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指指总伸肌腱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玉福 李炳万 +2 位作者 姜文学 胡茂忠 温玉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判定和证实小指指总伸肌腱(EDCs)的存在及出现率,预期重新评价对EDCs及腱结合的命名。方法:选用58侧成人防腐手与16侧新鲜手(左右各半),解剖观察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类型,测量了其伸向小指的腱性结构的倾斜度、长度和宽... 目的:判定和证实小指指总伸肌腱(EDCs)的存在及出现率,预期重新评价对EDCs及腱结合的命名。方法:选用58侧成人防腐手与16侧新鲜手(左右各半),解剖观察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类型,测量了其伸向小指的腱性结构的倾斜度、长度和宽度;随机解剖了其中8侧前臂,观察EDCs的解剖学特点。结果:①按形态学特点将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分为四大类型,即独立型12.2%(9/74)、分叉型包括“r”亚型48.6%(36/74)与”Y”亚型27.0%(20/74)、分离障碍型5.4%(4/74)和缺如型6.8%(5/74)。②按生物力学特点又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即:标准力线型44.6%(33/74)、小力线偏离型37.8%(28/74)、大力线偏离型10.8%(8/74)和缺如型6.8%(5/74)。③除缺如型外,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尺侧头均以腱束止于小指伸肌腱[93.2%(69/74)]。④小指的指总伸肌腱具有独立的肌腹和单独的神经支配[100%(8/8)]。结论:①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的桡侧头是腱结合,其尺侧头是伸向小指的指总伸肌腱的延续;②EDCs与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是同一解剖结构,其出现率为93.2%(69/74);③分叉型、分离障碍型和缺如型是小指指总伸肌腱解剖变异的不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指固有伸肌腱 第四掌骨背侧指总伸肌腱尺侧束 小指指总伸肌腱 腱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红参总皂苷对高糖培养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曲萌 翁诗雅 +6 位作者 郑鸿 李焱 高润泽 王胜告 于春艳 陈博学 董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观察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培养的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1~3 d龄SD大鼠cFb细胞,培养、传代后,取2~3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细胞分成正常糖... 目的:观察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培养的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1~3 d龄SD大鼠cFb细胞,培养、传代后,取2~3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细胞分成正常糖对照组(5.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1) D-葡萄糖)、高糖+15 mg·L^(-1) FRGTS组(F15组)和高糖+30 mg·L^(-1) FRGTS组(F30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cFb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cFb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qPCR)检测各组cFb细胞中Smad3和Smad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Fb细胞中尾加压素Ⅱ(U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cFb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1),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F15组和F30组cFb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其中F30组抑制作用强于F15组。发酵红参总皂苷干预24 h后,F15组和F30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P<0.05),其中F30组作用较F15组更为明显。与正常糖对照组比较,高糖组cFb细胞中UⅡ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mad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Smad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发酵红参总皂苷干预24 h后,F15组和F30组cFb细胞中UⅡ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F30组作用优于F15组。结论:FRGTS能有效抑制高糖所致的纤维化效应,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其作用机制与阻抑cFb细胞中UⅡ活化和调节TGF-β1/Smads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红参总皂苷 高糖 细胞增殖 尾加压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红参总皂苷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曲萌 郑鸿 +5 位作者 李焱 陈博学 姜雨竹 王胜告 于春艳 董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2-1189,共8页
目的:探讨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30.0 mmol·L^(-... 目的:探讨发酵红参总皂苷(FRGTS)对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1)D-葡萄糖)、高糖组(30.0 mmol·L^(-1)D-葡萄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30.0 mmol·L^(-1)D-葡萄糖+10.0μmol·L^(-1).EX527)、 FRGTS组(30.0 mmol·L^(-1)D-葡萄糖+25 mg·L^(-1)FRGTS)和EX527+FRGTS组(30.0 mmol·L^(-1)D-葡萄糖+10μmol·L^(-1)EX527+25 mg·L^(-1)FRGTS)。