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白酒质量安全现状浅析 被引量:64
1
作者 张秋 范光森 李秀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0,共6页
白酒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白酒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造成白酒行业信任危机。为此,该文从影响我国白酒安全和品质两个方面可能存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概括性控制措施及... 白酒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国民健康和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近年来,白酒质量与安全问题日益凸现,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造成白酒行业信任危机。为此,该文从影响我国白酒安全和品质两个方面可能存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概括性控制措施及建议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白酒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质量安全 安全风险 品质风险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蒸煮对马铃薯风味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兵 张敏 梁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00-204,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嗅闻技术对蒸煮30~180 min时间内的马铃薯产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过度蒸煮对马铃薯感官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蒸煮时间内分别检测到39、26、23、21、21、21种风味物质。随着蒸煮时...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嗅闻技术对蒸煮30~180 min时间内的马铃薯产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过度蒸煮对马铃薯感官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规律,在不同的蒸煮时间内分别检测到39、26、23、21、21、21种风味物质。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由开始的肉黄色逐渐变暗,且不良风味不断增强;使马铃薯产品具有香味的己醛、壬醛、反-2-辛烯醛、癸醛、反,反-2,4-庚二烯醛、反-2-壬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反,反-2,4-癸二烯醛等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随蒸煮时间延长,马铃薯的特征风味物质甲硫基丙醛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此外,受其他关键风味物质减少的影响,甲硫基丙醛增加了马铃薯产品整体风味的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蒸煮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然 张笑雨 +2 位作者 刘朋肖 范光森 李秀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01-107,共7页
从山东淄博酒曲中筛选得到1株产耐热木聚糖酶菌株FSD0302,经鉴定为疏绵状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对该菌进行单因素优化产酶条件考察,结果显示:当玉米芯木聚糖粒度20~40目、质量浓度4 g/100 mL、初始培养基pH 6.0、发酵温度50... 从山东淄博酒曲中筛选得到1株产耐热木聚糖酶菌株FSD0302,经鉴定为疏绵状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对该菌进行单因素优化产酶条件考察,结果显示:当玉米芯木聚糖粒度20~40目、质量浓度4 g/100 mL、初始培养基pH 6.0、发酵温度50℃、转速200 r/min时,T.lanuginosus FSD0302所产木聚糖酶活力高达5 357.1 U/mL,比活力为10 493.72 U/mg,较初筛时产酶量提高了2.9倍;该菌可产2种木聚糖酶,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0 kDa和60 kDa,酶学性质考察结果表明,该菌所产木聚糖酶粗酶的最适温度为75℃,最适pH值分别为5.5及7.5且在pH 3.5~9.0范围内可保留50%以上酶活力。综上所述,来源于T.lanuginosus FSD0302的耐热木聚糖酶可在低聚木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绵状丝孢菌 耐热木聚糖酶 发酵条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组分对米蛋白功能性质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敏 殷东 王长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1-57,共7页
以不同配比米蛋白组分的样品为试材,比较各样品的功能性质变化,明确各蛋白组分对蛋白产品品质影响的差异,为今后进行分子设计和重组生产米蛋白产品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各蛋白样品的溶解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性质研究... 以不同配比米蛋白组分的样品为试材,比较各样品的功能性质变化,明确各蛋白组分对蛋白产品品质影响的差异,为今后进行分子设计和重组生产米蛋白产品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各蛋白样品的溶解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持水性/持油性等功能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米糠浓缩蛋白的溶解性比大米浓缩蛋白高200%左右;米糠蛋白各功能性质显著优于大米蛋白,但大米蛋白的起泡稳定性比米糠蛋白提高近20%。米蛋白中的清蛋白提高产品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降低起泡稳定性;醇溶蛋白提高产品的乳化特性;谷蛋白提高产品的起泡稳定性。蛋白产品的功能性质与蛋白组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大米蛋白 蛋白组分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马铃薯全粉对面条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开迪 梁杉 +2 位作者 张敏 朱永 李欣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9-245,共7页
