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李莲叶 段颖杰 +6 位作者 李广玉 李奇 毛矛 田雨 吕东雪 张薇 刘新慧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 目的:调查PICU病儿营养风险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对所有入住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年龄在1岁至18岁的病儿,采用儿科Yorkhill营养不良评分工具(PYMS)和病儿临床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92例PICU病儿,首次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低营养风险32例(占6.5%),中风险76例(占15.4%),高风险384例(占78.1%),中/高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达93.5%,营养风险PYMS评分为(2.61±1.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儿体质指数、入院前发热时间、白细胞、病儿主诊断、病儿生病前饮食量、病儿父亲学历等是PICU病儿营养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U病儿处于营养高风险状态,建议PICU应规范开展营养筛查工作,早期识别营养高风险病儿及其影响因素,并积极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干预,以改善PICU病儿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 PICU 儿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高正常儿童内分泌科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一项定性研究
2
作者 吕娟 李豫川 +1 位作者 蔡思雨 王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766-3772,3786,共8页
背景 非矮小儿童及其家庭对身高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和生长激素滥用的可能。目的 探索因担心身材矮小于内分泌科就诊但身高正常的儿童家庭的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为正常身高儿童家庭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 背景 非矮小儿童及其家庭对身高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增加了医疗资源负担和生长激素滥用的可能。目的 探索因担心身材矮小于内分泌科就诊但身高正常的儿童家庭的就医原因及非医疗干预需求分析,为正常身高儿童家庭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样本量基于信息饱和原则确定,于2024年4—7月,收集于北京儿童医院就诊,主诉“自觉身材矮小,需要生长激素干预治疗”,但经医学诊断评估身高正常的孩子家长,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访谈提纲围绕着身高正常儿童内分泌科就诊原因、就诊目标及非医疗干预等,并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4组家庭,28名家长。受访对象年龄为30~53岁,其中男10名、女18名。家长带儿童就医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压力和期望、教育竞争压力、媒体影响、亲朋关系和社会比较以及文化价值观等)、知识和信息因素(误解生长激素的作用、医疗机构和医生建议、对医学盲目乐观的态度)、家长因素(家长的个人情绪和压力、从众心理、家长责任)、孩子因素(职业规划、遗传因素的考虑、婚育考虑、孩子心理健康)等。就诊目标包括身高达正常标准即可与身高需超过平均水平。家长通常会尝试饮食、睡眠和运动等自行干预方式,但实施过程中存在依从性问题。家长获取医疗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医疗专业人士、亲朋好友以及网络媒体等。家长对生长发育相关的专业知识、营养补充剂的选择以及非医疗干预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信息需求。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身高正常儿童家庭就诊内分泌科的多层面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压力和期望、教育竞争压力、媒体影响、对生长激素作用的误解等,此外,现有的非医疗干预信息未能充分满足此类家庭的具体需求,本文为其制订个性化非医疗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 儿童健康 正常身高儿童 医务人员 就医原因 信息需求 干预措施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北京市2-6岁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42
3
作者 刘靖 杨晓玲 +5 位作者 贾美香 曲成毅 施继良 刘钢 王晓华 邵翠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目的:通过针对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况调查,了解北京市2~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况。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样本21866人。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进行筛查,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进行诊断。结果:确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16人(儿童孤独症14人,不典型孤独症1人,Rett综合征1人),假阴性率0.80‰,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为0.73‰,校正现患率为1.53‰,年平均发现率为0.11%。;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民族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X^2:0.11~1.85,P=0.739—0.173),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现患率随家庭经济收入的降低而升高(趋势X^2=4.70,P=0.030);25%的确诊儿童父母尚未发现儿童存在异常或尚未带儿童就诊,80%的确诊儿童未得到治疗康复,所有确诊儿童都有康复需求。结论:北京市2~6岁儿童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现患率并不低,家庭低收入是儿童发生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危险因素,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就诊率低,康复率低,所有儿童都有康复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充分重视这一群体及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广泛性发育障碍 精神残疾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农村慢性病病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白德华 徐俊杰 +5 位作者 郑淑美 李建国 于海兰 路孝琴 刘绍杰 杜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农村慢性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274名"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农村地区全科医生进行了定性访... 目的:了解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农村慢性病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274名"零差率"政策实施前后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农村地区全科医生进行了定性访谈。结果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后,农村慢性病病人遵照医生要求按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和规律服药情况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8.4%的患者认为每月药费支出降低,87.4%的农村慢性病病人认为"零差率"药品满足了治疗要求。结论北京市药品"零差率"政策降低了农村慢性病病人的医药费用负担,为农村慢性病病人的长期照顾管理提供了保障,但需进一步增加某些慢性病"零差率"药物品种、提高"零差率"药品质量、保证"零差率"药品供应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零差率 农村 社区卫生服务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青春期女孩低体重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皖华 杜学勤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5-57,28,共4页
