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聂超飞
陈文会
+5 位作者
彭世垚
邵振权
李其抚
刘志晓
雷涯邻
赵君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6-20,共15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集群化部署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引擎。为了解决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强度大、碳减排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投产及在建、拟建项目的产量或产能数...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集群化部署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引擎。为了解决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强度大、碳减排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投产及在建、拟建项目的产量或产能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二氧化碳捕集潜力计算模型,以及构建的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源汇匹配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分布情况、碳排放量情况、CCUS项目的二氧化碳捕集潜力、CCUS项目的源汇匹配情况,以及CCUS项目的全流程成本。研究结果表明:1)当今,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形成了以“三西(蒙西、陕西、山西)+宁夏”为核心,以新疆、青海2省(自治区)为补充,以东部沿海省份为外延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2)在考虑了在建和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后,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碳排放量呈现出了显著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我国在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26388万t,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64479万t。3)截至2020年,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对二氧化碳的年捕集潜力为55622万t,其中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是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碳捕集潜力最大的省份(自治区),二氧化碳年捕集潜力分别为14873万t、9988万t、8088万t、4000万t。4)在兼顾了二氧化碳捕集规模与管道运输经济性的省份(自治区)之中,内蒙古及陕西与鄂尔多斯盆地、山东与渤海湾盆地、新疆与鄂尔多斯盆地及准噶尔盆地、江苏及浙江与苏北盆地分别形成了良好的源汇匹配关系。5)从CCUS全流程成本和碳捕集潜力及源汇匹配关系的角度来看,陕西、山东、江苏、浙江4省是适合优先运用现代煤化工CCUS技术的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产业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源汇匹配模型
捕集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消费驱动下黄河流域隐含碳流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雷涯邻
李东芮
+3 位作者
张安
李莉
江勇
葛建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0,共8页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源和能源聚集导致该流域内产生了高CO_(2)排放。现有研究中少有聚焦黄河流域CO_(2)减排的,且对排放的规律性尚待进一步挖掘。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及“...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源和能源聚集导致该流域内产生了高CO_(2)排放。现有研究中少有聚焦黄河流域CO_(2)减排的,且对排放的规律性尚待进一步挖掘。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及“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消费驱动的要求,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黄河流域消费驱动下的产业与CO_(2)流动进行核算,并分别从省级层面和部门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各省份、各部门的产出与CO_(2)排放在黄河流域内外双循环中的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及CO_(2)排放受外省消费驱动较小;中下游地区CO_(2)排放量较高,主要受流域外省份消费驱动。带来高CO_(2)排放的主要产业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应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促进清洁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消费驱动
MRIO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聂超飞
陈文会
彭世垚
邵振权
李其抚
刘志晓
雷涯邻
赵君
机构
国家管网集团科学技术
研究
总院分公司
北
京
化
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
地质大学(
北
京)经济管理学院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
出处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6-20,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0411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YJC630009)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339)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SSCC202107)。
文摘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集群化部署是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引擎。为了解决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碳排放强度大、碳减排成本高等问题,本文在收集整理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投产及在建、拟建项目的产量或产能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二氧化碳捕集潜力计算模型,以及构建的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源汇匹配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的分布情况、碳排放量情况、CCUS项目的二氧化碳捕集潜力、CCUS项目的源汇匹配情况,以及CCUS项目的全流程成本。研究结果表明:1)当今,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形成了以“三西(蒙西、陕西、山西)+宁夏”为核心,以新疆、青海2省(自治区)为补充,以东部沿海省份为外延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2)在考虑了在建和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后,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碳排放量呈现出了显著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我国在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26388万t,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预计为64479万t。3)截至2020年,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对二氧化碳的年捕集潜力为55622万t,其中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是我国现代煤化工CCUS项目碳捕集潜力最大的省份(自治区),二氧化碳年捕集潜力分别为14873万t、9988万t、8088万t、4000万t。4)在兼顾了二氧化碳捕集规模与管道运输经济性的省份(自治区)之中,内蒙古及陕西与鄂尔多斯盆地、山东与渤海湾盆地、新疆与鄂尔多斯盆地及准噶尔盆地、江苏及浙江与苏北盆地分别形成了良好的源汇匹配关系。5)从CCUS全流程成本和碳捕集潜力及源汇匹配关系的角度来看,陕西、山东、江苏、浙江4省是适合优先运用现代煤化工CCUS技术的省份。
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产业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源汇匹配模型
捕集潜力
Keywords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CCUS
sourcing and sinking match model
capturing potential
分类号
F42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消费驱动下黄河流域隐含碳流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雷涯邻
李东芮
张安
李莉
江勇
葛建平
机构
北化中国工业碳中和研究院
北
京
化
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
地质大学(
北
京)经济管理学院
自然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
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
研究
室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9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6005-003)。
文摘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资源和能源聚集导致该流域内产生了高CO_(2)排放。现有研究中少有聚焦黄河流域CO_(2)减排的,且对排放的规律性尚待进一步挖掘。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及“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对消费驱动的要求,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黄河流域消费驱动下的产业与CO_(2)流动进行核算,并分别从省级层面和部门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各省份、各部门的产出与CO_(2)排放在黄河流域内外双循环中的特点。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及CO_(2)排放受外省消费驱动较小;中下游地区CO_(2)排放量较高,主要受流域外省份消费驱动。带来高CO_(2)排放的主要产业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应开发可再生能源电力产业,促进清洁高效发展。
关键词
隐含碳
消费驱动
MRIO
黄河流域
Keywords
embodied carbon
consumption-driven
MRIO
the Yellow River Basin
分类号
F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清洁高效利用战略研究
聂超飞
陈文会
彭世垚
邵振权
李其抚
刘志晓
雷涯邻
赵君
《资源与产业》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消费驱动下黄河流域隐含碳流动特征研究
雷涯邻
李东芮
张安
李莉
江勇
葛建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