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 被引量:38
1
作者 于晓军 王海鹏 +1 位作者 赖小平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83-386,共4页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 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参与度问题是法医病理鉴定实践中的难点,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一文作者思维活跃,设想将损伤原因和死亡原因及其参与度、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等问题统一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编辑部请有关专家审阅此文后认为,该文章作者的某些观点新颖、独到,但也有部分观点存在商榷之处。如死亡诱因能否归类至死亡原因?根本死因的参与度是否必然大于50%?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欢迎广大法医工作者就上述问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和指导法医死亡学的理论与鉴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死亡方式 参与度 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D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2
作者 蔡文畅 刘雨齐 +6 位作者 王涵 王鹤霖 王振江 肖梓屾 马士远 安丽萍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91,共1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蛋白激酶D2(PRKD2)在膀胱癌(BL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对BLCA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PRKD2在BL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UCSC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下载9例正常膀胱样本、19例BLCA癌旁样本和407例BLCA肿瘤样本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RKD2 mRNA在BLCA肿瘤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利用人类蛋白数据库(HPA)进行蛋白组学的验证。使用R软件的DESeq2包对PRKD2低表达组和PRKD2高表达组BLCA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及鉴定,使用ggplot2包绘制PRKD2的共表达热图,利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获得DEGs明显富集的基因集。根据PRKD2的表达水平将BLCA样本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使用GSVA包分析BLCA患者PRKD2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相关性。使用survival包和survminer包进一步分析PRKD2与BLCA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对BLCA组织的PRKD2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收集膀胱炎、膀胱息肉和BLCA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LCA及对照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F(IL-17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RKD2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BLCA组织中PRK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升高(P<0.05)。对PRKD2单基因差异分析共得到1058个DEGs,其中上调DEGs 29个,下调DEGs 1029个。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涉及感官知觉的化学刺激、卡哈尔体和内肽酶抑制剂活性等生物学过程(BP)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路和年轻人的成熟型糖尿病通路。GSEA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Notch信号通路、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胞质DNA筛选通路、碱基切除修复信号通路、自然杀伤(NK)细胞介导细胞毒性信号通路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过程。免疫浸润分析,PRKD2的表达与活化的树突状细胞(aDC)、NK细胞中的CD56dim亚群(NK CD56dim cells)和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等5种细胞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巨噬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呈负相关关系(P<0.05)。临床特征亚组分析,年龄超过70岁以及发生淋巴管侵袭的BLCA患者PRKD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RKD2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BLCA患者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间隔期(PFI)明显长于PRKD2mRNA表达水平较低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远处转移、主要治疗结果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BLCA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基因突变分析,9%的患者出现PRKD2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基因扩增、mRNA低表达、mRNA高表达以及多位点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与膀胱炎组织比较,BLCA组织中IL-17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BLCA组织中PRKD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RKD2具有上调IL-17F蛋白表达水平的效应,PRKD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LCA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蛋白激酶D2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体表损伤法医学鉴定软件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晓军 刘卯阳 +3 位作者 樊瑜波 蒲放 张立予 孙天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1-204,共4页
通过运用人体体表损伤法医学鉴定软件,进行各种体表损伤和瘢痕面积、长度、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和关节活动度等测算。用于人体轻伤和重伤、交通事故损伤、工伤、军人伤残、意外伤害保险等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亦可用于临床烧烫伤等损伤... 通过运用人体体表损伤法医学鉴定软件,进行各种体表损伤和瘢痕面积、长度、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和关节活动度等测算。用于人体轻伤和重伤、交通事故损伤、工伤、军人伤残、意外伤害保险等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亦可用于临床烧烫伤等损伤面积和程度准确计算。本软件基于 Windows平台,应用 Visual Basic6.0编程,设计了扫描照片、数码照相、联机摄象和鼠标多种录入损伤图象路径,打印输出图文格式化鉴定书。测算结果具客观性和重复性好,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软硬件环境通用,界面友好,简单易学。经数家法医学鉴定机构 3年多的两百多例实际检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损伤 精确测算 法医学鉴定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巨噬细胞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顺铂耐药的促进作用
4
