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结构拆换技术及工程应用
1
作者 张天 付兵先 +3 位作者 冯涛鉴 付卫霖 刘望安 程克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8,共6页
针对某重载铁路隧道出现的基底沉降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测,分析了病害成因。依托基于钢垫梁的隧道基底拆换整治技术,研发了一款新型移动式轻质龙门吊,提出了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结构拆换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地震成... 针对某重载铁路隧道出现的基底沉降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探测,分析了病害成因。依托基于钢垫梁的隧道基底拆换整治技术,研发了一款新型移动式轻质龙门吊,提出了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结构拆换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三维地震成像技术检测发现,病害区段围岩裂隙发育,隧底围岩不密实,导致结构存在渗水风险和脱空问题;重载铁路隧道基底结构拆换技术基于重新设计的钢垫梁架空结构,采用跳槽开挖方式,可实现不中断行车条件下多个病害区段的同步施工;轻质龙门吊作为高效的钢垫梁倒运装备,经室内加载试验发现满足承载要求;同传统装备相比,轻质龙门吊具有轻质高强、降本增效、操控便捷、节省作业时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病害整治 现场应用 钢垫梁 吊装 基底拆换 重载铁路 轻质龙门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无损检测及注浆加固技术
2
作者 周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5,共7页
为研究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整治技术,搭建了有砟轨道翻浆冒泥试验段,采用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试验段翻浆冒泥状况。研发了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采用旋喷注浆技术和高韧性防水卷材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翻浆冒泥整治,通过现场应用评价整治效... 为研究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整治技术,搭建了有砟轨道翻浆冒泥试验段,采用弹性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试验段翻浆冒泥状况。研发了超细水泥注浆材料,采用旋喷注浆技术和高韧性防水卷材相结合的方案进行翻浆冒泥整治,通过现场应用评价整治效果。结果表明:弹性波检测技术能定性评价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程度;研发的超细水泥注浆材料粒径均小于10μm,具有较好的力学和渗透扩散性能;采用高韧性防水和旋喷注浆相结合的整治技术,能够较好地整治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研究结果可为有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现场整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床翻浆冒泥 无损检测 超细水泥 旋喷注浆 高韧性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深度学习和点云增强技术的铁路线路设施识别方法
3
作者 何宇强 何占元 +2 位作者 丁有康 施文杰 王晓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1,共8页
针对铁路点云测量成果自动化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学习和特征增强技术的铁路线路设施识别方法,研究构建了多尺度点云深度学习模型PointNet++MSG(Multi‑Scale Grouping),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ontrast L... 针对铁路点云测量成果自动化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深度学习和特征增强技术的铁路线路设施识别方法,研究构建了多尺度点云深度学习模型PointNet++MSG(Multi‑Scale Grouping),并结合对比度受限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技术,提高点云数据的自动化分类精度。采用PointNet、PointNet++和PointNet++MSG三种模型,分别对原始特征与特征增强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合特征增强技术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显著提高识别精度和交并比,特别是在复杂几何结构和边界细节的捕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多尺度点云深度学习模型PointNet++MSG结合特征增强技术后在各类线路设施的识别中表现最佳,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尤其在隧道壁、轨道板、扣件等复杂场景中表现优异,有效减少了因点云质量参差不齐而导致的分类误差。相比之下,PointNet和PointNet++结合特征增强后在性能上有所提升,但效果与PointNet++MSG差距较大。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特征增强技术的结合是提升点云数据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可为铁路设施的智能检测和运维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点云 线路设施 深度学习 多尺度特征 PointNet++MSG 识别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工程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少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3,共7页
