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心理干预
1
作者 徐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3,共2页
大学生的问题行为是近些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最终给出大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干预策略,既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问题行为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侯莞娇 石舒萌 张建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4-66,共3页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近年来地方高校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考察其原因,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某地区三所高校本科大一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最主要因素为大学以前学习很辛苦,上大学后想轻松;...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近年来地方高校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了考察其原因,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某地区三所高校本科大一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最主要因素为大学以前学习很辛苦,上大学后想轻松;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乏味,而且存在性别和学科性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166-168,共3页
现代师生关系是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想和人文教育理念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分析、形成基础、主要特征等几方面综合... 现代师生关系是在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在现代社会民主化思想和人文教育理念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新型师生关系。文章从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分析、形成基础、主要特征等几方面综合分析了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 内涵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姚新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5,共2页
文章在阐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从学生和高校两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87-88,共2页
文章从心理咨询的含义入手,分析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的相融性,探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咨询中的建立咨询关系技术、会谈技术、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心理咨询理... 文章从心理咨询的含义入手,分析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的相融性,探讨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应用到德育工作中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意义。从心理咨询中的建立咨询关系技术、会谈技术、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和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理论与技术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福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70-72,共3页
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影响课堂教学动力的相关因素,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动力的激发与启动、动力的强弱、动力的方向的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的动力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管理者和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有意识地通过控制和影响课堂教学动力的相关因素,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动力的激发与启动、动力的强弱、动力的方向的有效调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动力是主体的合力.动力性原则是教学原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反映了课堂教学的矛盾性这一基本规律.它要求人们关注教学的主体及主体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动力 动力性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 动力性 理性 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调控 教学原则 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新论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56-57,共2页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初期人们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自身的使...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初期人们对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高校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自身的使命,就必须完成一系列的角色转变,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课堂的管理者、课题的研究者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成长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8-89,共2页
近些年来,高校教师的职业成长越来越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对高校教师职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影响高校教师职业成长的因素;高校教师成长一般要经历的阶段;想要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具备的特征。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