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昌平区有机农业生产现状调研及分析
1
作者 金艳杰 张宇 +2 位作者 李玉勇 于静湜 赵国龙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5期10-14,共5页
2021—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有机农业有序发展,2023年7—9月对昌平区21家有机农业园区开展调研,分析区域有机农业种植主体、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品牌发展及农业生产需求特征。该文的调研对象以农业企业为主,种植面积集中在0.35~3.78 hm... 2021—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有机农业有序发展,2023年7—9月对昌平区21家有机农业园区开展调研,分析区域有机农业种植主体、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品牌发展及农业生产需求特征。该文的调研对象以农业企业为主,种植面积集中在0.35~3.78 hm^(2);企业生产时间以10年以上为主,而有机认证年限则集中在5年以内;从业人员学历较低且存在老龄化问题。调研结果表示,以露地栽培为主,主要种植蔬菜,采用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及施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采用轮作方式提升土壤利用率,虫害及草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田园废弃物利用方式以堆肥为主,其余多作为垃圾处理。农产品销售以传统销售为主,但其渠道呈多样化发展。品牌建设重视程度增加,自主品牌申报稳步增长,宣传力度增强。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昌平区有机农业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业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顺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韩平 王纪华 +4 位作者 冯晓元 马智宏 陆安祥 魏荔 闫连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北京顺义区农业用地采集了412份土壤表层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As和Hg)的地积累指数(Igeo)平均值均小于0,处于无污染... 在北京顺义区农业用地采集了412份土壤表层样品,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Cu、Zn、Pb、Cd、As和Hg)的地积累指数(Igeo)平均值均小于0,处于无污染程度;但处于Hg、Zn和Cd"轻度-中等污染"和"中等污染"的土壤样本分别有12.6%、12.9%和17.0%。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93.07,属于轻度生态危害;轻度、中等和强度生态危害的比例分别为95.6%、3.9%和0.5%;均有超过20%的土壤样本处于Hg和Cd中等生态危害以上的水平;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样本的RI分析,菜地土壤RI平均值为109.55,达到中等污染等级的比例为14.3%。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潮白河、小中河和金鸡河对区域生态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 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设施栽培水果型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3
作者 史树昆 《蔬菜》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黄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科技入户”和“百村品种更新工程”推动了北京市顺义区水果黄瓜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40hm^2,产值比普通黄瓜高30%以上。笔者根据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制定出顺义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黄瓜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科技入户”和“百村品种更新工程”推动了北京市顺义区水果黄瓜的发展,种植面积已超过40hm^2,产值比普通黄瓜高30%以上。笔者根据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经验,制定出顺义区设施栽培水果型黄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规程 水果型黄瓜 设施栽培 顺义区 无公害 北京市 品种更新工程 水果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4
作者 刘国明 杨殿伶 冯万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2期5-7,共3页
根据我们从事小麦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北京市顺义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稳定面积、提高产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顺义 小麦生产 问题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BJK-8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在北京地区适宜行距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孟范玉 周吉红 +6 位作者 王俊英 毛思帅 满杰 佟国香 刘国明 罗军 方亚冉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轮选987为供试品种,以北京市常规条播机播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2BJK-8型小麦宽幅播种条件下不同行距26 cm(KF26)、23 cm(KF23)和20 cm(KF20)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机播种小麦带宽度扩展至8 cm,提高了行内种子... 