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省与重整:新世纪大学德育理念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现曾 孔琳 王凤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2-94,共3页
  2 1世纪的德育面临思想上的自省与行动上的重整两大主题。本文依据现时代和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提出大学德育工作应该以德育自觉为起点、以尊重教育为突破、以批判意识为前提、以坚持灌输为主线 。
关键词 大学德育 尊重教育 灌输 大学生 思想行为 新理念 批判意识 探寻 自省 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道德教育目标比较论纲 被引量:9
2
作者 孔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目标 西方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 伦理道德 比较论 目标阶段 道德认识 团结协作精神 政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论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秀萍 聂锦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5-59,共5页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 ,大致经历了 2 0世纪 4 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 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 ;此外 ...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演变中 ,大致经历了 2 0世纪 4 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5 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70年代的“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80年代的“新发展观”、90年代的“文明冲突论”等理论形态的更迭 ;此外 ,旨在对现代化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颠覆”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也以其鲜明的特征为发展理论带来新的景观。这些学说或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学”特征 ,拓展了发展问题的界域 ,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 ,是这一发展进程在理论上曲折的反映 ;然而 ,它们在发展观上所达到的科学程度是有限的 ,其走入误区的症结就在于 :研究视角的单一与框架的狭窄、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特征以及学院式研究成果缺乏转化为实践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发展理论 后现代主义思潮 价值观念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哲学沉思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现曾 王凤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9-23,共5页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人的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最高境界则在于树立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实现受教育者主体自觉。而这种主体自觉是知识与素质的更高形态 ,包含着丰富内涵 ,应该以尊重教育、激励教育。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高等教育 主体意识 主体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翔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80,共3页
经济法调整特殊的经济关系,必须建立相应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
关键词 实体法 诉讼法 经济法 经济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现时代三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现曾 王凤英 《探索》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 知识经济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文化模式的利弊反思全球危机的实质 被引量:2
7
作者 刁志萍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传统文化模式 全球危机 实质 表现形态 理性良知世界 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与主体间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路日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2-96,共5页
该文阐述了康德等西方哲学家在主体间性问题研究上的成就与局限性,指出认识的主体间性来自于实践的主体间性,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使主体间性问题得到科学的说明;主体间性在知识的承载、传递、检验和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文阐述了康德等西方哲学家在主体间性问题研究上的成就与局限性,指出认识的主体间性来自于实践的主体间性,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使主体间性问题得到科学的说明;主体间性在知识的承载、传递、检验和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认识这一点,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创新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知识 客观性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宁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企业家是具有特殊价值的人力资本,而企业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程度,文章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特性出发,初步探索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思想教育的实现过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想平 梁雪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年第5期59-60,共2页
<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强调“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超地域性、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等特点,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目的如何实现?如何真正做到润... <正>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强调“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超地域性、交互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等特点,网上开展思想教育的目的如何实现?如何真正做到润物无声、人脑、人心?这是当前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教育 互联网站 先进文化 教育方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树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在...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是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最深厚的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必须依靠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 ,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社会 发展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新内涵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树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发展经济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这是 2 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内容。发展经济 ,就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因为如此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提出了... 发展经济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 ,这是 2 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内容。发展经济 ,就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因为如此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提出了我们党要做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这就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服务 时代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高校学生德育培养
