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5
1
作者 杜兴旭 乔子敬 +5 位作者 杨硕 许智莹 杨波 李贺 陈建光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I0003,共7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T2DM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STZ (30mg·kg^-1)... 目的:观察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T2DM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并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STZ (30mg·kg^-1)建立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25mg·kg^-1)SCP组、中剂量(50mg·kg-1)SCP组和高剂量(100mg·kg^-1)SCP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治疗8周后,各组大鼠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BG),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 (NF-κB)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明显升高(P<0.01),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INS水平和ISI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6、CRP、IL-1β、TNF-α和NF-κ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SCP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糖AUC明显下降,INS水平和ISI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IL-6、CRP、IL-1β、TNF-α和NF-κ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低剂量SCP组比较,中和高剂量SCP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SCP组大鼠血清中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HE染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萎缩,胰岛内细胞数目减少,边界不整;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SCP组大鼠胰岛边界逐渐清晰,面积增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结论:SCP可降低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诱导的T2DM大鼠FBG水平,升高INS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多糖 2型糖尿病 炎症因子 高脂饮食 链脲佐菌素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酸性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贺 刘聪 +6 位作者 李宁 王春梅 敬舒 孙靖辉 孙红霞 张成义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酸性多糖(SCP-A)对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75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灌胃蒸馏水),模型组(侧脑室注射Aβ_(25-35),灌胃蒸馏水...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酸性多糖(SCP-A)对Aβ25-35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75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灌胃蒸馏水),模型组(侧脑室注射Aβ_(25-35),灌胃蒸馏水),5、10和20 mg·kg-1 SCP-A组(侧脑室注射Aβ25-35,灌胃SCP-A),每组15只。灌胃药物每日1次,连续14d,于第8天给予Aβ25-35进行侧脑室注射。给药完毕后,第15天依次进行避暗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找到平台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Tau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避暗实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10和20mg·kg-1 SCP-A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Morris水迷宫,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10和20mg·kg-1 SCP-A组小鼠找到平台时间明显缩短(P<0.01),穿过平台次数及平台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20mg·kg-1SCP-A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蛋白Tau Ser199、Tau Ser396及Tau Ser40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SK-3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磷酸化蛋白GSK-3βTyr216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磷酸化蛋白GSK-3βSer9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SCP-A具有抗AD作用,该作用与其调节GSK-3β活性进而降低海马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酸性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宜轩 陈建光 +3 位作者 李凤 曲绍春 于晓风 睢大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mg·kg-1 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提取物(EFSC)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马洛替脂组,100、200和400mg·kg-1 EFSC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10周建立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大鼠给药4周后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总蛋白(T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00和400mg·kg-1 EFSC组大鼠血清ALB水平和ALB/GLO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AST、ALT活性和GLO、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Hyp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EFSC可改善肝功能,抑制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纠正肝纤维化引起的ALB水平低下,减轻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提取物 肝纤维化 白蛋白 自由基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0
4
作者 孙潇 姜恩平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6-27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SCL将来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并发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SCL60、20和5m...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SCL将来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并发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SCL60、20和5mg·kg-1组以及200mg·kg-1复方丹参片组(CDT)。再灌注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血脂及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CL60、20和5mg·kg-1组随着剂量增加心肌梗死面积与左心室面积比值及MPO活性降低(P<0.01);SCL60及20mg·kg-1组缺血区心肌纤维断裂及坏死减少,灶性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减轻;SCL60和20mg·kg-1组血清TC、TG、LDL-c及ApoB降低(P<0.05或P<0.01),HDL-c及ApoA1升高(P<0.05或P<0.01)。结论:SCL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影响血脂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 再灌注损伤 高脂血症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薇 于佳卉 +4 位作者 王新婷 王春梅 李贺 陈建光 孙靖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299,472,共7页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环磷酰胺(Cyp)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50、100和200mg·kg-1)SCL组,每组1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环磷酰胺(Cyp)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75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50、100和200mg·kg-1)SCL组,每组1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各剂量SCL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SCL,连续21d。