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厂试验池体结构受力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张荣奎 薛天琼 +2 位作者 李丹 孙粤琳 吕家尧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40-345,共6页
装配式技术因其建造效率高、预制构件质量易于保证和建造过程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行业新兴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厂的水池结构中的拼装接缝是潜在薄弱部位,有必要开展专门研究,明确其对水池结构整体受力的影... 装配式技术因其建造效率高、预制构件质量易于保证和建造过程绿色环保等优势,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行业新兴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厂的水池结构中的拼装接缝是潜在薄弱部位,有必要开展专门研究,明确其对水池结构整体受力的影响。以预制装配式生化池试验池体为例,考虑最不利工况,即拼装接缝完全脱开的情况,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试验池体整体仿真模型,分析池体的应力变形分布以及承载力,验证预制装配式池体在结构受力方面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试验池体与整体式现浇水池的结构受力特点一致,拼缝的存在基本不影响池体结构的整体性;各关键构件和节点部位的设计配筋均满足裂缝宽度控制要求;除了池壁墙体底部和墙体连接角隅部的拉应力和裂缝宽度计算值较大,其他部位的应力水平较低,设计配筋有一定的优化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污水处理厂 试验水池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典型原材料资源关键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文芳 郭天玥 +6 位作者 高放 于曼 崔晗 李华杰 阎文艺 吕龙义 孙峙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1631,共13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矿产原材料的开采不断加深,许多资源面临供应危机。为了更好地计算该矿产的关键性,同时满足低碳的需求,众多研究团队的原材料关键性研究方法相继出现。本研究详细论述了美国、欧盟、中国的4种典型...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矿产原材料的开采不断加深,许多资源面临供应危机。为了更好地计算该矿产的关键性,同时满足低碳的需求,众多研究团队的原材料关键性研究方法相继出现。本研究详细论述了美国、欧盟、中国的4种典型原材料关键性评价方法,及另外8种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方法,针对73种关键性原材料深入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通过对评价方法的评价框架进行梳理、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纳、对评价的展现形式进行对比、对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大部分关键性评价都包含供应风险、供应限制的脆弱性以及环境影响三大指标,展现方法大致分为加权求和法和矩阵分析法。分析得出现阶段各评价方法存在评价对象局限、指标不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原材料关键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锂、钴等28种公认的关键原材料。最后,提出原材料关键性评价的未来发展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性质,即全面性、可自定义性、可预见性和准确性,以促进关键性评价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普及,为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化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材料关键性 综合评价 供应风险 矩阵分析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策略与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雄强 王浩宇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5,共10页
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温度等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情况有所差异引发超量碳排放现象,对此,依据污水处理厂一级A出水标准的能耗构成数据,分析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环节流量与扬程管理、曝气流量与强度管理、混合搅拌强度管... 污水处理厂水量、水质、温度等设计参数与实际运行情况有所差异引发超量碳排放现象,对此,依据污水处理厂一级A出水标准的能耗构成数据,分析间接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提升环节流量与扬程管理、曝气流量与强度管理、混合搅拌强度管理等低碳运行策略。实际应用案例表明,8座污水处理厂应用低碳运行策略实现“降本增效”,间接碳排放减排效果显著;电耗从3.8377×10^(7) kW·h/a降低至3.3485×10^(7) kW·h/a,其造成的碳(以CO_(2)计)排放由3424.0 t/a降低至2987.5 t/a,降幅达12.7%;除磷药剂用量从4491.1 t/a降低至3751.9 t/a,碳源药剂用量从5145.6 t/a降低至2013.4 t/a,总药耗引起的碳排放量由5084.9 t/a降低至2488.3 t/a,降幅达51.1%,减排效果显著,项目收益大幅提升。此外,低浓度进水污水处理厂的低碳运行评价等级提升为三级,但对进水总氮高、使用高耗能工艺设备、工业水占比较高的污水处理厂提升效果不明显,需采用碳捕捉、厌氧消化-热电联产、自养脱氮、反硝化除磷、污水潜热回收与利用等技术方可实现低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低碳运行 间接碳排放 流量与扬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工业园区废水运行性能研究
4
作者 武子龙 宋昀达 +3 位作者 张丽丽 陈翰 陈灯辉 黄魁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166-172,共7页
本研究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问题,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开展了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的性能研究,并探索了硅藻土投加对AGS颗粒化进程和污染物去除性能的优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运行40 d后,硅藻土的添加促进了颗粒化进程,好氧颗粒污... 本研究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问题,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开展了好氧颗粒污泥(AGS)技术的性能研究,并探索了硅藻土投加对AGS颗粒化进程和污染物去除性能的优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运行40 d后,硅藻土的添加促进了颗粒化进程,好氧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93.541μm和230.421μm,两组反应器均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污染物去除,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95.95%、80.7%~82.5%、95.6%~95.8%,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微生物群落分析显示,AGS系统中Bacteroidota和Gammaproteobacteria的显著富集促进了污染物去除,而硅藻土的投加进一步提升了颗粒化进程和抗污泥膨胀能力。