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激酶D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1
作者 蔡文畅 刘雨齐 +6 位作者 王涵 王鹤霖 王振江 肖梓屾 马士远 安丽萍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91,共1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RKD2 mRNA在BLCA肿瘤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人类蛋白数据库(HPA)进行蛋白组学的验证。使用R软件的DESeq2包对PRKD2低表达组和PRKD2高表达组BLCA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及鉴定,使用ggplot2包绘制PRKD2的共表达热图,利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获得DEGs明显富集的基因集。根据PRKD2的表达水平将BLCA样本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使用GSVA包分析BLCA患者PRKD2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相关性。使用survival包和survminer包进一步分析PRKD2与BLCA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对BLCA组织的PRKD2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收集膀胱炎、膀胱息肉和BLCA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LCA及对照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RKD2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BLCA组织中PRK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升高(P<0.05)。对PRKD2单基因差异分析共得到1058个DEGs,其中上调DEGs 29个,下调DEGs 1029个。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涉及感官知觉的化学刺激、卡哈尔体和内肽酶抑制剂活性等生物学过程(BP)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路和年轻人的成熟型糖尿病通路。GSEA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Notch信号通路、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胞质DNA筛选通路、碱基切除修复信号通路、自然杀伤(NK)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过程。免疫浸润分析,PRKD2的表达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DC)、NK细胞中的CD56dim亚群(NK CD56dim cells)和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等5种细胞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巨噬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临床特征亚组分析,年龄超过70岁以及发生淋巴管侵袭的BLCA患者PRK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RKD2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BLCA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间隔期(PFI)明显长于PRKD2mRNA表达水平较低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远处转移、主要治疗结果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BLC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基因突变分析,9%的患者出现PRKD2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基因扩增、mRNA低表达、mRNA高表达以及多位点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膀胱炎组织比较,BLCA组织中IL-17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BLCA组织中PRK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RKD2具有上调IL-17F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PRK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LCA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蛋白激酶D2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伴睡眠结构异常和认知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洋 刘志 +2 位作者 孙可 金嘉慧 任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7-1143,共7页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LGI-1 AE)并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抽搐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LGI-1 AE,给予人免疫球...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LGI-1 AE)并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抽搐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LGI-1 AE,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症状好转。在排除任何药物影响下,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及包括睡眠多导图(PSG)检查的睡眠评估。结果:急性期评估提示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2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19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明显缩短(265 min),睡眠全程碎片化,睡眠效率降低,N3和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完全缺失。恢复期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改善(MMSE评分30分,MoCA评分26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正常,睡眠潜伏期13.5 min,睡眠碎片化明显改善,睡眠效率提高(84.3%),N3期睡眠26 min(5.1%),REM期睡眠69 min(13.6%)。结论:LGI-1 AE患者睡眠结构的异常与认知障碍在发病和转归方面同步,可能是LGI-1 AE患者认知障碍的病因之一。睡眠障碍的病理起源可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素和LIM同源框(lhx6)通路可能成为纠正睡眠结构同时治疗认知障碍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 自身免疫性脑炎 睡眠结构异常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评估 睡眠多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鲁艳艳 许翔博 +6 位作者 吴亚梅 刘雨齐 王涵 杨丽娟 王振江 肖梓屾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02,共12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宫颈腺癌15例和宫颈腺鳞癌5例)、慢性宫颈炎组(n=50)、CINⅠ期组(n=50)、CINⅡ期组(n=50)、CINⅢ期组(n=30)和正常组(癌旁正常宫颈组织,n=30)。阴道镜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形态表现,薄层液基细胞学测试(TCT)法观察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形态表现,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刚果红染色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毛细血管均匀分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表面呈红色炎性改变,部分伴有纳氏囊肿形成,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等;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可见上皮溃疡、增厚和形态不规则,细镶嵌及点状血管明显;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隆起,可见新生肿物及坏死性溃疡,质脆易出血。