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小麦面条和马铃薯面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双因素方法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载荷分析,研究添加马铃薯全粉以及面条种类对面条风味物质及挥发性气味的影... 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小麦面条和马铃薯面条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通过双因素方法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载荷分析,研究添加马铃薯全粉以及面条种类对面条风味物质及挥发性气味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不同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面条。6种面条的挥发性气味差异主要表现在无机硫类和短链烷烃类物质上。醛类化合物是面条的主要风味化合物,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增加,面条挥发性气味明显增强,生鲜面中风味化合物越来越丰富。20%马铃薯全粉含量的生鲜面和挂面在气味上有一定相似性,但两者风味物质含量依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己醛、正己醇、2-戊基呋喃为马铃薯生鲜面中相对含量最高的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2-戊基呋喃、己醛、反-2-壬烯醛为马铃薯挂面中相对含量最高的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面条种类和添加马铃薯全粉对面条风味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添加马铃薯全粉的影响更为显著。香叶基丙酮只存在于马铃薯面条中,与配料中添加马铃薯全粉直接相关。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全粉对面条挥发性风味物质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面条 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立芹 殷欢 +4 位作者 成柳洁 龚艺 丁泽 李秀婷 范光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提高浓香型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助于提高其优质酒率。通过传统筛选方法从不同酒曲中筛选出1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条... 己酸乙酯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提高浓香型基酒中己酸乙酯含量有助于提高其优质酒率。通过传统筛选方法从不同酒曲中筛选出1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条件。从源于不同酒曲的79株酵母中确定了1株高产己酸乙酯酵母,命名为Y9,并鉴定为Hyphopichia burtonii。酵母Y9具有优良的NaCl、葡萄糖、乙醇和己酸乙酯耐受性以及宽广的pH适应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浓香型白酒酿造环境。在糖度为14°Brix、初始pH 5.0、诱导温度22℃且静置发酵、乙醇体积分数8%、己酸体积分数0.04%、发酵时间60 h时,酵母Y9所产己酸乙酯质量浓度达到15.0 mg/L。该研究为产香酵母Y9更好地应用于白酒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hopichia burtonii 己酸乙酯 白酒 菌种鉴定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中短链脂肪酸及其乙酯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汪诗欣 开朗 +4 位作者 杨静怡 纪星名 钱涵祺 徐岩 杜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57-263,共7页
酒精性肝脏疾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有关。除了戒除酒精以外,充分发挥酒精饮料中健康因子的功效也能减轻酒精成分对人体的损害。浓香型白酒是我国销量最高的白酒,浓香型白酒中潜在健康... 酒精性肝脏疾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有关。除了戒除酒精以外,充分发挥酒精饮料中健康因子的功效也能减轻酒精成分对人体的损害。浓香型白酒是我国销量最高的白酒,浓香型白酒中潜在健康因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高,且对浓香型白酒有重要的风味贡献。这些SCFAs主要是窖泥中梭菌的代谢产物,它们能加快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降低白酒的醉度,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保护肠黏膜屏障,参与宿主免疫与炎性反应,与ALD进程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该文将对浓香型白酒中SCFAs及其乙酯的产生及生理功效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短链脂肪酸 窖泥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 肠屏障功能 免疫与炎症 酒精性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毕雪 赛里木汗·阿斯米 +2 位作者 张敏 周琦 杨再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4,共7页
研究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作用,以垦育38号为原料,采用米饭硬度黏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测定添加油酸、亚油酸对米饭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添加量范围内,随脂肪酸添... 研究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作用,以垦育38号为原料,采用米饭硬度黏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测定添加油酸、亚油酸对米饭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添加量范围内,随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油酸、亚油酸与大米淀粉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增多,米饭的硬度分别升高了9.02%~30.97%、12.45%~29.10%,黏度分别降低了23.28%~53.44%、11.64%~30.17%;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分子更易与大米淀粉形成复合物,对米饭黏度的降低作用更显著。添加油酸和亚油酸可显著提高大米淀粉的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使最终黏度由198.88 RVU分别升至232.21 RVU和237.96 RVU,回生值由59.04 RVU分别升至126.96 RVU和90.96 RVU。