目的 调查青春期女孩低体重率并探讨适合我国青春期女孩体重指数 (BMI)的评价标准。方法 对 12 14名北京城乡 12~ 13岁女学生 1995年营养状况调查的样本资料进行分析 ,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骨龄、月经初潮、第二性征发育... 目的 调查青春期女孩低体重率并探讨适合我国青春期女孩体重指数 (BMI)的评价标准。方法 对 12 14名北京城乡 12~ 13岁女学生 1995年营养状况调查的样本资料进行分析 ,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骨龄、月经初潮、第二性征发育、左前臂远端 1 3和 1 10位点桡尺骨骨矿含量、骨密度、骨宽度。BMI评价采用改良的我国卫生部和国家教委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结果 低体重率 (BMI<18)为 32 2 % ,低体重组比正常体重组生长发育指标明显滞后 ,尺骨远端 1 3位点骨矿含量 (BMC)低于平均水平的危险性增加 (Odds值 1 75 ,95 %可信区间为 1 0 4~ 2 95 ) 75 %。结论 高的低体重率是北京青春期女孩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 ,BMI <18可作为生长发育滞后和具有低骨密度危险的分界点 ,月经初潮可作为营养状况的监测指标。对低体重女孩应采取营养等干预措施 ,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女孩 低体重 体重指数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月坛社区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海鹰 赵砚池 +8 位作者 戴勤芳 周文利 王丽 陈洁 孙雪峰 林淑芃 席春生 乔晞 刘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社区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横断面分析196例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MS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196例中、老年人M... 目的调查北京市月坛社区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横断面分析196例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MS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196例中、老年人MS总患病率为16.3%,中年组MS患病率为11.6%,老年组MS患病率为20.0%;196例中、老年人MS的发生与年龄、体质指数相关(P<0.01),而男性仅与体质指数相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北京市月坛社区自我评价健康的中、老年人MS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年龄与体质指数,男性MS防治的重点应放在40岁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自我评价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头围预估0~6岁儿童真耳-耦合腔差的研究
7
作者 李颖 金欣 +3 位作者 童仁杰 王雪瑶 刘海红 张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 目的探索依据儿童头围预估真耳-耦合腔差(real-ear-to-coupler difference,RECD),以此进一步优化儿童助听器个性化精准验配方案。方法对106例儿童(197耳)采用软尺进行头围测量,采用Otometrics AURICALTM对受试儿童进行个体RECD测试。利用SPSS软件一元回归分析头围、月龄与儿童各频率RECD值的相关性。结果(1)男孩头围略大于女孩,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一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750~6000 Hz处儿童RECD值与头围呈负相关关系,1000~6000 Hz的RECD值可与头围建立回归方程;(3)依据头围通过回归公式计算出的RECD值,在1000~3000 Hz以及6000 Hz处与儿童实际RECD无显著差异。结论0~6岁儿童的个体RECD值与头围相关,随着头围增大,中高频处RECD值逐渐减小;针对体格发育与生理年龄不符的儿童,可依据头围预估儿童中高频处REC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真耳测试 真耳-耦合腔差 头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试点社区居民对大肠癌筛查的看法和对大肠癌认知情况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曲利园 王亚东 +6 位作者 王贵齐 王芮 彭德银 何晓丽 张凤珍 张建东 郑春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1935-1937,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肠癌筛查试点社区居民对开展大肠癌筛查的看法和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为社区肿瘤筛查方法的改进和筛查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开展大肠癌筛查的4个社区中,随机选取居民113人,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电话访谈和重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肠癌筛查试点社区居民对开展大肠癌筛查的看法和对大肠癌的认知情况,为社区肿瘤筛查方法的改进和筛查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在开展大肠癌筛查的4个社区中,随机选取居民113人,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电话访谈和重要知情人访谈。结果多数居民认为大肠癌筛查非常重要而且有必要,希望能够加强宣传力度,提供全面的服务,由固定机构持续进行;居民不愿意参加筛查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忙,筛查过程复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不愿意进一步做肠镜检查的原因主要是怕痛苦,经济因素,心理负担重等;多数居民了解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但不全面。结论社区大肠癌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社区居民对大肠癌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但需求很大,需要在平时加强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大肠 流行病学 认知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疗服务绩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改芬 李宪 +10 位作者 王伊龙 杜万良 周永 李子孝 赵性泉 王春雪 高晓兰 郭默宁 谢学勤 胡牧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对2010年度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估。方法以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常规报告系统中的脑血管病数据为基础,采用北京版诊断相关组(Beijin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BJ-DRGs)... 目的对2010年度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估。方法以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常规报告系统中的脑血管病数据为基础,采用北京版诊断相关组(Beijin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BJ-DRGs),对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涉及的122家医院中,各医院DRGs组数范围为1~16,中位数为5,病例组合指数范围为0.75~1.86,中位数为1.00;费用消耗指数中位数为1.07,54.92%的医院费用消耗指数>1;时间消耗指数中位数为1.21,72.1 3%的医院时间消耗指数>1;52.46%的医院的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均>1。