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和3-硝基酪氨酸检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丽君 杜冰洋 +5 位作者 符瑶 张燕 张蔷 李昂 刘欣 夏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9-383,共5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3-硝基酪氨酸(3-NT)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水平,探讨上述指标与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为DM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DM患者64例,其中单纯DM患者18例(单纯DM组),DM并发... 目的:检测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3-硝基酪氨酸(3-NT)及其他生化指标的水平,探讨上述指标与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为DM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DM患者64例,其中单纯DM患者18例(单纯DM组),DM并发症患者46例(DM并发症组),其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6例(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并发其他并发症患者30例(DM并发其他并发症组);选择正常对照20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HbA1c、3-N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水平。结果:单纯DM组和DM并发症组患者的HbA1c、3-NT、FBG、TG和Cre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并发其他并发症组、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的3-NT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P<0.05);3-NT和TG水平随DM并发症的病情进展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以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组为最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BMI)、TC与3-NT水平呈线性回归关系(r=0.272,r=0.216,P<0.05)。结论:HbAlc和3-NT对DM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3-NT的检测对于DM并发症的进一步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3-硝基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后止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与PAI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敏 吴金义 +1 位作者 侯俭 李双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止凝血功能变化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 4G/5G多态性的关系,为临床PCI后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86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肘静脉采血,检...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止凝血功能变化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启动子区-675 4G/5G多态性的关系,为临床PCI后预测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86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肘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AI-1、FⅦc活性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D-D)含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患者PCI前、后止凝血功能指标。结果:PAI-1基因型频数分布为4 G/4 G型48例(56%),4 G/5 G30例(35%),5 G/5 G型8例(9%)。4 G和5 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3组基因型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PAI-1 4G/4G基因型患者血浆vWF、PAI-1、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在术后即刻高于术前(P<0.01);术后24 h PAI-1活性高于术前(P<0.01),但vWF、FⅦc活性及GMP-140、D-D含量有所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4G/5G基因型及5G/5G基因型的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24 h较术前有增高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 G/4 G型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PAI-1活性较另两组基因型患者增高更显著(P<0.01);其他指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具有PAI-1 4 G/4G基因型患者在PCI后较4 G/5 G型及5 G/5 G型患者存在明显的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改变,提示PAI-1 4G/4G基因可能是PCI后急性和亚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凝血因子Ⅶ 血小板α颗粒 膜蛋白-140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