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五味子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维 刘聪 +7 位作者 蒋岩 王松萍 于慧 敬舒 庄文越 王春梅 陈建光 李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黄芪、刺五加和红景天混合提取物(CSE)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其体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乳酸(LD)、肝糖原、肌糖原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阐明其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雄性IC... 目的:探讨五味子、黄芪、刺五加和红景天混合提取物(CSE)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其体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乳酸(LD)、肝糖原、肌糖原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阐明其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0mg·kg^(-1) CSE组、100mg·g-1 CSE组和200mg·kg^(-1) CSE组,每组20只。给药30d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进行力竭游泳实验,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剩余10只小鼠游泳90min后处死,取血及组织标本,检测其体内BUN、LD、肝糖原、肌糖原、MDA水平及SOD活性;采用亚油酸-硫氰酸铁法测定CSE体外总氧化抑制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100和200mg·kg^(-1) CSE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和200mg·kg^(-1) CSE组小鼠BUN和LD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糖原和肌糖原水平升高(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100mg·kg^(-1) CSE组比较,200mg·kg^(-1) CSE组小鼠血清BUN和LD水平降低(P<0.01),肝糖原和肌糖元水平升高(P<0.05)。5g·L^(-1) CSE的总氧化抑制率可达76.94%。结论:CSE具有抗疲劳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抗疲劳 抗氧化 乳酸 小鼠 I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对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姜恩平 李贺 +1 位作者 于春艳 朱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5-679,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B)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和侵袭的作用及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SchB低剂量组(20μmol·L-1,SchB1组)、SchB中剂量组(40μmol·L-1,S...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B)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和侵袭的作用及对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SchB低剂量组(20μmol·L-1,SchB1组)、SchB中剂量组(40μmol·L-1,SchB2组)和SchB高剂量组(80μmol·L-1,SchB3组)。用不同剂量SchB处理SW480细胞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SW480细胞的侵袭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W480细胞中p-p38、p38、p-p53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hB低、中、高剂量组SW480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均P<0.01),SW480细胞的侵袭率及穿膜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p-p38和p-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SchB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促进细胞的凋亡,p38MAP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SchB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结肠肿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淫羊藿混合提取物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宁 刘聪 +7 位作者 李佳鸿 刘畅 杨鹏 王春梅 敬舒 孙靖辉 陈建光 李贺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与淫羊藿混合提取物(MSEE)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及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开发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 目的:探讨五味子与淫羊藿混合提取物(MSEE)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小鼠学习及记忆障碍的影响,为开发辅助改善记忆功能保健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灌胃给予双蒸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和150、300、600mg·kg-1 MSEE组(灌胃给予MSEE,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ACh)水平和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避暗实验与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600 mg·kg-1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剂量MSEE组小鼠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300和600mg·kg-1 MSEE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且经过平台次数和经过空间有效区次数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MSEE组小鼠脑组织中ACh水平明显增高(P<0.05或P<0.01),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MSEE具有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ACh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淫羊藿 学习记忆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7
4
作者 倪红霞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目的:观察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g^(-1)),偏头痛模型组(生理盐水0.1mL·10g^(-1)),白芷香豆素组(100mg&... 目的:观察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g^(-1)),偏头痛模型组(生理盐水0.1mL·10g^(-1)),白芷香豆素组(100mg·kg^(-1)),白芷挥发油组(100 mg·kg^(-1)),低(25 mg·kg^(-1))、中(50mg·kg^(-1))和高剂量(100mg·kg^(-1))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组合物组(组合物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mg·kg^(-1))诱导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表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模型组大鼠甩头、前肢挠头和后腿拍脸次数增加(P<0.05或P<0.01),血清及脑组织中NO水平、血浆中CGRP和ET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偏头痛模型组比较,白芷总香豆素、白芷挥发油、各剂量组合物组大鼠甩头、前肢挠头和后腿拍脸次数减少(P<0.05或P<0.01),血清和脑组织中NO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偏头痛模型组比较,白芷挥发油和中、高剂量组合物组大鼠血浆中CGRP和ET水平降低(P<0.05)。结论:白芷2种活性成分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组合物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和功能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总香豆素 白芷挥发油 偏头痛 硝酸甘油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6
5
