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姜贞 李士通 姚尚龙 郭曲练 王文贤 熊利泽 张铁铮 齐娟 付志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19-521,共3页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11所医院参加该项中心研究.选择全身麻醉、低温、心肺转流(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40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F)组(100例)和舒芬太尼(S)组(3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术中、术后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术后病人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与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以及伴随的特殊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恢复良好.血液动力学参数、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效价比接近于5~7:1.两者均可安全应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处理 心血管手术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理生理与麻醉处理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嵘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9-271,共3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处理 病理生理 artery OPCABG 凝血功能障碍 心脏手术 心脏停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史春霞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并发症 心肌保护 肺保护 硬膜外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及相关处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傅润乔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麻醉 相关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易发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晓纲 黄卫 +1 位作者 程卫平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易发因素。方法24例CABG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患者,同时选入48例术后未发生血管麻痹的患者以1∶2的比例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麻痹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占50.0%,明显...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易发因素。方法24例CABG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患者,同时选入48例术后未发生血管麻痹的患者以1∶2的比例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麻痹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45%的占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P<0.01);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也明显大于对照组[(56.78±7.20)vs.(52.80±6.74)mm](P<0.05)。结论术前低LVEF(<45%)是CABG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易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麻痹综合征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术后转归
6
作者 黄卫 郭晓纲 +1 位作者 程卫平 李立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术后转归。【方法】2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病人同时选入48例术后未发生血管麻痹的患者以1:2的比例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麻痹组术后12h...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术后转归。【方法】2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病人同时选入48例术后未发生血管麻痹的患者以1:2的比例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麻痹组术后12h胸腔引流液,心律失常的发生率,IABP安装率显著增多(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麻痹组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血管麻痹综合征的病人,其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胸腔引流液,IABP使用率明显增多,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麻痹综合征 术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体外循环期间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马骏 刘立群 +3 位作者 孙秀梅 卢光林 隽兆东 阎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温度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CPB)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 11只 ,随机分为低温组 (H组 ,n =5 )和常温组 (N组 ,n =6)。H组采用 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2 8~ 3 0℃ ;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 目的 观察温度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CPB)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 11只 ,随机分为低温组 (H组 ,n =5 )和常温组 (N组 ,n =6)。H组采用 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2 8~ 3 0℃ ;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3 5 3~ 3 7 1℃。主动脉阻断 60分钟、CPB90分钟。分别测定麻醉稳定后CPB前、CPB3 0分钟、CPB90分钟、CPB后 60分钟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动脉氧分压 (PaO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 )、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压积 (Hct)、股静脉乳酸 (La)浓度 ,并计算氧供给 (DO2 )、氧消耗(VO2 )、氧摄取率 (ERO2 )。结果 与CPB前相比 ,CPB中两组的DO2 明显降低 (P <0 0 1) ,CPB后60分钟两组SaO2 、PaO2 、S vO2 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La、ERO2 增高 ;CPB过程中H组DO2 、VO2 低于N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在过度血液稀释情况下 ,常温和低温CPB后都存在低氧血症 ,但常温CPB期间氧利用明显优于低温C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温 血液稀释 心肺转流 氧代谢 温度 体外循环期间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和治疗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静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9-721,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围术期 治疗 监测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脏意外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及细胞形态、基本电生理特性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秀梅 胡小琴 +1 位作者 刘永民 刘迎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53-555,共3页
目的 摸索稳定的人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以便直接进行人心肌细胞生理、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采用二步酶解法 ,将从 78例人心脏上取得的小块心肌组织进行冲洗、二次温孵酶解 ,可得到耐钙的单个游离心肌细胞。分为心房组和心室组进... 目的 摸索稳定的人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以便直接进行人心肌细胞生理、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采用二步酶解法 ,将从 78例人心脏上取得的小块心肌组织进行冲洗、二次温孵酶解 ,可得到耐钙的单个游离心肌细胞。分为心房组和心室组进行研究。心房组分为小儿、儿童和成人组 ;心室组分为小儿和儿童组。结果  (1)心房肌细胞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长 /宽比变化不明显。肥厚右室肌细胞变化趋势与此不同 ,长 /宽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 ;(2 )细胞电容随细胞增大而增大 ;(3)房室肌细胞均表现某种程度的去极化。结论  (1)二次酶解法得到的心肌细胞密度高 ,形态良好 ,生理活性好 ,能满足电生理单个细胞记录使用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形态学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肌损伤的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静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肌损伤。方法选择20例择期OPCAB患者,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麻醉诱导后10min(T0)、血运重建后30min(T1)、2h(T2)、6h(T3)、12h(T4)、24h(T5)的血流动力学...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肌损伤。方法选择20例择期OPCAB患者,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记录麻醉诱导后10min(T0)、血运重建后30min(T1)、2h(T2)、6h(T3)、12h(T4)、24h(T5)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浓度。吻合血管前和血运重建后30min分别取右心房心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围术期SBP和DBP无明显变化,但血运重建后HR增快(P<0.01)、CVP、肺动脉楔压(PCW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指数(CI)升高(P<0.01),而体循环阻力(SVR)、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每搏数(SV)、每搏指数(SVI)和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降低,右室每搏功指数(RVSWI)仅在血运重建后2h降低(P<0.01)。CK-MB和cTnI从血运重建后持续升高(P<0.05),尤以血运重建后24h为明显。NT-proBNP在血运重建后12h内无显著变化,但在血运重建后24h显著升高(P<0.01)。透射电镜下见血运重建后肌丝结构较术前模糊,线粒体有变形,结构不清晰,嵴模糊。结论OPCAB血运重建后早期存在心肌损伤和左右心功能下降,以左心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剑辉 昌克勤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Β-受体阻断药 Β-肾上腺素能 围手术期 临床治疗 治疗药物 普萘洛尔 心力衰竭 心绞痛 高血压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治疗小儿法洛四联症心肺转流前低氧发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建军 赵鸿雁 +3 位作者 李俊 纪宏文 李绍臣 林万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65-566,共2页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药物治疗 小儿 法洛四联症 心肺转流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海凌 李立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围术期处理 手术修补 心肌受累 围术期死亡 心肌收缩力 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家新 纪宏文 陈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自体血对心脏手术库血用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志勇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心血管手术库血需求量大,输用库血所致的并发症屡见不鲜。我们采用自体放血并回输技术以减少库血用量,并观察血流动力学、血红蛋白、术中库血用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等变化,以探讨自体放血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心脏手术患者20... 心血管手术库血需求量大,输用库血所致的并发症屡见不鲜。我们采用自体放血并回输技术以减少库血用量,并观察血流动力学、血红蛋白、术中库血用量及术后胸腔引流量等变化,以探讨自体放血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心脏手术患者200例,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库血用量 胸腔引流量 自血回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叶晓青 毕叔同 +1 位作者 黄小蝶 邓硕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6-57,共2页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中由于组织创伤、血液接触异物表面及抗凝剂的应用等因素,易导致凝血机制的严重紊乱,引起术后渗血。近年来在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显著地减少术中、术后渗血量及库血用量。其应用的剂量及疗效在成...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中由于组织创伤、血液接触异物表面及抗凝剂的应用等因素,易导致凝血机制的严重紊乱,引起术后渗血。近年来在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显著地减少术中、术后渗血量及库血用量。其应用的剂量及疗效在成人已获肯定,但于儿童尚有争议。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心内直视手术 婴幼儿 血小板计数 手术中应用 术后渗血 血红蛋白含量 心脏手术 显著差异 术后早期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