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砂岩气藏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及其对水锁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山西组、太原组和石盒子组为例
1
作者 强小龙 文开丰 +6 位作者 王德龙 范海润 贾连超 杨国平 杜静 沈欣岚 姚合法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共1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气田主力致密砂岩气藏存在水锁伤害,气相相对渗透率的下降影响单井产能。采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气—水相相对渗流实验方法,分析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对水锁伤害的影响及控制...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气田主力致密砂岩气藏存在水锁伤害,气相相对渗透率的下降影响单井产能。采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高压压汞实验、核磁共振实验和气—水相相对渗流实验方法,分析孔喉结构和渗流特征差异对水锁伤害的影响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神木气田太原组孔喉尺度较大且相对均质,是渗透率较高的原因;山西组与盒8段孔喉结构相似,孔喉尺度较小、连通性和均质程度较优,渗透率略高。太原组可动流体赋存最多,其次是山西组的,盒8段可动孔隙最少;盒8段束缚水饱和度最高,其次是山西组的,太原组的最低;盒8段平均含水饱和度最高,水锁最严重,相对渗透率最低,山西组共渗能力略强于太原组的,受束缚水影响较多,可动气量偏低。孔喉结构质量决定可动流体赋存,制约气—水相相对渗流能力,体现为优质的孔喉条件赋存更多的可动流体,更有利于流体渗流,水锁伤害相对较低;毛细管压力约束的渗流差异是水锁伤害的主控因素,生产压差和成藏过程对水锁也有一定影响。在开发阶段均衡毛细管压力、控制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是缓解水锁伤害的关键。该结果为致密砂岩气藏渗流特征评价和增产策略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神木气田 山西组 太原组 石盒子组 致密砂岩气藏 孔喉结构 气—水相相对渗流 水锁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