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疫苗无应答者CD4^+T细胞TCR Vβ基因克隆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宋玉国 熊英 +1 位作者 宋宇 毕胜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9-1061,1065,共4页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者CD4+T细胞TCR Vβ基因克隆化特征,分析乙肝疫苗有应答者和无应答者TCR Vβ基因单克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多引物PCR技术扩增80例乙肝疫苗接种者CD4+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家族的CDR3区基因片段,对PCR产物分... 目的:研究乙肝疫苗接种者CD4+T细胞TCR Vβ基因克隆化特征,分析乙肝疫苗有应答者和无应答者TCR Vβ基因单克隆改变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多引物PCR技术扩增80例乙肝疫苗接种者CD4+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家族的CDR3区基因片段,对PCR产物分别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基因扫描两种方法检测。结果:80例乙肝疫苗接种者中有58例产生抗体,有22例未产生抗体。TCR Vβ基因单克隆改变主要集中在Vβ2、Vβ8、Vβ9、Vβ11和Vβ17五个家族上,乙肝疫苗无应答组这五个Vβ基因单克隆改变频率明显低于乙肝疫苗有应答组(P<0.01或P<0.05)。结论:CD4+T细胞TCR Vβ基因克隆化改变是影响机体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T细胞抗原受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吉林 李娜 +1 位作者 宋玉国 毕胜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4例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78例乙肝疫苗中或强应答者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4例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78例乙肝疫苗中或强应答者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HLA-DRB1*14等位基因频率在无或低应答组为23.8%,中或强应答组为5.1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HLA-DRB1*12、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在无或低应答组为4.76%和7.14%,在中或强应答组为23.1%和24.4%,两组之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等位基因HLA-DRB1*07(2.38%和5.12%),HLA-DRB1*08(9.52%和8.97%),HLA-DRB1*09(7.14%和10.3%),HLA-DRB1*11(7.14%和7.69%),HLA-DRB1*13(4.76%和6.41%)及HLA-DRB1*16(4.76%和5.13%),在无或低应答组和在中或强应答组之间基因频率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接种后,①HLA-DRB1*14等位基因可能与无或低应答相关;②HLA-DRB1*12、15等位基因可能与中或强应答相关;③未检测到HLA-DRB1*07、08、09、11、13、16等位基因与免疫应答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HLA-DRB1等位基因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英 宋玉国 +1 位作者 毕胜利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1-756,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8例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克隆化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8例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基因22个亚家族的CDR3区,基因扫描技术对TCR Vβ亚家族的克隆化进行鉴定。结果:基因扫描显示所有8例CHB患者CD8+T细胞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单克隆或寡克隆增生。Vβ8、Vβ11、Vβ12出现单克隆增生的频率相对较高。8例健康者TCR Vβ基因亚家族均为多克隆。结论:CHB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TCR Vβ亚家族存在克隆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细胞抗原受体 VΒ基因 互补决定区3(CDR3) 克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TNF-α-85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吉林 宋玉国 +2 位作者 王雅文 朱小泉 杨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探索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区域内是否存在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采集中国吉林地区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13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在HLA基因区域内选取11个SNPs多态位点,对单个... 目的: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探索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区域内是否存在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采集中国吉林地区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13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在HLA基因区域内选取11个SNPs多态位点,对单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case-control分析。结果:中国吉林地区TNF-α-850多态位点的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等位基因C和T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02)。HLA-B27阳性率在中国吉林地区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极其显著(χ2=155.264,P=0.000)。对HLA-B27和TNF-α-850两位点的基因互助分析表明,与单独HLA-B27阳性比较,当TNF-α-850T等位基因存在时OR值明显增加。结论:TNF-α-850C→T突变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可能增加AS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基因型频率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药桑黄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淼 郑州 +2 位作者 张燕燕 任婷 孙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第11期36-38,共3页
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卫生体系.满族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宫廷秘方,又涵盖民间偏方,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也是可供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目前搜集到的满族常用药... 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卫生体系.满族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宫廷秘方,又涵盖民间偏方,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也是可供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目前搜集到的满族常用药物中,具现实临床应用价值的有180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药效 桑黄 临床应用 发展历史 组成部分 传统医药 医疗卫生 常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水提物对小鼠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艳 刘杨 +2 位作者 高晓鸽 台桂花 周义发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人参水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实验证实,200和400 mg/kg人参水提物极显著地降低了血糖;100mg/kg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上... 研究了人参水提物对正常小鼠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对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实验证实,200和400 mg/kg人参水提物极显著地降低了血糖;100mg/kg水提物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200与400 mg/kg人参水提物均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餐后30 min的血糖值(P<0.05).另外,人参水提物灌胃给糖尿病小鼠,均能降低血糖,其中300 mg/kg效果最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人参水提物可能是通过促进小鼠体内的葡萄糖转化成甘油三脂,调节了物质代谢中血糖与血清甘油三酯的相互转化.同时,人参水提物还具有改善正常小鼠的葡萄糖耐量,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水提物 血糖 血脂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穿膜活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关新刚 苏维恒 +2 位作者 于欣 佟海滨 孙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5-728,I0001,共5页
