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葡萄多酚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焦淑萍 倪海镜 薛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在大鼠心肌线粒体(Mt)自由基损伤的体外实验中观察山葡萄多酚(PVAR)对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5组,正常线粒体组、诱导损伤线粒体组和预先加25、50、100mg·L-1PVAR... 目的:在大鼠心肌线粒体(Mt)自由基损伤的体外实验中观察山葡萄多酚(PVAR)对心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5组,正常线粒体组、诱导损伤线粒体组和预先加25、50、100mg·L-1PVAR再诱导损伤线粒体组;利用Fe2+/维生素C(VitC)系统产生氧自由基,体外对Wistar大鼠心肌Mt诱导损伤,观察各组Mt心磷脂和MDA含量、膜流动性、ATPase活性和肿胀度的变化。结果:与损伤组比较,三种剂量PVAR组心磷脂含量明显增高(P<0.05),MDA明显减少(P<0.01),膜流动性显著增大(P<0.01),ATPase活性增高(P<0.05),100mg·L-1PVAR组线粒体肿胀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氧自由基引起Mt损伤;PVAR对氧自由基引起的大鼠心肌Mt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是直接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多酚 线粒体 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及其机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锐 郭彩霞 +2 位作者 张鸥 李霞 许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作用,探讨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机制,为玉米芯抗凝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法提取玉米芯粗多糖(ACC),并对其分级、纯化及硫酸酯化;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将ACC、玉米芯纯化多糖... 目的:研究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作用,探讨玉米芯多糖及其硫酸酯抗凝血机制,为玉米芯抗凝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提法提取玉米芯粗多糖(ACC),并对其分级、纯化及硫酸酯化;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将ACC、玉米芯纯化多糖(ACP)及其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ACS)分别按低、中、高浓度分为3组,分别检测小鼠全凝血时间(CT)、出血时间(BT)及对人混合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每1000g玉米芯中可提取ACC 12.5g,提取率为1.25%,总糖含量为59%,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木糖(Xyl)和半乳糖(Gal),其摩尔比为15.36∶2.67∶1.00;纯化后多糖的总糖含量为90.2%,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Glc、Xyl和Gal,摩尔比为3.90∶2.12∶1.00;离子色谱法分析ACS的硫酸根含量为9.86%;与对照组比较,除ACC低、中浓度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的CT和BT均明显延长(P<0.05或P<0.01),人混合血浆的APTT和TT明显延长(P<0.05或P<0.01),呈现浓度依赖性,PT无变化。结论:ACC具有抗凝血活性,并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多糖类 硫酸酯化多糖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皂苷对糖基化终产物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淑萍 倪海镜 薛丽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研究刺五加叶皂苷(ASS)对糖基化终产物(AGE)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糖孵育法制备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将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BSA组)、损伤... 目的:研究刺五加叶皂苷(ASS)对糖基化终产物(AGE)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糖孵育法制备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将细胞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BSA组)、损伤组(AGE组)、损伤加入ASS低、中、高浓度组。将200mg·L-1AGE作用于不同浓度(10、50和100mg·L-1)ASS培养4h的HUVECs,继续培养24h,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及培养液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与BSA组比较,AGE组HUVECs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1),AGE组HUVECs培养液vWF和LDH含量明显增加(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AGE组比较,10、50和100mg·L-1ASS组HUVEC增殖活力明显增高(P<0.05),vWF水平显著减少(P<0.05),LDH含量明显减少(P<0.05),NO生成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ASS可抑制AGE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且可抑制AGE减少NO生成的作用,ASS保护内皮细胞免受AGE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内皮细胞NO生成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产物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刺五加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作用下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病理改变及相关自由基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锐 郭彩霞 +2 位作者 初秋 杨春玫 赵福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场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虫荧光素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性大... 目的:探讨磁场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磁场对照组、AMI组、AMI药物(心得安)治疗组和AMI磁场治疗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虫荧光素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性大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丙二醛(MDA)、心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心肌梗塞范围(IS),并对病理形态学、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AMI磁场治疗组红细胞SOD、心肌ATP明显高于AMI组(P<0.01),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血浆MDA、cAMP、cGMP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磁场对照组(P<0.01),AMI磁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明显低于AMI组(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AMI组心肌梗塞处肉芽组织增生,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磁场治疗组心肌梗塞处可见部分瘢痕形成。AMI磁场治疗组IS明显低于AMI组(P<0.05),AMI组ST段偏移和T波倒置出现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和磁场治疗组(P<0.05)。结论:磁场能减少AMI大鼠IS、ST段偏移和T波倒置出现率,有利于梗塞处修复;能降低AMI大鼠血浆MDA、cAMP及cGMP的含量,增加红细胞SOD含量及心肌ATP含量,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范围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三磷酸腺苷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多酚对酒精慢性中毒大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戴维群 倪海镜 焦淑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9-641,共3页
目的: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对酒精慢性中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PVAR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理论基础。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区间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酒精组(33%酒精10 mL.kg-1灌胃),低、高剂量PVAR组(33%酒... 目的:研究山葡萄多酚(PVAR)对酒精慢性中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PVAR防治酒精性肝病(ALD)的理论基础。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区间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对照组,酒精组(33%酒精10 mL.kg-1灌胃),低、高剂量PVAR组(33%酒精10 mL.kg-1灌胃前,灌胃200和400 mg.kg-1PVAR)。连续实验8周后,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粒体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活性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含量。结果:与酒精组比较,低、高剂量PVAR组大鼠肝脏组织ROS、MDA明显降低(P<0.05)而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GPT、GOT含量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PVAR组SOD、HO-1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PVAR对酒精慢性中毒大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O-1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多酚 酒精慢性摄入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