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行配置对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树 冉新月 +4 位作者 黄兴军 张磊 陈国栋 吴全忠 翟云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为研究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最佳株行配置,采用不同株行配置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试验,设3种行距处理15 cm(H1)、30 cm(H2)、45 cm(H3),3种密度处理52.56万株·hm^(-2)(M1)、55万株·hm^(-2)(M2)、60万株·hm^(... 为研究适宜在南疆地区种植的复播大豆最佳株行配置,采用不同株行配置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试验,设3种行距处理15 cm(H1)、30 cm(H2)、45 cm(H3),3种密度处理52.56万株·hm^(-2)(M1)、55万株·hm^(-2)(M2)、60万株·hm^(-2)(M3),分析株行配置对复播大豆植株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推进,大豆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叶形指数、LAI、LAD和荚果干物质分配比例均逐渐增加,茎干物质分配比例逐渐降低,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3处理大豆株高与主茎节数最高,分别达到67.38 cm和12.7节,M1处理茎粗与叶形指数最高,分别达到0.64 cm和2.72。H1M3处理在R6~R8期干物质积累最多,且产量最高,达到6 155.8 kg·hm^(-2),H3M2处理产量最低,达到4 142.6 kg·hm^(-2),H1M3处理较H3M2处理产量高48.6%,说明H1M3处理对大豆产量促进效果最佳。结果说明在南疆地区复播种植绥农35适宜的株行配置为行距15 cm、密度6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南疆 密度 行距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树 徐玥 +4 位作者 胥雅馨 黄兴军 吴全忠 陈国栋 翟云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最佳的接种方式及根瘤菌。【方法】采用3种接种方式(拌种、种肥、滴施)和3种根瘤菌剂(SMH12、T6、SN7-2)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接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测定大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 【目的】筛选出适宜新疆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最佳的接种方式及根瘤菌。【方法】采用3种接种方式(拌种、种肥、滴施)和3种根瘤菌剂(SMH12、T6、SN7-2)对大豆品种绥农35进行田间接种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测定大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接种方式接种根瘤菌均能不同程度促进南疆复播大豆生长及产量。拌种T6处理对大豆平均主茎节数生长最佳;滴施T6处理对大豆平均株高、LAI生长最佳;滴施SN7-2处理对促进大豆茎粗、LAD、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生长最佳;拌种SN7-2处理对大豆植株Tr、Gs、Pn、单株粒重及产量为最佳。【结论】产量效果最好的组合为拌种-SN7-2,高达5946.0 kg/hm^(2)。产量较好的组合为滴施-T6达到5888.6 kg/hm^(2),种肥-SN7-2为5461.6 kg/hm^(2),种肥-SMH12为544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根瘤菌 接种方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