作者 王星翔 赵颖 +3 位作者 任俏同 王鹤霏 蒲刚 历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652,共11页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顺铂(DDP耐药中的作用,阐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通过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M0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IL-1... 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皮-间质转化(EMT)和顺铂(DDP耐药中的作用,阐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通过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M0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联合诱导M0巨噬细胞分化为M2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0和M2巨噬细胞中CD163、CD86及精氨酸酶1 (Arg-1)蛋白表达情况。选取人NSCLC细胞A549,采用Transwell小室分别与M0和M2巨噬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细胞分为A549+M0组(A549细胞与M0巨噬细胞共培养)、A549+M2组(A549细胞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和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与M2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加入10 mmol·L^(-1)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DDP处理的各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磷酸化P65 (p-P65)、P糖蛋白(P-gp)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与M0组比较,M2组巨噬细胞中CD163和Arg-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CD8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法,与M0组比较,M2组巨噬细胞中CD163蛋白表达增强,CD86蛋白表达减弱。细胞划痕实验,培养24和48 h时,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侵袭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CCK-8法,2.50、5.00、10.00、20.00和40.00 mg·L^(-1)DDP处理后,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IC50值均明显升高(P<0.01);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 IC50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 IC50值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N-cadherin、Snail、Vimentin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imentin、N-cadherin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3组共培养体系中,与A549+M0组比较,A549+M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A549+M2组比较,A549+M2+BAY11-7082组A549细胞中P-gp和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M2巨噬细胞可调控NSCLC细胞EMT促进肿瘤侵袭转移,调控P-gp和PD-L1蛋白表达促进DDP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核因子ΚB 上皮-间质转化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创造性动机与专业认同及人格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姝 信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1-34,共4页
通过问卷对吉林省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和专业认同在性别、学位类型、专业性质方面的差异是由内在需要的差异所导致的;创造性动机中的内在动机和报酬与专业认同紧密相关,创造性动机与人... 通过问卷对吉林省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和专业认同在性别、学位类型、专业性质方面的差异是由内在需要的差异所导致的;创造性动机中的内在动机和报酬与专业认同紧密相关,创造性动机与人格互为因果;人格中的开放性和外倾性在专业认同对创造性动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创造性动机 专业认同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秀玲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T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16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记录学生对TBL教学法的... 目的:探究T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级临床医学系16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T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记录学生对T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期末考试成绩、案例分析、论文写作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多数学生对TBL教学法持肯定意见。结论:T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且学生的好评度较高,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推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教学法 医学心理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和焦亡的影响
7
作者 赵杰瑞 籍铭辛 +4 位作者 张钰涵 陈姝彤 郭玉苗 张巍 彭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0-427,共8页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蛋白焦孔素E (GSDME)介导焦亡途径对骨肉瘤(OS)细胞(U2OS和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OS和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 目的:探讨胡桃醌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蛋白焦孔素E (GSDME)介导焦亡途径对骨肉瘤(OS)细胞(U2OS和MG6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U2OS和MG63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L^(-1))胡桃醌处理组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组(10μmol·L^(-1)胡桃醌+30μmol·L^(-1) Z-DEVD-FMK)。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程序性死亡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和裂解的Caspase-3 (cleaved-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以及蛋白焦孔素E全长(GSDME-F)和蛋白焦孔素E的N末端(GSDME-N)等焦亡相关活性蛋白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 (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U2OS和MG6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4及10.2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5和10μmol·L^(-1)胡桃醌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和IL-18水平均升高(P<0.01),cleaved-Caspase-3和GSDME-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GSDME-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0μmol·L^(-1)胡桃醌组比较,Z-DEVD-FMK组细胞中cleaved-Caspase-3和GSDM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GSDME-F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桃醌可诱导U2OS和MG63细胞凋亡,并引起Caspase-3/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骨肉瘤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B细胞淋巴瘤2 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8
作者 朱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4期33-34,共2页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从改变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自学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突破习惯性思... 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从改变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自学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模式,形成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生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紫艳 于晓军 +2 位作者 王海鹏 朱光辉 张传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56-861,共6页