以轮选987为供试品种,以北京市常规条播机播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2BJK-8型小麦宽幅播种条件下不同行距26 cm(KF26)、23 cm(KF23)和20 cm(KF20)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幅播种机播种小麦带宽度扩展至8 cm,提高了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降低了缺苗断垄率,个体素质明显提升,单株分蘖、成穗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常规播种提高,亩产较对照增产13.43%、16.79%和12.44%。其中20 cm和23 cm行距下产量较高,推荐作为北京地区推广的适宜宽幅播种行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宽幅 精量 播种机 行距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京地区适宜播期研究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吉红 刘建玲 +2 位作者 刘国明 冯万红 张歧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以陇油6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对8个不同播期下冬油菜的越冬保苗率、生育特性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认为8月25日至9月15日为北京地区冬油菜的适播期。这一阶段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都在10叶以上,越冬保苗率75%以上... 以陇油6号为指示品种,通过对8个不同播期下冬油菜的越冬保苗率、生育特性特征表现、经济性状、籽粒产量等指标的调查分析,认为8月25日至9月15日为北京地区冬油菜的适播期。这一阶段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都在10叶以上,越冬保苗率75%以上;春后各生育阶段及经济性状表现良好,尤其以9月1日和9月8日两个播期的油菜,千粒重较高,单株产量3.0~3.3g,每亩籽粒产量71~75kg,与8月18日播种的相比,亩增产23~27kg,增产幅度48%~57%。9月22日以后播种的油菜,枯叶前苗龄在8叶以下,根部干物质积累不足,抗冻害能力差,因此,北京地区应避免9月下旬以后播种冬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播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北京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筛选
7
作者 梅丽 孟范玉 +6 位作者 周吉红 王俊英 罗军 冯万红 高飞 王燕 张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为解决北京小麦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在密云、顺义、房山3点开展了10个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486、中麦1062在3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7500.0~9667.5和7666.5~9834.0 kg·hm^(-2... 为解决北京小麦生产上种植品种多、乱、杂的问题,在密云、顺义、房山3点开展了10个节水、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486、中麦1062在3点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7500.0~9667.5和7666.5~9834.0 kg·hm^(-2)。这2个品种株高适中,分别为70.3~75.5和72.4~77.4 cm;抗寒性较好,越冬死苗率分别为0.5%~2.0%、1.8%~2.2%,死茎率分别为4.0%~4.7%、4.0%~10.0%;越冬和返青期单株干物重较高,今后可在京郊大面积种植。华麦18在密云、中麦886在房山的产量表现与农大3486、中麦1062差异不显著,这2个品种株高适宜,分别为72.1和75.3 cm;抗寒性较好,死苗率分别为3.0%和1.2%,死茎率分别为4.0%和8.5%,今后可多点示范种植,明确其丰产、稳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群体 抗寒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宇婷 王雨薇 +4 位作者 孔繁建 陈青君 张薇薇 乔莹 张国庆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 【目的】筛选适宜在北京市推广种植的大球盖菇优良菌株,为大球盖菇生产和推广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以来自不同地区的红、黄两个品系共7个大球盖菇菌株为材料,实验室条件下比较母种和原种菌丝长势,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下比较一、二、三潮菇子实体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结果】红色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的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速率最快,更为浓密均匀。田间栽培试验中,红色和黄色系中产量最高的菌株分别为SS和011,产量分别为3.10kg/m^(2)和2.64 kg/m^(2),同时菇形指数、单菇鲜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同品系中其他菌株。营养品质方面,SS菌株一潮菇粗蛋白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红色系菌株;黄色品系中011表现出较高的粗多糖含量,其总氨基酸也最高。【结论】综合菌种长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红色品系中的SS菌株和黄色品系中的011菌株表现最优,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菌丝生长速率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草莓产业发展前景及产业价值
9
作者 金艳杰 赵国龙 +3 位作者 张宇 刘宝文 李玉勇 梁丹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0期10-12,共3页
近年来北京设施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草莓产业。北京凭借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环境条件、先进的栽培技术及优质的草莓品种,使草莓产业成为了京郊农业的一大亮点。该文介绍了北京草莓产业的发展前景与产业价值,为其产业... 近年来北京设施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草莓产业。北京凭借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环境条件、先进的栽培技术及优质的草莓品种,使草莓产业成为了京郊农业的一大亮点。该文介绍了北京草莓产业的发展前景与产业价值,为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产业 发展前景 发展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杨树抚育废弃物基质的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