醋酸染色后,正常组患者宫颈无明显改变;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呈少量白色改变,持续时间较短;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薄醋白上皮不规则、呈地图样边界,其中CINⅠ期组患者宫颈部分组织呈醋白反应,CINⅡ期组患者宫颈出现明显醋白反应,CINⅢ期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非常明显,面积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宫颈癌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明显,白色上皮厚,持续时间久,轮廓硬直,边界清晰。正常组患者宫颈碘染色后呈棕褐色,着色均匀;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炎性病变区着色差;CINⅠ期组患者宫颈上皮化生区碘着色不明显;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病变区着色差,转化区周围面积较大;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生长,碘染色后不着色,呈现为橘黄或芥末黄色。TCT法观察,正常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无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少;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EOS等炎症细胞,无异型性细胞;CINⅠ期和CINⅡ期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双核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细胞核较深染,周围见空晕;CINⅢ期组患者脱落细胞中可见较多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核膜不规则;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而显著的核仁,聚集成片,合胞体样改变明显;与正常组比较,CINⅠ期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异型性均明显增加。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与正常组和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HE染色观察,正常组宫颈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EOS和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慢性宫颈炎组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CIN组患者宫颈细胞核核仁稍大,可见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主要分布于异型性细胞周围;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细胞核仁大而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癌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组织中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宫颈癌组织中EOS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与CINⅠ期组比较,CINⅡ期组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Ⅱ期组比较,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明显增加(P<0.05)。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OS浸润越多,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关系(r=0.5330,P<0.01)。结论:HPV感染和EOS浸润具有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慢性宫颈炎 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艳波 赵丽娟 +4 位作者 赵丽晶 赵丹 刘喜春 高丽芳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两个针对survivin siRNA表达载体,与脂质体和空质粒两个对照组一起分别转染前列腺癌PC-3M细胞后,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survivin mRN...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两个针对survivin siRNA表达载体,与脂质体和空质粒两个对照组一起分别转染前列腺癌PC-3M细胞后,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转染72h后,两个实验组细胞的survivin mRNA水平是脂质体组的48%±6%(n=3)和30%±5%(n=3),蛋白表达水平是脂质体组的38%±4%(n=3)和36%±4%(n=3)。MTT检测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分别是脂质体组的44.20%±2.08%(n=3)和39.20%±1.93%(n=3),流式细胞术发现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而G2期和S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出现凋亡。结论:利用survivin-siRNA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增殖,细胞受阻于G1期,诱导细胞凋亡,为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前列腺肿瘤 PC-3M细胞 细胞凋亡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志 李改 +1 位作者 李冰 刘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7-719,723,共4页
目的探讨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特点。方法 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及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入院的患者48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I)组204例、腔隙性脑梗... 目的探讨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特点。方法 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及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入院的患者48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I)组204例、腔隙性脑梗死(LI)组230例,心源性脑梗死(CI)组55例;以同期其他疾病就诊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排除既往脑卒中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超声检查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及颈内动脉IMT、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发生率(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或颈内动脉)。