在给药第17天,模型组和各剂量SCL组小鼠腹腔注射Cyp (20mg·kg-1),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5d。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并观察胸腺和脾脏组织形态表现,采用碳粒廓清测试法评估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MTT法评价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IFN-γ水平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淋巴细胞早期、晚期和总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SCL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IFN-γ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胸腺皮质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脾小体数量和体积明显减少,呈萎缩状态。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SCL组小鼠胸腺皮质淋巴数量减少、脾小体减少和萎缩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SCL可通过调节小鼠细胞、体液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Cyp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木脂素 环磷酰胺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乳鼠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威 张成义 +4 位作者 沈楠 金宏 袁瑞 万晓明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7-98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10、50、250mg·L-1 Sch B预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各组细胞采用2mmol·L-1 ...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10、50、250mg·L-1 Sch B预处理组,除对照组外各组细胞采用2mmol·L-1 Na2S2O4培养2h后换用正常培养液培养18h,造成心肌细胞H/R损伤。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明显回缩、停搏或浮起,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LDH和CK活性及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SchB预处理各组细胞博动尚存,回缩较轻,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LDH和CK活性及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Sch B对乳鼠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衰老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春艳 于春荣 +4 位作者 敬舒 李贺 姜恩平 鞠文博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0-1215,1336,共7页
目的:利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100 mg·kg-1·d-1)组(n=10),低(35mg·kg-1·d-1)、中(7... 目的:利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100 mg·kg-1·d-1)组(n=10),低(35mg·kg-1·d-1)、中(70mg·kg-1·d-1)和高(140mg·kg-1·d-1)剂量SCL组(n=10)。小鼠连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0周制备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给予SCL(35、70和140mg·kg-1·d-1)处理10周。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线粒体Bax和Bcl-2蛋白表达、泛素化蛋白(Ub)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LC3蛋白表达。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试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延长(P<0.05),错误次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缩短(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泛素化蛋白Ub、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Ub、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神经形态正常,神经元细胞浆内无棕黄色颗粒染色,LC3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小鼠有神经细胞变性,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神经细胞变性数量明显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SCL具有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组织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SCL调节自噬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 衰老 自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恩平 于春荣 +2 位作者 李贺 于春艳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2-536,I0006,共6页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200μmol·L-1)、SCL高剂量组(SCL 30mg·... 目的:观察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H2O2200μmol·L-1)、SCL高剂量组(SCL 30mg·L-1+H2O2200μmol·L-1,SCL1组)和SCL低剂量组(SCL 10mg·L-1+H2O2200μmol·L-1,SCL2组)。对照组PC12细胞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PC12细胞用200μmol·L-1 H2O2孵育6h造成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SCL1和SCL2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SCL预处理PC12细胞2h后再用H2O2(200μmol·L-1)继续孵育6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培养基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12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MDA和NO水平升高(P<0.01),细胞中ROS水平升高(P<0.01),NF-κB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CL1和SCL2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细胞上清中LDH活性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升高(P<0.01),MDA和NO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细胞中ROS水平降低(P<0.01),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iNOS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CL对氧化应激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iNOS/NO信号通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的纯化及内毒素去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贺 张培因 +7 位作者 卫红飞 曹昭 王影 王华 胡小平 万敏 王丽颖 于永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HSP70)并去除其中的内毒素。方法:采用10L发酵罐经IPTG诱导表达含有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的BL21(DE3)工程菌(pET28a/HSP70/BL21),SDS-PAGE检测BCGHSP70的表达。超声破碎菌体,裂菌后上清...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HSP70)并去除其中的内毒素。方法:采用10L发酵罐经IPTG诱导表达含有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SP70的BL21(DE3)工程菌(pET28a/HSP70/BL21),SDS-PAGE检测BCGHSP70的表达。超声破碎菌体,裂菌后上清依次经过NiSepharose4B亲和层析、TritonX-114洗涤、SuperdexG-25凝胶过滤层析、Q-SepharoseFF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SDS-PAGE鉴定纯化蛋白,Lowry法检测蛋白浓度,37℃水浴孵育0~4h检测纯化蛋白的稳定性,鲎试剂法检测内毒素含量。结果:工程菌pET28a/HSP70/BL21在发酵表达3h后获得96g湿菌,其中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000的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量的29.6%;表达产物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该分子质量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6.5%;纯化后蛋白浓度约1.2g.L-1;37℃水浴中放置4h后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0的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95.1%;纯化产物内毒素含量<0.01EU.μg-1。