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马爽 杜文莹 +1 位作者 曹平生 张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95-239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肺外合并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593例小儿MP肺炎中107例合并肺外合并症,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MP肺炎肺外合并症发生率为18%(107/593)。...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肺外合并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593例小儿MP肺炎中107例合并肺外合并症,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MP肺炎肺外合并症发生率为18%(107/593)。常见的肺外合并症有渗出性胸膜炎、皮疹、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其发生率分别为32.71%,29.91%,24.30%和7.48%。部分患儿同时有2种以上合并症。少数以肺外合并症为首发症状者误诊为其他疾病。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有肺外合并症,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并发症 胸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银新 贺永梅 宁守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64-3066,共3页
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中间丝蛋自家族中最大、最复杂的亚类,已成为临床上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角蛋白可从其增殖或凋亡的细胞中释放.释放出的角蛋白清楚反映了移行细胞... 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中间丝蛋自家族中最大、最复杂的亚类,已成为临床上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角蛋白可从其增殖或凋亡的细胞中释放.释放出的角蛋白清楚反映了移行细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仅上皮细胞可释放角蛋白.正常血循环中没有可表达角蛋白的细胞类型.骨髓分裂和化疗敏感的细胞也不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 上皮细胞 细胞骨架 辅助诊断 判断预后 药物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比较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海清 李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月1034例TLH和LAVH的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月1034例TLH和LAVH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子宫重量及术后病率、泌尿系损伤、肠管损伤、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果 10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TLH组手术时间(80.4±19.2)min与LAVH组(80.2±17.8)min无显著性差异(t=0.166,P=0.868);LAVH组出血量(53.4±14.3)ml显著多于TLH组(49.8±16.8)ml(t=-3.596,P=0.000);LAVH组排气时间(27.1±5.5)h显著长于TLH组(24.6±5.1)h(t=-7.059,P=0.000);LAVH组住院时间(5.4±1.2)d显著长于TLH组(5.1±1.4)d(t=-3.581,P=0.000)。LAVH组切除的子宫重量(286.1±28.2)g,与TLH组(279.6±27.4)g有显著性差异(t=-3.528,P=0.000)。术后病率TLH组1.4%和LAVH组1.7%无显著性差异(χ2=0.122,P=0.727)。术后泌尿系统损伤1例(LAVH组)、肠管损伤1例(TLH组)、血管损伤2例(2组各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0.6%(2/345)vs.0.3%(2/689),χ2=0.031,P=0.861]。术后随访0.5~5年,平均3.9年,无切口感染、切口疝、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TLH和LAVH均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铁刚 施玉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 目的评价两种具有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 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共69例(80眼),随机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Re-STORSN60D3(+4D组)35例(40眼)和SN6AD1(+3D组)34例(40眼)。入选患者分别在超声乳化术后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N60D3或SN6AD1,观察术后1个月和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63cm、100cm);术后3个月拟调节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调查患者术后不良视觉症状的发生率和脱镜率。结果 +3D组裸眼中间视力(63cm)在术后1个月时为0.70±0.27、术后3个月时为0.72±0.15,明显优于+4D组0.43±0.14、0.4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远视力(5m)、裸眼近视力(33cm)、裸眼中间视力(40cm、100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3D组的拟调节力为(5.45±0.56)D,优于+4D组的(4.90±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视角6.3°、4.0°、2.5°、1.0°、0.7°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视角6.3°、4.0°、2.5°、1.6°、0.7°眩光敏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D组优于+4D组(均为P<0.05)。在调查问卷中两组视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脱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两种不同附加度数的AcrySofReSTOR人工晶状体SN60D3和SN6AD1均可以提供良好的远视力、近视力、较高的术后脱镜率,低度数附加的SN6AD1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和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中间视力 对比敏感度 脱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愈美颗粒剂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夏雷 陆兴 周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7-439,共3页
以溴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在pH4.2时与氢溴酸右美沙芬形成有色的络合物,用氯仿提取后,在432nm处由比色法测定了愈美颗粒剂中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模拟处方回收率为99.94/。
关键词 酸性染料比色法 氢溴酸右美沙芬 愈美颗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胆化石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37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虎占 董泽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30,共1页
笔者自1983年以来,用自制的猪胆化石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37例,收效理想,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25岁~72岁,以40岁~60岁最多,占62%;单纯慢性胆囊炎12例,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25例。本组病例均经 A 超... 笔者自1983年以来,用自制的猪胆化石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37例,收效理想,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7例中,男14例,女23例;年龄:25岁~72岁,以40岁~60岁最多,占62%;单纯慢性胆囊炎12例,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25例。本组病例均经 A 超或 B 超检查证实,部分病例同时做了胆囊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结石 猪胆化石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症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心理干预 随机对照试验 认知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 认知分析治疗 聚焦式心理治疗 个体支持性治疗 自我指向个体治疗 小组治疗 家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的情绪状态与瞳孔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艾 刘铁刚 +1 位作者 席玲 卢正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不同情绪状况、性别及年龄与瞳孔直径及瞳孔直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面出租车等候区等候的人群进行观察,记录自愿受访的60名(60眼)等候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状态以及瞳孔直径的大小、直径变化情况...