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审判都是基于相关证据,执果索因的思辨过程,包括简单的一因一果和复杂的多因一果,甚至一因多果和多因多果的情况[1-5]。法医学因果关系是探讨构建法医学鉴定的唯一性因果证据链或证据体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1)如何取... 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审判都是基于相关证据,执果索因的思辨过程,包括简单的一因一果和复杂的多因一果,甚至一因多果和多因多果的情况[1-5]。法医学因果关系是探讨构建法医学鉴定的唯一性因果证据链或证据体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1)如何取证、循证、论证;(2)充分必要、整合理论、确定关联的证据规则;(3)伤病的空间、时间、作用、量化的因果关系;(4)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的死因分析理论,统一死因与伤因的分类;(5)法医学鉴定的事实因果关系及其原因力与法官审判的法律因果关系的区别与适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因果关系 事实因果关系 法律因果关系 死因分析 伤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理念下开放式动物实验学习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萌颖 董芷函 +6 位作者 张娜娜 陈博学 夏雪怡 鲁进 王英诺 曲萌 于春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4,121,共3页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学科与实验室、临床学科间的桥梁,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主要理念。本文就参加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开放式动物实验课程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表明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开放式... 转化医学是连接基础学科与实验室、临床学科间的桥梁,是目前国际和国内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主要理念。本文就参加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开放式动物实验课程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表明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开放式动物实验中引入转化医学的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紧密联系,既提高了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和锻炼了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动物实验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相关医学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宗昊 王馨 +1 位作者 陈姝彤 张若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82-84,共3页
在过去近四十年中,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潜在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速度。人源化免疫系统重建的技术发展随着人源化小鼠模型的进步而得以提高,并且构建模型的技术手段也日... 在过去近四十年中,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极大地加速了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潜在诊断和治疗策略的速度。人源化免疫系统重建的技术发展随着人源化小鼠模型的进步而得以提高,并且构建模型的技术手段也日趋成熟。肿瘤免疫治疗已经迎来了新时代,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成为了有效的研究工具,主要应用在评估新疗法、指导免疫治疗以及研究组合疗法中,并且其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应用有望推进临床治疗的发展,为临床治疗前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小鼠 肿瘤 免疫系统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伴睡眠结构异常和认知障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刘志 +2 位作者 孙可 金嘉慧 任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7-1143,共7页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LGI-1 AE)并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抽搐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LGI-1 AE,给予人免疫球... 目的:分析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E)(LGI-1 AE)并发睡眠障碍和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可能的病理机制。方法:患者,男性,68岁。因记忆力减退2个月,抽搐1个月入院,临床诊断LGI-1 AE,给予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症状好转。在排除任何药物影响下,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及包括睡眠多导图(PSG)检查的睡眠评估。结果:急性期评估提示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2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19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明显缩短(265 min),睡眠全程碎片化,睡眠效率降低,N3和快速眼动期(REM)睡眠完全缺失。恢复期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改善(MMSE评分30分,MoCA评分26分),PSG检查总睡眠时间正常,睡眠潜伏期13.5 min,睡眠碎片化明显改善,睡眠效率提高(84.3%),N3期睡眠26 min(5.1%),REM期睡眠69 min(13.6%)。结论:LGI-1 AE患者睡眠结构的异常与认知障碍在发病和转归方面同步,可能是LGI-1 AE患者认知障碍的病因之一。睡眠障碍的病理起源可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素和LIM同源框(lhx6)通路可能成为纠正睡眠结构同时治疗认知障碍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 自身免疫性脑炎 睡眠结构异常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评估 睡眠多导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酸A对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糖酵解及其关键限速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爱华 董彦伯 +2 位作者 苗润芝 吕俞娇 刘岩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2-68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灵芝酸A(GA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PC9细胞的生物活性、糖酵解及其限速酶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LC PC9细胞,将PC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25μmol·L^(-1)) GAA组、中剂量(50μmol&...