作者 孙红霞 蔡娱飞 +5 位作者 马哲 袁捷 张立梅 杨贺 马奎丽 沈营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LDA)在子痫前期(PE)高危孕妇中的预防作用,阐明LDA预防PE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16~22周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75mg&#...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LDA)在子痫前期(PE)高危孕妇中的预防作用,阐明LDA预防PE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孕16~22周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75mg·d-1 LDA治疗,睡前服药直至分娩。观察2组患者PE发生率、发病孕周、分娩孕周、胎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根据是否发生PE,将2组患者又分别分为PE (+)组(发生PE)和PE (-)组(未发生PE)。检测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计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酶2(COX-2)、血栓素A2 (TXA2)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E发生率和早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分娩孕周延长(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P<0.01),足月产率增加(P<0.01)。分别与对照组PE (+)和PE (-)患者比较,观察组中PE (-)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升高(P<0.01),PE (+)患者PT升高(P<0.01),观察组PE (+)和PE (-)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IL-6、TNF-α、COX-2,TXA2和P-selectin水平明显降低(P <0.01)。结论:孕16~22周应用LDA可有效预防高危孕妇发生PE,其机制与LDA改善PE高危孕妇的凝血功能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子痫前期 高危孕妇 预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C57BL/6小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宏 李贺 +3 位作者 苑荣爽 孙靖辉 陈建光 王春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抽取3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只,以普通饲料喂养。...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抽取3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木脂素类 高脂血症 胆固醇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多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红霞 刘春旭 +4 位作者 安学俊 崔光华 王靖宇 佟双喜 杨晓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和50、100及200 mg·L^(-1)SCP组。不同剂量SCP干预24~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T24细胞...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膀胱癌T24细胞,分为对照组和50、100及200 mg·L^(-1)SCP组。不同剂量SCP干预24~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Ⅴ-FITC/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各组T24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24细胞不同细胞周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24细胞中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 (Akt)和磷酸化Akt (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 100和200 mg·L^(-1)SCP组T24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T24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100和200 mg·L^(-1)SCP组T24细胞G_(0)/G_(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100和200 mg·L^(-1)SCP组T24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50、100和200 mg·L^(-1)SCP组T24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p-PI3K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SCP能够抑制T24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多糖 人膀胱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五脂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林慧娇 张馨芸 +7 位作者 刘嘉玮 苑丽葳 刘佳乐 王春梅 孙靖辉 陈建光 李贺 敬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0-336,共7页
目的:研究安五脂素(Anwuligna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致远隔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I/R)组、假手术+Anwulignan(Sham+Anwu)组和II/R+... 目的:研究安五脂素(Anwuligna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II/R)致远隔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I/R)组、假手术+Anwulignan(Sham+Anwu)组和II/R+Anwulignan(II/R+Anwu)组。假手术及II/R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肝脏。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肝活性氧(ROS)、蛋白激酶C(PKC)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结果:光镜下Sham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II/R组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与II/R组比较,II/R+Anwu组损伤明显减轻。与Sham组相比,II/R组大鼠血清ALT及AST的活性,肝ROS、MDA、8-OHdG及PK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SOD、GST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Sham+Anwu组大鼠的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II/R组比较,II/R+Anwu组大鼠血清AST活性,肝MDA、8-OHd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ALT活性、肝ROS以及PK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SOD、CAT及GS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安五脂素能够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II/R大鼠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五脂素 肠缺血 肝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ICR小鼠的抗焦虑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贺 李宁 +6 位作者 刘聪 刘佳乐 王梦阳 庄文越 王春梅 孙靖辉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ICR小鼠的抗焦虑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2.5mg·kg-1SchB组、5.0mg·kg-1SchB组和10.0mg·kg-1SchB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SchB)。各组小鼠连续灌...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ICR小鼠的抗焦虑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2.5mg·kg-1SchB组、5.0mg·kg-1SchB组和10.0mg·kg-1SchB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SchB)。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进行十字迷宫及零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取空白对照组及SchB 10mg·kg-1组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水平,计算GABA/Glu比值;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GABAA受体α1亚单位(GABAARα1)与GABAA受体γ2亚单位(GABAARγ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0和10.0mg·kg-1SchB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开臂滞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P<0.05或P<0.01),在高架零迷宫中进入开臂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开臂探头次数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mg·kg-1SchB组小鼠外周血及脑组织中GABA水平明显增加(P<0.01),Glu水平明显降低(P<0.01),GABA/Glu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中GABAA Rα1和GABAA Rγ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SchB对小鼠具有抗焦虑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和脑组织中GABA和Glu水平及脑组织中GABAARα1和GABAARγ2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抗焦虑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PI3K/Akt/P27kip1信号通路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春旭 孙红霞 +1 位作者 胡波 姜恩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8,共7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单体成分之一五味子乙素(Sch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细胞周期及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PI3K...