在低风险组和中低风险组,患者住院死亡率为0;在中高风险组,患者住院死亡率中位数为3.0%。结论在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医疗服务中,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措施,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利用,降低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绩效服务 评价 诊断相关组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爱红 田蕊 +7 位作者 张润华 东黎光 郝春怡 沈凌霞 潘岳松 姜勇 王拥军 刘改芬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知情同意的社区居民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获得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疾病...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石景山社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知情同意的社区居民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获得人口学、行为生活方式、疾病史、用药史、收缩压及舒张压等信息,将资料完整者纳入研究,统计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854例社区居民资料完整,女性2562例,男性129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47.90%(1846/3854),知晓率78.49%(1449/1846),治疗率67.77%(1251/1846),控制率48.75%(900/1846)。男性高血压患病率54.33%(702/1292),知晓率75.64%(531/702),治疗率63.11%(443/702),控制率45.30%(318/702);女性高血压患病率44.65%(1144/2562),知晓率80.24%(918/1144),治疗率70.63%(808/1144),控制率50.87%(582/1144)。女性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在40~<50岁组最低,控制率在70~≤81岁组最低,男性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最低是40~<50岁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和体重指数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仍需要进一步增强;女性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高血压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0年北京友谊医院脑血管病药物应用分析
11
作者 严钧 刘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1期876-881,共6页
目的评价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0年脑血管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efined daily dose,ODD),对我院脑血管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评价北京友谊医院2008~2010年脑血管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efined daily dose,ODD),对我院脑血管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日均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友谊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逐年递增,脑血管病药物销售金额也随之上升,其中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和奥扎格雷粉针3种脑血管病药物在近3年的销售金额均居前3位;DDDs排序前3位的脑血管病药物分别为阿司匹林肠溶片(合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尼麦角林胶囊。结论北京友谊医院使用脑血管病药物基本合理,遵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对均衡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费用 药物 经济学 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内两次注射CT和MR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保翠 王可欣 +4 位作者 杨雪 孙艳 马帅 罗健 邱建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53,共7页
目的:研究短期内两次注射CT和MR对比剂增强扫描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行CT和MR增强扫描的住院病例,检查时间在两周以内。另收集同期在本院行单独CT或单独MR增强检查的住院病例。采集住院病例资料中... 目的:研究短期内两次注射CT和MR对比剂增强扫描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行CT和MR增强扫描的住院病例,检查时间在两周以内。另收集同期在本院行单独CT或单独MR增强检查的住院病例。采集住院病例资料中的临床信息、增强扫描信息和注射对比剂前后的肾功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增强检查方式、增强检查时间、增强前1周以内的基础血肌酐值、增强后48~72小时的血肌酐值等。根据基础血肌酐与增强后48~72小时血肌酐的变化,将患者分为急性对比剂肾损害(CI-AKI)组和non-CI-AKI组。计算CI-AKI的发生率,并比较CI-AKI组与non-CI-AKI组之间临床信息、增强扫描信息的差异。以临床信息、增强扫描信息和注射对比剂前的肾功能信息作为自变量,拟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CI-AK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649位患者的信息,包括:212位患者行单次CT增强检查;165位患者行单次MR增强检查;272位患者在两周之内行CT和MR共两次增强检查,两次增强检查中位间隔时间为45.8(21.4,96.6)小时。649例患者中有15例发生CI-AKI,发生率为5.5%(95%CI:0.032~0.091)。在CI-AKI组和non-CI-AK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疾病史、基础肾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增强、短期内两次增强者CI-AKI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和基础血肌酐值是CI-AKI的影响因素(P<0.05)。短期内行两次CT和MR增强与单次增强相比,不增加CI-AKI的风险。结论:高血压和基础血肌酐值是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而短期内行CT和MR增强与单次增强相比不增加CI-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对比剂肾损害 对比增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张迪 葛明 +2 位作者 马文平 李大鹏 郑铁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对比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及术后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 目的对比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与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的围手术期风险因素及术后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和颅骨重建术治疗组,对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数据以及术前、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和颅腔容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11例,男8例、女3例;颅骨重建术组6例,男4例、女2例。