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灵芝酸A(GA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PC9细胞的生物活性、糖酵解及其限速酶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SCLC PC9细胞,将PC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25μmol·L^(-1)) GAA组、中剂量(50μmol·L^(-1)) GAA组和高剂量(100μmol·L^(-1)) GAA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PC9细胞存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PC9细胞迁移细胞数,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PC9细胞葡萄糖摄取量,三磷酸腺苷(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PC9细胞中ATP水平,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PC9细胞中乳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PC9细胞中己糖激酶2(HK2)和M2型丙酮酸激酶(PKM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PC9细胞中HK2和PKM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培养24、48和72 h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A组PC9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培养72 h时,与低剂量GAA组比较,高剂量GA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A组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P<0.05);与低剂量GAA组比较,高剂量GAA组细胞迁移数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A组PC9细胞中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GAA组PC9细胞中ATP水平明显降低(P<0.05)。RT-qPCR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A组PC9细胞中HK2和PKM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GAA组PC9细胞中HK2和PKM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和高剂量GAA可抑制PC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生物活性,降低糖酵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关键限速酶HK2和PKM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酸A 非小细胞肺 己糖激酶2 M2型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1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萌 黄睿 +5 位作者 鞠欣达 刘雨昕 夏吉辰 黄佳欣 于春艳 董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5-1571,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1对糖尿病(DM)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饲养佐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模型。将48只C57/BL6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1对糖尿病(DM)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高糖饲养佐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模型。将48只C57/BL6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组(ML385组)(30 mg·kg^(-1)ML385)、人参皂苷Rh1组(G-Rh1组)(30 mg·kg^(-1)人参皂苷Rh1)和G-Rh1+ML385组(30 mg·kg^(-1)人参皂苷Rh1+30 mg·kg^(-1)ML385),每组12只,另外12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作用8周后,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及尿液中24 h尿蛋白(24 h UP)水平,并计算肾脏指数。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L385组和G-Rh1+ML385组小鼠血清中FBG水平和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G-Rh1组小鼠血清中FBG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小鼠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G-Rh1组小鼠FBG水平和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G-Rh1组比较,G-Rh1+ML385组小鼠FBG水平和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L385组、G-Rh1组和G-Rh1+ML385组小鼠血清中BUN和Scr水平及尿液中24 h U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小鼠血清中BUN水平及尿液中24 h U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G-Rh1组小鼠血清中BUN和Scr水平及尿液中24 h U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G-Rh1组比较,G-Rh1+ML385组小鼠血清中BUN和Scr水平及尿液中24 h U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L385组、G-Rh1组和G-Rh1+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和LDH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G-Rh1组小鼠肾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和LD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G-Rh1组比较,G-Rh1+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水平和LDH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L385组、G-Rh1组和G-Rh1+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ML385组和G-Rh1+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Rh1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G-Rh1组比较,G-Rh1+ML385组小鼠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Rh1可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功能,对DM小鼠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1 糖尿病 肾损伤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鲁艳艳 许翔博 +6 位作者 吴亚梅 刘雨齐 王涵 杨丽娟 王振江 肖梓屾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02,共12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宫颈腺癌15例和宫颈腺鳞癌5例)、慢性宫颈炎组(n=50)、CINⅠ期组(n=50)、CINⅡ期组(n=50)、CINⅢ期组(n=30)和正常组(癌旁正常宫颈组织,n=30)。阴道镜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形态表现,薄层液基细胞学测试(TCT)法观察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形态表现,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刚果红染色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毛细血管均匀分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表面呈红色炎性改变,部分伴有纳氏囊肿形成,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等;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可见上皮溃疡、增厚和形态不规则,细镶嵌及点状血管明显;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隆起,可见新生肿物及坏死性溃疡,质脆易出血。醋酸染色后,正常组患者宫颈无明显改变;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呈少量白色改变,持续时间较短;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薄醋白上皮不规则、呈地图样边界,其中CINⅠ期组患者宫颈部分组织呈醋白反应,CINⅡ期组患者宫颈出现明显醋白反应,CINⅢ期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非常明显,面积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宫颈癌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明显,白色上皮厚,持续时间久,轮廓硬直,边界清晰。正常组患者宫颈碘染色后呈棕褐色,着色均匀;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炎性病变区着色差;CINⅠ期组患者宫颈上皮化生区碘着色不明显;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病变区着色差,转化区周围面积较大;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生长,碘染色后不着色,呈现为橘黄或芥末黄色。