10
作者 弥春霞 许澍 +4 位作者 刘宇 孔繁建 武月园 宋庆港 宋爽 《中国食用菌》 2025年第2期35-40,49,共7页
以杨树抚育修剪的枝桠废弃物为主料,研究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发酵料短时高温灭菌和发酵料不灭菌4种不同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处理的平菇菌袋发菌速度较快;在常压灭菌的基质上生长的平菇菌丝表现... 以杨树抚育修剪的枝桠废弃物为主料,研究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发酵料短时高温灭菌和发酵料不灭菌4种不同菌袋制备工艺对平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处理的平菇菌袋发菌速度较快;在常压灭菌的基质上生长的平菇菌丝表现出较稳定的漆酶活性和较高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更有利于基质中木质素的分解利用,出菇结束的培养料木质素相对含量较初始料降低幅度最大。在以杨树抚育废弃物为基质主料的处理中,常压灭菌处理出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02.23%,袋均产值为4.10元,经济效益最高。但与常规生产方式相比,以杨树抚育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较低,经济效益还有一定差距,仍需进一步改进林业废弃物基质利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菌袋制备工艺 杨树抚育废弃物 农艺学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长模型的玉米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郭新宇 赵春江 +3 位作者 刘洋 秦向阳 邓旭阳 孙广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了实现对玉米形态结构的定量化和可视化描述,提出了基于生长模型的玉米形态模拟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框架。通过资料收集和田间观测研究,构建了可描述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叶鞘和节间等器官的主要形态结构参数随叶序变化的形态知识模型。... 为了实现对玉米形态结构的定量化和可视化描述,提出了基于生长模型的玉米形态模拟及三维可视化的技术框架。通过资料收集和田间观测研究,构建了可描述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叶鞘和节间等器官的主要形态结构参数随叶序变化的形态知识模型。在玉米生长模型框架内,整合玉米形态知识模型和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器官几何模型,使玉米生长模型可输出玉米拓扑结构和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参数,实现了对玉米形态建成过程的定量化模拟,并进一步驱动几何模型进行玉米植株和冠层的三维重建。根据上述“生长模型-形态模型-数学模型-显示模型”的思路,模拟了玉米“农大108”的三维形态建成过程及冠层的三维形态,具有较强的真实感,为玉米形态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模型 形态模拟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灌水和追氮对北京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吉红 毛思帅 +5 位作者 孟范玉 满杰 佟国香 刘国明 罗军 解春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48-1555,共8页
为明确灌水模式及追氮量对北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裂区试验,分别以灌水和追氮量为主副区。其中,灌水在各处理均灌溉越冬水600 m^(3)·hm^(-2)和灌浆水450 m^(3)·hm^(-2)基础上,设置4种春季灌水模式即返青水300 m^(3... 为明确灌水模式及追氮量对北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裂区试验,分别以灌水和追氮量为主副区。其中,灌水在各处理均灌溉越冬水600 m^(3)·hm^(-2)和灌浆水450 m^(3)·hm^(-2)基础上,设置4种春季灌水模式即返青水300 m^(3)·hm^(-2)+拔节水450 m^(3)·hm^(-2)(W1)、返青水750 m^(3)·hm^(-2)(W2)、起身水750 m^(3)·hm^(-2)(W3)、拔节水750 m^(3)·hm^(-2)(W4);追氮量设75、120、165、210和255kg·hm^(-2)5个水平(分别用N1、N2、N3、N4、N5表示)。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了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群体和个体性状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相比,起身期灌水追氮促进了小麦植株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进而导致株高增加,加大了倒伏风险;返青期+拔节期灌水追氮有利于小麦穗发育,获得较少不孕小穗数和较高穗粒数。在所有处理中,返青+拔节两次灌水追氮处理的产量较高,其中W1N2处理的产量最高(7728.0 kg·hm^(-2))。因此,在北京地区小麦种植中可采用春季返青期+拔节期两次灌水追氮的水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冬小麦 春季灌水 追氮量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西瓜叶部新病害的病原菌(木贼镰刀菌)鉴定
13
作者 徐茂 史越 +2 位作者 张春红 宋顺华 耿丽华 《蔬菜》 2025年第3期39-44,共6页