本研究验证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工业园区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工业园区废水 硅藻土 脱氮除磷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与小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植物配置分析——以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元 刘玲 +3 位作者 赵利 孟莹莹 冯昶栋 李雨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目的]评价建筑与小区绿色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群落配置适宜性和景观效果,为北京地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应用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成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家咨询、... [目的]评价建筑与小区绿色低影响开发(LID)生物滞留设施的植物群落配置适宜性和景观效果,为北京地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应用提供实践参考。[方法]以北京市通州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成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家咨询、现场植被调查,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因素,从3个准则层和10个指标层构建体系,采用此模型评价了15个具有代表性生物滞留设施,45个样本的植物群落景观。[结果]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评价的关键性指标,5个示范工程中Bobo自由城草本植物Simpson多样性、Shannon-Wien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9,0.86,0.87。通州海绵城市试点区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群落景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Ⅰ级生物滞留设施植物景观5个,Ⅱ级植物景观4个,各占评价样方的33.3%和26.7%;Ⅲ级景观5个,占评价样方的33.3%;Ⅳ级景观1个,占评价样方的6.7%。实际应用中评价效果较好,适宜性高的植物包括玉簪(Hosta plantagine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八宝景天(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和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等,季相景观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包括鸢尾(Iris tectorum)、八宝景天、荷兰菊(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等。[结论]在植物群落配置中,应注重LID设施与植物配置功能的匹配,重视乡土植物开发与利用构建植物群落、考虑植物的层次和形态,增加不同季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植物群落 层次分析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跨境业务审计问题研究——以雅百特审计失败案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建新 李中伟 李建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12,共5页
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我国建设更加强健资本市场的基础。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日趋多样、造假手段更为隐蔽,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等因素... 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我国建设更加强健资本市场的基础。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中介机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方式日趋多样、造假手段更为隐蔽,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等因素导致审计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文章以雅百特审计失败案为例,通过对雅百特跨境虚假业务审计的研究,剖析导致众华所对雅百特审计失败的内在因素,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一是重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增强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二是加强后续专业教育,从“审计理论+业务知识+审计实践”三个维度提升注册会计师审计素质;三是创新审计模式,强化审计程序执行的有效性,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失败 财务造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模型的北京副中心污染物减排方案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楚婷 彭定志 +3 位作者 古玉 赵珂珂 张亦弛 周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6-661,共6页
高标准、高品质的水环境是北京副中心建设的战略需求,但副中心水系均属劣Ⅴ类水,且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污染主要来源,水质状况亟待改善.本文基于MIKE模型建立水动力水质模型,对北京副中心区入河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减排方案设置,模拟分... 高标准、高品质的水环境是北京副中心建设的战略需求,但副中心水系均属劣Ⅴ类水,且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污染主要来源,水质状况亟待改善.本文基于MIKE模型建立水动力水质模型,对北京副中心区入河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减排方案设置,模拟分析不同减排方案下的河道水质响应.结果表明:在点源污染减排方案中,排污口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统一排放,能对研究区水质起到提升作用;在非点源污染减排方案中,应用LID和BMPs等措施分别进行城市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减少非点源污染的排放,可显著改善河道水质.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副中心的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北京副中心 MIKE 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模式下水务行业资金集中管理实践路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林 刘亚维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95,共4页