结论:成功表达、纯化了重组BCGHSP70,并有效地去除了其中的内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纯化 TRITON X-114 内毒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姜恩平 吴金义 陈建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SCL高(SCL1)、低(SCL2)剂量组,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SCL高(SCL1)、低(SCL2)剂量组,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CL组随着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回升(P<0.01),bcl-2表达增加(P<0.05),bax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SCL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总木脂素 PC12细胞 过氧化氢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海英 王春梅 +4 位作者 张明 吕晓艳 王云晶 陈立 杜红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6-1020,F000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连素治疗组,... 目的:通过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腹腔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黄连素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黄连素组。药物干预治疗8周后,处理动物,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通过离体实验方法观察离体胸主动脉条的张力反应;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素治疗组大鼠FBG、TC及TG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升高(P<0.05);黄连素治疗组大鼠乙酰胆碱(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明显改善,而硝普钠(SNP)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黄连素治疗组大鼠糖尿病引起的血管内皮病变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给予黄连素灌胃,上述指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血糖、调节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糖尿病 实验性 血管内皮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红霞 杨世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enalapril,Ena)抗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心肌纤维化模型,经Ena低、中、高(2.5、5.0、10.0 mg.kg-1)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100.0 ...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enalapril,Ena)抗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心肌纤维化模型,经Ena低、中、高(2.5、5.0、10.0 mg.kg-1)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卡托普利(100.0 mg.kg-1)治疗后观察其对心肌组织胶原变化、心室重量(HW/BW)和心室重量指数(LVI)、羟脯氨酸含量及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Ena不同剂量组均能够降低心肌组织胶原含量(P<0.05或P<0.01),降低HW/BW和LVI(P<0.05或P<0.01),降低羟脯氨酸含量(P<0.05或P<0.01),减少TGF-β1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P<0.05或P<0.01),减轻心肌纤维化。结论Ena通过抑制TGF-β1表达抗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拉对新生鼠心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红霞 杨世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Ⅰ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En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探讨Ena抗CFb增殖的机...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Ⅰ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En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探讨Ena抗CFb增殖的机制。方法以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乳鼠CFb为实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用药3个剂量组,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CFb,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b增殖;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量;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法、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7kip1(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表达。结果Ena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P<0·01,P<0·05),降低羟脯氨酸含量(P<0·01,P<0·05),提高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表达(P<0·01,P<0·05)。结论Ena能够通过提高p27kip1含量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拉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 周期抑制蛋白p27^kip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HSP70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贺 曹昭 +5 位作者 张培因 卫红飞 王华 孙陆果 王丽颖 于永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2-1114,1118,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卡介苗HSP70(BCG HSP70)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BCG HSP70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分析。再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卡介苗HSP70(BCG HSP70)蛋白。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出BCG HSP70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分析。再将该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正确的阳性克隆子后,用IPTG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并通过脾增生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扩增的BCG HSP70基因经序列测定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70000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纯化产物在Mr约70000处可见特异性条带。蛋白纯度约96.5%。脾细胞增生试验显示,该蛋白能够明显刺激鼠脾细胞增殖。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BCG HSP70,为进一步研究BCG HSP70及BCG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HSP70 pET28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拉抗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红霞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1-594,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拉(Ena)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Chel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细胞周期、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Ⅰ)、PKC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拉(Ena)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Chele)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增殖、细胞周期、Ⅰ型胶原纤维(collagenⅠ)、PKC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Ena抗CFb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CFb分为对照组、AngⅡ组、Chele+AngⅡ组、Chele+AngⅡ+Ena组和AngⅡ+Ena组,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CFb,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法测定collagenⅠ含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检测PKC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结果:与AngⅡ组比较,Chele和Ena组及Chele+AngⅡ+Ena组CFb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1),collagenⅠ含量降低(P<0.05或P<0.01),CFb 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5或P<0.01),PKC和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Ena和Chele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KC-cyclinD1转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拉 白屈菜红 CYCLIND1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对肿瘤细胞裂解物免疫原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贺 王华 +6 位作者 吴秀丽 卫红飞 孙陆果 张永胜 于永利 王丽颖 万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1,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HSP70)对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免疫原性的影响,为TCL相关肿瘤疫苗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冻融法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裂解物B16TCL,将BCGHSP70与B16TCL在体外混合制备BCGHSP70-B16TCL。