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纪念鲁迅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6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乔生 郑亚 周令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4,共7页
尊敬的雒树刚部长、刘玉珠局长、令飞先生、各位来宾、各位同仁、朋友们:2016年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纪念,今天也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对公众开放60周年纪念日。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周年纪念 诞辰 逝世 座谈会 中国新文学 中国现代 文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北京鲁迅博物馆基本陈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0-80,共11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自1956年建成开放以来,起着宣传鲁迅、教育大众的作用。虽然鲁迅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但是在以博物馆空间为媒介的展示...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自1956年建成开放以来,起着宣传鲁迅、教育大众的作用。虽然鲁迅以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集体记忆中,但是在以博物馆空间为媒介的展示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陈列 中国现代文化 集体记忆 奠基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学术道路——“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3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7,共4页
各位专家、朋友们:为纪念现代中国文化大师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在这里举办“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鲁迅博物馆也迎来60周年馆庆纪念。我谨代表北京鲁迅博物馆向前来参会的国内外专家... 各位专家、朋友们:为纪念现代中国文化大师鲁迅先生诞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在这里举办“鲁迅遗产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鲁迅博物馆也迎来60周年馆庆纪念。我谨代表北京鲁迅博物馆向前来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学术道路 遗产 专家学者 文化大师 现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几桩往事
4
作者 叶淑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0月,至今已有58个年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博物馆有兴盛也有萧条、有繁荣也有平静。她就是在这样的历程中,逐渐壮大、成长。目前可谓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了。对于她来说可回眸的往事,可谓... 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0月,至今已有58个年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博物馆有兴盛也有萧条、有繁荣也有平静。她就是在这样的历程中,逐渐壮大、成长。目前可谓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了。对于她来说可回眸的往事,可谓多矣。本文谨向您述说“文革”中的几桩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文革” 现代化 兴盛 述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展示”到“阐释”: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陈列”策展理念浅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欣 黄乔生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2,共6页
基于阐释理念策划的展览,不仅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展览内容,还能够提高博物馆信息的传播效果。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陈列”的策划在理念上经历了从“展示”到“阐释”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展览内容体系的制定过程、文物信息的阐释方... 基于阐释理念策划的展览,不仅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展览内容,还能够提高博物馆信息的传播效果。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陈列”的策划在理念上经历了从“展示”到“阐释”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展览内容体系的制定过程、文物信息的阐释方法、“以鲁迅说鲁迅”的叙事策略等方面,最终实现从展览文本到鲁迅展览空间的转化。希望通过对策展经验的总结,探讨如何协调历史人物、观众与展示技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展览 策展 阐释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野先生铜像揭幕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隆重举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5-96,90,共3页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藤野先生 北京 铜像 东北大学 故宫博物院 鲁迅研究 文化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访问日本佐喜真美术馆
7
作者 陈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北京鲁迅博物馆 美术馆 日本 馆长 帝国主义侵略 社会底层 精神世界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鲁迅著译版本述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秦硕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92,96,共12页
本文从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数千种“鲁迅著译版本”中择取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藏品,析为“图书”类著译版本及“遗物”类著译版本两部分概述之。“图书”部分分为“全集”“著作”“译作”“外文”四大类;“遗物”部分分为“文稿、信稿及日... 本文从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数千种“鲁迅著译版本”中择取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藏品,析为“图书”类著译版本及“遗物”类著译版本两部分概述之。“图书”部分分为“全集”“著作”“译作”“外文”四大类;“遗物”部分分为“文稿、信稿及日记”“诗稿”“译稿”“鲁迅题赠许广平著译签名本”“油印本《生理学》讲义”“《中国小说史略》五种”六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著译版本 出版物 遗物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刻诗人的不懈吟唱——从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的卢鸿基抗战木刻作品谈起