结果研究组IMT以及IMT增厚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AI组、LI组均显著高于CI组(均P<0.01);斑块形态分析显示,AI组、LI组多发斑块及不规则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CI组(均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缺血性脑卒中AI与LI患者发病早期应高度关注;AI/LI斑块特点或许可以作为区别AI/LI患者与CI的参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心源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艳波 沈维高 +3 位作者 芦丽莉 葛贺 盖晓东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4-1478,共5页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针对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pSi-sur,与脂质体和scramble-siRNA(pSi-scrambled)对照组分别转染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后,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针对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pSi-sur,与脂质体和scramble-siRNA(pSi-scrambled)对照组分别转染前列腺癌细胞DU145后,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吖啶橙染色、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72 h后,实验组细胞的survivin mRNA水平是脂质体组的0.28±0.07(n=3),蛋白表达水平是脂质体组的0.34±0.05(n=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吖啶橙染色、Annexin V-FITC和TUNEL法均观察到实验组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结论:利用survivin-siRNA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U145 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结果为进一步进行动物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URVIVIN 前列腺肿瘤 DU145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下调HMGB1表达及降低RAGEs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傅永锦 夏雪怡 +3 位作者 张小牧 刘艳波 潘竞锵 吕俊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8期846-851,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再给予链脲佐菌素(40 mg/kg,ip),72 h后测定空腹血糖,将血糖值高于16.6...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再给予链脲佐菌素(40 mg/kg,ip),72 h后测定空腹血糖,将血糖值高于16.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即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组(250 mg/kg),川芎嗪低(80 mg/kg)、高剂量组(160 mg/kg),连续给予相应试药8周。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大鼠均给予同等量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糖、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蛋白表达,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和高、低剂量川芎嗪给药8周后,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动态空腹血糖(P<0.01),动态尿蛋白总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甲双胍及高剂量川芎嗪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肌酐,尿素氮及RAGEs含量(P<0.05或P<0.01);二甲双胍组和高剂量川芎嗪组HMGB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肾脏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表达作用及降低RAGEs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原人参二醇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亚雄 刘艳波 +6 位作者 李德龙 韩向北 许多 程宏 赵丽晶 赵丽娟 董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RM-1细胞动物模型,将36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橄榄油等体积灌胃每天1次、生理盐水等体积腹腔注射每周1次),紫杉醇(Taxol)组(20...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PPD)对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RM-1细胞动物模型,将36只C57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橄榄油等体积灌胃每天1次、生理盐水等体积腹腔注射每周1次),紫杉醇(Taxol)组(20mg.kg-1,腹腔注射每周1次),PPD组(20mg.kg-1,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每隔3d测量肿瘤体积1次,给药第4周末处死动物。观察指标:动物一般状态、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死亡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PD组小鼠一般状态明显好于模型组,表现为活泼好动、毛色光亮;而模型组小鼠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精神萎靡;肿瘤组织出现破溃、糜烂、出血。给药13d时,PPD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5);21d时PPD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Taxol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PPD组小鼠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死亡率为零;与Taxol组比较,PPD组小鼠抑瘤率增高(P<0.05),死亡率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肿瘤组织Cyclin D1基因转录、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Taxol组比较,PPD组Cyclin D1基因转录明显减弱(P<0.05),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PD有明显抑制前列腺癌RM-1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原人参二醇 前列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E和IL-17F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学良 孙雪梅 +5 位作者 赵晓晖 杨丽娟 沈维高 肖梓屾 郭冲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4-578,696,697,共7页
目的:观察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17RB(IL-17RB)和白细胞介素17RC(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结肠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肠炎、5例增生性肠息肉及3... 目的:观察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白细胞介素17F(IL-17F)及其受体白细胞介素17RB(IL-17RB)和白细胞介素17RC(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结肠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肠炎、5例增生性肠息肉及3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L-17E、IL-17RB、IL-17F和IL-17RC在肠炎、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配体与受体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以及配体阳性表达率与肠癌恶性度的关联。结果:IL-17E、IL-17F、IL-17RB和IL-17RC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癌细胞;IL-17E在肠炎和肠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升高而降低;IL-17F在肠息肉和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炎组织(P<0.05),且随肠癌恶性度的升高而升高;IL-17RB在肠炎及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肠癌组织(P<0.05)。