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贾冬梅 佟训靓 +1 位作者 罗庆录 刘维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43-646,共4页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动物模型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室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对照组单独应用沙氏培养基,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观察菌落的大小、形态...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动物模型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癣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实验室研究: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对照组单独应用沙氏培养基,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观察菌落的大小、形态。动物试验:分别取生长在含0.1%去炎松的沙氏培养基上生长的须癣毛癣菌和普通沙氏培养基上生长的须癣毛癣菌接种在豚鼠上,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动物皮损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皮损加重,但并不是在感染初期立即加重,而是在1周以后。结论不能单独应用激素治疗真菌感染,但可以在一周之内应用抗真菌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的复方制剂,有效改善炎症后单独应用抗真菌药以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皮肤癣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苄唑与丙酸氯倍他索联合抗皮肤癣菌感染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冬梅 罗庆录 刘维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62,共5页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联苯苄唑与丙酸氯倍他索联合抗皮肤癣菌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1%联苯苄唑与0.05%丙酸氯倍他索混合加入沙堡弱培养基中,对照组... 目的通过真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动物模型研究联苯苄唑与丙酸氯倍他索联合抗皮肤癣菌感染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琼脂稀释法,实验组选用1%联苯苄唑与0.05%丙酸氯倍他索混合加入沙堡弱培养基中,对照组为单用1%联苯苄唑组、单用0.05%丙酸氯倍他索组、二甲基亚砜组和沙堡弱培养基组,分别测定其对4种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建立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豚鼠模型,实验组每日外涂含有1%联苯苄唑与0.05%丙酸氯倍他索复方霜剂1次,对照组分别为单用1%联苯苄唑组、单用0.05%丙酸氯倍他索组、二甲基亚砜组和沙堡弱培养基组,观察动物皮损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体外抑菌实验组对各种皮肤癣菌的MIC值小于各对照组,动物模型实验组的皮损和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各对照组。结论1%联苯苄唑与0.05%丙酸氯倍他索组抑制真菌作用优于各自单独应用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苄唑 丙酸氯倍他索 MIC 皮肤癣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在孢子丝菌病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邵也 张晓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在孢子丝菌病组织病理切片的致病菌检测的应用价值,为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疑诊孢子丝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患者皮损处组织,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石...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在孢子丝菌病组织病理切片的致病菌检测的应用价值,为孢子丝菌病的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疑诊孢子丝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患者皮损处组织,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平行试验,染色方法包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基膜六胺银(PASM)染色和真菌荧光染色,以真菌培养阳性为金标准,比较其阳性率和染色效果。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例临床疑诊孢子丝菌病患者真菌培养阳性36例(80.00%),HE染色均为非特异性肉芽肿性改变,PAS染色阳性30例(66.67%),PASM染色阳性30例(66.67%),荧光染色阳性40例(88.89%)。由真菌培养阳性病例中染色方式与阳性率的交叉列联表及卡方检验结果可知,染色方式与阳性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9例真菌培养阴性的疑诊孢子丝菌病患者,荧光染色阳性4例,HE、PAS及PASM染色法结果均阴性。结论:荧光染色法检测孢子丝菌病患者组织切片中病原体阳性率高,具有高灵敏、高特异性的优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具备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色法 孢子丝菌病 诊断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肉芽肿性口周皮炎
4
作者 徐春艳 刘宇 刘玲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2,共2页
患儿女,3岁。主诉:口周红斑及丘疹3个月。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后口周出现红斑及丘疹,无明显痛痒,外院疑诊为“湿疹”,予2%克力硼罗软膏局部外用,效果不佳,皮损逐渐加重,鼻周、眼周出现类似皮损。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患儿女,3岁。主诉:口周红斑及丘疹3个月。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后口周出现红斑及丘疹,无明显痛痒,外院疑诊为“湿疹”,予2%克力硼罗软膏局部外用,效果不佳,皮损逐渐加重,鼻周、眼周出现类似皮损。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口周弥漫性红斑,其上多发红色丘疹及丘脓疱疹,部分丘疹融合成片,表面脱屑,未见糜烂及渗出;鼻周、双侧下睑及周围散在1 mm大红色丘疹(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不规则增生,轻度海绵水肿,基底层完整,真皮全层可见毛囊周围肉芽肿结构,由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组成(图2A、B),未见干酪样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周皮炎 肉芽肿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开放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贾冬梅 苏海辉 +3 位作者 张颖 李莉莉 孙颖 罗庆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更昔洛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microRNA-155和CD4^+ 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迎 张吉林 宋玉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mircoRNA-155表达量和CD4+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特征,阐明mircoRNA-155定量检测和CD4+T细胞百分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mircoRNA-155表达量和CD4+T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特征,阐明mircoRNA-155定量检测和CD4+T细胞百分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mircoRNA-155表达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选择4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30例皮肤湿疹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mircoRNA-155表达量和CD4+T细胞百分率,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性。结果:特应性皮炎组mircoRNA-155相对表达量高于湿疹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特应性皮炎组CD4+T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湿疹组(P<0.01及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mircoRNA-155表达量明显上调,CD4+T细胞百分率升高。临床检测mircoRNA-155和CD4+T细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微小RNA-155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晓冬 林涛生 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7-458,共2页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我国发病率为0.1%-2.0%,白癜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自身免疫病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及遗传学说等[1]。白癜风的治疗比较困难,虽然治疗方法及药物种类很多...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我国发病率为0.1%-2.0%,白癜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自身免疫病学说、黑素细胞自毁学说、神经化学因子学说及遗传学说等[1]。白癜风的治疗比较困难,虽然治疗方法及药物种类很多,但疗效不一,建议采用综合疗法[1-2]。我科自2011年10月起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紫外线 中波 窄谱 复方卡力孜然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比萘芬连续和间歇疗法治疗孢子丝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冬 毕连红 徐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孢子丝菌病为申克孢子丝菌所致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在吉林省为常见、多发的深部真菌病,患者多为体力劳动者。笔者2000年7月-2008年2月应用特比萘芬治疗160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 特比萘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的临床疗效及抗真菌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晓冬 毕连红 徐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2-765,共4页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病。在吉林省为常见、多发的深部真菌病,且患者多为劳动人群,目前儿童孢子丝菌病患耆发病率增多。国内外文献报道,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碘化钾溶液均可用于治疗儿童和婴幼...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病。在吉林省为常见、多发的深部真菌病,且患者多为劳动人群,目前儿童孢子丝菌病患耆发病率增多。国内外文献报道,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碘化钾溶液均可用于治疗儿童和婴幼儿孢子丝菌病,疗效和安全性与成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萘芬 孢子丝菌病 临床疗效 药敏试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环磷腺苷6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ml/d静脉滴注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环磷腺苷60m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40ml/d静脉滴注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率为61.1%,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有效率为55.8%,两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有效率为4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远期疗效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环磷腺苷 复方甘草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致闭经2例报告
11
作者 贾冬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5-745,共1页
关键词 火把花根片 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 闭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曲松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东梅 黄晓婕 +1 位作者 赵作涛 罗庆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15-715,共1页
关键词 头孢曲松 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