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发展我国铁路智能交通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阻塞 安全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安全防护技术 被引量:18
6
作者 孙国富 刘维宁 +1 位作者 陶连金 张倬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48,共5页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阐述了进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提出了评价原则、工作程序、评价方法及系列安全防护技术。得出了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几...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阐述了进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提出了评价原则、工作程序、评价方法及系列安全防护技术。得出了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高速公路 挖方边坡 稳定性 评价 安全防护 道路 交通安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水泥复合土变形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侯永峰 张航 +1 位作者 周建 龚晓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8-291,共4页
通过复合土体的动三轴试验 ,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循环应力比、加荷周数和围压对复合土体轴向应变的影响。
关键词 水泥复合土 循环荷载 变形 轴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砂的结构特性与地铁地基液化判别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文化 孙谋 +2 位作者 刘明丽 胡新鹏 曾根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5-758,共4页
与圆颗粒的标准砂相比较,片状结构的砂的动力特性更为复杂,用规范法进行液化判别时会误判。为了将砂土片状结构特性考虑到判别过程中,建议了一个更为合理的Ncr 的经验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南京地铁玄武门-南京站区间的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 与圆颗粒的标准砂相比较,片状结构的砂的动力特性更为复杂,用规范法进行液化判别时会误判。为了将砂土片状结构特性考虑到判别过程中,建议了一个更为合理的Ncr 的经验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对南京地铁玄武门-南京站区间的砂土层进行液化判别,该区间会发生中等程度为主的液化,最后,将液化判别结果与规范法和室内动力实验结果相比较,分析发现,在南京地铁进行液化判别时,必须考虑片状结构特性对于液化影响;同时,给出了平均液化势随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考虑砂土结构特性对判别结果的影响系数随土层深度的关系,提高了判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地基 片状结构 液化判别 修正的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硅灰、粉煤灰对青藏铁路用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马强 朋改非 +1 位作者 谢永江 朱长华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采用在混凝土中双掺硅灰和粉煤灰及添加引气剂的方法,向青藏铁路建设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与使用要求。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水胶比为0 41左右的混凝土,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有...  本文采用在混凝土中双掺硅灰和粉煤灰及添加引气剂的方法,向青藏铁路建设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施工与使用要求。试验研究表明,对于水胶比为0 41左右的混凝土,该方法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融循环达300次。根据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结果推测,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与氢氧化钙发生进一步水化,增强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改善了混凝土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耐久性 矿物掺合料 抗冻性 氯离子渗透 硫酸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孔隙率反演的同伦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华 章梓茂 +1 位作者 汪越胜 魏培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5-239,共5页
从材料响应的理论合成应与实际测量数据相拟合这一出发点,将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参数反演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算子方程的零点求解问题,从而应用一种大范围收敛的同伦方法来求解非线性算子方程,并把这种方法用于Simon(1984)给出的具有解析解的... 从材料响应的理论合成应与实际测量数据相拟合这一出发点,将双相介质波动方程参数反演问题转化为非线性算子方程的零点求解问题,从而应用一种大范围收敛的同伦方法来求解非线性算子方程,并把这种方法用于Simon(1984)给出的具有解析解的一维双相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最后的数值结果表明,给出的算法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孔隙率 以相介质 同伦法 大范围收敛 参数反演 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对隔震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王丽 闫维明 阎贵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为了使隔震支座充分发挥减震作用并使隔震设计有据可依,系统地讨论了铅芯橡胶支座的参数对桥梁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根据减隔震技术和延性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考虑了铅芯橡胶支座和桥梁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及其相互影响,采用非线性水平... 为了使隔震支座充分发挥减震作用并使隔震设计有据可依,系统地讨论了铅芯橡胶支座的参数对桥梁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根据减隔震技术和延性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考虑了铅芯橡胶支座和桥梁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及其相互影响,采用非线性水平弹簧单元和转动弹簧单元模拟减隔震支座和桥墩延性塑性铰,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采用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的普通铁路简支梁桥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和减隔震性能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减震 非线性 桥梁 动力响应 隔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凹陷饱和土场地对平面P波散射问题的解析解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伟华 赵成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9-546,共8页
