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一级开发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创新与实施回顾——以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卢源
王岳颐
+1 位作者
张仁达
李新茹
《世界建筑》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为例,提出一体化设计解决二次设计的矛盾、依托本底特征提高空间适应性、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分区设计、提升场地风貌的环境融合创新、提升景观品质的精细化预留设计、基于综合换乘设计的交通组织创新、基于承载能力的户型可变性设计等。结合项目的落实情况,分析部分创新难以实施落地的原因,以期为北京市即将实施的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综合利用
一体化设计
实施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规划编制技术新“碳”索
2
作者
伍江
石楠
+6 位作者
吴志强
李晓江
熊健
姜洋
李晓晖
杨猛
罗文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伍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国...
伍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国际发展趋势更多地聚焦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上,碳排放成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际发展趋势
学会副理事长
副校长
全球共识
规划编制
碳排放
学术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一级开发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创新与实施回顾——以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卢源
王岳颐
张仁达
李新茹
机构
同济大学
北京
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北大
国土
空间规划
设计
研究院
(
北京
)
有限责任公司
TOD与交通
规划
所
出处
《世界建筑》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51778039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LSC017。
文摘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为例,提出一体化设计解决二次设计的矛盾、依托本底特征提高空间适应性、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分区设计、提升场地风貌的环境融合创新、提升景观品质的精细化预留设计、基于综合换乘设计的交通组织创新、基于承载能力的户型可变性设计等。结合项目的落实情况,分析部分创新难以实施落地的原因,以期为北京市即将实施的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综合利用
一体化设计
实施回顾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depot
comprehensive utilisation
integrated design
implementation review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划编制技术新“碳”索
2
作者
伍江
石楠
吴志强
李晓江
熊健
姜洋
李晓晖
杨猛
罗文静
机构
同济大学
中国城市
规划
学会
中国工程院
中国城市
规划
设计
研究院
上海市城市
规划
设计
研究院
北大
国土
空间规划
设计
研究院
(
北京
)
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市城市
规划
勘测
设计
研究院
低碳
研究
中心
中国建筑
设计
研究院
城镇
规划
院城市更新所
武汉市
规划
编审中心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文摘
伍江(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本学术对话主持人):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1997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十年国际发展趋势更多地聚焦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上,碳排放成为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际发展趋势
学会副理事长
副校长
全球共识
规划编制
碳排放
学术对话
分类号
TU984.11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一级开发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创新与实施回顾——以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
卢源
王岳颐
张仁达
李新茹
《世界建筑》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规划编制技术新“碳”索
伍江
石楠
吴志强
李晓江
熊健
姜洋
李晓晖
杨猛
罗文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