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形药包端部爆炸应力场的动光弹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邓志勇 张志毅 王中黔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6-90,共5页
借助动光弹试验方法,采用聚碳酸脂板模拟无限平面,探索了条形药包端部爆炸应力场的分布特性。根据动态二维应力光性定律,得出了端部应力场分布的定性结论。
关键词 条形药包 爆炸 应力场 动光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旧钢桥中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济民 涂卫东 +5 位作者 唐国翌 来可宜 任玉珊 史永吉 杨妍曼 李之榕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本文应用疲劳断裂理论,通过对旧钢桥钢材性能和铆接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试验,研究了铁路旧铆接钢桥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由于旧铆接钢桥的使用应力水平较低,虽然材料的断裂韧性较差,但杆件中出现可见裂纹后,在其扩展至临界尺寸... 本文应用疲劳断裂理论,通过对旧钢桥钢材性能和铆接中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试验,研究了铁路旧铆接钢桥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由于旧铆接钢桥的使用应力水平较低,虽然材料的断裂韧性较差,但杆件中出现可见裂纹后,在其扩展至临界尺寸以前,杆件仍能承受相当多的荷载循环次数。这便说明旧铆接钢桥虽已使用了数十年以上,但仍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 铆接 钢桥 裂纹扩展 铁路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药包爆破震动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峰 《工程爆破》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通过时条形药包周围实测爆破震动数据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处理,作出了条形药包周围的爆破震动场,使我们对条形药包的爆破地震效应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程爆破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护。分析研究认为:条形药包周围的震... 通过时条形药包周围实测爆破震动数据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处理,作出了条形药包周围的爆破震动场,使我们对条形药包的爆破地震效应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程爆破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护。分析研究认为:条形药包周围的震动场由一系列同心椭圆形等震线组成。在爆破近区由于位置因素的影响,等震线的长轴与药包轴线重合;在远区的震动主要受波动干涉作用的影响,致使长轴与药包轴线垂直,因此不能采用集中药包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药包 爆破 震动场 药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板挡土结构的实测土压力及其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续萱 魏殿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3-7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几处锚定板挡土结构工程的多年现场实测及分析研究,得到了土压力大于库仑主动土压力值的结论,提出了锚定板挡土结构墙面土压力的建议计算式和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图式,并在土压力计算中引入了增大系数概念。
关键词 锚定板 土压力 现场测试 挡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晚点传播模拟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肇夏 胡安洲 +3 位作者 李菊 胡克 董中英 田长海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24,共8页
列车晚点传播模拟系统是一具有图形示踪的有控随机模拟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完成对给定运行图单条列车运行线的动态性能测试以及不同种类、不同大小区段、不同通过能力利用率列车运行图的动态性能指标计算,给出有关列车运行图的相对优... 列车晚点传播模拟系统是一具有图形示踪的有控随机模拟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完成对给定运行图单条列车运行线的动态性能测试以及不同种类、不同大小区段、不同通过能力利用率列车运行图的动态性能指标计算,给出有关列车运行图的相对优劣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计算机模拟 晚点传播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非线性横向稳定性分析的数值分叉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成荣 詹斐生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27个自由度的三轴转向架六轴机车非线性横向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数值分叉方法作为非线性横向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引入分析稳定性的一组判别原则,指出为了得到机车横向稳定性的完整图像,必须获得亚临界Hopf分... 本文给出了一种27个自由度的三轴转向架六轴机车非线性横向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数值分叉方法作为非线性横向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引入分析稳定性的一组判别原则,指出为了得到机车横向稳定性的完整图像,必须获得亚临界Hopf分叉速度V_n及脱轨速度V_d。最后对东风_9型客运内燃机车进行了非线住板向稳定性分析。作者优选采用Newmark预测-校正积分法以求解运动微分方程组;开发了求解运动微分方程组的数值积分程序,以及处理计算结果的绘图程序。在机车非线性横向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中,考虑了轮轨接触几何学非线性、弹性滑动饱和非线性、悬挂非线性以及电机转矩对机车稳定性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适用于新型机车的性能预测,新型机车设计的多数选择、调整,以及定型机车性能的检验及旧型机车的技术改造。对该模型略作修改,整个分析可适用于二轴转向架四轴机车和二轴转向架四轴客车的非线性横向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稳定性 分叉 临界速度 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的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卫东 贺启庸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存在的动力学问题,包括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和一些耦合动力问题。重点对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的一些特有动力现象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指出了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各个研究领...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存在的动力学问题,包括结构动力学、车辆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和一些耦合动力问题。重点对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的一些特有动力现象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并指出了高速铁路列车系统中各个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结构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高锰钢与U71Mn钢异种钢铝热焊接性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裘德海 李力 邹立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9-82,共4页