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组与颅骨重建术治疗组患儿术前、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以及术前颅腔容积分别为:术前头颅指数(0.72±0.06)比(0.67±0.04),术后随访期间头颅指数(0.77±0.06)比(0.73±0.01),术前颅腔容积(753.54±94.25)mL比(812.02±79.89)mL,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8.23±2.10)个月比(14.57±5.54)个月]、手术时长[(2.24±0.22)h比(5.00±0.52)h]、术中出血量[70.0(57.5,122.5)mL比120.0(100.0,127.5)mL]、住院费用[31355.0(27595.0,37554.0)元比116414.5(98185.3,124383.5)元]以及术后随访颅腔容积[(823.72±93.94)mL比(956.54±149.31)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和颅骨重建术治疗婴幼儿非综合征型矢状缝早闭,均能改善患儿头颅指数和颅腔容积;π型截骨术后辅助头盔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疗费用低,而颅骨重建术对于患儿术后颅腔容积的扩大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矢状缝早闭 外科手术 颅骨切除术 治疗结果 婴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桂香 何靖雅 +7 位作者 张杰 赵靖 王华 许志飞 郑莉 王晨 李晓丹 张亚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6-961,共6页
目的观察儿童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 A H S)抗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儿童OSAHS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轻中度OSAHS患儿50例,记录病史、腺样体大小、扁桃体大小、OSA-18问卷评分... 目的观察儿童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 A H S)抗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儿童OSAHS与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轻中度OSAHS患儿50例,记录病史、腺样体大小、扁桃体大小、OSA-18问卷评分,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复查PSG、腺样体大小、扁桃体大小及OSA-18问卷,并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50例患儿中,轻度OSAHS37例,中度OSAHS 13例;共治愈19例(38%),其中轻度OSAHS 17例,中度OSAHS 2例;显效14例(28%);有效5例(10%);总体有效率为76%(38/50)。与治疗前比较,轻度OSAHS患儿治疗后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混合性呼吸暂停指数(MAI)降低,腺样体、扁桃体体积缩小,OSA-18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OSAHS患儿治疗后OA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腺样体、扁桃体体积及OSA-18评分、MA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桃体体积变化与PSG参数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抗炎治疗可明显改善OSAHS患儿的PSG指数、腺样体和扁桃体体积及生活质量,对轻度OSAHS患儿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儿童 投药 鼻内 糖皮质激素类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0
15
作者 卫华 王拥军 +1 位作者 颜振瀛 华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的确切关系 ,寻找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电脑声像仪对 2 97例脑卒中患者和 96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病的确切关系 ,寻找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电脑声像仪对 2 97例脑卒中患者和 96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脑血管病组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 187人 ,占 6 3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6 5 % ;脑梗死组严重颈动脉狭窄 (>5 0 % )的发生率 (15 6 % )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 (4 3% ,2 1% ) ;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年龄、糖尿病、ApoA1(负相关 )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除年龄影响因素外 ,高血压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超声波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肝剪切波速与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9
16
作者 孙德胜 孟繁坤 +2 位作者 王金锐 邵金华 崔立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剪切波速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以103例慢性肝病患者及26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定量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通过肝穿刺活检,以病理纤维化分级程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 目的:探讨肝剪切波速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以103例慢性肝病患者及26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分别定量测定肝脏的剪切波速;通过肝穿刺活检,以病理纤维化分级程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各纤维化分级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结果:103例肝病组患者中的94例进行肝穿刺活检;F0级的肝病患者与健康对照F0级之间剪切波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8);除肝纤维化F0级与F1级、F3和F4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剪切波速均值之间(F0与F2、F3、F4之间,F1与F2、F3、F4之间,F2与F3、F4之间)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肝纤维化F≥1、F≥2、F≥3和F=4分别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4、0.958、0.966、0.895,对应的肝脏剪切波速临界阈值分别为1.42m/s、1.60m/s、2.19m/s、2.41m/s,对应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2.0%、93.2%、96.3%、93.9%;特异性分别为82.1%、86.4%、88.2%、81.9%。结论:肝纤维化是影响肝脏剪切波速的主要因素;肝脏剪切波速随纤维化分级的增高而增快,是判断慢性肝病肝脏纤维化程度及分级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声脉冲辐射力技术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剪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核磁黑血成像技术评估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病程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旗 杨晓旭 +5 位作者 段祥攻 吴芳 武晔 杜祥颖 段建钢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0-423,共4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黑血血栓成像(BTI)技术评价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在病程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37例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VT的患者,均另行BTI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出现至BT...