首先从天基监测技术、空基监测技术、陆基监测技术及其他监测技术4方面,简述了各类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在线性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崩塌、滑坡、泥石流3类主要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最后归纳出线性工程地... 首先从天基监测技术、空基监测技术、陆基监测技术及其他监测技术4方面,简述了各类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在线性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崩塌、滑坡、泥石流3类主要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最后归纳出线性工程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工程 地质灾害监测 遥感技术 自动监测技术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铁路区间数字化捣固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致明 王晓凯 +2 位作者 马战国 张雨潇 时瑾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9,共7页
朔黄铁路线路环境复杂,对轨道几何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线路养护维修工作。以朔黄铁路有砟轨道精捣作业为背景,对复杂环境下快速测量、数字化捣固作业、效果评价等环节开展研究,提出适用于重载铁路的轨道平顺性控制方法... 朔黄铁路线路环境复杂,对轨道几何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线路养护维修工作。以朔黄铁路有砟轨道精捣作业为背景,对复杂环境下快速测量、数字化捣固作业、效果评价等环节开展研究,提出适用于重载铁路的轨道平顺性控制方法,分析捣固作业前后轨道平顺性时空分布特征,定量化评价大机精捣作业效果。结果表明,采用GNSS+惯导组合测量方式适用于朔黄铁路不同线路环境的轨道快速精密测量。通过重构捣固区间平纵断面线形,并按组合弦方法控制轨道平顺性,轨道维修质量明显提升,静态TQI整体降幅达到32.62%,动态TQI整体降幅达到17.30%;10、70 m弦长轨向和高低峰值明显下降,数字化精测精捣作业方法对线路高低、轨向控制效果显著,作业后线路平顺性整体提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数字化捣固 轨道质量指数 轨道不平顺 养护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铁路高边坡扩堑开挖精细控制爆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一伟 刘岗 +5 位作者 宋亚东 孟海利 孙崔源 薛里 孙鹏昌 郭云龙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在既有铁路营业线改造工程高陡边坡扩堑开挖中,为达到安全、高效开挖的目的,通过对爆破限制条件的分析,将大孔径宽孔距浅孔精细控制爆破技术应用于窄陡高边坡的爆破开挖,不再单独预留岩墙进行二次爆破。经过20余次爆破,该高陡边坡安全... 在既有铁路营业线改造工程高陡边坡扩堑开挖中,为达到安全、高效开挖的目的,通过对爆破限制条件的分析,将大孔径宽孔距浅孔精细控制爆破技术应用于窄陡高边坡的爆破开挖,不再单独预留岩墙进行二次爆破。经过20余次爆破,该高陡边坡安全高效地完成开挖,未发生任何飞石、滚石侵线或伤人等事故,监测到的最大振动速度1.28 cm/s,达到精细控制爆破要求。该技术通过控制一次爆破的深度和边坡最外侧炮孔与边坡坡面的水平距离达到精准控制爆破破碎范围,成功控制边坡滚石的同时达到高效爆破开挖,表明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大孔径宽孔距浅孔精细控制爆破技术可以取代通常需采用小孔径浅孔预留岩墙的低效率控制爆破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爆破 扩堑 高陡边坡 大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线结构光移动扫描的钢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也 姚建平 +2 位作者 王晓凯 丁有康 黄贤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7,共6页
以人工推行为主的钢轨几何状态检测技术装备功能单一,作业效率低。为了高效精准地识别钢轨病害,本文基于多线结构光移动扫描技术,研制了钢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系统。该系统以线结构光传感器为核心测量元件,融合组合惯性导航单元、同步控... 以人工推行为主的钢轨几何状态检测技术装备功能单一,作业效率低。为了高效精准地识别钢轨病害,本文基于多线结构光移动扫描技术,研制了钢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系统。该系统以线结构光传感器为核心测量元件,融合组合惯性导航单元、同步控制器等部件,通过多角度线结构光扫描采集钢轨三维点云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点云滤波、断面模型匹配、有序化处理等技术对钢轨几何形态进行三维重建,获取钢轨廓形、表观伤损等参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测量速度在20 km/h以内时,该系统检测精度与钢轨轮廓检测仪miniProf较为接近,钢轨廓形检测结果在轨头处的最大误差小于0.17 mm,标准差小于0.06 mm。该系统具有非接触、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够真实高效地反映钢轨廓形服役状态,大幅提高钢轨结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可用于轨道线路状态的日常巡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线结构光 点云 三维重建 钢轨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重力增强山区铁路带状似大地水准面建模
