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手术治疗陈旧性半月板损伤38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军辉 石明国 +1 位作者 赵际钢 王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35-635,640,共2页
目的 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4月~2005年10月对38例45侧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关节镜检查及修整。结果 手术时间45~75 min。3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Lysholm... 目的 探讨陈旧性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4月~2005年10月对38例45侧陈旧性半月板损伤。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关节镜检查及修整。结果 手术时间45~75 min。38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71.3±2.8)分较术前(48.5±2.7)分明显提高(t=39.20,P=0.00)。结论 陈旧性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手术进行半月板修理后,能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及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关节镜 疼痛和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凤云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长期医嘱执行单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行枢椎椎弓根置钉的CT测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金明 豆贲 +5 位作者 刘晓岚 石明国 杨占辉 吴海龙 王伟 王军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以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7例成人枢椎行三维CT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枢椎左右侧椎弓根的中部宽度L1和高度L2;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标志横断面确立左右侧的最外侧... 目的:探讨以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解剖标志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7例成人枢椎行三维CT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枢椎左右侧椎弓根的中部宽度L1和高度L2;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标志横断面确立左右侧的最外侧模拟进钉点B和最内侧模拟进钉点A到峡部距离;测量最佳进钉点S(经过枢椎椎弓根中部宽度连线的中垂线与峡部后侧皮质交点)到峡部内壁距离,分别测量A、B、S点横断面进钉角度最大置钉角度区间;冠状面上测量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测量S点进钉最佳内倾角及上倾角。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33例患者采用枢椎椎弓根峡部内上壁为标志实施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13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0例,横韧带损伤伴寰枢椎脱位7例,寰椎骨折3例。观察手术中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三维CT重建观察螺钉的位置。结果:CT横断面测量进钉点A、B、S到峡部的距离为1.75mm、9.01±0.62mm、5.77±0.53mm,S点置钉角度区间与A、B点置钉角度区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面上S点距离峡部内上壁距离为4.30±0.49mm;S点进钉内倾角为30°、上倾角为26°时为最佳进钉角度。临床共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66枚,术中显露良好,未出现椎动脉、静脉丛损伤出血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三维CT复查显示所有枢椎椎弓根螺钉均未误入椎管或椎动脉孔,术中测量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横断面上与枢椎椎弓峡部内壁水平间距为5.44±0.72mm,冠状面上距离峡部内上壁为4.50±0.52mm,与术前S点测量值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枢椎椎弓根与峡部存在恒定位置关系,以枢椎椎弓峡部内上壁为解剖参照行枢椎椎弓根置钉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峡部 椎弓根螺钉 三维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