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FB半导体激光器调谐动态波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景旺 李忠洋 +3 位作者 张卫中 王清川 安颖 李永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20-3223,共4页
为了测量半导体激光器在电流调谐下的动态波长,提出了基于光纤延时自外差法的测量方案,阐述了测量原理,研究了拍频与动态波长的递推关系。应用该实验系统测量了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调谐的动态波长特性,与由光谱仪测量的稳态波长特性... 为了测量半导体激光器在电流调谐下的动态波长,提出了基于光纤延时自外差法的测量方案,阐述了测量原理,研究了拍频与动态波长的递推关系。应用该实验系统测量了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调谐的动态波长特性,与由光谱仪测量的稳态波长特性比较。结果表明,动态波长与稳态波长随电流变化特性有着类似的非线性规律,在20~100mA调谐范围内二者差异小于0.002nm。此外,通过气体CO2的两条吸收谱线与HITRAN谱库中标准吸收线位置比对,辨识出半导体激光器调谐的动态波长,该辨识出的动态波长值与由延时自外差法推算出的动态波长值比较,二者误差为1pm,进而验证了该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动态波长 光纤延时自外差 电流调谐 气体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的机器人室内场景定量分割识别方法
2
作者 田勇 王欢 张云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148,共8页
为了改善机器人认知环境的能力,基于高效、简单、实用等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通过物体表面凹凸度分割识别未知物体的方案。该方案以连续局部表面凹凸度取代布尔型判定,在结合表面凹凸度和法方向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割权重计算... 为了改善机器人认知环境的能力,基于高效、简单、实用等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通过物体表面凹凸度分割识别未知物体的方案。该方案以连续局部表面凹凸度取代布尔型判定,在结合表面凹凸度和法方向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分割权重计算方法;该权重可以对需要分割的物体与场景交界、不能分割物体表面边缘进行标识。在此基础上为输入场景构造无向带权图,并通过快速图分割算法获取未知物体。经实验发现:相对于基于凹凸性的判定,基于凹凸度的量化衡量在应对观测噪声和估计误差上的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认知能力 表面凹凸度 分割识别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功率谱的激光器调谐瞬时线宽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安颖 黄晓红 +1 位作者 刘景旺 刘婷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1296,共6页
半导体激光器的线宽通常采用激光外差测量技术,通过差拍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来确定,受傅里叶变换方法的限制,得到的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静态平均线宽。为了获得半导体激光器在电流调谐过程中的瞬时线宽特性,提出了利用时变功率谱获知... 半导体激光器的线宽通常采用激光外差测量技术,通过差拍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来确定,受傅里叶变换方法的限制,得到的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静态平均线宽。为了获得半导体激光器在电流调谐过程中的瞬时线宽特性,提出了利用时变功率谱获知调谐瞬时线宽的相干和非相干测量方法,并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对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信号及差拍信号进行了时间-频率域下的数学描述,确定了时变功率谱与调谐瞬时线宽的关系;其次,针对差拍信号的趋向性特征,提出了趋势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并研究了利用分解出的乘积函数建立差拍信号及激光器输出光信号的时变功率谱的方法;最后利用非相干和相干测量法分别获得了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在50~51及50~100mA锯齿波电流调谐过程中的瞬时线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瞬时线宽 时变功率谱 趋势局部均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FDs规则的修复序列快速判定方法
4
作者 王欢 张云峰 张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数据一致性是大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条件函数依赖(CFDs)是维护数据一致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在修复过程中选择不同的CFDs修复顺序,会影响修复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如何选取一个正确且合理的修复顺序对数据修复至关重... 数据一致性是大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条件函数依赖(CFDs)是维护数据一致性的有效技术手段。然而,在修复过程中选择不同的CFDs修复顺序,会影响修复的准确性和效率。因此,如何选取一个正确且合理的修复顺序对数据修复至关重要。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FDs规则的快速判定修复序列的计算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数据修复框架。然后,利用CFDs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修复序列图的概念,以用于CFDs修复顺序的计算。一方面,可以避免某些错误的或者不必要的数据修复,提高修复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使用规则来判定修复顺序比使用实际数据进行判定更为快速。此外,在判定修复序列的过程中,对修复死锁进行了检测,保证了修复过程的可终止性。最后,通过在真实数据集上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一致性 条件函数依赖 修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