与肠炎和肠息肉比较,肠癌组织中IL-17RC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在肠癌组织中,IL-17F阳性表达率与IL-17RC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667,P=0.001)。结论:IL-17F、IL-17RC、IL-17E和IL-17RB信号可能参与了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E 白细胞介素17F 白细胞介素17RB 白细胞介素17RC 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药物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立英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27-1231,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多种机制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多种机制有关,多种环节因素之间又互相作用,进一步促进CIRI后的神经功能破坏和脑梗死灶形...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多种机制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多种机制有关,多种环节因素之间又互相作用,进一步促进CIRI后的神经功能破坏和脑梗死灶形成。本文作者从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靶点两方面对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A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学良 王明华 +4 位作者 刘艳波 孙雪梅 赵晓晖 杨丽娟 肖梓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A (IL-17A)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未经处理,实验组细胞加入50μg·L-1重组人IL-17A。采用CKK-8法检测2组SW480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7A (IL-17A)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未经处理,实验组细胞加入50μg·L-1重组人IL-17A。采用CKK-8法检测2组SW480细胞增殖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中IL-17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SW480细胞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和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W480细胞中IL-17A水平、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组人IL-17A可刺激结肠癌细胞SW480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7A 结肠癌细胞 信号通路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孔繁利 孙新 +3 位作者 佟海滨 林琪 刘妍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联合脱蛋白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粗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WPOP-N1;BalB/C小鼠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 目的:研究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碱提水溶性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碱液提取、乙醇沉淀、联合脱蛋白和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粗皮侧耳碱提水溶性多糖WPOP-N1;BalB/C小鼠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建立肿瘤小鼠模型,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30 mg·kg-1)、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100、200和400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在每只小鼠的前肢腋皮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悬液,对照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脂多糖10mg·L-1。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评价WPOP-N1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NO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瘤质量分别为(2.38±0.55)、(1.79±0.64)和(1.37±0.51)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71±0.81)g](P<0.05);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5.8%、51.8%和63.1%;WPOP-N1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WPOP-N1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水平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结论:WPOP-N1具有显著的体内肿瘤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活化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皮侧耳 多糖 免疫调节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沙门菌携带survivin特异性siRNA对肝细胞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丽华 沈维高 +2 位作者 芦丽莉 陈丽松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5-860,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survivin特异性siRNA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减毒沙门菌携带survivin siRNA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和空质粒2个对照组分别转染肝细胞癌HepG2细... 目的:探讨survivin特异性siRNA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减毒沙门菌携带survivin siRNA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脂质体和空质粒2个对照组分别转染肝细胞癌HepG2细胞后,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构建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携带survivin特异的siRNA载体的减毒沙门菌腹腔注射,观察其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内survivin表达,应用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48 h后,实验组细胞survivin mRNA分别为脂质体组和空质粒组的(32.0±6.2)%和(27.8%±4.6)%,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7.3±4.0)%和(20.8±2.8)%;实验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是脂质体组的(29.2±4.8)%;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成功构建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携带survivin-siRNA质粒减毒沙门菌腹腔注射后,实验组动物移植瘤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组动物肿瘤细胞内survivin表达明显降低;TUNEL实验,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特异性siRNA体外可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将携带survivin siRNA质粒减毒沙门菌腹腔注射后可明显抑制肝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URVIVIN 肝肿瘤 HEPG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EGFP-aquaporin-4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凤娥 郝峰 +4 位作者 藏雨轩 马睿泽 孔繁利 刘磊 李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77,428,共5页