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对大米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米饭 挥发性风味 淀粉-脂质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对豆乳酸奶质构、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庞志花 曹金诺 +3 位作者 郑羽萌 罗予婉 刘新旗 肖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包括中性多糖瓜尔豆胶(0. 01%~0. 1%)和刺槐豆胶(0. 01%~0. 1%)、蛋白类多糖明胶(0. 1%~1%)以及离子型多糖卡拉胶(0. 01%~0. 1%)和黄原胶(0. 001%~0. 01%)对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亲水胶体包括中性多糖瓜尔豆胶(0. 01%~0. 1%)和刺槐豆胶(0. 01%~0. 1%)、蛋白类多糖明胶(0. 1%~1%)以及离子型多糖卡拉胶(0. 01%~0. 1%)和黄原胶(0. 001%~0. 01%)对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持水力方面,明胶(≥0. 5%)的添加可显著增强豆乳酸奶的持水力达100%,中性多糖瓜尔豆胶的添加会降低豆乳酸奶的持水力,离子型多糖对持水力没有显著影响;在质构方面,添加明胶(1%)、卡拉胶(≥0. 05%)可显著提高豆乳酸奶的硬度黏度,低浓度的卡拉胶和高浓度的黄原胶显著降低了豆乳酸奶的弹性,1%明胶也显著提高了豆乳酸奶的内聚性,中性多糖对豆乳酸奶质构特性影响不大;流变学结果表明,1%明胶可以提高豆乳酸奶的黏弹性、屈服应力、稠度系数、假塑性,卡拉胶在高浓度下也可以显著提高豆乳酸奶的黏弹性,所有的亲水胶体都可以显著提高的豆乳酸奶的表观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酸奶 亲水胶体 持水力 质构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和电子鼻技术研究籼米口腔加工过程中的风味释放 被引量:3
10
作者 赛里木汗·阿斯米 任欣 +2 位作者 张敏 刘东晓 关丽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61-268,共8页
为研究籼米米饭在口腔加工过程的风味释放规律,通过志愿者对籼米米饭进行咀嚼制备不同咀嚼阶段食团,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法和电子鼻技术对比分析籼米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挥发... 为研究籼米米饭在口腔加工过程的风味释放规律,通过志愿者对籼米米饭进行咀嚼制备不同咀嚼阶段食团,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法和电子鼻技术对比分析籼米在不同口腔加工阶段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及标志性差异物。电子鼻结果分析表明,咀嚼前、后籼米米饭风味与咀嚼过程中有显著差异。GC-IMS分析共分离鉴定出33种风味物质。与咀嚼前相比,咀嚼过程中食团的醛类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62.01%、47.60%、69.19%和71.78%,醇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59.89%、42.59%、29.94%和17.73%,酮类相对含量分别降低了31.92%、17.87%、34.92%和38.45%。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11种米饭特征性化合物,包括己醛(单体)、己醛(二聚体)、辛醛、庚醛、1-丙醇(单体)、1-丁醇、2,3-戊二酮、2-庚酮、2-戊基呋喃、D-柠檬烯(单体)和D-柠檬烯(二聚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 口腔加工 电子鼻 挥发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料酒中手性风味物质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露琴 戴怡凤 +1 位作者 徐浩 邱树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1-298,共8页
饮料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风味物质复杂。饮料酒中一部分风味物质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存在特性迥异的对映体,其不同构型在酒体中的分布情况可能会对酒体的风味造成影响。近年来,饮料酒中手性风味物质的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 饮料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风味物质复杂。饮料酒中一部分风味物质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对称中心,存在特性迥异的对映体,其不同构型在酒体中的分布情况可能会对酒体的风味造成影响。近年来,饮料酒中手性风味物质的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何高效提取及分离鉴定饮料酒的手性风味物质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饮料酒中手性风味物质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旨在为以后饮料酒中手性风味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料酒 手性 手性色谱 对映体分离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抽提玉米芯半纤维素结构变化及对酶解行为影响
12
作者 周明春 滕超 +3 位作者 李良军 张小涵 范光森 张珺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09-214,共6页
为提高富含木聚糖的农业废弃物再利用-高效制备低聚木糖,该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水热预处理结合乙醇分级沉淀获得不同组分半纤维素,并利用分子质量测定、糖基结构及红外表征了半纤维素组分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半纤维素结构变化及对酶... 为提高富含木聚糖的农业废弃物再利用-高效制备低聚木糖,该研究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水热预处理结合乙醇分级沉淀获得不同组分半纤维素,并利用分子质量测定、糖基结构及红外表征了半纤维素组分的基本特征,研究了半纤维素结构变化及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利用3倍体积的乙醇分离半纤维素时,木聚糖的得率达到最大为48.67%,醇沉获得的各木聚糖组分由木糖、葡萄糖、甘露糖等组成;分支度(木糖/阿拉伯糖)为6.61~16.10,木聚糖的沉淀主要受到木聚糖的分子质量和分支度2个因素的影响。以不同组分进行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分子质量分布系数较小同时分支度最小的组分,其K m及V max分别为(5.43±0.31)mg/mL和(154.9±2.33)U/mg,表现出的催化适应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此结果显示分子质量及分支度可能是影响酶解效率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水热预处理 半纤维素 木聚糖 分支度 分子质量 酶促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