13
作者 王凤英 李现曾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学生德育 高校德育 思想道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 科学技术 以德治国 邓小平理论 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三题
14
作者 李现曾 王凤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0年第4期24-26,共3页
“全球化”最早是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在80年代提出来的。最近几年,“全球化”已经超出单纯经济范畴而发展到科技、文化、经济、政治各个层面,成了千年之交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时感受最强烈的一股浪潮。与“全球化”思潮相适应,作为... “全球化”最早是作为一个经济概念在80年代提出来的。最近几年,“全球化”已经超出单纯经济范畴而发展到科技、文化、经济、政治各个层面,成了千年之交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时感受最强烈的一股浪潮。与“全球化”思潮相适应,作为后起的第三世界东方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性 “全球化” 80年代 经济概念 经济范畴 东方国家 第三世界 作为 回顾 浪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重视“国企”改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15
作者 陈洛湘 王想平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0期141-142,共2页
道德风险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资源占有、配置与分配等环节中,极易产生道德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更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心,从而权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认真研... 道德风险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资源占有、配置与分配等环节中,极易产生道德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更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公正的信心,从而权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认真研究国企改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从用人机制、管理体制以及法制的角度加以解决,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国企”改制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经济评估》评介
16
作者 刘秀萍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共1页
党的领袖人物的生平、思想研究是中共党史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难点。一方面,在已经陆续问世的领袖人物的文集、年谱和综合性的传记作品之外,尚有大量第一手资料需要深入挖掘或悉心梳理;另一方面,在现... 党的领袖人物的生平、思想研究是中共党史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难点。一方面,在已经陆续问世的领袖人物的文集、年谱和综合性的传记作品之外,尚有大量第一手资料需要深入挖掘或悉心梳理;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综合性、宏观性的人物生平勾勒基础上,有待向专题史、思想史研究深化,从而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阶段、新的层次。 聂锦芳博士悉心搜集、整理了有关周恩来的大量材料,有些是鲜为人知或以往未被重视的,在此基础上选取“经济”这一特定视角作了认真梳理、甄别和分析,通过个案透视进行专项研究,概述了周恩来一生所处的经济环境、所作的经济决策、所从事过的经济活动、所阐发过的经济观点及理论,写成《周恩来经济评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经济 生平 传记作品 领袖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对担保交易制度的采用
17
作者 张瑞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5-69,共5页
担保交易制度与传统的担保制度具有同样的功能 ,并在一定范围有重合之处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若干差别。对于该项制度 ,我国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在民法典或物权法、债权法之外单独制定一部动产担保交易法 ;二是在有关的法律中渗入担保交... 担保交易制度与传统的担保制度具有同样的功能 ,并在一定范围有重合之处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若干差别。对于该项制度 ,我国面临两种选择 :一是在民法典或物权法、债权法之外单独制定一部动产担保交易法 ;二是在有关的法律中渗入担保交易法的有关内容。如果不制定单独的担保交易法 ,可考虑在买卖合同制度中确立附条件买卖制度和动产抵押制度。无论是确立附条件买卖制度还是动产抵押制度 ,都需平衡好债权人、债务人以及第三人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交易 担保法 附条件买卖 动产抵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理解“三个代表”思想
18
作者 陈树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和人类的经济、政治一道构成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 ,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 ,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三个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市场与公司治理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强 甘力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76-78,共3页
探讨了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和作用 ,这些作用和影响包括 :1 )股票价格是简要说明有关现在和将来净现金流量的内部决策的各种含义的无形标志 ,这种外部监督给管理者施加了压力 ,使管理者以股东利益为目的。 2 )股票市场的资金结... 探讨了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和作用 ,这些作用和影响包括 :1 )股票价格是简要说明有关现在和将来净现金流量的内部决策的各种含义的无形标志 ,这种外部监督给管理者施加了压力 ,使管理者以股东利益为目的。 2 )股票市场的资金结构 ,决定了董事会在企业组织里的地位 ,从而决定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效率。 3)股票交易的规则和相关法规制约着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竞争程度。另外 ,我们认为 ,国有股权比例过高和市场发育不完善是造成中国股市不能对公司治理结构作出贡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 股票市场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规范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世荣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0-64,80,共6页
法律规范是法律内容的基本成分或核心成分。法律规范是指 ,存在于法律文本当中的 ,关于有关主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一定条件下 ,如何行为及其相应后果的具体行为标准。法律规范由适用主体、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四个要素构... 法律规范是法律内容的基本成分或核心成分。法律规范是指 ,存在于法律文本当中的 ,关于有关主体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一定条件下 ,如何行为及其相应后果的具体行为标准。法律规范由适用主体、适用条件、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四个要素构成。法律规范可以划分为权利性法律规范、义务性法律规范和职务性法律规范三种类型。法律规范除具有显在含义外 ,还具有隐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 行为标准 构成要素 类型划分 显在含义 隐在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