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不同情绪状况、性别及年龄与瞳孔直径及瞳孔直径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地面出租车等候区等候的人群进行观察,记录自愿受访的60名(60眼)等候者性别、年龄和情绪状态以及瞳孔直径的大小、直径变化情况。按照被观察者年龄分为低年龄组(18~40岁)和高年龄组(4l岁以上),并根据其情绪记录其为愉快、平静、焦虑及急躁4种状态。被观察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及情绪状况下瞳孔直径及直径变化情况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行IJsD检验。结果愉快、平静、焦虑及急躁4种状态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5,34±1.41)mm、(3.50±1.25)mm、(3.17±0.86)mm及(4.91±1.81)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3.24±1.99)mm、(1.62±1.25)mm、(1.01±0.89)mm及(2.86±1.93)mm;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及直径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6、9.87,均为P=0.000)。愉快组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平静组、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7;p=0.000、0.000),而与急躁组无明显差异(P=0.375、0.467)。急躁组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平静组、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42;P=0.001、0.001),而平静组与焦虑组之间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560、0.297)。男性及女性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4.61±1.64)mm及(2.95±1.58)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3.01±1.52)mm及(1.86±1.04)mm;不同性别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8、10.34,均为P=0.000)。男性瞳孔直径较女性偏大,变化能力偏强。低年龄组及高年龄组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分别为(5.10±1.62)mm及(3.84±1.47)mm,瞳孔直径变化分别为(2.97±1.45)mm及(1.23±0.69)mm;不同年龄被观察者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11.47,均为P=0.000)。年轻人瞳孔直径大小较年长者偏大,变化能力偏强。结论正常人群瞳孔直径及变化程度与其情绪状态相关,愉快状态下瞳孔直径大并且瞳孔变化程度大,焦虑状态下瞳孔直径小并且瞳孔变化程度小。男性及年轻人较女性及年长者瞳孔直径大并且变化程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大小 瞳孔变化 情绪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性厌食症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双作用机制抗抑郁剂 三环类抗抑郁药 激素 营养补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林问卷在肺栓塞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亚黎 谢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明确柏林问卷在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回顾同一时期接受睡眠监测的101名PE和66名非PE患者,比较柏林问卷与客观检查的差异,确定问卷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目的明确柏林问卷在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回顾同一时期接受睡眠监测的101名PE和66名非PE患者,比较柏林问卷与客观检查的差异,确定问卷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准确性。结果总共74名PE(73.3%)和46名非PE(69.7%)患者被睡眠监测诊断为OSA。在PE患者中,柏林问卷的准确程度相对偏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48.1%、78.8%和37.1%。PE患者报告嗜睡的比例显著低于非PE患者[27(36.5%)vs 26(56.5%),P=0.032]。PE患者比非PE患者Epworth评分偏低(8.6 vs 10.3,P=0.023)。结论在PE患者中,柏林问卷诊断OSA的准确性较低,与该类型患者嗜睡发生率较低有关。可疑OSA的PE患者需要接受睡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林问卷 肺血栓栓塞症 嗜睡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微小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忆南 邵蕾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785,共8页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参与大多数人类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生和转移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探讨UM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有望为UM的... 背景目前研究证实微小RNA(miRNA)参与大多数人类肿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成人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生和转移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探讨UM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有望为UM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目的筛选不同病理类型的UM组织中特异性miRNA表达谱。方法收集于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局部切除并经常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为梭型细胞型UM的标本4例和上皮细胞型UM标本4例,采用miRNA芯片分别检测2种UM组织中miRNA的表达,收集同期死于非肿瘤疾病的8个供体眼的正常葡萄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组间差异倍数筛选出差异≥2倍差异表达的miRNA;用在线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靶基因参与的信号功能通路。采用实时定量PCR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收集的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得到确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梭形细胞型及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HMB45、黑色素-A和S-100均呈阳性反应。与正常葡萄膜组织比较,在梭形细胞型UM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109个,其中29个上调,80个下调,上调的miRNA包括miR-146a-5P、miR-25-3P和miR-29b-1-5P,下调的miRNA包括miR-126-5P、miR-183-5P和miR-96-5P;上皮细胞型UM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50个,其中23个上调,27个下调,上调的miRNA包括miR-155-5p、miR-210和miR-378a-5p;下调的miRNA包括miR-199a-5p、miR-143-3p和miR-143-5p。在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共同上调的miRNA为miR-132-3p、miR-21-5P、miR-34a-5P和miR-34b-5P,共同下调的miRNA为miR-125b-2-3P、miR-126-3p、miR-199a-3P和miR-214-3P。梭形细胞型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所预测的靶基因分别参与癌症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细胞间黏附、胞吞作用、前列腺癌通路、结直肠癌通路和细胞黏附通路。结论与正常葡萄膜组织相比,梭形细胞型UM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中存在多种miRNA的差异表达,梭形细胞型UM和上皮细胞型UM组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miRNA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UM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病理 微小RNA 信号转导通路 差异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