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加生脉饮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迦南 刘倬睿 +2 位作者 曾沛涌 姜爽 李洪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9-696,共8页
目的:探讨五加生脉饮的抗疲劳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生脉饮组(500 mg·kg^(-1)生脉饮)和五加生脉饮组(600 mg·kg^(-1)五加生脉饮)。每隔7 d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观察其精... 目的:探讨五加生脉饮的抗疲劳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生脉饮组(500 mg·kg^(-1)生脉饮)和五加生脉饮组(600 mg·kg^(-1)五加生脉饮)。每隔7 d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观察其精神状态。采用疲劳转棒实验和力竭负重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转棒停留时间和力竭游泳时间;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尿素氮(BUN)和乳酸(LA)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肝脏组织中肝糖原(LG)水平、肌肉组织中肌糖原(MG)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糖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转棒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转棒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0.01);力竭负重游泳实验,与对照组比较,生脉饮组和五加生脉饮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生脉饮组和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血清中BU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LDH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五加生脉饮组L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生脉饮组比较,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血清中BUN和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LDH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生脉饮组和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肝脏组织中LG水平和肌肉组织中M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生脉饮组比较,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肝脏组织中LG水平和肌肉组织中M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生脉饮组和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肌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生脉饮组比较,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肌肉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生脉饮组和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及糖原合成酶(G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生脉饮组比较,五加生脉饮组小鼠肝脏组织中p-PI3K、p-AKT、p-GSK3β和GS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五加生脉饮可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增加糖原合成,发挥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生脉饮 氧化应激 抗疲劳 糖代谢 尿素氮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PCR技术的鹿茸及其伪品DNA指纹特征和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丽君 何程远 +7 位作者 李盈诺 巴宏宇 李梓僮 夏薇 李明成 苑广信 张丽华 艾金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9-844,共6页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的基因组DN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emier 5.0针对...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的基因组DN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emier 5.0针对Cytb和COⅠ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为Cytb 1、2和COⅠ1、2、3),采用单一及双重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筛选特异性强的引物,确定最佳PCR反应条件。结果:采用碱变性法提取的鹿茸基因组DNA片段长度为23 000bp,DNA纯度即A(260)/A(280)为1.80±0.02;应用单一引物进行PCR扩增无法鉴定鹿茸的真伪,而引物Cytb 1和COⅠ1组合后,解链温度为58℃时,梅花鹿茸(吉林、安徽)、马鹿茸均能扩增出395和525bp大小的2个片段,而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均未能扩增出相应片段;采用该提取方法及最优化的PCR反应条件,对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结论:双重PCR技术可从分子水平鉴别鹿茸的真伪,该方法特异性高、实用性强,且简便快捷,在鹿茸真伪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细胞色素B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DNA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貂组织线粒体DNA及细胞色素b鉴定及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华 李明成 王冰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貂组织线粒体DNA(mtDNA)及细胞色素b(Cytb)的特征。方法:采用碱变性方法提取新鲜的貂心及肝组织中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并直接测序。结果:新鲜的貂心和肝组织提取出16800bp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b... 目的:探讨貂组织线粒体DNA(mtDNA)及细胞色素b(Cytb)的特征。方法:采用碱变性方法提取新鲜的貂心及肝组织中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并直接测序。结果:新鲜的貂心和肝组织提取出16800bp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bp大小的Cyt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貂心Cytb基因与美洲貂(GenBank AB026109.1)同源性为99%。结论:貂组织含有完整的mtDNA,Cytb部分基因可以作为貂心物种鉴定及检测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貂心 DNA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貂心及其易混品种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晶波 张丽华 +3 位作者 姜爽 崔龙 苑广信 李洪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貂心与其易混品种鸡心中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差异,为貂心与易混品种鸡心的鉴定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经消化后的貂心和鸡心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貂心中含有8... 目的:研究貂心与其易混品种鸡心中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差异,为貂心与易混品种鸡心的鉴定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经消化后的貂心和鸡心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貂心中含有8种微量元素,其中镁(Mg)含量(干重)最高,为685.31mg.kg-1;鸡心中含有9种微量元素,其中钾(K)含量(干重)最高,为11829.7mg.kg-1。各种微量元素的检测线为0.4~12.1μg.L-1,回收率为92.0%~111.9%,相对标准偏差为0.5%~3.8%,各种微量元素的标准曲线均为R2≥0.9999。结论:貂心与鸡心中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各种元素含量间的比例相差悬殊,可利用ICP-AES法对二者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比较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貂心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HSP110毕赤酵母工程菌的大规模发酵及产物纯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冬 徐煌 +4 位作者 张新民 姜爽 张婷 关铭 颜炜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HSP110(rhHSP110)毕赤酵母工程菌在80 L发酵罐中大规模发酵的工艺及发酵产物rhHSP110的纯化方法。方法:在摇瓶中制备rhHSP110工程菌种子2 L,将种子接种到80 L发酵罐中,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对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控... 目的:探讨重组人HSP110(rhHSP110)毕赤酵母工程菌在80 L发酵罐中大规模发酵的工艺及发酵产物rhHSP110的纯化方法。方法:在摇瓶中制备rhHSP110工程菌种子2 L,将种子接种到80 L发酵罐中,采用补料分批培养方式对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控制和优化各种发酵条件,经历72 h后结束发酵。将发酵液离心,经阳离子交换层析对上清中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结果:控制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2,溶氧值为20%以上,在酵母细胞湿重达到200 g.L-1时开始甲醇诱导表达,72 h后结束发酵。发酵上清通过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获得纯度为80%的rhHSP110,产量为500 mg.L-1。结论:rhHSP110酵母工程菌在80 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成功,为rhHSP110的产业化生产及临床研究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SPllO 毕赤酵母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Keap1/Nrf2/ARE信号转导途径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段懿涵 盛瑜 +3 位作者 徐健 卢学春 杜培革 安丽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51,共6页
目的:研究姬松茸酸性多糖A级分(ABP-A)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并探讨姬松茸多糖(ABP)的抗衰老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姬松茸粗多糖,并进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及成分分析,得到ABP-A。48只ICR雄性... 目的:研究姬松茸酸性多糖A级分(ABP-A)对D-半乳糖(D-Gal)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并探讨姬松茸多糖(ABP)的抗衰老机制。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姬松茸粗多糖,并进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及成分分析,得到ABP-A。48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吡拉西坦)组和ABP-A组,每组12只。给药70 d后进行小鼠Morris水迷宫、避暗和跳台行为学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Nrf2、Keap1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BP的总糖含量为75.1%,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得到ABP-A。行为学实验,与模型组比较,ABP-A组小鼠避暗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5),定位航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进入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生化指标检测,与模型组比较,ABP-A组小鼠血清中SOD和CAT活性升高(P<0.05),T-AOC升高(P<0.05),MDA和ROS水平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模型组比较,ABP-A组小鼠脑组织中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Nrf2和Keap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ABP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以Nrf2为核心的Keap1/Nrf2/ARE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因子Nrf2、Keap1和HO-1发挥抗衰老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多糖 抗衰老 学习记忆能力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