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交通大学“非典”流行期间在校学生身心状况调查
1
作者 王莉 宋守信 田宝伟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12期924-926,共3页
关键词 北方交通大学 非典型性肺炎 流行病 诊断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拓 陈秀平 李平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通识教育,又称通才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普遍进行的基础性的语 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 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通才教育 素质教育 普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被引量:56
3
作者 赵坚 杨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2期65-71,共7页
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说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关于分工问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目前经济学对于产业间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度... 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说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关于分工问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目前经济学对于产业间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制度安排促进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由此导致的收益递增式经济增长还缺乏深入研究。经济学中还缺乏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制度安排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以美国19世纪经济发展中,制度安排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经济增长 制度安排 产业间分工 报酬递增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宏业 吕永波 刘志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1期23-27,共5页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 ITS)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关键 ,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 ITS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 ,近年来 ,我国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也对此非常重视 ,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 .在介绍国外 ITS研究...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 ITS)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关键 ,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 ITS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 ,近年来 ,我国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也对此非常重视 ,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 .在介绍国外 ITS研究的基础上 ,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分析 ,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 ,就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采用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对交通系统和突发事件提出优化方案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稳定与可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智能交通系统 决策方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特性调查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仙粉 任福民 +1 位作者 汝宜红 许兆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和理化分析检测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垃圾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进行测定,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城区垃圾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为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活垃圾 重金属污染 污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交通运输规划 被引量:9
6
作者 胡吉平 魏际刚 王红梅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5,共4页
交通运输规划是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最佳配置的基本保证 ,其根本任务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趋向 ,设计合理的交通系统 ,以便为以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服务 ,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着现有交通运输资源来探索最好... 交通运输规划是实现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最佳配置的基本保证 ,其根本任务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趋向 ,设计合理的交通系统 ,以便为以后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服务 ,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着现有交通运输资源来探索最好的解决方案 ,通过制定目标并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或行动。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反映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资源与环境 )的现势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 ,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数据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 ,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本文应用GIS技术 ,结合广西综合交通运输规划 GIS集成系统的建立 ,提出了基于 GIS的交通运输规划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经济 交通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9
7
作者 高福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科技竞争 ,增强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 ,我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高水平教师队伍、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科学管理和良好的办学秩序、办...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科技竞争 ,增强国力的必然选择。但是 ,我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高水平教师队伍、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科学管理和良好的办学秩序、办学经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 ,要下大力气 ,加快建设 ,尤其要突出建设一支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要瞄准国际科学技术最前沿 ,建设一流的学科 ;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建设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网络规划、管理的集成系统的研究