目的:获得具备穿膜活性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Tat-GFP融合蛋白,探讨Tat-GFP在MCF-7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特性。方法:应用pET-24a-Tat-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检测不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5和1.0mmol·L-1)... 目的:获得具备穿膜活性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Tat-GFP融合蛋白,探讨Tat-GFP在MCF-7细胞中的跨膜转运特性。方法:应用pET-24a-Tat-GFP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检测不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5和1.0mmol·L-1)和不同温度(22℃和37℃)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Ni-IDA树脂亲和纯化Tat-GFP蛋白,利用GFP特异性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洗脱液中的蛋白;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检测Tat-GFP融合蛋白的跨膜转运活性。结果:0.5和1.0mmol·L-1 IPTG诱导出的细菌总蛋白中所含的Tat-GFP蛋白量无明显差异;低温(22℃)诱导生产的Tat-GFP蛋白量较37℃更高;Western blotting分析,GFP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PVDF膜上的蛋白,条带灰度与Tat-GFP蛋白上样量有关联;细胞穿膜实验,绿色荧光分布于MCF-7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结论:低温诱导时大肠杆菌BL21菌体上清液中Tat-GFP融合蛋白量更高,所生产的Tat-GFP融合蛋白既具备穿膜活性又具有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GFP 细胞穿膜肽 融合蛋白 穿膜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孔繁利 孙新 +3 位作者 佟海滨 林琪 刘妍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联合脱蛋白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粗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WPOP-N1;BalB/C小鼠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联合脱蛋白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粗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WPOP-N1;BalB/C小鼠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立肿瘤小鼠模型,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30 mg·kg-1)、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在每只小鼠的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悬液,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脂多糖10mg·L-1。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评价WPOP-N1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NO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瘤质量分别为(2.38±0.55)、(1.79±0.64)和(1.37±0.51)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71±0.81)g](P<0.05);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5.8%、51.8%和63.1%;WPOP-N1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水平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结论:WPOP-N1具有显著的体内肿瘤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活化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多糖 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刚 田丹 +9 位作者 安丽萍 张成义 黎云 孙靖辉 李坦 杨松 高丽囡 张秀娟 李坦诚 杜培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5-828,924,共5页
目的:观察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针对性强的抗癌小肽类药物奠定临床前的实验基础。方法:MTT法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C57BL... 目的:观察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针对性强的抗癌小肽类药物奠定临床前的实验基础。方法:MTT法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建立人工肺转移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肺转移瘤形成的影响。结果:1×10-4mol.L-1GHGKHKNK八肽作用48h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7.4%;高剂量组(500μg.kg-1.d-1)GHGKHKNK八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肺转移。结论:GHGKHKNK八肽具有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GKHKNK 黑色素瘤B16-F10细胞 肿瘤转移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TP5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真核表达
10
作者 田丹 孙新 +7 位作者 安晓婷 张立岩 刘杨 佟海滨 李坦 申野 满枋霖 颜伟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8-952,I0005,共6页
目的:构建人血清白蛋白(HSA)-胸腺五肽(TP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阐明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SA-TP5融合基因,并转染至毕赤酵母中从而构建其真核表达体系,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及试剂盒纯化获得PP... 目的:构建人血清白蛋白(HSA)-胸腺五肽(TP5)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阐明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SA-TP5融合基因,并转染至毕赤酵母中从而构建其真核表达体系,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及试剂盒纯化获得PPICZαC-HSA-TP5真核重组表达质粒;采用两步发酵法对HSA-TP5基因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对发酵液上清蛋白沉淀浓缩,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阳离子交换层析及疏水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蛋白;采用MTT法检测该融合蛋白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PCR法获得HSA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 845bp。酶切鉴定融合质粒HSA-TP5-pPICZαC得到片段长度为707bp。测序分析,目的基因HSA和TP5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并正向连接融合。PCR法鉴定PPICZαC-HSA-TP5真核重组质粒与酵母基因组DNA整合,与对照组比较,转化组出现基因片段长度为1 860bp。SDS-PAGE分析,在甲醇诱导后72h内,随着诱导时间延长,HSA-TP5融合蛋白表达量逐步升高。利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及AKTA多功能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得到HSA-TP5融合蛋白。MTT法检测,HSA-TP5融合蛋白与TP5蛋白具有一致的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论:通过构建HSA-TP5毕赤酵母真核表达体系可获得HSA-TP5融合蛋白并具有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人血清白蛋白 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装修挥发性污染物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和精子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博 满枋霖 +3 位作者 刘鹏 佟海滨 田丹 孙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模拟室内装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污染环境,探讨室内装修主要挥发性污染物甲醛、苯系物及氨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ICR小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进行甲醛(60mg·m-3)、二甲苯(50mg·m... 目的:模拟室内装修主要挥发性物质的污染环境,探讨室内装修主要挥发性污染物甲醛、苯系物及氨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ICR小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进行甲醛(60mg·m-3)、二甲苯(50mg·m-3)和氨(40mg·m-3)经呼吸道混配静式染毒,同时对照组小鼠放入空气填充的静式染毒柜中。每天固定时间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记录,连续染毒35d。染毒期间每天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收集小鼠附睾尾部精子并计数,检测精子密度及活力;采用Diff-Quick染色法染色,计算精子畸形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附睾尾部精子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染毒28d后,实验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染毒35d后,实验组小鼠精子浓度、活力及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精子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睾丸组织中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内装修主要污染物能够明显影响雄鼠附睾中精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二甲苯 精子 细胞凋亡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满枋霖 赵良智 孙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9-585,共7页
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s)是小G蛋白Rac和细胞分裂调控蛋白42(Cdc42)的一类效应蛋白质.PAK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增生、细胞存活及增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中根据结构... 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s)是小G蛋白Rac和细胞分裂调控蛋白42(Cdc42)的一类效应蛋白质.PAK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细胞骨架重排、细胞增生、细胞存活及增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中根据结构特征可将PAKs分为2个亚家族I类(A组)和Ⅱ类(B组):I类包括PAK1、PAK2和PAK3,Ⅱ类包括PAK4,PAK5和PAK6.近年来,对PAK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对PAKs中各成员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 RAC 细胞分裂调控蛋白42(Cdc4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