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敲低STAT3基因可下调存活蛋白(survivin)水平促进U87MG胶质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雷 刘艳波 +1 位作者 赵信理 沈维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9-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U87MG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MG胶质瘤细胞,利用MTT法观察si STAT3质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吖啶橙染色观察其对细胞凋亡影...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U87MG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U87MG胶质瘤细胞,利用MTT法观察si STAT3质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及吖啶橙染色观察其对细胞凋亡影响,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下调STAT3对存活蛋白(survivin)的调控效应。结果 si STAT3质粒可明显抑制U87MG胶质瘤细胞增殖,敲低STAT3可明显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下调STAT3水平可明显降低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敲低U87MG细胞STAT3可下调survivn水平、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RNA干涉 凋亡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N1脂质体转染方法的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凤娥 向国艳 +4 位作者 孔繁利 郝峰 杨紫嫣 郑岩 方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616,I0004,共6页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 目的:应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将pEGFP-N1转染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并获得较佳的优化方案,阐明该优化条件在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时的适用性。方法:分别选取不同配比的质粒和脂质体,将pEGFP-N1转入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转染后36h,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和转染效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此获得优化的转染条件。同时将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分别以上述条件转染,并获取相应优化的转染条件。结果:在质粒质量固定的条件下,随着脂质体质量的增加,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升高;但是当质粒∶脂质体>1∶4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在质粒和脂质体比例固定而质量增加时,其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下降;当质粒∶脂质体>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降低。应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pEGFP-N1和转染pEGFP-Aquaporin2、pEGFP-Aquaporin4和pEGFP-Aquaporin5时,在质粒与脂质体的配比为1∶4(3.2μg∶12.8μL)时,转染效率达最高。结论:在应用脂质体介导的目的基因转染时,pEGFP-N1优化的转染条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作后续目的基因高效转染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PEGFP-N1 转染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棘阿米巴肌动蛋白1的免疫学特性和细胞黏附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晶 杨舒越 +3 位作者 赵佳欣 孔繁利 郭思瑶 冯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14,共7页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 目的:探讨卡氏棘阿米巴(Ac)肌动蛋白1 (Actin 1)(Ac-Actin 1)的免疫学特性,初步阐明Ac-Actin 1介导Ac虫体黏附宿主细胞并参与Ac虫体入侵的作用。方法:以Ac滋养体cDNA为模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22b (+)-Ac-Actin 1,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 (DE3);1 mmol·L^(-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体外诱导表达重组Ac-Actin 1蛋白(rAc-Actin 1),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rAc-Actin 1进行可溶性分析,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带有His标签的rAc-Actin 1。3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只)和实验组(2只);实验组兔以rAc-Actin 1为免疫原皮下注射400μg,对照组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制备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组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效价并测定IgG亚型,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与rAc-Actin 1的免疫反应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检测Ac-Actin 1在Ac滋养体中的定位。以正常滋养体为对照,抗rAc-Actin 1多克隆兔血清阻断Ac滋养体后与Vero细胞共孵育,显微镜观察Ac-Actin 1对Vero细胞的黏附作用。结果:SDSPAGE和BCA蛋白浓度检测,获得高浓度rAc-Actin 1 (1.7 g·L^(-1))蛋白。ELISA法检测,制备的兔抗rAc-Actin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 400, IgG1和IgG2a浓度分别为116.76 g·L^(-1)和1 136.15 mg·L^(-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兔抗rAc-Actin 1多克隆抗体可与rAc-Actin 1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IFA检测,rAc-Actin 1主要定位于Ac滋养体的细胞膜上。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抗体与虫体孵育时间的延长,实验组Ac滋养体对Vero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抗rAc-Actin 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可有效阻断Ac滋养体与Vero细胞的黏附。结论:rAc-Actin 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参与Ac虫体与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棘阿米巴 滋养体 细胞黏附 免疫原性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