目的: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aquaporin-4,以EGFP示踪aquaporin-4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aquaporin-4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a... 目的: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aquaporin-4,以EGFP示踪aquaporin-4在Fisher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为进一步研究aquaporin-4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aquaporin-4编码区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为aquaporin-4后,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重组EGFP-aquaporin-4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至FRT细胞中,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aquaporin-4在FRT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quaporin-4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转入FRT细胞内钙黄绿素的相对荧光强度以判断FRT细胞水通透性的状况。结果:EcoRⅠ和KpnⅠ双酶切和测序重组载体结果证实目的基因aquaporin-4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EGFP的aquaporin-4主要在FRT细胞膜上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脂质体转染重组载体的FRT细胞表达aquaporin-4。转染重组EGFP-aquaporin-4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FRT细胞水通透性显著高于未转染的FRT细胞,其水通透性是未转染FRT细胞的1.65倍。结论:成功构建aquaporin-4真核表达载体,证实其可在FRT细胞中表达,并具有明显的膜蛋白特性和良好水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PORIN-4 转染 FRT细胞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二醇组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AQP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晗 刘艳波 +5 位作者 梁作文 邵晨 刘喜春 张键 赵丽晶 赵雪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保护作用与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关系。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TR)、模型组(LPS)、地塞米松组(DEX)及PDS组。LPS(5mg·kg-1)舌下静脉注射复... 目的:探讨人参二醇组皂苷(PDS)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保护作用与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关系。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TR)、模型组(LPS)、地塞米松组(DEX)及PDS组。LPS(5mg·kg-1)舌下静脉注射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及动脉压下降的百分数,测量休克240min大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心肌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QP1表达情况。结果:以血压下降至基础血压(0min)的2/3判定为休克状态,注射LPS5min后各组动物均进入休克状态,20min后平均动脉压(MAP)代偿性回升,于休克第60min时,LPS组MAP进行性下降,而PDS和DEX组MAP维持稳定而持久的代偿变化;休克240min时,PDS和DEX组血清AST、CK和LDH含量显著低于LPS组(P<0.05),心肌组织匀浆SOD活性高于LPS组(P<0.05),MDA含量低于LPS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CTR组比较,LPS组AQP1表达显著降低(P<0.05),PDS组和DEX组AQ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PS组(P<0.05)。结论:PDS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内毒素血症时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QP1蛋白表达,抑制心肌间质水肿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二醇组皂苷 内毒素性休克 心肌细胞 水通道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siRNA真核重组质粒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鹏 沈维高 +3 位作者 赵丽晶 闫喜惠 刘艳波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真核重组质粒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细胞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待移植瘤直径达到8 mm时将瘤无菌取出,分成直径约2 mm的瘤块,手术植入另外的裸鼠皮下,将su... 目的:探讨survivin-siRNA真核重组质粒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细胞,将细胞注射到裸鼠背部皮下,待移植瘤直径达到8 mm时将瘤无菌取出,分成直径约2 mm的瘤块,手术植入另外的裸鼠皮下,将survivin-siRNA质粒或scrambled siRNA对照质粒电转染进行治疗,描记移植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制率;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survivin-siRNA对移植瘤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模型。与mock和scrambled siRNA组相比,survivin-siRNA抑瘤率分别为两对照组的61.81%和62.8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urvivin-siRNA质粒明显抑制细胞内survivin表达;TUNEL染色证实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重组质粒survivin-siRNA明显抑制DU145细胞移植瘤的生长,抑制内源性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针对survivin靶点的基因治疗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前列腺肿瘤 存活蛋白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的减毒沙门菌对前列腺癌移植瘤的体内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晓晖 芦丽莉 +3 位作者 葛贺 李冰 赵雪俭 刘艳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967,共7页