由于高锰钢与高碳钢显著的物理性能差异,使这种异种钢的焊接产生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采用铝热焊方法进行焊接,发现在铝热焊条件下,高锰钢热影响区的碳化物析出与液化裂纹的产生都得以有效抑制。同时,高碳轨钢侧熔合区也不产生淬火组织。
关键词 铝热焊 异种钢焊接 焊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溜放车辆计算车型及其总重的确定
9
作者 张觉印 黄宣镌 尹红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73,共7页
对我国铁路驼峰作业车近3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论证,重新提出驼峰计算车型及其总重为:难行车采用p_(50)不满载,总重30t;中行车采用C_(50)满载,总重70t;易行车采用C_(62A),满载,总... 对我国铁路驼峰作业车近3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论证,重新提出驼峰计算车型及其总重为:难行车采用p_(50)不满载,总重30t;中行车采用C_(50)满载,总重70t;易行车采用C_(62A),满载,总重80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 计算车型 车辆总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提速试验中动态挠曲度检测的新方法
10
作者 周佳 王洪烈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一种新型光电图像式动。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试验 挠曲度 沪宁线 检测仪 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脉冲MIG焊电弧稳定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韦 侯启孝 +1 位作者 董玲萱 王元良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对SAlSi5和SAlMg5两种铝合金焊丝的熔化特性和不同电源外特性对脉冲MIG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地控制薄板铝合金脉冲MIG焊接工艺方法。
关键词 铝合金 MIG焊 电弧 稳定性 焊接 脉冲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钢轨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惠歧 李常靖 +3 位作者 王铁栋 涂荣昌 汪德根 朱桂兰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稀土对钢轨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张惠歧,李常靖,王铁栋,涂荣昌(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化所)汪德根,朱桂兰(北京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1引言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掉块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提高钢轨钢的接触疲劳性能... 稀土对钢轨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张惠歧,李常靖,王铁栋,涂荣昌(北京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化所)汪德根,朱桂兰(北京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1引言钢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掉块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提高钢轨钢的接触疲劳性能,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国内外大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钢 接触疲劳 稀土族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铸铁的离子硫氮碳共渗及其在活塞环上的应用
13
作者 熊卫东 曾耀新 +3 位作者 邓洋 徐冰仲 胡荣静 马吉人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利用含氮、碳、硫等元素的混合气对内燃机车柴油机活塞环用合金铸铁试样及活塞环工件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研究了气体组成、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合物层组织形貌、相组成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合金铸铁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与... 利用含氮、碳、硫等元素的混合气对内燃机车柴油机活塞环用合金铸铁试样及活塞环工件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研究了气体组成、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合物层组织形貌、相组成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合金铸铁进行离子硫氮碳共渗,与离子氮化或离子氮碳共渗比较,可有效地提高化合物层的ε相含量和厚度,明显地改善组织和层厚均匀性;通过改变工艺参数,可方便地控制化合物层的厚度及相组成,获得以ε相为主、具有一定厚度和良好均匀性的FeS+ε-Fe_[2.3]N复合化合物层;活塞环经离子硫氮碳共渗后,宏观和微观质量指标均符合技术条件要求,装车运行安全可靠,磨合良好,无拉缸、剥落和断裂,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比铜衬环提高2~3倍,生产成本降低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铸铁 离子硫 碳氮共渗 活塞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结构综合试验技术及其应用
14
作者 赵国堂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本文介绍了由遴选方案、部件试验、实尺试验、参数识别与仿真计算等一系列试验技术构成的轨道结构综合试验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重载轨道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轨道结构 重载铁路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