9
作者 常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96,F0002,F0003,共13页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收藏着著名版画家、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卢鸿基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25幅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家的构图简洁、刀法凝练,擅于用整体的黑白色块进行组合对比,于方寸之间蕴含无限的动感和张力。这些已经微微泛黄的...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收藏着著名版画家、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卢鸿基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25幅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家的构图简洁、刀法凝练,擅于用整体的黑白色块进行组合对比,于方寸之间蕴含无限的动感和张力。这些已经微微泛黄的抗战木刻作品,既是精美的艺术品,也是珍贵的抗战文献和时代记忆。它们以粗犷而真诚的笔触,记录了一位命运多舛、饱经忧患的艺术家在硝烟弥漫、颠沛流离的抗战岁月中对理想和艺术的顽强坚守和不懈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木刻版画 艺术理论家 抗日战争时期 木刻 方寸之间 鸿基 时代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出版说明
10
作者 黄乔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一手札,从心到手,从手到笔,从笔到纸,往往经意不经意间,透露出写信人的情感、才学和态度,甚至揭示出写信人心灵隐秘的一角。因此,从个体抒写和表达的角度看,书信具有其他很多文体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和坦率性。出自名家之手的信札... 一手札,从心到手,从手到笔,从笔到纸,往往经意不经意间,透露出写信人的情感、才学和态度,甚至揭示出写信人心灵隐秘的一角。因此,从个体抒写和表达的角度看,书信具有其他很多文体所不具备的真实性和坦率性。出自名家之手的信札,既展示丰富浩大的内在精神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出版说明 手札 名人 馆藏 鲁迅 北京 精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木中的烟火气——从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所藏力群木刻作品说起
11
作者 常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3,80,共10页
力群是20世纪中国著名现代版画家,其创作历程从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开始,经历了抗战初期木刻艺术的快速发展和“延安画派”的最终形成,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力群的版画艺术创作几经波折,最终形成了... 力群是20世纪中国著名现代版画家,其创作历程从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开始,经历了抗战初期木刻艺术的快速发展和“延安画派”的最终形成,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力群的版画艺术创作几经波折,最终形成了面向大众、颇具日常生活情趣的风格特色。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木刻版画代表作品在北京鲁迅博物馆胡风文库均有收藏,印证了其在木刻艺术创作方面长期以来的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群 木刻 鲁迅 延安画派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发《藏品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燕丽 《中国博物馆》 2003年第3期90-96,共7页
关键词 藏品 博物馆 馆藏 鲁迅 集成管理 科技发展 数字化 东方 文物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品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96,共10页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的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①而藏品管理则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实现其收藏机构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博物馆对藏品进行保管、保护、整理、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②关于藏品管理... 博物馆藏品是国家的文化财产,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①而藏品管理则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实现其收藏机构职能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博物馆对藏品进行保管、保护、整理、研究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②关于藏品管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1986年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管理、科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和提供使用(对社会主要是提供藏品资料、研究成果)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品管理 收藏机构 博物馆藏品 科学管理 研究成果 文化和旅游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中文藏书概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6,共8页
鲁迅藏书是北京鲁迅博物馆最早一批收藏,也是最基础的馆藏之一,奠定了鲁博的馆藏体系。鲁博收藏了绝大部分鲁迅生前藏书,在诸多鲁迅遗物中,藏书相对具有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鲁迅藏书、读书的若干基本问题。本文以鲁迅藏中文书为... 鲁迅藏书是北京鲁迅博物馆最早一批收藏,也是最基础的馆藏之一,奠定了鲁博的馆藏体系。鲁博收藏了绝大部分鲁迅生前藏书,在诸多鲁迅遗物中,藏书相对具有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鲁迅藏书、读书的若干基本问题。本文以鲁迅藏中文书为例,将藏品实际情况与鲁迅在日记、书帐中的记录作对比,展现鲁迅对藏书的记录情况。整理书籍的具体信息,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鲁迅藏中文书籍的来源及相关内容,并由此进一步讨论他的文学事业、人际交往和收入与藏书之间的相互影响,书籍本体所反映的鲁迅阅读习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文 藏书 平装书 线装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鲁迅博物馆