8
作者 钱大琳 贺仲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7年第1期33-38,65,共7页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制定交通规划、搞好交通的运营管理,本文针对当前交通管理中规划机构和管理机构分割的体制,提出了不影响现有机构设置的基于交通管理、面向决策的交通网络规划模式,探索了以该模式为基础的交通网络规划、管理的集成系...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制定交通规划、搞好交通的运营管理,本文针对当前交通管理中规划机构和管理机构分割的体制,提出了不影响现有机构设置的基于交通管理、面向决策的交通网络规划模式,探索了以该模式为基础的交通网络规划、管理的集成系统,讨论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模型、结构,分析了设计及建立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了集成系统的引入对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和方法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规划 网络 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论》一书的前言
9
作者 张国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4期1-5,73,共6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论》是由张国伍教授主编,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本刊现将该书的前言发表以供读者参考,前言全面地介绍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定义及其内含,阐述智能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实践,介绍...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论》是由张国伍教授主编,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本刊现将该书的前言发表以供读者参考,前言全面地介绍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定义及其内含,阐述智能交通运输建设发展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实践,介绍了智能的产生和定义,阐述了系统的发展和形成,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观点阐述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列出了本书的十五章的标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导论》 张国伍 学术专著 前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软土变形特性与工后沉降 被引量:61
10
作者 张惠明 徐玉胜 曾巧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9-514,共6页
根据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研究深圳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 ,给出了深圳粘土卸载后的次固结系数的计算式。结合一系列次固结试验提出了卸除超载后软基在永久荷载下的工后沉降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对于深圳软土 ,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和... 根据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研究深圳软土的固结变形特性 ,给出了深圳粘土卸载后的次固结系数的计算式。结合一系列次固结试验提出了卸除超载后软基在永久荷载下的工后沉降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对于深圳软土 ,室内试验得到的固结系数和压缩指数与实测推算的相关指标是相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工后沉降 现场试验 压缩指数 固结系数 次固结变形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集论与人工智能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江 林华 贺仲雄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3期40-47,共8页
通过综合经典集合、模糊集合、可拓集合、Vague集合、粗糙集合、集对分析、FHW (模糊灰色物元空间 )、FEEC (模糊可拓经济控制 )等多种理论 ,提出了统一集概念 ,并详细讨论统一集的各种运算以及相关性质。从分析集合理论和人类思维形式... 通过综合经典集合、模糊集合、可拓集合、Vague集合、粗糙集合、集对分析、FHW (模糊灰色物元空间 )、FEEC (模糊可拓经济控制 )等多种理论 ,提出了统一集概念 ,并详细讨论统一集的各种运算以及相关性质。从分析集合理论和人类思维形式之间的关系入手 ,把统一集理论初步应用到模式识别、聚类分析、逻辑推理、机器学习、智能决策等多种人工智能领域 ,指出了集合论及其运算系统与逻辑推理系统的等价关系。统一集能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总结、统一 ,还为开辟崭新的集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聚类分析 机器学习 智能决策 统一集 人工智能 集合 运算 逻辑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树算法的系统实现与修剪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家奕 姜海 王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2年第8期75-77,共3页
决策树是对分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按算法生成的决策树往往复杂而庞大,令用户难以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重分类精确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树修剪的研究。以一个决策树算法的程序实现为例,进一步讨论了对树进行修剪... 决策树是对分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按算法生成的决策树往往复杂而庞大,令用户难以理解。这就告诉我们在重分类精确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树修剪的研究。以一个决策树算法的程序实现为例,进一步讨论了对树进行修剪优化时可能涉及的问题,目的在于给决策树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深入和清晰的简化技术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算法 程序实现 视图 系统实现 分类问题 优化 清晰 研究人员 实际问题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1
13
作者 饶为国 赵成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80,共7页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的承载力、网的刚度等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表明 ,本文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具有良好功能和合理性 ,可用于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荷载 桩土应力比 计算 桩-网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锚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振茂 马念杰 +1 位作者 孔恒 王立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5,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玻璃钢锚杆结构 ,并对其杆体原材料、生产工艺与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该锚杆性能良好 。
关键词 煤巷 锚杆支护 玻璃钢锚杆 生产工艺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叶翠玲 许兆义 杨成永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3,共5页