以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 ,得到饱和多孔介质半空间中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平面P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 .数值计算给出地表位移幅值 ,分析了入射波波长、入射角、圆弧高宽比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 ... 以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 ,得到饱和多孔介质半空间中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平面P波的散射问题的解析解 .数值计算给出地表位移幅值 ,分析了入射波波长、入射角、圆弧高宽比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 ,并与现存的在单相介质情况下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多孔介质 平面P波 圆弧形凹陷地形 散射 解析解 数值计算 地表位移幅值 饱和土 地震 Fourier-Bessel级数展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之一——试验概况及试验结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卓 闫贵平 +1 位作者 钟铁毅 李忠龙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铁路桥梁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单柱式桥墩 ,通过 2 4根大比例的桥墩模型的伪静力试验 ,研究了其延性抗震性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这类桥墩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模式等变化规律。笔者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的动力抗... 针对铁路桥梁中使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单柱式桥墩 ,通过 2 4根大比例的桥墩模型的伪静力试验 ,研究了其延性抗震性能。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研究了这类桥墩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模式等变化规律。笔者对钢筋混凝土桥墩模型的动力抗震试验进行研究 ,其思路和方法 ,对提高和改善此类桥墩的抗震性、安全性以及工程抗震设计都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延性 铁路桥梁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路堤边坡土壤侵蚀预报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成永 王美芝 +2 位作者 许兆义 王鹏程 宋忠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6,29,共4页
为探讨施工期铁路路堤边坡水土流失规律 ,对秦沈客运铁路专线一段路堤边坡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与天然降雨实测 ,结果表明 ,路堤边坡的主要侵蚀形式是沟蚀 ,沟蚀量较面蚀量大得多 ,主要侵蚀因子是次降雨量及路堤顶面宽度。
关键词 路堤边坡 土壤侵蚀 降雨试验 铁路建设 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侵蚀对路基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美芝 杨成永 +1 位作者 许兆义 孙增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6-80,共5页
通过降雨试验和天然降雨水土流失调查 ,笔者首先探讨了风化花岗岩地区路基表面水力侵蚀的表现形式和规律 ,其中 ,基床表层已填筑级配碎石的易于发生级配碎石粗粒化 ,未填筑级配碎石的易于发生沟蚀 ;裸露的路堤边坡水力侵蚀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降雨试验和天然降雨水土流失调查 ,笔者首先探讨了风化花岗岩地区路基表面水力侵蚀的表现形式和规律 ,其中 ,基床表层已填筑级配碎石的易于发生级配碎石粗粒化 ,未填筑级配碎石的易于发生沟蚀 ;裸露的路堤边坡水力侵蚀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为 :沟蚀→边坡滑坍 ;裸露的路堑边坡水力侵蚀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为 :溅蚀→面蚀→沟蚀→坍塌 ;片石护坡的路堤和路堑边坡易于发生潜蚀。然后分析了水力侵蚀对路基表面稳定性的影响 ,认为溅蚀和面蚀对路基表面稳定性的影响较小 ;沟蚀对路堤边坡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随侵蚀程度和工程进度具体情况而定。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力侵蚀 路基表面 稳定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灵敏度分析及计算方法概述 被引量:33
16
作者 唐明裴 阎贵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9,共6页
从结构优化、系统的理解和条件、结构模型发展和参数识别等方面概述了采用灵敏度分析(SA)的原因,又从设计变量、结构参数、结构响应和函数性态等四个不同角度上进行了SA的分类,并从基于计算策略和实验数据两个方面介绍了SA的计算方法。... 从结构优化、系统的理解和条件、结构模型发展和参数识别等方面概述了采用灵敏度分析(SA)的原因,又从设计变量、结构参数、结构响应和函数性态等四个不同角度上进行了SA的分类,并从基于计算策略和实验数据两个方面介绍了SA的计算方法。简要回顾了形状和尺寸SA、随机SA、应力/应变SA、位移SA和特征值/特征向量SA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对基于结构响应的SA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响应,重点关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导数求解等难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计算力学 结构分析 灵敏度分析 动力优化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在饱和多孔介质与弹性固体介质交界面上的界面效应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成刚 高福平 崔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利用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及饱和多孔介质和固体介质交界面的连续条件,推导了平面P_1波以任意角从饱和多孔介质向弹性固体介质入射时,反射快P_1波、慢P_Ⅱ波和SV波和透射P波、SV波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一算例... 本文利用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学理论及饱和多孔介质和固体介质交界面的连续条件,推导了平面P_1波以任意角从饱和多孔介质向弹性固体介质入射时,反射快P_1波、慢P_Ⅱ波和SV波和透射P波、SV波系数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一算例。本文不考虑饱和多孔介质中液体渗流的能量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饱和 多孔介质 波反射 弹性固体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海燕 李家稳 +1 位作者 曾学贵 陈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9,共4页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广深线 (广州—深圳 )及秦沈线 (秦皇岛—沈阳 )的工程设计过程 ,分析了可能引发铁路事故发生的几方面的主要原因 :速度控制问题、轨道故障、自然灾害等 ,并对这些事故因素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 事故预防 高速铁路 轨道事故 自然灾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基床病害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振刚 张鸿儒 +1 位作者 郭小红 谢永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结合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 ,对高速铁路基床的受力状态和作用做了简要的论述。针对基床的受力情况作了土的动力三轴试验 ,得出了随着土饱和度的增大土的动强度会大大降低的结论 ,从而论证了基床表层防渗功能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 ,对高速铁路基床的受力状态和作用做了简要的论述。针对基床的受力情况作了土的动力三轴试验 ,得出了随着土饱和度的增大土的动强度会大大降低的结论 ,从而论证了基床表层防渗功能的重要性。分析了基床病害发生的机理 ,指出水渗入基床、造成土的动强度降低是高速铁路产生基床病害的根本原因。结合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床病害 动力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 被引量:5
20
作者 鞠彦忠 阎贵平 +2 位作者 陈建斌 陈景彦 陈建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用ART2神经网络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损伤进行了识别 ,实验证明该方法的识别精度高 ,具有自动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 ,对未知的损伤 ,ART2网络将能自动地给出新的识别输出 。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神经网络 建筑结构 ART2神经网络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