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铁站内行人楼梯交通特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凯英 廖明军 +1 位作者 孟宪强 王显利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对地铁站内行人楼梯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对上海地铁站内行人楼梯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观测和摄像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性别、年龄以及信息对楼梯速度的影响规律;根据行人速度随密度变化的大致规律,对... 为对地铁站内行人楼梯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对上海地铁站内行人楼梯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观测和摄像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性别、年龄以及信息对楼梯速度的影响规律;根据行人速度随密度变化的大致规律,对给定密度下的行人速度或者流量数据进行合并处理;适当加密变化敏感区域的数据,并利用这些统计数据建立上下楼梯行人的流量一行人密度一速度曲线关系.结果表明性别对行人速度没有显著影响,而年龄和信息对行人速度具有显著影响;从流量一行人密度一速度曲线看,行人在坡度为26°的楼梯的上下楼梯通行能力没有差别,约为88人/(m·min),对应的行人所占面积为0.20~0.22m^2/人.该结果可用于楼梯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以及行人微观疏散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 楼梯 交通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内自动扶梯通行能力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孟宪强 廖明军 王凯英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51,共5页
为规划和配置轨道交通站的自动扶梯,对轨道交通站内乘客使用自动扶梯的方式和过程进行观测,分析乘客在不同拥挤情况下通过自动扶梯的行为以及影响自动扶梯通行能力的因素;基于自动扶梯的物理和工作特性,假定乘客站立、一半站立和一半行... 为规划和配置轨道交通站的自动扶梯,对轨道交通站内乘客使用自动扶梯的方式和过程进行观测,分析乘客在不同拥挤情况下通过自动扶梯的行为以及影响自动扶梯通行能力的因素;基于自动扶梯的物理和工作特性,假定乘客站立、一半站立和一半行走两种通过行为,以及乘客在自动扶梯上的分布系数,构建自动扶梯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在上海地铁站内,调查高峰期自动扶梯的流量,运用统计方法得到实际观测的自动扶梯通行能力,并将其与厂家提供的通行能力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厂家和规范数据稍偏大.推荐设计速度为0.5 m/s,宽为1 m的自动扶梯的通行能力为5 200人/(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自动扶梯 通行能力模型 乘客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跨线桥下平面交叉口交通信号优化设计
3
作者 廖明军 王明峰 +1 位作者 李克平 王凯英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78,共3页
对于非饱和交叉口配时,可以运用W ebster模型,对饱和交叉口的信号配时研究还没有成熟的模型.尝试建立一个基于延误、停车次数及油耗适于饱和交叉口的指导配时模型.实地证明该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实地改善后的交叉口信号设计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饱和交叉口 信号配时 快速路跨线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唐朝发 刘彦龙 +2 位作者 李杉 杜洪双 孟祥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选择适当的原料和工艺,制备出低成本的,适用于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的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低成本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充足,适用期长,预压性能好,用无醛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出的胶合板、细木工板... 选择适当的原料和工艺,制备出低成本的,适用于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的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低成本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充足,适用期长,预压性能好,用无醛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出的胶合板、细木工板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标要求。用低成本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生产胶合板、细木工板与使用脲醛树脂相似,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板 制备 生产工艺 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汽车碰撞模型自选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健 张鑫 +2 位作者 李江 倪行达 高金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5-908,936,共5页
为控制基于动量定理的汽车碰撞模型中自选参数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选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针对自选参数常见的误差形式,建立了符合实际工况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和评价指标。应用分析和... 为控制基于动量定理的汽车碰撞模型中自选参数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选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针对自选参数常见的误差形式,建立了符合实际工况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和评价指标。应用分析和评价指标对一起典型汽车碰撞实例的自选参数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相对计算误差≤5%作为控制条件,自选参数最大误差范围为±16.12%,并依此确定了自选参数的合理范围;应用该方法确定的自选参数范围能保证事故分析结果满足控制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碰撞模型 自选参数 敏感性分析 动量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自适应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秋平 陈娟 +1 位作者 王显利 王习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21,27,共6页
为避免由于系统噪声统计特性不准确所导致的滤波性能下降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新息的系统噪声方差调整方法,并将其与扩展卡尔曼滤波、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和差分滤波相结合,形成自适应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将此方法应用到非线性测量光电跟... 为避免由于系统噪声统计特性不准确所导致的滤波性能下降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新息的系统噪声方差调整方法,并将其与扩展卡尔曼滤波、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和差分滤波相结合,形成自适应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将此方法应用到非线性测量光电跟踪系统中,并与采用基本非线性卡尔曼滤波进行性能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实时调整系统噪声方差,有效地避免由于系统噪声统计特性不准确所带来的滤波性能下降的问题,而且其性能明显优于基本非线性卡尔曼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噪声方差估计 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非线性卡尔曼滤波 非线性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混凝土梁主动健康监测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蒙彦宇 阎石 +2 位作者 孙威 马禄哲 何彬彬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59,共7页