随着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PPP模式成为了主要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下,社会资本建设期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资金的持续供给能力、运用、管理成为了企业持续经营的重大挑战。为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金资源配置,避免“存... 随着水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大,PPP模式成为了主要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下,社会资本建设期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资金的持续供给能力、运用、管理成为了企业持续经营的重大挑战。为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金资源配置,避免“存贷双高”的情况出现,资金集中管理成为了水务行业在集团管控方向发展的必然路径。资金池模式是现阶段主流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其优点是可以将散落在各类账户的资金进行集中,实现规模化管理,但也存在落实难度大、集中效果差等问题。所以其建设过程需全面结合集团管控、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信息技术等工作,提升行业资金运转效率和资金配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集团管控 财务共享 业财融合 资金集中管理 资源配置 市场化程度 水务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UCT-MBR处理工艺同步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晓琰 李凌云 +3 位作者 薛晓飞 王建利 赵有生 曹之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随着地表水准Ⅳ类处理标准的全面推广,北方地区低COD/TN(C/N)、冬季低温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本研究构建了UCT-MBR在冬季开展中试,通过调整C/N、回流比,系统考察了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低温时,C/N为6.0、无... 随着地表水准Ⅳ类处理标准的全面推广,北方地区低COD/TN(C/N)、冬季低温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本研究构建了UCT-MBR在冬季开展中试,通过调整C/N、回流比,系统考察了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低温时,C/N为6.0、无需投加除磷药剂、缺氧池至厌氧池回流比100%、好氧池至缺氧池回流比260%、膜池至好氧池回流比200%,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优异,出水COD平均为20 mg/L、NH_(4)^(+)-N、T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4、8.5、0.2 mg/L,稳定达到地表准Ⅳ类出水标准。厌氧和缺氧池ORP与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呈现负相关性,厌氧和缺氧池ORP分别在(-283±51) mV和(-144±42) mV,同步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在工程应用可根据ORP值预测处理效果,并指导生产运行。提高C/N,有助于反硝化聚磷菌(DPAOs)富集,C/N为6.0时,缺氧池除磷率达到73.5%,TP平均去除率93.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系统中属于DPAOs的Dechloromonas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富集效果显著,两者丰度之和是普通聚磷菌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T-MBR 低C/N 低温 反硝化除磷 同步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4 位作者 张淼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44-2850,共7页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 以低C/N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硝化液回流比对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在A2/O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污泥回流比为100%条件下,将硝化液回流比分别设定为100%、200%、300%和400%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A2/O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具有很好的同步氮磷的去除效果,出水COD浓度均在50mg/L以下.上述不同硝化液回流比下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48.8%、66.5%、75.6%和62.5%,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86.0%、90.3%、91.0%和95.0%.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平均出水TN和TP浓度分别为14.96mg/L和0.49mg/L.系统反硝化除磷量随着硝化液回流比的增大略有增加,在硝化液回流比为400%时,反硝化除磷量高达磷总去除量的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深度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硝化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为堂 薛晓飞 +3 位作者 庞洪涛 张杰 李冬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1930,共6页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或高,可以通过限制厌氧释磷量或竞争AAO反应器缺氧区的NO-3,从而影响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当进水C/N大于4,小于7时,AAO-BAF工艺对COD、TN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和90%以上。很高的C/N(如9.5)会使缺氧区内存在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导致普通反硝化菌迅速消耗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电子受体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 外硝化 反硝化除磷 生活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特性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淼 彭永臻 +3 位作者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三段式串联的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及各段的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中间沉淀池出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进水进行自然挂膜,在无需投加接种污泥的情况下,20d挂膜成熟,NH4+-N的去除率达到98...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三段式串联的硝化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及各段的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中间沉淀池出水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进水进行自然挂膜,在无需投加接种污泥的情况下,20d挂膜成熟,NH4+-N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反应器中随着沿程推流,三段的生物量和生物膜厚度逐渐降低,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膜厚度分别为1271.25mg/L和119.45μm.分析各段的硝化特性,发现三段在低温15℃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比硝化速率,并且在同一温度下(15,23,32℃),第2、3段的比硝化速率均大于第1段.