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工艺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重阳 马世峰 +5 位作者 耿仕夏 吴娜莎 张淼 姚婷 王继彤 晁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141,共10页
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以及合成肽,具有调节生理活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重要作用。生物活性肽应用于水产饲料,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及生长性能。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酶解法、微... 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以及合成肽,具有调节生理活动、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等重要作用。生物活性肽应用于水产饲料,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抗病能力及生长性能。其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但存在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在水产饲料中的稳定性差、吸收率较低等问题,优化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工艺、提高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是提升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关键。文章综述了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制备工艺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生产工艺 功能特性 动物营养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李重阳 李孟韩 +5 位作者 邱凯 马世峰 耿仕夏 王静 姚婷 张海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6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30日龄雄性乌苏里貉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乌苏里貉。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30日龄雄性乌苏里貉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乌苏里貉。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乙醇梭菌蛋白),试验组饲粮分别添加0.5%(Ⅱ组:替代10%鱼粉)、1.0%(Ⅲ组:替代20%鱼粉)、1.5%(Ⅳ组:替代30%鱼粉)的乙醇梭菌蛋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各组乌苏里貉的体重、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乌苏里貉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与Ⅰ组相比,Ⅳ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其他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Ⅰ组相比,Ⅲ组和Ⅳ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Ⅳ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利用乙醇梭菌蛋白替代30%的鱼粉(添加量为1.5%)对乌苏里貉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替代10%鱼粉(添加量为0.5%)时经济效益最好,同时可以较好地改善乌苏里貉的生长性能并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育成期 乙醇梭菌蛋白 鱼粉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对乙醇梭菌蛋白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方起 马世峰 +3 位作者 陈颖 梁化亮 李重阳 晁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试验旨在评价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和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对乙醇梭菌蛋白中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乙醇梭菌蛋白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_(2)O... 试验旨在评价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和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对乙醇梭菌蛋白中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的基础饲料和30%的乙醇梭菌蛋白组成,并添加0.1%的三氧化二钇(Y_(2)O_(3))作为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6.03±0.09) g的黑鲷360尾,分为两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两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45.00±0.50) g的建鲤180尾,分为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两组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试验饲料。结果表明,黑鲷对乙醇梭菌蛋白中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为99.89%、100%、95.16%~100%、88.60%和100%;建鲤对乙醇梭菌蛋白中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分为78.68%、95.00%、96.12%~100%、52.26%和100%。总体而言,乙醇梭菌蛋白的粗蛋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处在较高水平。由此可知,对黑鲷和建鲤而言,乙醇梭菌蛋白是较好的单细胞蛋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 建鲤 蛋白质 氨基酸 总磷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魏洪城 郁欢欢 +7 位作者 陈晓明 晁伟 邹方起 陈沛 郑银桦 吴秀峰 梁旭方 薛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90-420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新型蛋白质源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25.70±0.03)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J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 本试验旨在探究新型蛋白质源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25.70±0.03) g的草鱼54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J0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用5%(J5组)和10%(J10组)的乙醇梭菌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27.5%和55.0%的豆粕。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1) J5组草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J10组(P<0.05),与J0组无显著差异(P>0.05)。J5组草鱼的增重率显著高于J0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J0组(P<0.05)。2) J5和J10组草鱼的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低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J5组(P<0.05),J5组显著高于J0组(P<0.05); J10组草鱼的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J0和J5组(P<0.05);J10组草鱼的血浆AST/ALT显著高于J0和J5组(P<0.05); J5组草鱼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J0和J10组(P <0.05)。