8
作者 贾斌 张峥 +3 位作者 曹志斌 王晓凯 黄贤喆 高淑照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25,共7页
针对复杂山区铁路高程测量中GNSS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重力数据增强的带状似大地水准面建模方法。通过融合实测重力数据、全球重力场模型及剩余地形模型,构建适用于复杂山区铁路的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 针对复杂山区铁路高程测量中GNSS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测重力数据增强的带状似大地水准面建模方法。通过融合实测重力数据、全球重力场模型及剩余地形模型,构建适用于复杂山区铁路的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并利用朔黄铁路200 km示范段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差值95.07%满足三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最大偏差为5.6 cm,能够显著降低传统水准联测工作量。该方法通过重力异常中波分量计算与地形短波分量修正,有效提升复杂地形区高程转换精度,可以为山区铁路工程测量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GNSS高程转换 模型试验 带状似大地水准面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黄重载铁路道岔区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应用
9
作者 魏兴国 李毅 +1 位作者 郄录朝 谢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0,共5页
结合朔黄铁路运营情况,应用聚氨酯固化道床技术,采用双梯形固化和全断面固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朔黄铁路两道岔区进行了固化施工,给出了运营期重载铁路道岔区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通过固化前后高程测量、断面检测、道床支承状... 结合朔黄铁路运营情况,应用聚氨酯固化道床技术,采用双梯形固化和全断面固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朔黄铁路两道岔区进行了固化施工,给出了运营期重载铁路道岔区聚氨酯固化道床的施工工艺流程,并通过固化前后高程测量、断面检测、道床支承状态检测、实车动力测试以及跟踪观测,验证了重载铁路道岔区聚氨酯固化道床改造效果。结果表明:固化施工后,道岔区有砟轨道服役状态良好,轨道结构整体性提升,可以满足重载列车的运营需求。道岔区聚氨酯固化道床技术的系列研究成果,可为解决重载铁路道岔区道床稳定性难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道岔区 现场试验 聚氨酯固化道床 施工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有声屏障简支T梁翼缘板的受力性能
10
作者 方仁啟 张远航 +1 位作者 李旺旺 马建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5,共5页
为掌握重载铁路有声屏障T梁结构翼缘板结构的受力性能,对8种设计荷载组合工况,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检算了3个关键截面的内力和结构特性,对声屏障高度和支架间距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荷载作用下声屏障T梁翼缘板钢筋最大拉应力为220... 为掌握重载铁路有声屏障T梁结构翼缘板结构的受力性能,对8种设计荷载组合工况,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检算了3个关键截面的内力和结构特性,对声屏障高度和支架间距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荷载作用下声屏障T梁翼缘板钢筋最大拉应力为220.17 MPa,混凝土最大压应力为17.40 MPa,裂缝最大宽度为0.24 mm。声屏障T梁翼缘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挡砟墙和翼缘板交接位置的竖向截面为重载铁路有声屏障T梁的关键检算截面。声屏障高度和支架间距对翼缘板结构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和裂缝宽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桥梁 声屏障 翼缘板结构 理论计算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铁路隧道围岩膨胀特性与基底上拱力学行为研究
11
作者 张天 付兵先 +1 位作者 姚建平 付卫霖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3,共14页
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严重威胁既有运营线路运行安全。为研究无砟轨道结构上拱的力学行为,依托华北山区某铁路隧道,通过开展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分析围岩膨胀特性,基于勘察和室内试验结果构建围岩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展隧道基底结构... 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严重威胁既有运营线路运行安全。为研究无砟轨道结构上拱的力学行为,依托华北山区某铁路隧道,通过开展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分析围岩膨胀特性,基于勘察和室内试验结果构建围岩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展隧道基底结构上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上拱区段下伏强度较差的泥灰岩透镜体,这种具有弱—中等膨胀性的围岩,在裂隙水迁移作用下逐渐吸水膨胀,容易造成隧道基底上拱和轨道结构变形超限;基于围岩膨胀性试验构建的膨胀弹塑性本构模型,可用于模拟围岩体积膨胀导致的隧底上拱现象;仰拱下方分布的膨胀岩沿线路方向取18.5 m,竖向深度取5 m,垂直线路方向宽度取10.5 m,当设定其膨胀应变为5%时,轨道结构最大上拱量和层间离缝分别为21.5和1.93 mm,轨道结构在围岩吸水膨胀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结构有开裂危险;当围岩膨胀应变分别超过3.5%,4.5%和5%时,轨道高低不平顺偏差值分别达到计划维修、临时补修和限速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无砟轨道 上拱变形 室内试验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平纵断面重构设计模型及求解方法