针对上述现象,根据比耗氧速率SOUR粗略估计了AOB和NOB在各段中的相对比例.3段AOB的百分比分别为(25.64+4.89)%,(34.59+5.02)%,(42.50+1.57)%,而NOB的百分比为(23.52+3.35)%,(39.65+4.26)%,(40.69+2.19)%.此外,系统运行125d的FISH结果表明,3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确实存在差异.与第1段相比,后2段的AOB和NOB更容易成为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 生物膜 比硝化速率 比耗氧速率 启动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分配比对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淼 彭永臻 +4 位作者 王聪 汪传新 薛晓飞 庞洪涛 曾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1-53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接触氧化 反硝化除磷 容积分配比 同步硝化反硝化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和曝气量对AAO-BAF系统反硝化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为堂 侯锋 +3 位作者 刘青松 邵彦青 薛晓飞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6-1442,共7页
以COD/TN为4左右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系统进水流量和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BAF气水比对AAO-BAF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水比和水力负荷(HLR)对BAF的硝化性能有显著影响,BAF气... 以COD/TN为4左右的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系统进水流量和曝气生物滤池(BAF)曝气量,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BAF气水比对AAO-BAF反硝化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水比和水力负荷(HLR)对BAF的硝化性能有显著影响,BAF气水比为3:1时,NH+4去除率降低到了72%;当AAO的HRT为4 h,BAF的HLR为3 m3·m-2·h-1时,即使BAF的气水比达到8:1,也不能保证NH+4的完全去除。试验得出,AAO-BAF反硝化除磷系统的PO43-去除率与NH+4去除率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为保证90%以上的磷去除率,NH+4去除率应该达到98%。当AAO的HRT≥6 h,BAF气水比≥4:1时,AAO-BAF系统对COD、NH+4、TN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7%、99%、80%和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生物技术 曝气 氧化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耦合厌氧氨氧化产生NO2^-的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彭永臻 范泽里 +3 位作者 杜睿 李翔晨 史彦伟 曹之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9-337,共9页
厌氧氨氧化技术因其节省曝气能耗和有机碳源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然而该技术尚未实现主流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其瓶颈在于厌氧氨氧化所需基质亚硝酸盐(NO2^-)难以稳定获取.目前普遍采用的短程硝... 厌氧氨氧化技术因其节省曝气能耗和有机碳源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济高效的污水脱氮工艺.然而该技术尚未实现主流城市污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其瓶颈在于厌氧氨氧化所需基质亚硝酸盐(NO2^-)难以稳定获取.目前普遍采用的短程硝化方法在主流条件下难以维持稳定的NO2^-积累.短程反硝化是指将废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NO3^-→NO2^-)的过程.短程反硝化技术具有长期稳定的NO2^-积累特性,反应速率快,节省有机碳源,是为厌氧氨氧化菌提供底物NO2^-的新途径.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中试规模试验研究验证短程反硝化为厌氧氨氧化提供底物NO2^-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具有一定的短程反硝化潜势,以城市污水及其硝化液为进水,通过对进水比例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等参数进行调控,成功启动了短程反硝化系统.长期试验结果表明,短程反硝化产生NO2^-的性能逐渐提高,NO3-还原为NO2^-的转化率(nitrate translation rate,NTR)高于75%,且在低温(13.7~16.2℃)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产亚硝酸盐性能,低温阶段平均NTR可达62.3%.本研究为解决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过程底物NO2^-难以稳定获取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短程反硝化 城市污水 水力停留时间(HRT) 产亚硝酸盐性能 转化率(N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一体式臭氧-BAF工艺对石化废水生化出水有机物去除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付丽亚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鉴 罗晋 左剑恶 周岳溪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节能降耗的潜在工艺,但臭氧氧化方式对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目前鲜见报道。研究了单独臭氧、臭氧/双氧水和臭氧/催化剂3种臭氧氧化方式下一体式... 一体式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工业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节能降耗的潜在工艺,但臭氧氧化方式对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目前鲜见报道。研究了单独臭氧、臭氧/双氧水和臭氧/催化剂3种臭氧氧化方式下一体式臭氧-BAF工艺对石化废水生化出水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并结合出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区域积分变化及BAF微生物形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等,分析有机物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单独臭氧方式下,优化臭氧投加量为5 mg/L,出水平均COD为55.7 mg/L;臭氧/双氧水方式下,出水COD会有一定程度积累;臭氧/催化剂方式下,优化臭氧投加量为5 mg/L时,出水平均COD为39.5 mg/L,去除率为39.9%,出水COD能稳定达标(GB 31571—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单独臭氧方式下,出水中分子量≤1300 Da和3000~6000 Da的有机物增加,生物量降低68.3%;臭氧/双氧水方式下,出水中分子量≤800 Da的有机物增加,生物量降低60%以上;臭氧/催化剂方式出水大部分分子量范围的有机物都能被去除,生物量削减48.3%,且生物活性提高106.4%,溶解性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和类腐殖酸等降解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废水 臭氧 催化剂 曝气生物滤池(BAF) 深度处理 排阻色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孔参数及表面活性剂对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训飞 杨硕 +5 位作者 薛晓飞 齐鲁 王洪臣 刘秀红 张晓军 何志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0,共4页