各组草鱼的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 J10组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J5组(P<0.05)。各组的全鱼粗灰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4)从肝胰脏和肠道的病理切片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梭菌蛋白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草鱼肝胰脏核聚集加剧,而肠道病变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由此可知,草鱼饲料中添加5%乙醇梭菌蛋白有利于草鱼生长,但添加量提高到10%则会影响草鱼生长,降低存活率,并导致肝脏损伤。因此,乙醇梭菌蛋白在草鱼饲料中的推荐使用量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梭菌蛋白 草鱼 豆粕 生长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工艺参数对犬粮加工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重阳 杨洁 +2 位作者 李军国 张嘉琦 蒋万春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11,共6页
试验以犬粮配方为基础,对膨化工艺参数与犬粮膨化加工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优化加工高品质犬粮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综合考察物料水分含量(A)、模头温度(B)和螺杆转速(C)3个变量对犬粮容重、膨化度、硬度、酥脆性和... 试验以犬粮配方为基础,对膨化工艺参数与犬粮膨化加工质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优化加工高品质犬粮的工艺参数。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综合考察物料水分含量(A)、模头温度(B)和螺杆转速(C)3个变量对犬粮容重、膨化度、硬度、酥脆性和单位机械耗能(SME)的影响,建立各加工质量指标与3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和容重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各项工艺参数均显著影响产品质量,其中水分含量和螺杆转速的影响最为明显。利用回归分析结果,在Design Export 8.0中优化得到适合犬粮膨化加工的参数组合:水分含量27.8%、模头温度132℃、螺杆转速234 r/min;随着物料水分含量的增加,犬粮容重、硬度和SME显著降低,膨化度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粮 膨化工艺参数 容重 膨化度 加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重阳 马世峰 +4 位作者 邹方起 晁伟 薛敏 王璐 王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37,共6页
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鱼粉是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蛋白来源之一,然而由于资源存量变化和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鱼粉价格攀升和产量下降,亟需寻求新型可替代蛋白源来满足水产养殖业的可持... 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鱼粉是水产养殖业中最主要的蛋白来源之一,然而由于资源存量变化和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鱼粉价格攀升和产量下降,亟需寻求新型可替代蛋白源来满足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单细胞蛋白是从藻类、真菌和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中提取的一种蛋白原料,目前被广泛用作水产动物配方中的蛋白质/氨基酸来源、脂肪酸来源以及生物活性成分来源,且在配方中的占比正在逐步增加。文章重点介绍了单细胞蛋白作为饲料蛋白原料在水产养殖营养和水产膨化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 水产养殖 膨化饲料 氮代谢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梭菌蛋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厦菁 李重阳 +5 位作者 茅沈丽 叶金玲 范秋丽 晁伟 邹方起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17-3630,共14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生长性能、血浆和肠道免疫指标、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屏障基因表达等指标的监测,研究乙醇梭菌蛋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确定乙醇梭菌蛋白在黄羽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随...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生长性能、血浆和肠道免疫指标、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屏障基因表达等指标的监测,研究乙醇梭菌蛋白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确定乙醇梭菌蛋白在黄羽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用1280只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速型麻黄鸡,按照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公母各占1/2)。7组肉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加入0(对照)、0.8%、1.6%、2.4%、3.2%、4.0%、8.0%乙醇梭菌蛋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56 d。结果显示:1)1~21日龄阶段,3.2%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组(P<0.05);3.2%和8.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6日龄,4.0%和8.0%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组(P<0.05),4.0%和8.0%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组(P<0.05)。2)乙醇梭菌蛋白对黄羽肉鸡21和56日龄各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3)21日龄时,4.0%组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0.8%和2.4%组(P<0.05)。4)21日龄时,对照组和4.0%组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高于0.8%组(P<0.05);1.6%、4.0%和8.0%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4%组(P<0.05)。56日龄时,3.2%、4.0%和8.0%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组(P<0.05)。5)21日龄时,1.6%、2.4%、3.2%、4.0%和8.0%组空肠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组(P<0.05);1.6%组空肠黏膜中闭合蛋白1(Claudin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组(P<0.05);2.4%、3.2%和8.0%组空肠黏膜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组(P<0.05)。6)乙醇梭菌蛋白显著影响黄羽肉鸡粗蛋白质代谢率(P<0.05),其中4.0%和8.0%组粗蛋白质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乙醇梭菌蛋白对黄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有提高和改善作用。黄羽肉鸡饲粮中乙醇梭菌蛋白的适宜添加量为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鸡 乙醇梭菌蛋白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粗蛋白质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