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木脂素的单体成分之一五味子乙素(Sch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细胞周期及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PI3K/Akt/P27kip1)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出生1~3 d的SD大鼠乳鼠的心室组织,采用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培养经鉴定为所需要的CFb。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SchB组和LY294002(提前30 min加入)+SchB组,采用0.1μmol·L^(-1)AngⅡ刺激CFb,作用24 h后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组CFb增殖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CFb百分率并计算增殖指数(PI),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Fb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和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Fb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G_(0)/G_(1)期CFb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S期CFb百分率和PI明显升高(P<0.01),CFb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LY294002组、SchB组和LY294002+SchB组CFb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CFb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G_(0)/G_(1)期CFb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S期CFb百分率和PI明显降低(P<0.05或P<0.01),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27ki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SchB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蛋白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P27kip1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心脏成纤维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聪 孙伟静 +7 位作者 李宁 高佳琪 于泽鹏 敬舒 王春梅 孙靖辉 陈建光 李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01-206,共6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B)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220mg/kg D-半乳糖)、SCB(M)组(灌胃20mg/...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B)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灌胃蒸馏水,皮下注射220mg/kg D-半乳糖)、SCB(M)组(灌胃20mg/kg?SCB,皮下注射D-半乳糖220mg/kg)、SCB(C)组(灌胃20mg/kg?SCB,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周。通过避暗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SCB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通过WST-1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p19、p53、p2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SCB能够明显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水平,明显降低脑组织中的p19、p53、p2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SCB能够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衰老,该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及下调小鼠脑组织中p19、p53、p21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改善老年记忆障碍 p19基因 p53基因 P2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曦 柏林 +8 位作者 王映映 曹爽 穆宏平 王翊霖 石浩 张倩 高鑫 张成义 张若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1-538,I0003,共9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Ⅱ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迁移和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TanⅡA组。不同浓度TanⅡA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1.0...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TanⅡ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发细胞发生迁移和凋亡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实验分为空白组和不同浓度TanⅡA组。不同浓度TanⅡA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5、1.0、2.0、5.0和10.0mg·L^-1 TanⅡA,继续培养24h。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HepG2细胞形态表观,MT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RT-PCR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HepG2细胞百分比,TUNEL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TanⅡA组细胞形态表观均发生改变。与空白组比较,1.0和2.0mg·L^-1 TanⅡA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连接疏散,生长状态差,1.0、2.0、5.0和10.0mg·L^-1 TanⅡA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空白组比较,2.0和5.0mg·L^-1 TanⅡA组HepG2细胞迁移数减少。RT-PCR法检测,与0.5 mg·L^-1 TanⅡA组比较,1.0、2.0和5.0 mg·L^-1TanⅡA组HepG2细胞中MMP-9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1.0、2.0、5.0和10.0mg·L^-1 TanⅡA组S期HepG2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G0/G1和G2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TUNEL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0.5、1.0、2.0、5.0和10.0 mg·L^-1TanⅡA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不同浓度TanⅡA均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并诱发细胞凋亡,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pG2细胞中NF-κB和MMP-9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肝肿瘤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核转录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多糖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车金营 杨硕 +5 位作者 乔子敬 杨雪晗 李贺 孙靖辉 陈建光 王春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5-289,303,共6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CP)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250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50...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CP)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250 mg/kg)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损伤模型组(MOD)和25、50、100 mg/kg SCP组。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JNK、Bax、Bcl-2、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MOD组相比,25及50 mg/kg SCP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 <0.05),100 mg/kg SCP组ALT、AST水平极显著降低(p <0.01);50及100 mg/kg SCP组肝组织中GSH水平显著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 <0.05);SCP各组均不同程度改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浸润,并抑制肝细胞凋亡。同时,与MOD组相比,SCP预处理p-JN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Bax、Cleaved caspase-3极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极显著升高(p <0.01)。