2021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西瓜种植大棚发生一种新症状的叶部病害,与以往报道的叶部病害差异很大。为了明确西瓜叶部新症状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西瓜新发生病害的有效防控和发展机制研究提供科学支撑,采集典型发病西瓜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采... 2021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西瓜种植大棚发生一种新症状的叶部病害,与以往报道的叶部病害差异很大。为了明确西瓜叶部新症状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西瓜新发生病害的有效防控和发展机制研究提供科学支撑,采集典型发病西瓜叶片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了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表现为在PDA培养基上形成圆形菌落,气生菌丝白色,且有淡褐色色素产生;25℃条件下平均生长速率为12.7 mm/d左右;在寄主上可产生大型分生孢子。rDNA-ITS序列和EF-1α序列分析法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SYXZB2021-6)DNA序列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同源性最高,达99.7%,且在系统发育树中2者聚在了一起。因此,确定了西瓜叶部症状新病害的病原菌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叶部新症状病害 病原鉴定 木贼镰刀菌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草莓栽培的影响
14
作者 金艳杰 李玉勇 +3 位作者 张宇 孙雪娇 赵国龙 梁丹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5-18,47,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生物降解地膜在冬季草莓温室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PBAT、PLA生物降解地膜与传统PE地膜作为对照,测量土壤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面积)、草莓产... 【目的】旨在探讨生物降解地膜在冬季草莓温室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PBAT、PLA生物降解地膜与传统PE地膜作为对照,测量土壤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株高、冠幅、叶面积)、草莓产量及品质(糖度、可溶性固性物、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评估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结果】生物降解地膜能提升土壤温度,其中PBAT地膜表现最佳,其土壤增温4.26℃,比CK增长1.2%;PLA地膜表现次之,其土壤增温4.23℃,比CK增长0.5%。在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改善植株农艺性状方面,PBAT地膜作用突出,与CK相比其株高增长108.9%,冠幅增长101.8%,叶面积增长102.8%;PLA地膜表现次之,其株高增长106.0%,冠幅增长101.3%,叶面积增长101.8%。覆盖生物降解地膜能改善草莓的物候期,PBAT地膜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其试验处理能提早进入花期,实现果实提前上市5 d,而PLA地膜能提早2 d。生物降解地膜对草莓果实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与CK比较PBAT地膜产量增长111.7%,PLA地膜产量增长105.7%。在改善果实品质、提升其营养价值方面,PBAT地膜表现最佳,与CK比较其糖度增长102.0%,可溶性固性物增长102.3%,维生素C增长109.6%;PLA地膜与CK比较其糖度降低0.9%,可溶性固性物增长101.2%,维生素C增长106.6%。【结论】覆盖生物降解地膜能改善土壤温度,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升果实产量、品质及营养价值。其中,PBAT地膜在提升土壤温度、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产以及提升果实品质与营养价值方面表现最佳。生物降解地膜在草莓温室栽培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解决废旧地膜降解困难及残膜危害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物降解地膜 柔性温室 农艺性状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蛋白水溶肥对设施草莓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金艳杰 张宇 +3 位作者 赵国龙 李玉勇 梁丹 田振华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为了提升设施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设置鱼蛋白水溶肥、常规肥料对照2个处理,研究鱼蛋白水溶肥对设施草莓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鱼蛋白水溶肥能改善草莓农艺性状,促进根... 【目的】为了提升设施农业生产的安全性,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设置鱼蛋白水溶肥、常规肥料对照2个处理,研究鱼蛋白水溶肥对设施草莓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鱼蛋白水溶肥能改善草莓农艺性状,促进根系生长,与对照比较试验肥料能降低株高1.4%,增加叶面积7.8%,提高叶绿素含量10.4%,对培育草莓壮苗作用显著;花期观测结果显示:试验肥料能促进草莓提早开花,果实提早上市4~5 d;果实方面,与对照比较试验肥料能促进草莓产量增长9.3%,提高果实糖度7.0%,糖酸比、可溶性固性物及维生素C含量方面分别增长6.4%、6.1%,8.9%。【结论】鱼蛋白水溶肥对草莓增产、果实品质及营养价值改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草莓 鱼蛋白水溶肥 农艺性状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地方式与播种机型搭配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范玉 满杰 +4 位作者 王俊英 周吉红 周继华 毛思帅 刘国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8期115-117,155,共4页