TCT法观察,正常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无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少;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EOS等炎症细胞,无异型性细胞;CINⅠ期和CINⅡ期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双核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细胞核较深染,周围见空晕;CINⅢ期组患者脱落细胞中可见较多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核膜不规则;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而显著的核仁,聚集成片,合胞体样改变明显;与正常组比较,CINⅠ期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异型性均明显增加。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与正常组和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HE染色观察,正常组宫颈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EOS和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慢性宫颈炎组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CIN组患者宫颈细胞核核仁稍大,可见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主要分布于异型性细胞周围;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细胞核仁大而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癌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组织中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宫颈癌组织中EOS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与CINⅠ期组比较,CINⅡ期组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Ⅱ期组比较,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明显增加(P<0.05)。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OS浸润越多,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关系(r=0.5330,P<0.01)。结论:HPV感染和EOS浸润具有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慢性宫颈炎 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对体外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
16
作者 曹宇璇 陈为 +6 位作者 孙成彪 赵娜 王燕 董明鑫 许娜 刘文森 李咏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5-1285,共11页
目的:探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血管内皮(VE)屏障的损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犬肾细胞对VSV进行扩增,采用小鼠脑血管内皮瘤bEnd. 3细胞检测VSV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300倍TCID_(50)进行后续实验。将bEnd... 目的:探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对血管内皮(VE)屏障的损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犬肾细胞对VSV进行扩增,采用小鼠脑血管内皮瘤bEnd. 3细胞检测VSV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采用300倍TCID_(50)进行后续实验。将bEnd. 3细胞分为感染0 h组、感染4 h组、感染8 h组和感染12 h组,进行VSV感染损伤VE屏障实验;将bEnd. 3细胞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纠正组,进行抑制VSV复制与VE屏障恢复实验。将bEnd. 3细胞接种于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VE屏障模型,采用细胞电压电阻仪检测感染VSV不同时间后各组bEnd. 3细胞中跨上皮电阻(TER),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渗漏实验检测各组渗透系数,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VSV感染后各组bEnd. 3细胞骨架及黏附连接(AJs)中V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磷酸化β-连环蛋白(p-β-catenin)定位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nt、β-catenin和p-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VSV的TCID_(50)为10^(-4.5)·100μL^(-1)。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感染0 h比较,其他各组细胞中TER明显降低(P<0.05),渗透系数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bEnd. 3细胞骨架紊乱,细胞间隙增大,AJs线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和p-β-catenin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核周围。RT-qPCR法检测,与感染0 h比较,其他各组细胞中Wnt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感染0 h比较,其他各组细胞中Wn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抑制VSV复制并纠正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异常后,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感染组比较,纠正组bEnd. 3细胞中TER明显升高(P<0.05),渗透系数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与感染组比较,纠正组细胞间隙减小,细胞中β-catenin和p-β-catenin核周聚集现象有所改善。RT-qPCR法检测,与感染组比较,纠正组细胞中Wn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感染组比较,纠正组细胞中Wn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VSV感染后可引起LDLR失活,降低Wnt蛋白表达水平,造成β-catenin磷酸化水平升高并发生内化,破坏AJs稳定性,最终导致VE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性口炎病毒 血管内皮屏障 黏附连接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D147基因对姜黄素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诱导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王馨 赵杰瑞 +3 位作者 郭玉苗 陈姝彤 侯宗昊 张若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2-1586,共1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和LNCaP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系统分别转染C4-2细胞和LNCaP细胞,作为shCD147-C4-2组和shCD147-LNCaP组。采用RNA干扰技术制备沉默CD147基因细胞...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C4-2细胞和LNCaP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系统分别转染C4-2细胞和LNCaP细胞,作为shCD147-C4-2组和shCD147-LNCaP组。采用RNA干扰技术制备沉默CD147基因细胞,以转入空载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分为shNC-C4-2组(shNC-C4-2细胞)和shNC-LNCaP组(shNC-LNCaP细胞)。取生长对数期C4-2、LNCap、shCD147-C4-2和shCD147-LNCaP细胞,加入20μmol·L^(-1)姜黄素,处理0和24 h时,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4-2组比较,沉默CD147基因后shCD147-C4-2组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与LNCaP组比较,沉默CD147基因后shCD147-LNCaP组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与处理0 h比较,20μmol·L^(-1)姜黄素处理24 h后C4-2组和LNCaP组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征象,且有典型凋亡小体存在;shCD147-C4-2组和shCD147-LNCaP组细胞凋亡现象减弱。