针对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坡面进行了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以定量研究铁路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实验结果表明 :(1)弃渣小区入渗率大 ,在试验雨强下没有产流。但在有上坡来水的情况下 ,极易发生沟蚀 ,次降雨侵蚀量可达 45 0 kg/ m2 ... 针对铁路建设过程中的典型坡面进行了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以定量研究铁路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实验结果表明 :(1)弃渣小区入渗率大 ,在试验雨强下没有产流。但在有上坡来水的情况下 ,极易发生沟蚀 ,次降雨侵蚀量可达 45 0 kg/ m2 ,远远大于其它坡面面蚀的侵蚀量 ;(2 )在实验雨强下 ,各小区的产沙量依次为 :对大雨强 ,施工路堑 >施工便道 >施工营地 >荒坡小区 ;而对小雨强 ,施工路堑 >施工营地≥荒坡小区 >施工便道。路堑小区的产沙量明显大于其它各小区 ,为铁路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坡面 ;(3)各小区的累积产沙量与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建设 典型坡面 水土流失 人工模拟降雨 产沙过程 侵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动机位置的检测与预报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旭东 张弈黄 +1 位作者 王喜莲 王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8,共4页
讨论了开关磁阻电动机通过在非通电相加激励脉冲判断转子位置 ,从而取消转子位置传感器的理论依据 ,建立了最高激励脉冲频率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此方式下激励脉冲频率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算法来预报转子位置 ,从而... 讨论了开关磁阻电动机通过在非通电相加激励脉冲判断转子位置 ,从而取消转子位置传感器的理论依据 ,建立了最高激励脉冲频率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此方式下激励脉冲频率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 ,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算法来预报转子位置 ,从而更准确地控制各相绕组开通与关断的新方法。详细的仿真分析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并在 1台 1 2 /4极三相开关磁阻电动机 (SRM )上进行了试验 ,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动机 无位置传感器 曲线拟合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网可靠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4
17
作者 熊志华 邵春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首先阐述了路网的可靠性在评估其服务水平时起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连通性、旅行时间的可靠性以及通行能力的可靠性等,它们作为衡量路网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连通性虽然仅包括连通、不连通两种情况,但其却是路网可靠性研究的基础;随着道... 首先阐述了路网的可靠性在评估其服务水平时起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连通性、旅行时间的可靠性以及通行能力的可靠性等,它们作为衡量路网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连通性虽然仅包括连通、不连通两种情况,但其却是路网可靠性研究的基础;随着道路阻塞的时常发生,旅行时间的可靠性、通行能力的可靠性也用来衡量道路的状况。本文重点围绕这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 可靠性研究 通行能力 评估 道路阻塞 行程时间 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对几何参数及缺陷激光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其波 崔建英 +3 位作者 刘依真 陈士谦 杨前 杨志强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6,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轮对几何参数及缺陷测量原理,在测量机构上部安装5套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通过式测量方式,在轮对行走时实现对轮对踏面任意点直径、轮缘厚度、踏面磨耗及擦伤、轮辋厚等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改变现有需... 提出一种新的轮对几何参数及缺陷测量原理,在测量机构上部安装5套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采用通过式测量方式,在轮对行走时实现对轮对踏面任意点直径、轮缘厚度、踏面磨耗及擦伤、轮辋厚等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改变现有需要测量平台和轮对支撑与旋转机构的测量技术。介绍测量系统误差自动修正方法,提供了测量系统在现场安装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测量 平行四边形机构 激光位移传感器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站列车出发策略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夏苗 邹毅峰 胡思继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7,共9页
本文建立了编组站定点、定编两种出发列车模式的经济模型 ,分析了在定点模式编成辆数减少的情况下 ,定点和定编的适应性。从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 低负荷区是定点模式的有利区。技术站的驼峰负荷较大(大于 0 8)是不利于定点模式的... 本文建立了编组站定点、定编两种出发列车模式的经济模型 ,分析了在定点模式编成辆数减少的情况下 ,定点和定编的适应性。从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1 低负荷区是定点模式的有利区。技术站的驼峰负荷较大(大于 0 8)是不利于定点模式的。反之 ,驼峰负荷较少 ,对定点出发的适应性较强。我国长期采用定编出发模式 ,这与技术站能力一直十分紧张有很大关系。 2 小车流量的到站方向适合采用定点模式。从分析可以得到 :如果某到站的车流量较少 ,根据车站的实际情况 ,可以考虑开定点出发列车。反之 ,对于大车流方向 ,更适宜于定编列车。3 短距离到站方向模式的适应性更强。这告诉我们 :如果始发站与终到站之间的距离较短 (表现为列车运行时间少 )的话 ,就应当根据车流量和负荷情况考虑开定点列车。当然 ,由于模型在某些方面的简化 ,计算出的数据并不是绝对的。本文建立的模型 ,仅考虑了铁路内部成本。事实上 ,在定点模式下 ,加速了货车周转 ,缩短了货物送达时间 ,准时性得到了改善 ,提高了运输服务的竞争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出发 定编出发 技术站 经济分析 数学模型 列车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英杰 贾利民 +1 位作者 秦勇 王东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8,共6页
从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工务、电务、信号、行车管理、勘测设计、铁路客货运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器、客车及车站旅客实时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对国内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现状作综述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铁路... 从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工务、电务、信号、行车管理、勘测设计、铁路客货运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器、客车及车站旅客实时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对国内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现状作综述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借鉴意义 ,展望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 (RGIS)建设前景。指出在铁路信息化过程中 ,如果没有全路范围内的统一规划 ,将给全路范围的信息共享造成障碍 ,组建我国RGIS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把RGIS建设成高质量、高效率、可视化、全路统一的综合软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应用 智能运输系统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