为确定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规模化种植的整地方式和播种机型,设置重耙、重耙+翻耕+旋耕2种整地方式,选用约翰迪尔免耕播种机(John Deere 1590)、旋耕条播机(2BFX-9)、固定道式震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2BMFZS-12/6)、免耕... 为确定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规模化种植的整地方式和播种机型,设置重耙、重耙+翻耕+旋耕2种整地方式,选用约翰迪尔免耕播种机(John Deere 1590)、旋耕条播机(2BFX-9)、固定道式震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2BMFZS-12/6)、免耕施肥播种机(2BMFYF-9)、鑫飞达12行小麦施肥播种机(2BMF-12)和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6个播种机型,研究整地播种质量和小麦产量变化。结果表明,重耙+翻耕+旋耕处理比重耙增产14.75%,该整地方式下选用鑫飞达9行小麦宽幅施肥播种机(2BMF-9型)的小麦产量最高,达555.6 kg/亩,较重耙方式下约翰迪尔免耕播种种机(John Deere 1590)增产40.0%。缺苗断垄比例降低、基本苗及各时期群体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播种机型 小麦生长 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球盖菇竞争性杂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王佳丽 范容川 +6 位作者 李雅琳 张薇薇 孔繁建 王溢洋 谢振飞 赵顺银 张国庆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14,共8页
【目的】分离鉴定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病害病原菌的竞争性杂菌并明确其生长特性,能为进一步防控相关病害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获得2种常见竞争性杂菌SR-23-CF1和SR-23-CF2菌丝纯培养,利用形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鉴定... 【目的】分离鉴定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发生病害病原菌的竞争性杂菌并明确其生长特性,能为进一步防控相关病害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获得2种常见竞争性杂菌SR-23-CF1和SR-23-CF2菌丝纯培养,利用形态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鉴定确定分类地位,利用不同碳源、氮源、C/N比、温度和pH值培养条件,确定菌丝体生长特性,利用液体发酵测定胞外漆酶活性。【结果】确定SR-23-CF1和SR-23-CF2菌株分别为厚壁拟鬼伞(Coprinopsis pachyderma)和粪生黑蛋巢菌(Cyathus stercoreus)。综合菌丝长速和长势,确定SR-23-CF1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氮源、C/N比范围、温度和pH分别为山梨醇、酵母浸粉、(40~60)/1、30℃和pH8.0;而SR-23-CF2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蔗糖、甘露醇和山梨醇(碳源)、黄豆粉(氮源)、(10~20)/1(C/N比)、30℃(温度)和6.0(pH)。2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胞外漆酶活性,添加0.25 mmol/L Cu^(2+)或10 g/L木屑能够显著提高2种真菌胞外漆酶活性。【结论】成功分离了2种常见大球盖菇竞争性杂菌,并明确了其分类地位、菌丝生长特性和胞外漆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竞争性杂菌 拟鬼伞 黑蛋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蔬菜园区小型西瓜或甜瓜+樱桃番茄或球茎茴香高效种植模式与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茂 刘中华 +3 位作者 孙桂芝 李志凤 张盼盼 朱欣宇 《农业工程技术》 2017年第35期45-46,50,共3页
该文重点介绍北京日光温室春茬小型西瓜或厚皮甜瓜、秋冬茬樱桃番茄或球茎茴香典型高效种植模式与栽培关键技术,该模式在北京郊区蔬菜园区生产中为效益突出、市场稳定、管理省工的主要模式之一。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樱桃番茄 球茎茴香 模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农田休耕模式研究
19
作者 周吉红 周继华 +8 位作者 王俊英 刘国明 赵阳佳 李润枝 徐向东 佟国香 刘峰 冯万红 王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2期148-151,272,共5页
引进不同休耕作物,监测休耕作物生育时期、群体、个体性状及覆盖度、土壤水分变化及单位面积还田生物量、植株养分积累、亩还田养分量,并在粉碎还田后测定不同休耕作物随时间推移的碳氮比(C/N)变化,评价休耕作物与小麦相比的腐烂分解速... 引进不同休耕作物,监测休耕作物生育时期、群体、个体性状及覆盖度、土壤水分变化及单位面积还田生物量、植株养分积累、亩还田养分量,并在粉碎还田后测定不同休耕作物随时间推移的碳氮比(C/N)变化,评价休耕作物与小麦相比的腐烂分解速度等指标,综合上述指标,以期遴选出适宜京郊农田休耕的作物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冬油菜、毛苕子、紫云英和草木樨这4种休耕作物,绿肥种植区土壤含水量较小麦种植区高,降低了土壤pH,改善了土壤理化结构便于后续种植作物从土壤吸收养分;4种休耕作物适宜的粉碎还田时间为5月11日至6月1日;休耕作物C/N显著低于小麦,粉碎还田后易腐烂分解变成土壤有机质。综合比较,将传统小麦+玉米模式中的小麦休耕种植为油菜在这几种休耕作物中效果最佳,其次为毛叶苕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郊 农田 休耕 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金艳杰 张宇 +2 位作者 金曼 李玉勇 侯鑫蕊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1期35-36,59,共3页
本试验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设置黑白地膜、银灰地膜、黑地膜以及反光地膜4个处理,研究冬季日光温室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栽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处理间地温变化程度不同,其中,以黑地膜提温速度最快,保持地温能力最强... 本试验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设置黑白地膜、银灰地膜、黑地膜以及反光地膜4个处理,研究冬季日光温室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栽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处理间地温变化程度不同,其中,以黑地膜提温速度最快,保持地温能力最强;苗期黑地膜覆盖草莓营养生长效果最佳,在株高、冠幅、叶面积以及叶绿素等生长指标方面均表现突出;果期黑地膜覆盖能提高草莓产量、改善其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生长 地膜 日光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