目的研究混凝土梁损伤前后信号能量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损伤指标,提出一种利用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混凝土结构损伤统计识别算法,实现试件损伤及破坏过程的动态监测及损伤程度评价.方法采用自感式压电智能骨料主动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埋置在混... 目的研究混凝土梁损伤前后信号能量统计分布特征及相对损伤指标,提出一种利用压电智能传感器的混凝土结构损伤统计识别算法,实现试件损伤及破坏过程的动态监测及损伤程度评价.方法采用自感式压电智能骨料主动健康监测技术,通过埋置在混凝土梁内的一对传感器/驱动器接收发射扫频检测信号,将其作为检测样本并结合小波分析技术及其统计特征,提取最优损伤信号,结合压电波动原理,建立小波分解的混凝土结构损伤统计模式识别算法.结果混凝土梁损伤后,以扫频波作为主动健康监测信号的幅值产生了较大的衰减,试件在完全破坏后的统计损伤指数均值分别为35.9%和66.2%,利用小波分解的损伤统计模式识别算法能有效识别结构所处的健康状态.结论基于压电波动理论的主动监测技术能有效识别混凝土梁不同区域的损伤状态,为压电混凝土结构动态、长期监测裂缝开展状态与损伤统计识别技术及其系统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梁 PZT智能骨料 主动健康监测 小波分析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冲压方向优化函数权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瑞军 宋玉泉 +1 位作者 胡平 郭威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在研究冲压方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参考方向的角度为变量,以初始接触面积、接触点的个数和接触点分散均匀程度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冲压方向优化模型。为克服冲压方向目标函数优化时的权重由数学方法生成的弊端,提出了运用熵值理论对各专... 在研究冲压方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参考方向的角度为变量,以初始接触面积、接触点的个数和接触点分散均匀程度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冲压方向优化模型。为克服冲压方向目标函数优化时的权重由数学方法生成的弊端,提出了运用熵值理论对各专家评估水平赋予权重值,从而得到目标函数综合权重的改进层次分析法(AHP)。采用遗传算法分别实现数学方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冲压方向。针对不同的汽车覆盖件,在生成冲压方向的基础上,应用自主开发的KAMS软件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层次分析法 汽车覆盖件 冲压方向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树皮喷动循环流化床快速热解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鹏起 常建民 +3 位作者 杜洪双 李瑞 何明明 张立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对喷动循环流化床落叶松树皮快速热解过程中反应温度、物料粒径、进料速率及气体流量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以及这4个因素共同作用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热解产物产率的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影响较显著,在试... 对喷动循环流化床落叶松树皮快速热解过程中反应温度、物料粒径、进料速率及气体流量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以及这4个因素共同作用对生物油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热解产物产率的主要因素,气体流量影响较显著,在试验范围内物料粒径、进料速率影响不显著;喷动循环流化床最佳制备液体产物——生物油快速热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0℃,物料粒径0.2~0.3mm,进料速率20r.min-1,气体流量25m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喷动循环流化床 快速热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被动监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蒙彦宇 吴建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 目的对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与被动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两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方法将压电陶瓷传感器埋置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混凝土柱内,两试件分别承受小偏压和大偏压荷载.同时应用主动和被动损伤监测技术对两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在被动监测试验中,小偏压试件所释放出的声发射信号能量为大偏压试件的14倍.从能量释放在时长上的分布比重看,小偏压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前就已经释放了80%以上,而大偏压试件只释放不到40%;在主动监测试验中,大、小偏压试件的最终损伤指数分别为78.8%和68.6%.结论被动监测技术能有效反映出试件所受荷载及破坏过程的特点,主动健康监测技术能有效地识别结构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两种方法的特点形成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传感器 波动法 钢筋混凝土柱 裂缝损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第一涡轮空转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才委 褚亚旭 马文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48-952,共5页
为了探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中第一涡轮对其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滑动网格技术以及非稳态求解器,模拟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准确计算出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转换点,预测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空转转... 为了探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中第一涡轮对其性能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非结构网格、滑动网格技术以及非稳态求解器,模拟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内部瞬态流动特性,准确计算出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转换点,预测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空转转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第一涡轮空转工况下能头损失,为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CFD 空转特性 能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混凝土结构应力波衰减特性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威 阎石 +1 位作者 蒙彦宇 周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下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衰减特性.方法以压电陶瓷片为声源,选取一对压电陶瓷传感器并埋置在素混凝土梁内部,其中一个传感器用于信号发射,另一个用于信号接收.在输入信号幅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信号主频来考察输出...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下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衰减特性.方法以压电陶瓷片为声源,选取一对压电陶瓷传感器并埋置在素混凝土梁内部,其中一个传感器用于信号发射,另一个用于信号接收.在输入信号幅值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信号主频来考察输出信号幅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压电陶瓷混凝土结构应力波的衰减主要与激振频率和幅值以及介质的性质有关,衰减系数同频率之间的关系近似符合三次多项式函数;频率-衰减系数曲线存在两个临界频率f1和f2.结论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出应力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与衰减系数的关系曲线,并给出一定频率和幅值的应力波在混凝土介质中有效传播距离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压电陶瓷传感器间距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混凝土 应力波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mb波的薄板结构多点损伤识别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阎石 张海凤 蒙彦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782,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椭圆损伤定位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薄板结构的多点损伤识别.方法利用Lamb波在薄板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将粘贴在铝板表面的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在铝板结构中激发出Lamb波并实时接收响应信号.通过人工模拟...