结论:SCP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多糖 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酸性多糖分级产物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炎 陶雪 +5 位作者 梁爽 苑荣爽 李贺 孙靖辉 陈建光 王春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97-300,305,共5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酸性多糖分级产物(Schisandra chinensis acidic polysaccharides-2,SCAP-2)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0%乙醇12 m L/kg·bw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 目的:研究五味子酸性多糖分级产物(Schisandra chinensis acidic polysaccharides-2,SCAP-2)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0%乙醇12 m L/kg·bw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CAP-2低剂量(5 mg/kg·bw)、SCAP-2中剂量组(10 mg/kg·bw)和SCAP-2高剂量组(20 mg/kg·bw)。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MDA、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相比,SCAP-2高剂量可降低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升高血清及肝组织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中TG含量(p<0.01),并可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结论:五味子酸性多糖分级产物(SCAP-2)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多糖 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波 许智莹 +4 位作者 林程程 李贺 孙靖辉 陈建光 王春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14-317,325,共5页
为了观察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P)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Wistar)高脂血症模型,记录SAP干预期间大鼠每周体重... 为了观察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P)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Wistar)高脂血症模型,记录SAP干预期间大鼠每周体重变化。8周后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肝组织中TG、T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s α,LXRα)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AP(100 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血清中TC、TG、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P<0.05),显著增加血清中HDL-C水平(P<0.05),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改善大鼠高脂血症。同时SAP显著提高了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LXRα、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SAP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黄芪 多糖 高脂血症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樱桃总黄酮对小鼠皮肤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天琪 柏林 +6 位作者 张铮旭 李贺 王春梅 孙靖辉 陈建光 陈曦 张成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小鼠皮肤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涂膜剂空白基质),低、中和高剂量毛樱桃涂膜剂(PTTP)组(分别给予0.4、...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小鼠皮肤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涂膜剂空白基质),低、中和高剂量毛樱桃涂膜剂(PTTP)组(分别给予0.4、 0.8和1.6 mg·L~(-1)PTTP),阳性对照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DXM)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皮肤打孔器,以脊柱为中线在背部两侧制造2个直径为10 mm的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每天给药1次,每次给药0.1 mL涂抹。每天观察各组小鼠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分别于造模第10、20、30和40天处死每组小鼠4只,取创面全层皮肤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HS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瘢痕组织中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 (Cleaved caspase-3)、 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第40天时,低、中和高剂量PTTP组小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8.94%、99.14%和9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剂量PTTP组小鼠伤口愈合较快,逐渐恢复到正常皮肤结构,有皮脂腺、毛囊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生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剂量PTTP组小鼠皮肤瘢痕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结论论:PTTTF可促进伤口愈合,对小鼠HS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樱桃总黄酮 伤口愈合 增生性瘢痕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樱桃总黄酮对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爽 范紫薇 +8 位作者 王映映 孙利娟 古虹 李贺 孙靖辉 王春梅 陈建光 陈曦 张成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6-842,共7页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0.4、4.0和40.0 mg·L^-1)PTTTF组。采用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和磷酸化JNK (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和PMN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L-6、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 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PMN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0及40.0 mg·L^-1 PTTTF组和DXM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 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 P<0.01),PMN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 P<0.01)。结论: PTTTF能够下调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其凋亡,并下调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樱桃总黄酮 炎症因子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映映 孙利娟 +5 位作者 范紫微 古虹 游先梅 关天昊 张成义 陈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滑膜RSC-364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S)组... 目的:探讨黄芩苷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滑膜RSC-364细胞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滑膜RSC-364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S)组、10μmol·L-1黄芩苷组、20μmol·L-1黄芩苷组和40μmol·L-1黄芩苷组。对照组RSC-364细胞只加入培养基,其他各组RSC-364细胞均采用1 mg·L-1LPS体外刺激12 h制作炎症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SC-364细胞存活率,RT-PCR法检测各组RSC-364细胞中PI3k、Akt、mTOR、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RSC-364细胞中Beclin1、Atg5、Atg7、Atg12、LC3-Ⅱ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SC-364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RSC-364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Atg5、Atg7、Atg12、LC3-Ⅱ、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黄芩苷组RSC-364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RSC-364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Atg5、Atg7、Atg12、LC3-Ⅱ、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SC-364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RSC-364细胞 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