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铁刚 施玉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40眼)和SN6AD1(+3D组)34例(40眼)。入选患者分别在超声乳化术后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D3或SN6AD1,观察术后1个月和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63cm、100cm);术后3个月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调查患者术后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率和脱镜率。结果 +3D组裸眼中间视力(63cm)在术后1个月时为0.70±0.27、术后3个月时为0.72±0.15,明显优于+4D组0.43±0.14、0.4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100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3D组的拟调节力为(5.45±0.56)D,优于+4D组的(4.90±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视角6.3°、4.0°、2.5°、1.0°、0.7°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视角6.3°、4.0°、2.5°、1.6°、0.7°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在调查问卷中两组视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脱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均可以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较高的术后脱镜率,低度数附加的SN6AD1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中间视力 对比敏感度 脱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的情绪状态与瞳孔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艾 刘铁刚 +1 位作者 席玲 卢正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不同情绪状况、性别及年龄与瞳孔直径及瞳孔直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面出租车等候区等候的人群进行观察,记录自愿受访的60名(60眼)等候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状态以及瞳孔直径的大小、直径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不同情绪状况、性别及年龄与瞳孔直径及瞳孔直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面出租车等候区等候的人群进行观察,记录自愿受访的60名(60眼)等候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状态以及瞳孔直径的大小、直径变化情况。按照被观察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18~40岁)和高年龄组(4l岁以上),并根据其情绪记录其为愉快、平静、焦虑及急躁4种状态。被观察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及情绪状况下瞳孔直径及直径变化情况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行IJsD检验。结果愉快、平静、焦虑及急躁4种状态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5,34±1.41)mm、(3.50±1.25)mm、(3.17±0.86)mm及(4.91±1.81)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3.24±1.99)mm、(1.62±1.25)mm、(1.01±0.89)mm及(2.86±1.93)mm;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及直径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6、9.87,均为P=0.000)。愉快组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平静组、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7;p=0.000、0.000),而与急躁组无明显差异(P=0.375、0.467)。急躁组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平静组、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42;P=0.001、0.001),而平静组与焦虑组之间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560、0.297)。男性及女性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4.61±1.64)mm及(2.95±1.58)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3.01±1.52)mm及(1.86±1.04)mm;不同性别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8、10.34,均为P=0.000)。男性瞳孔直径较女性偏大,变化能力偏强。低年龄组及高年龄组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5.10±1.62)mm及(3.84±1.47)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2.97±1.45)mm及(1.23±0.69)mm;不同年龄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11.47,均为P=0.000)。年轻人瞳孔直径大小较年长者偏大,变化能力偏强。结论正常人群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其情绪状态相关,愉快状态下瞳孔直径大并且瞳孔变化程度大,焦虑状态下瞳孔直径小并且瞳孔变化程度小。男性及年轻人较女性及年长者瞳孔直径大并且变化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大小 瞳孔变化 情绪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