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小波-椭圆损伤定位算法,利用该算法进行薄板结构的多点损伤识别.方法利用Lamb波在薄板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将粘贴在铝板表面的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在铝板结构中激发出Lamb波并实时接收响应信号.通过人工模拟铝板中的孔洞类缺陷,对采集到的损伤前后波形进行对比.结果得到了Lamb波的传播速度、响应信号的小波变换结果以及损伤前后信号的到达时间延迟.还得出了损伤位置的试验值,与实际损伤位置吻合较好.结论 Lamb波主动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薄板结构的损伤,适合于薄板金属结构的损伤识别和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薄板金属结构 损伤识别 压电陶瓷 时间延迟 散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学艳 刘彦龙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57,47,共3页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1994),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冻融循环、吸水率试验,试验表明了再生混凝土不仅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从而为再生混凝土推广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1994),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冻融循环、吸水率试验,试验表明了再生混凝土不仅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耐久性,从而为再生混凝土推广提供了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 再生混凝土 吸水率试验 折抗强度试验 抗压强度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木材防裂剂——湿固型聚氨酯预聚体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彦龙 唐朝发 +1 位作者 刘学艳 元正龙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39,47,共3页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有其固有的缺陷。开裂是木材在贮存、运输、干燥和加工过程中,最易产生而且不易控制的缺陷,给木材的保管、加工和利用带来许多不便,造成巨大损失和浪费。按照裂纹产生的部位,可分为端裂、表裂和内裂。端...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有其固有的缺陷。开裂是木材在贮存、运输、干燥和加工过程中,最易产生而且不易控制的缺陷,给木材的保管、加工和利用带来许多不便,造成巨大损失和浪费。按照裂纹产生的部位,可分为端裂、表裂和内裂。端裂发生的几率最高,约占开裂的95%,而且端裂较其他开裂出现得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防裂剂 湿固型聚氨酯预聚体 作用机理 端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撞痕重合的汽车碰撞事故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健 张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5-599,共5页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碰撞地点的汽车碰撞事故,无法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为此,根据撞痕及最终停车位置等基本勘查信息,应用撞痕重合法再现事故车碰撞时相互啮合的状态.以最终停车位置反推碰撞后事故车质心可能的滑行轨迹,再用优化理论确定... 对于某些难以确定碰撞地点的汽车碰撞事故,无法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为此,根据撞痕及最终停车位置等基本勘查信息,应用撞痕重合法再现事故车碰撞时相互啮合的状态.以最终停车位置反推碰撞后事故车质心可能的滑行轨迹,再用优化理论确定事故车碰撞位置.对一起汽车碰撞事故的分析表明,与根据常规二维碰撞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用基于撞痕重合的方法计算的车速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二维碰撞 事故 撞痕重合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乳液离子开环聚合反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明涛 庞久寅 +1 位作者 储富祥 王春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采用乳液离子开环聚合手段制备了聚有机硅氧烷乳液。考察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和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转化率及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变化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分析了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副产物含... 采用乳液离子开环聚合手段制备了聚有机硅氧烷乳液。考察了聚合过程中乳化剂和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转化率及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变化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分析了聚合过程中单体及副产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非离子型乳化剂时,D4不能开环聚合;而当使用离子型乳化剂时,可有效实现开环聚合;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和催化剂呈现不同的聚合特点;在D4的阴、阳离子催化开环聚合过程中,均发生back-biting现象,但后者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离子开环聚合 聚有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路线三维可视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廖明军 王凯英 王杨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55,共3页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公路CAD技术的日益成熟 ,路线三维可视化设计已成为研究热点。为此这里对公路CAD技术作简单的回顾后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公路CAD 三维可视化 D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健 张鑫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为了准确度量汽车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应用矩阵理论建立了影响程度分析方法.针对常见的误差形式,通过实例分析了以质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和以碰撞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 为了准确度量汽车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应用矩阵理论建立了影响程度分析方法.针对常见的误差形式,通过实例分析了以质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和以碰撞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对碰撞前车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碰撞前车速相对误差≤3%作为约束条件,以质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和以碰撞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碰撞模型中,力学参数误差范围的最大值为±9.7%和±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前车速 力学参数 误差 平均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自动生成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瑞军 宋玉泉 +1 位作者 郭威 胡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99-2203,共5页
为准确、快速获得最优冲压方向,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自动生成算法。建立了以冲压方向坐标分量为变量、初始接触面积最大、拉延深度最小、拉延深度各向均匀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以冲压方向与网格法线夹角不大于90°... 为准确、快速获得最优冲压方向,提出了基于网格的汽车覆盖件冲压方向自动生成算法。建立了以冲压方向坐标分量为变量、初始接触面积最大、拉延深度最小、拉延深度各向均匀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以冲压方向与网格法线夹角不大于90°为冲压方向可行的判据,确定在单位球面上的冲压方向可行域。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在可行域内自动获得最优冲压方向。该算法已应用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覆盖件 冲压方向 遗传算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