污水处理厂曝气设备的性能及水质条件是影响曝气充氧性能的重要因素,比较了清水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橡胶膜曝气器的曝气充氧性能,以标准氧传质效率(SOTE)为评价指标,得出了不同工况及膜孔参数下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污水处理厂曝气设备的性能及水质条件是影响曝气充氧性能的重要因素,比较了清水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橡胶膜曝气器的曝气充氧性能,以标准氧传质效率(SOTE)为评价指标,得出了不同工况及膜孔参数下曝气充氧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清水条件下,SOTE随着通气量、膜孔间距、膜孔孔径的增大而降低;表面活性剂条件下的SOTE(αSOTE)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修正系数(α,αSOTE与SOTE的比值)随着膜孔孔径的增大而增大,膜孔孔径越小,表面活性剂对橡胶膜曝气器充氧性能的抑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量 表面活性剂 标准氧传质效率 膜孔孔径 膜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MBR用于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共发酵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鲁斌 龚凯 +2 位作者 蒋红与 李倩 陈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90-2298,共9页
通过连续实验和活性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不同有机负荷(OLR)条件下处理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的效率、稳定性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AnMBR在各工况下(OLR:3.22~12.92gCOD/(L·d))能够稳定运行.其中在OLR为6.48gC... 通过连续实验和活性实验,系统地研究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在不同有机负荷(OLR)条件下处理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的效率、稳定性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AnMBR在各工况下(OLR:3.22~12.92gCOD/(L·d))能够稳定运行.其中在OLR为6.48gCOD/(L·d)时运行性能最优,其甲烷产量为(4335±2)mL/d,甲烷产率为(361.2±0.2)mLCH_(4)/gCOD_(removal),COD的去除率维持在(98.6±0.9)%,pH值稳定在7.71±0.03.当OLR超过12.92gCOD/(L·d),反应器内挥发性脂肪酸(VFA)达到了6108mgCOD/L.膜污染以滤饼层污染为主;利用高通量测序(HTS)探究了系统中微生物的演变情况,Levilinea菌是优势细菌属,在OLR为6.48gCOD/(L·d)时其相对丰度最高(20.1%),Methanosarcina菌是优势古菌属,随着OLR增加相对丰度均维持在67%以上;比产甲烷活性实验表明随着OLR的增加,产甲烷菌对乙酸的降解能力不断提高.研究结果将为AnMBR处理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共发酵系统的最优工况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共消化 发酵性能 比产甲烷活性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秸秆处置现状及其固态脱氮碳源材料制备循环利用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聂泽宇 王阿华 +1 位作者 陈开宁 孔宇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5-5,6-10,共6页
随着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业废弃茭白秸秆亟待处理,同时污水氮素(硝酸盐态氮)污染物的减排压力亦日益增大,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纽带,同时解决城乡水体污染及农村地区典型环境问题的命题逐步受到人们... 随着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业废弃茭白秸秆亟待处理,同时污水氮素(硝酸盐态氮)污染物的减排压力亦日益增大,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纽带,同时解决城乡水体污染及农村地区典型环境问题的命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国内已开发多种针对茭白秸秆的环保型资源化利用处置模式,但仍难彻底满足茭白秸秆减量化的处置需求。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思考探索将茭白秸秆农业废弃生物质制作成反硝化固态碳源以降低废水硝酸盐排放量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设想,研究成果有望践行"以废治废"的城乡环境整治循环经济发展新理念,并促进城乡水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秸秆 固态碳源材料 脱氮 以废治废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底泥红壤改性对水质和水生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希 汤鑫 +2 位作者 丑庆川 曹特 倪乐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56,共6页
鉴于湖泊内源污染不断加重,出现了较多以铝(Al)、铁(Fe)、钙(Ca)、镧(La)盐等化学絮凝材料为主的湖泊底质环境改善方法,但大规模应用受长期控磷效率、生物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限制;天然粘土、红土和石英砂等材料由于廉价无污染、环境... 鉴于湖泊内源污染不断加重,出现了较多以铝(Al)、铁(Fe)、钙(Ca)、镧(La)盐等化学絮凝材料为主的湖泊底质环境改善方法,但大规模应用受长期控磷效率、生物毒性和使用成本等因素限制;天然粘土、红土和石英砂等材料由于廉价无污染、环境友好等特性,其用于改善湖泊水体环境和控制底泥磷释放越来越受到重视。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洱海近岸水域设置围隔开展原位试验,采用洱海本地无污染红壤对底质进行浅层覆盖改性,探究此方法对水质及沉水植物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红壤覆盖组(S)以及红壤覆盖+沉水植物组(MS),每组处理4个重复,逐月监测各围隔内水质和沉水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红壤对底泥进行改性,可以短期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移栽沉水植物的生长与建群,在某些时段可以改善水质(透明度最高达2.2 m),但红壤覆盖措施并没有长期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藻类的含量(P>0.05)。全年水生植物保持在7种左右,群落主要由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单果眼子菜(P.acutifoliu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微齿眼子菜(P.maackianus)组成,生物量也在不断增加,最高达18000 g/m^2,群落稳定后的优势种为黑藻。研究结果可以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短期水质危机处理提供借鉴,为沉水植物群落恢复提供可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底质改善 水生植物 红壤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