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锂离子电池低温循环老化的空间分布与特征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中孝
葛昊
李哲
张雅琨
张剑波
-
机构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02-51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7104,U1864214)
科技部重点研发资助项目(2017YFB0102201)
-
文摘
为探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与电池老化后的分布与特征,设计了低温循环的正交实验,通过主因分析、解体物化分析的方法分别探究了影响电池低温循环老化的主次因素、老化后的析锂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电池低温老化的3个重要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充电电流>充电截止电压;析锂电池的老化分布特征为:中间电极层比外侧电极层析锂多,同一电极层内的负极极耳位置和中心位置比同一电极层内其他位置析锂更多。电池内电流密度的分布是电池析锂分布的主要原因,电池内电流密度较大位置的电位更易低于析锂电位而发生析锂,电池设计时应使电流密度均匀分布。
-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循环
析锂
主因分析
老化分布
-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cycling at low temperature
lithium plating
main factor analysis
degradation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舱外航天服内流场及温度场仿真分析
- 2
-
-
作者
李金林
张海荣
-
机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3-189,共7页
-
基金
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YFD140051805)。
-
文摘
为验证舱外航天服内空间布局和通风管路设计,利用飞天舱外航天服数值模型和标准人体模型,通过流体力学仿真软件STAR-CCM+分析计算,研究了航天服通风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获取了服内流线和温度云图。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舱外航天服内流场整体流畅,上下肢通风流量比为3∶2;面部通风流线平稳且分布均匀,可有效防止面窗起雾;头部至四肢气温逐渐升高,距离身体越远温度越低,流线平稳区域温度相对较低。
-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流场
温度场
仿真分析
-
Keywords
EVA spacesuit
flow field
temperature field
simu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V44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