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年个案工作与隐私、人权及其保密原则
            
- 1
- 
                
            
- 
                
                            作者
                                葛铁林
                
            
- 
                    机构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25,共3页
            
- 
                    文摘
                        青年个案工作与隐私、人权及其保密原则葛铁林青工作就其途径和方式方法而言,大致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社会化,二是个别化。前者强调社会资源的广泛开发和综合利用;后者强调微观方法和技术的采纳与推行。尽管二者均有其各自的功用和价值,不可相互替代,但对大多数基层青年工作者来说,掌握个别化的工作方法似乎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个别化的工作也称为个案工作。其基本特征是:以个人为主要对象,采用个别的方式,运用有关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的各种学科知识与专业技术,为对象提供富于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对象矫正心理和行为的偏差,认识和发掘个人潜能,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毫无疑问,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各种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常常为各种实际问题所围绕的当代青年,是欢迎这种工作方式的。本文并不是一般地讨论个案工作、而只是涉及一个关系到个案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问题——保密性原则。说到保密,人们并不陌生。尤其是军事、公安、机要情报等部门,这个概念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它通常是指将某些重要的信息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不使其泄露和扩散。与保密相对的是泄密或失密。保密总是同安全联系在一起的;而泄密则往往意味着危险、灾难和失败。当然。
                        
                    
            
- 
                    关键词
                    
                            个案工作
                            青年工作者
                            工作对象
                            保密性原则
                            保密原则
                            现代人权
                            青年工作观
                            人权意识
                            咨询人员
                            个别化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权威接受论与当代青年领袖
            
- 2
- 
                
            
- 
                
                            作者
                                葛铁林
                
            
- 
                    机构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0-41,共2页
            
- 
                    文摘
                        无论人们曾经怎样虔诚狂热地推崇和信赖权威,还是怎样轻率猛烈地怀疑和否定权威,它总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或一种普遍的现象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其中的道理十分明显:没有一定的权威,任何组织若想有效发挥其整体的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青年工作者,尤其是共青团干部,不能不重视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组织中的权威去推动青年工作和团的建设的问题.历史上对组织中权威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流派纷呈.不过,角度新颖、见地深刻,并且至今仍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 
                    关键词
                    
                            当代青年
                            权威概念
                            接受论
                            青年工作者
                            组织成员
                            共青团干部
                            权威关系
                            正确理解
                            巴纳德
                            理论研究
                    
                
-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