MTT法检测,与C4-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C4-2+20μmol·L^(-1)姜黄素组、C4-2+40μmol·L^(-1)姜黄素组、C4-2+60μmol·L^(-1)姜黄素组和C4-2+8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LNCaP+60μmol·L^(-1)姜黄素组和LNCaP+8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组比较,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shNC-LNCaP组比较,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姜黄素处理24 h,与C4-2组比较,C4-2+20μmol·L^(-1)姜黄素组和C4-2+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组比较,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和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组比较,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与shNC-LNCaP组比较,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1);与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C4-2组比较,C4-2+20μmol·L^(-1)姜黄素组和C4-2+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LNCaP组比较,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和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组比较,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ax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LNCaP组比较,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PAR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4-2组比较,C4-2+20μmol·L^(-1)姜黄素组和C4-2+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LNCaP组比较,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和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LNCaP+4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组比较,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C4-2+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C4-2+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shNC-LNCaP组比较,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hNC-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比较,shCD147-LNCaP+20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抑制作用,并诱导细胞凋亡,沉默CD147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CD147 前列腺肿瘤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小鼠肝炎病毒研究进展及其检测与防治措施
18
作者 陈姝彤 王馨 张若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前科学研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实验动物就是实验小鼠,小鼠的健康是科研结果的基本保障。小鼠肝炎疾病是由小鼠肝炎病毒(MHV)感染引起的小鼠常见疾病,MHV的分布范围广,不随季节更替而改变,具有传染性广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带毒小... 目前科学研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实验动物就是实验小鼠,小鼠的健康是科研结果的基本保障。小鼠肝炎疾病是由小鼠肝炎病毒(MHV)感染引起的小鼠常见疾病,MHV的分布范围广,不随季节更替而改变,具有传染性广的特性。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带毒小鼠为隐性感染,无明显外观改变,但是在与某些微生物混合感染时,或者在某些环境的刺激下一般会暴发疾病。因此,MHV是啮齿类动物中难以消灭的病毒之一,当小鼠用于科研实验时更应该排除MHV的感染,避免感染病毒而影响实验结果。本文就MHV的病毒研究进展和MHV的检测方法等进行阐述,并且为MHV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肝炎病毒 S蛋白 ELISA RT-PCR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3D打印机制备PLLA/β-TCP复合支架研究骨再生能力
19
作者 罗琰 权美龄 辛元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8-588,共1页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对骨组织再生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作为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组织工程载体材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常用的材料有很多,例如β-TCP,它是一种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 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对骨组织再生的成功率有很大影响,作为骨组织修复重建的组织工程载体材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等。常用的材料有很多,例如β-TCP,它是一种陶瓷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是其易碎且难以加工,力学性能较差。PLLA(聚乳酸)是一种高强度的合成聚合物,它有很高的强度、韧度是人体骨骼等需要高力学性能的组织中使用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为了满足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要求,混合上述两种材料,使用自主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设备成功制备了4种骨支架(纯PLLA、30%β-TCP、50%β-TCP、和70%β-TCP),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估其对骨再生应用的适用性。利用生物3D打印机制备骨支架具有以下优点:支架具有合适的孔径和孔隙率。此外,支架具有相互连接的孔,有助于细胞迁移和易于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扩散。通过体外生物实验得到,β-TC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很小,但对骨细胞分化有显著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LLA/β-TCP支架可以用作骨再生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修复 骨再生 生物学性能 人体骨骼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实验 合成聚合物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锐 郭彩霞 +2 位作者 张鸥 李霞 许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作用,探讨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机制,为玉米芯抗凝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法提取玉米芯粗多糖(ACC),并对其分级、纯化及硫酸酯化;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将ACC、玉米芯纯化多糖... 目的:研究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作用,探讨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机制,为玉米芯抗凝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法提取玉米芯粗多糖(ACC),并对其分级、纯化及硫酸酯化;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将ACC、玉米芯纯化多糖(ACP)及其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ACS)分别按低、中、高浓度分为3组,分别检测小鼠全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及对人混合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每1000g玉米芯中可提取ACC 12.5g,提取率为1.25%,总糖含量为59%,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木糖(Xyl)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15.36∶2.67∶1.00;纯化后多糖的总糖含量为90.2%,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Glc、Xyl和Gal,摩尔比为3.90∶2.12∶1.00;离子色谱法分析ACS的硫酸根含量为9.86%;与对照组比较,除ACC低、中浓度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的CT和BT均明显延长(P<0.05或P<0.01),人混合血浆的APTT和TT明显延长(P<0.05或P<0.01),呈现浓度依赖性,PT无变化。结论:ACC具有抗凝血活性,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多糖类 硫酸酯化多糖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