将C57BL/6小鼠... 目的:观察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BCGHSP70)对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免疫原性的影响,为TCL相关肿瘤疫苗的制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冻融法制备B16黑色素瘤细胞裂解物B16TCL,将BCGHSP70与B16TCL在体外混合制备BCGHSP70-B16TCL。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CGHSP70-B16TCL组、PBS组、BCGHSP70组和B16TCL组,分别于第1和14天皮下免疫BCGHSP70-B16TCL、PBS、BCGHSP70和B16TCL。于末次免疫后第7天处死小鼠,MTT法观察不同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B16TCL体外刺激后的增殖情况,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应用冻融法能够使B16细胞完全裂解,所制备的B16TCL中含有丰富的蛋白成分。与PBS组、BCGHSP70组和B16TCL组比较,BCGHSP70-B16TCL组免疫小鼠脾脏明显增大;BCGHSP70-B16TCL免疫组SI高于PBS免疫组(P=0.00)、B16TCL免疫组(P=0.01)和BCGHSP70免疫组(P=0.00)。结论:BCGHSP70能够增强B16TCL的免疫原性,提示BCGHSP70可能作为有效的免疫佐剂用于TCL相关肿瘤疫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热休克蛋白质类 肿瘤细胞裂解物 免疫原性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粗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宝芝 李生 +4 位作者 吴金滢 李贺 高晓旭 陈建光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6,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CP低剂量组(50mg·kg-1)、SCP高剂量组(100mg·kg-1)和阳性药物组(联...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粗多糖(SC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CP低剂量组(50mg·kg-1)、SCP高剂量组(100mg·kg-1)和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150mg·kg-1)组,灌胃给药预处理15d。末次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采用10%CCl42.0mL·kg-1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h后摘眼球取血,断髓,取肝脏,计算各组小鼠肝指数,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质量、肝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及TBIL水平、肝组织MDA水平及NOS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GSH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SCP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质量和肝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SCP低、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和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SCP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BIL水平和NOS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药物组比较,SCP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仍较高(P<0.05或P<0.01)。HE染色,模型组小鼠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淡染,个别发生嗜酸性变性;SCP高剂量组肝细胞形态明显好转,肝细胞嗜酸性变性明显改善。结论:SCP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粗多糖 肝损伤 四氯化碳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2
18
作者 苑荣爽 李贺 +3 位作者 孙靖辉 庄文越 陈建光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组(灌胃给予50mg·kg-1 SCP,给予普通饲料),每组8只。其余16只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确定高脂血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NAFLD组和NAFLD+SCP组(NAFLD+50mg·kg-1 SCP),给药12周后称大鼠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TB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量酶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升高(P<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降低(P<0.01)。与NAFLD组比较,NAFLD+SCP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脂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降低(P<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HE染色检测,NAFLD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NAFLD+SCP组大鼠肝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S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品系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及功效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梁爽 陶雪 +6 位作者 潘炎 苑荣爽 李贺 孙靖辉 鞠文博 陈建光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0-306,共7页
目的:比较4种不同品系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相关功效的差异,为精准选用五味子品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4种品系五味子中7种木脂素单体的含量;通过体外实验测定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亚油... 目的:比较4种不同品系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及相关功效的差异,为精准选用五味子品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4种品系五味子中7种木脂素单体的含量;通过体外实验测定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抑制亚油酸氧化能力,比较4种五味子的抗氧化作用强度。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模型组)、五味子嫣红(YH)组、SH组、156-5-2组和50-1-5组,每组10只。末次给药1h后,正常对照组小鼠给予同体积蒸馏水,其余组小鼠均灌胃给予50%酒精(12mL·kg-1),禁食不禁水。12h后处死,取小鼠肝脏和血清,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测定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甘油三酯(TG)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五味子YH的木脂素7种单体总含量最高,其次为五味子SH、156-5-2和50-1-5;除156-5-2外,其余3种五味子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强度顺序为YH>SH>50-1-5。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YH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和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SH组小鼠肝组织中TG水平降低(P<0.05),但ALT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156-5-2组小鼠血清ALT水平降低(P<0.05),但肝组织中MDA和T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4种品系五味子中,YH的木脂素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效果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 抗氧化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