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黑血血栓成像(BTI)技术评价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在病程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37例常规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VT的患者,均另行BTI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出现至BTI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组(≤14 d,23例)和慢性组(>15 d,14例)。测量BTI图像上检测到的血栓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两组血栓信号的差异。以MR静脉成像(MRV)检查结果作为参照,计算血管节段水平BTI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血栓SNR在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为206±97和94±41,CNR为201±96和8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和5.0,均P<0.01)。(2)37例CVT患者中,MRV共检出159处脑静脉及静脉窦节段存在血栓,BTI在其中152处准确识别血栓,在352处排除血栓,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152/159)和98.0%(352/359)。结论 BTI技术实现脑静脉血栓直接成像,能够准确区分急性与慢性血栓,具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成像 黑血血栓成像 颅内静脉血栓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率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齐丹青 姚济荣 +3 位作者 杜汉萍 张雪 薄雅萍 唐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回顾性调查605例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设计风险评估观察表,对322例患者(干预... 目的探讨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对回顾性调查605例股动脉穿刺介入诊疗患者(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局部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设计风险评估观察表,对322例患者(干预组)采用风险评估、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个体化健康指导及改进护理用具等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前瞻性干预,观察两组间血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血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2.17%(7/322)和5.12%(3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2,P<0.05),血肿发生严重程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股动脉穿刺点局部血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股动脉穿刺点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评价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及其侧支循环的特点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颖 蒋涛 +2 位作者 王亚杰 翟小力 翟仁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不同CT分型及门静脉病变范围的侧支循环特征。方法收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标准化上腹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其中40例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别行VR、MIP和MPR重组。Ⅰ型:门静...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不同CT分型及门静脉病变范围的侧支循环特征。方法收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标准化上腹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其中40例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分别行VR、MIP和MPR重组。Ⅰ型:门静脉原因不明的管腔狭窄或消失;Ⅱ型:门静脉管腔正常或增粗,内可见栓子形成;Ⅲ型:门静脉走行区病变推挤侵犯门静脉,门静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观察CTPV侧支血管的CT表现,对比分析不同CT分型的年龄及门静脉不同病变范围侧支血管的特点。结果Ⅰ型与Ⅱ型和Ⅲ型的年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肝内门静脉病变比较,肝内外门静脉病变的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的显示率高(P<0.05)。CTPV中的胆支、胃支是参与门-门短路和门体分流的最常见的侧支血管,显示率分别为100%、81.9%。73.5%胆支、8.4%胃支、18.1%胆支和胃支共同参与门-门短路的侧支循环。结论不同CT分型的CTPV,Ⅰ型患者年龄小于Ⅱ型和Ⅲ型。门静脉病变范围广的CTPV中,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的显示率高。胆支是构成CTPV门-门短路的主要侧支血管,部分胃支也形成侧支参与门-门短路侧支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样变性 侧支循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管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7
20
作者 于平 戴定可 +1 位作者 钱晓军 翟仁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693-695,共3页
目的分析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关胆管感染及其防治。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其中肝胆管癌81例,胰腺壶腹肿瘤42例,胃肠肿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瘤58例。全部病例根据病情分别给以保肝、支持、抗炎治疗,并根据胆管梗阻... 目的分析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关胆管感染及其防治。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其中肝胆管癌81例,胰腺壶腹肿瘤42例,胃肠肿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瘤58例。全部病例根据病情分别给以保肝、支持、抗炎治疗,并根据胆管梗阻情况分别施行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记录、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感染的发生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以胆道感染为主。术前合并胆系感染者62例(34.3%),术后感染控制50例,未能控制12例。术后新发胆系感染18例(15.1%),感染控制13例,未能控制5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因重度感染导致死亡17例(9.4%)。胆汁培养显示革兰阴性肠杆菌及其内毒素血症是导致重度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65例(35.9%),主要为轻型,无重症坏死型胰腺炎发生,及时抗胰腺炎治疗,均预后良好。胆漏肝内胆汁性脓肿1例(0.55%),经穿刺引流脓肿冲洗抗感染治疗治愈。结论胆系感染是胆管梗阻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经皮肝穿胆汁引流围手术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 介入放射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