目的:探讨人减毒沙门菌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对人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复制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携带共表达质粒的减毒沙门菌进行治疗,实时监测肿瘤体积;运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人减毒沙门菌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对人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复制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携带共表达质粒的减毒沙门菌进行治疗,实时监测肿瘤体积;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RT-PCR法和TUNEL法检测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的减毒沙门菌对肿瘤抑制作用的相关机制。结果:与psi-survivin或pGRIM-19单基因治疗对照组比较,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减毒沙门菌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其缩小率分别约为2.36和3.02倍;肿瘤组织内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GRIM-19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xL、Stat3、cyclin D1和c-Myc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及Ki67蛋白表达降低而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同时细胞凋亡明显。结论:携带pGRIM-19-si-survivin共表达质粒的减毒沙门菌明显抑制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发生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存活蛋白 GRIM-19 前列腺肿瘤 减毒沙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洋 刘志 +1 位作者 李凤娥 孔繁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下消化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2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7岁,每日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15mg,分3次口服,连续3个...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下消化道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伴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29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8.7岁,每日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15mg,分3次口服,连续3个月。测定患者结肠通过时间(CTT),行结直肠造影测定患者不同阶段直肠内压力和容量。结果:经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后,所有患者排便困难均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后患者平均CTT缩短(P<0.05),尤其是左半部CTT缩短明显(P<0.01);与治疗前比较,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后,在直肠充盈的过程中,初发便意明显降低(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作为一种新型5-HT4受体兴奋剂及5-HT3受体拮抗剂,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具有促进结直肠蠕动及通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莫沙必利 帕金森综合征 下消化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survivin与GRIM-19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维高 赵丽晶 +5 位作者 盖晓东 芦丽莉 葛贺 陈立松 刘艳波 赵雪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构建siRNA-survivin与GRIM-19共表达质粒pGRIM-19-si-survivin并鉴定,观察pGRIM-19-si-survivin质粒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survivin和GRIM-19 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工作,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iRNA-sur... 目的:构建siRNA-survivin与GRIM-19共表达质粒pGRIM-19-si-survivin并鉴定,观察pGRIM-19-si-survivin质粒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survivin和GRIM-19 mRNA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工作,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iRNA-survivin与GRIM-19共表达质粒,将成功构建的pGRIM-19-si-survivin质粒转染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株,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survivin和GRIM-19 mRNA表达水平,应用MTT法观察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应用酶切及质粒测序法鉴定,证明成功构建siRNA-survivin与GRIM-19共表达质粒。(2)与mock组比较,psi-survivin、pGRIM-19及pGRIM-19-si-survivin组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05、0.62±0.08和0.35±0.05,差异显著(P<0.01);与psi-survivin和pGRIM-19组比较,pGRIM-19-si-survivin的抑制survivin表达作用明显增强(P<0.05);psi-survivin、pGRIM-19和pGRIM-19-si-survivin组GRIM-19表达增强,分别为mock组的1.93±0.14、2.57±0.20和4.12±0.21(P<0.01),与pGRIM-19组比较,pGRIM-19-si-survivin增强GRIM-19表达作用更明显(P<0.05)。(3)转染48 h后,与mock组比较,psi-survivin、pGRIM-19和pGRIM-19-si-survivin 3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8.0%±7.2%、62.1%±6.1%和50.2%±4.8%,差异显著(P<0.05);转染72 h后,与mock组比较,3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3.4%±4.3%、51.3%±6.7%和26.8%±7.1%,差异明显(P<0.05,P<0.01);与psi-survivin和pGRIM-19组比较,pGRIM-19-si-survivin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成功构建siRNA-survivin和GRIM-19共表达质粒pGRIM-19-si-survivin;该质粒抑制survivin表达并增强GRIM-19表达,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具有协同增殖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存活蛋白 GRIM-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二道白河区森林康养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艳波 王焕琦 +8 位作者 王洪俊 安丽萍 范春楠 包学英 贾晓静 李洁 黄琴扉 张玮尹 杜培革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为了探讨森林康养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筛选12名健康志愿者于2019年7月上旬在吉林省长白山二道白河区森林康养基地进行为期"3天2夜"的康养活动。康养前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56^(+)NK细胞和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 为了探讨森林康养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筛选12名健康志愿者于2019年7月上旬在吉林省长白山二道白河区森林康养基地进行为期"3天2夜"的康养活动。康养前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56^(+)NK细胞和CD3^(+)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中颗粒酶、颗粒溶素和穿孔素的浓度。研究结果发现,长白山二道白河区夏季"3天2夜"的森林康养活动显著提高了外周血CD3^(+)淋巴细胞和CD56^(+)NK细胞的百分比(P<0.05),同时血浆中穿孔素、颗粒酶和颗粒溶素的水平增加(P<0.05)。由此可见,森林康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NK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