15
作者 孙毅 《中国博物馆》 2008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以鲁迅旧居和鲁迅生平陈列为主要展示内容,1956年建成开放,旧居为小型四合院,系鲁迅1924年春购买并亲自设计改建,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他在此居住。旧居正房三间,中间为起居室,起居室后接的一间,当地俗称“老虎尾... 北京鲁迅博物馆以鲁迅旧居和鲁迅生平陈列为主要展示内容,1956年建成开放,旧居为小型四合院,系鲁迅1924年春购买并亲自设计改建,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他在此居住。旧居正房三间,中间为起居室,起居室后接的一间,当地俗称“老虎尾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博物馆 北京 展示内容 四合院 工作室 旧居 居室 陈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青年的圣地:北京鲁迅旧居的精神文化标识——以鲁迅迁居西三条21号100周年纪念特展为视角
16
作者 姜异新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91,共13页
在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百年之际,提炼出“文艺青年的圣地”的精神文化标识,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这是将民族魂的精神本体置于百年中国现当代史的经纬中进行观照与考量后标绘出的思想坐标。自迁居于此,鲁迅通过创办刊物,组建社团,... 在鲁迅迁居北京西三条21号百年之际,提炼出“文艺青年的圣地”的精神文化标识,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这是将民族魂的精神本体置于百年中国现当代史的经纬中进行观照与考量后标绘出的思想坐标。自迁居于此,鲁迅通过创办刊物,组建社团,引领示范,锻造大批文艺战士。“老虎尾巴”书桌上的煤油灯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光源,西三条21号成为中国新文学的记忆之场。此后才有了上海时期更多左翼青年的追随,及其逝世后革命圣地延安以鲁迅命名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对于文艺干部培养的制度化。正是因为当年的文艺青年许广平、王冶秋成长为新文化的中坚力量,在特殊历史时期采取机智的策略,西三条21号才得以有效保护,成为中国近现代名人故(旧)居保护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旧居 文化标识 西三条21号 文艺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本溯源——试述蔡元培与张謇对中国近代博物馆建设之异同
17
作者 刘静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张謇与蔡元培都是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却并没有追随清朝的灭亡而湮没于历史洪流,因为他们都有爱国之心,拯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投身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事业中,在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教育思想、科学民主理论的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设... 张謇与蔡元培都是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却并没有追随清朝的灭亡而湮没于历史洪流,因为他们都有爱国之心,拯救民族危亡的思想,投身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事业中,在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教育思想、科学民主理论的同时,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设施,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通过考察和实践,分别阐释博物馆理论、赋予中国博物馆历史使命,开展博物馆建设活动,成为中国博物馆的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蔡元培 中国近代博物馆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提升博物馆事业发展质量(笔谈)
18
作者 李耀申 陆建松 +1 位作者 王晓毅 蔡淋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6,130,共15页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重要论述,为博物馆事业的前行照亮了道路。一方面,博物馆凝聚了党和...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的重要论述,为博物馆事业的前行照亮了道路。一方面,博物馆凝聚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与热切期盼;另一方面,博物馆也面临着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特别筹划了本期笔谈,围绕贯彻《加快建设文化强国》要求,提升博物馆发展质量的主题进行交流,也真诚希望广大博物馆同仁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奋发有为,推动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工作者 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全集应该重视作家纪念馆的藏品——以鲁迅博物馆所藏现代作家书信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涛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6,共10页
本文以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现代作家书信为例,探讨编辑中国现代作家全集收录作家书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全集 纪念馆 藏品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幅埋藏了七十余年的珍贵鲁迅头像画作——从鲁迅博物馆藏旧画《鲁迅先生像》说开去
20
作者 夏晓静 常楠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4,共4页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有一幅没有署名的鲁迅头像画(见封三)。此画长29.4厘米,宽25.4厘米,画幅之上,未见作者署名、题辞及钤印等表明作者身份的标记,仅在画幅正面和背面空白处有铅笔或钢笔标注的“缩至一寸半”、“缩成这样宽”、“...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有一幅没有署名的鲁迅头像画(见封三)。此画长29.4厘米,宽25.4厘米,画幅之上,未见作者署名、题辞及钤印等表明作者身份的标记,仅在画幅正面和背面空白处有铅笔或钢笔标注的“缩至一寸半”、“缩成这样宽”、“中华”等字样,亦难以判断出自于何人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馆藏 画作 作者署名 作者身份 空白处 画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