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3R基因多态性与吉林人群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吉林 刘冲 +1 位作者 单雪梅 宋玉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讨吉林人群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两个SNP位点(rs7517847和r... 目的:探讨吉林人群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IL-23R基因多态性检测,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两个SNP位点(rs7517847和rs10489629)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假设遗传方式下,rs7517847位点的纯合突变GG基因型与(TG+TT)基因型比较;rs10489629位点的纯合突变AA基因型与(GA+GG)基因型比较,其频率分布差异在AS组与对照组之间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3R基因rs7517847和rs10489629位点的多态性均与吉林人群AS易感性有关;携带G等位基因(或A等位基因)且为GG(或AA)基因型的个体患AS的倾向性增大,可能是患AS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白细胞介素23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吉林 李娜 +1 位作者 宋玉国 毕胜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4例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78例乙肝疫苗中或强应答者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84例乙肝疫苗无或低应答者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与78例乙肝疫苗中或强应答者人群进行对照。结果:①HLA-DRB1*14等位基因频率在无或低应答组为23.8%,中或强应答组为5.1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HLA-DRB1*12、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在无或低应答组为4.76%和7.14%,在中或强应答组为23.1%和24.4%,两组之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等位基因HLA-DRB1*07(2.38%和5.12%),HLA-DRB1*08(9.52%和8.97%),HLA-DRB1*09(7.14%和10.3%),HLA-DRB1*11(7.14%和7.69%),HLA-DRB1*13(4.76%和6.41%)及HLA-DRB1*16(4.76%和5.13%),在无或低应答组和在中或强应答组之间基因频率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林地区汉族乙肝疫苗接种后,①HLA-DRB1*14等位基因可能与无或低应答相关;②HLA-DRB1*12、15等位基因可能与中或强应答相关;③未检测到HLA-DRB1*07、08、09、11、13、16等位基因与免疫应答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HLA-DRB1等位基因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貂组织线粒体DNA及细胞色素b鉴定及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华 李明成 王冰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貂组织线粒体DNA(mtDNA)及细胞色素b(Cytb)的特征。方法:采用碱变性方法提取新鲜的貂心及肝组织中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并直接测序。结果:新鲜的貂心和肝组织提取出16800bp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b... 目的:探讨貂组织线粒体DNA(mtDNA)及细胞色素b(Cytb)的特征。方法:采用碱变性方法提取新鲜的貂心及肝组织中mtDNA,PCR技术扩增细胞色素b(Cytb)基因部分序列片段并直接测序。结果:新鲜的貂心和肝组织提取出16800bp的mtDNA,并能扩增出310bp大小的Cyt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貂心Cytb基因与美洲貂(GenBank AB026109.1)同源性为99%。结论:貂组织含有完整的mtDNA,Cytb部分基因可以作为貂心物种鉴定及检测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貂心 DNA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中TNF-α-85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吉林 宋玉国 +2 位作者 王雅文 朱小泉 杨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18-622,共5页
目的: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探索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区域内是否存在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采集中国吉林地区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13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在HLA基因区域内选取11个SNPs多态位点,对单个... 目的: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探索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区域内是否存在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新易感基因。方法:采集中国吉林地区7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132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在HLA基因区域内选取11个SNPs多态位点,对单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case-control分析。结果:中国吉林地区TNF-α-850多态位点的CC、CT和TT三种基因型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等位基因C和T在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更为显著(P=0.002)。HLA-B27阳性率在中国吉林地区AS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极其显著(χ2=155.264,P=0.000)。对HLA-B27和TNF-α-850两位点的基因互助分析表明,与单独HLA-B27阳性比较,当TNF-α-850T等位基因存在时OR值明显增加。结论:TNF-α-850C→T突变在中国吉林地区人群中可能增加AS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感基因 基因型频率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水解酶抑制剂单宁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曲萌 赵丽艳 +3 位作者 李才 李相军 孙波 魏海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6-102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多(二磷酸腺苷-核糖)水解酶(PARG)抑制剂单宁酸(GLT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3-氨基苯甲酰胺(3-AB)处理组(CDT组)、糖尿病GLTN低剂... 目的:研究多(二磷酸腺苷-核糖)水解酶(PARG)抑制剂单宁酸(GLT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3-氨基苯甲酰胺(3-AB)处理组(CDT组)、糖尿病GLTN低剂量(20mg·kg-1·d-1)处理组(LDT组)和糖尿病GLTN高剂量(30mg·kg-1·d-1)处理组(HDT组),12周后检查各组动物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及肾脏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ARP阳性信号表达。结果:与DM组比较,LDT和HDT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和尿蛋白排泄率也明显降低(P<0.01,P<0.05,P<0.01),LDT和HDT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变程度减轻,肾组织PARP蛋白表达降低(P<0.05)。但LDT和HDT组之间上述肾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LTN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抑制肾组织PARP表达,改善肾脏功能和形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水解酶 多(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AP对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6
作者 杜培革 韩笑 +4 位作者 梁骥 安丽萍 徐广宇 李贺 傅桂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E6相关蛋白(E6-A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E6-AP在雄激素受体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及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方法制备tTA及E6-AP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强力霉素(DOX)的调节作用,通过MTT实验观... 目的:研究E6相关蛋白(E6-A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E6-AP在雄激素受体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及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电穿孔方法制备tTA及E6-AP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强力霉素(DOX)的调节作用,通过MTT实验观察E6-AP过表达及低表达对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I单染色检测E6-AP过表达及低表达对LNCaP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双质粒稳定转染细胞株,与E6-AP低表达的LNCaP细胞和DOX关闭表达后的稳定株比较,E6-AP过表达的LNCaP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且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大(P<0.01)。结论:E6-AP过表达可促进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进入S期,提示E6-AP与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有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6相关蛋白 前列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1
7
作者 苑荣爽 李贺 +3 位作者 孙靖辉 庄文越 陈建光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3-1108,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组(灌胃给予50mg·kg-1 SCP,给予普通饲料),每组8只。其余16只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确定高脂血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NAFLD组和NAFLD+SCP组(NAFLD+50mg·kg-1 SCP),给药12周后称大鼠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TB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量酶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升高(P<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降低(P<0.01)。与NAFLD组比较,NAFLD+SCP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脂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降低(P<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HE染色检测,NAFLD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NAFLD+SCP组大鼠肝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S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多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