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α-SMA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结果果:高糖培养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1),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降低(P<0.05), 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与FRGTS组比较,EX527+FRGTS组NRK-52E细胞中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α-SM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NRK-52E细胞上清液中ColⅠ水平升高(P<0.05), 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TGF-β 1和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结论论:FRGTS可通过上调SIRT1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效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红参总皂苷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烯磷脂对青年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安思训 陈晓丽 +1 位作者 何欣 董志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 目的:观察青年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突触结构变化及大鼠突触老龄性改变,探讨多烯磷脂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形态学基础及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5月龄Wistar大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多烯磷脂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喂养4周后进行水迷宫训练,连续训练1周。用免疫组化和MOTAC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素(SYN)的免疫表达,用电镜观察海马CA3区突触变化。选取老龄鼠(24~26月龄)10只,雌雄各半,相同环境正常饲养,透射电镜观察老龄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SYN表达(O.4300±0.0224)明显高于对照组(O.3567±0.0209)(P〈0.05)。电镜下观察,多烯磷脂组海马CA3区突触数密度[(102.69±8.96).pm。]和活性区膜面积[(0.066±0.010)μm^2/μm^3]高于对照组[(82.89±6.52)μm^-1和(0.046±0.006)μm^2/μm^3](P〈0.05)。青年大鼠突触结构完整,前后膜间隙清晰,棘器清晰活跃;而老龄鼠突触结构不完整,前后膜融合,间隙模糊,扁平小囊增多并扩张,棘器变性。结论:多烯磷脂可明显改善大鼠海马CA3区SYN表达,增加突触活性区面积及突触数量,提高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 海马CA3区 突触 突触素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实验性肝炎
5
作者 安力彬 谭岩 +1 位作者 胡艳萍 刘力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0,116,共3页
目的 :观察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P-糖蛋白基因疫苗 2 0~ 1 0 0 μg两次肌注 (间隔 9d)免疫小鼠 ,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 ;取心、肝、肾制作组织切片 ,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 :末次免疫后 5 d鼠... 目的 :观察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P-糖蛋白基因疫苗 2 0~ 1 0 0 μg两次肌注 (间隔 9d)免疫小鼠 ,收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 ;取心、肝、肾制作组织切片 ,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 :末次免疫后 5 d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达到 1∶ 4 0 0 0 ;心、肾组织正常 ,但肝脏出现自身免疫性肝炎改变。结论 :P-糖蛋白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可诱导实验性肝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动物 疫苗 DNA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A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梓屾 刁书腾 +5 位作者 张莉爽 刘杰 杨丽娟 冯新雨 王振江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4-1201,I0004-I0006,共11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A信号传导及转录蛋白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17A-Stat3-VEGF)信号通路激活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73例前列腺手术标本,包括正常前列腺(NP)组织8例(癌旁正常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A信号传导及转录蛋白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IL-17A-Stat3-VEGF)信号通路激活对前列腺癌细胞迁移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73例前列腺手术标本,包括正常前列腺(NP)组织8例(癌旁正常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30例和前列腺癌组织35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P、BPH和前列腺癌组织中IL-17A、白细胞介素17 RA(IL-17RA)、Stat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前列腺癌组研究对象血清IL-17A、IL-6、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IL-17A重组蛋白处理前列腺癌细胞,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C3细胞中Stat3、p-Stat3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与NP组织比较,BPH组织中IL-17A和IL-17R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IL-17A、IL-17RA、Stat3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BPH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中IL-17A、IL-17RA、Stat3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LISA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L-17A、IL-6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IL-17A、IL-17RA、Stat3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7A重组蛋白与PC3细胞共培养24 h,与空白对照组(0μg·L^-1 IL-17A)比较,50和100μg·L^-1 IL-17A组细胞迁移数明显增加(P<0.05);50和100μg·L^-1 IL-17A组PC3细胞中Stat3、p-Stat3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0和20μg·L^-1 IL-17A组(P<0.05)。结论:IL-17A可以明显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IL-17A-Stat3-VEGF信号通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A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前列腺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