12
作者 丁有康 程新茂 +2 位作者 何航鹏 何占元 楼梁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受列车长期荷载作用、地质条件变化、维修作业无精测数据支撑等因素影响,部分既有普速铁路线路实际空间位置相对原始设计位置发生较大偏移,须通过线路复测作业对平纵断面进行重构设计,获取贴合当前实际的线形参数。本文针对既有线平纵... 受列车长期荷载作用、地质条件变化、维修作业无精测数据支撑等因素影响,部分既有普速铁路线路实际空间位置相对原始设计位置发生较大偏移,须通过线路复测作业对平纵断面进行重构设计,获取贴合当前实际的线形参数。本文针对既有线平纵断面重构模型及求解方法问题,综合考虑线路平纵断面参数、特殊区域绝对位置等限制条件,建立了以整体偏差最小为目标的既有线平纵断面重构设计模型,并对比了枚举法、拟牛顿法和遗传算法三种求解方法的计算结果和效率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求解既有线平纵断面重构设计模型可明显改善线形偏差,得到接近现场实际的线形基准;三种求解方法所得线形参数、偏差量差异较小,但遗传算法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在既有线平纵断面重构设计中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线路平纵断面 线形重构 遗传算法 计算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轨道精调现状及改进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晓凯 蔡德钩 王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37,共5页
研究目的:现有轨道精测精调存在难以有效改善中长波幅值及多波不平顺控制的困难,本文从我国铁路轨道精调作业现状及轨道不平顺的变化特性出发,通过分析轨向检测原理及改进方法,研究一种基于垂线偏距法的轨道检测及精调的改进作业方法,... 研究目的:现有轨道精测精调存在难以有效改善中长波幅值及多波不平顺控制的困难,本文从我国铁路轨道精调作业现状及轨道不平顺的变化特性出发,通过分析轨向检测原理及改进方法,研究一种基于垂线偏距法的轨道检测及精调的改进作业方法,以达到综合提高铁路工务轨道精调平顺性的目的。研究结论:(1)基于垂线偏距法定向的检测方式可有效降低轨道中长波不平顺幅值,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可在轨向/高低优化改进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其他轨道几何不平顺短波幅值及多波不平顺,整体提高轨道平顺性状态;(2)在轨道状态不良及缓和曲线等区段,轨道检查仪测量的垂线偏距误差会偏大;(3)基于车体敏感波长进行定制化的精调作业,可进一步提高运营动力作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精测 垂线偏距 轨道精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泡沫轻质土路基帮宽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斯 姚建平 +2 位作者 杨伟利 谢蛟 李吉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针对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帮宽工程中的差异沉降和偏移难题,提出了浇筑泡沫轻质土的解决方案。从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设计和湿密度设计2方面来控制沉降变形,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分析水化热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控制,提出远距离浇筑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针对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帮宽工程中的差异沉降和偏移难题,提出了浇筑泡沫轻质土的解决方案。从泡沫轻质土路基结构设计和湿密度设计2方面来控制沉降变形,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分析水化热产生的原因并加以控制,提出远距离浇筑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施工前材料进场时、施工中计量和浇筑过程中、硬化后均应对泡沫轻质土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泡沫轻质土路基 沉降变形控制 水化热控制 远距离浇筑 施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魏少伟 蔡德钩 +2 位作者 姚建平 石越峰 吕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4,共10页
针对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这种新型边坡加固结构,通过数值仿真、理论推导、现场试验等手段,阐明了装配式锚索框架结构加固边坡的作用机制。与现浇梁相比,预制梁在边坡安全系数、梁体自身挠曲变形、梁体结构受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针对装配式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这种新型边坡加固结构,通过数值仿真、理论推导、现场试验等手段,阐明了装配式锚索框架结构加固边坡的作用机制。与现浇梁相比,预制梁在边坡安全系数、梁体自身挠曲变形、梁体结构受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与改善。考虑装配式框架梁承受水平预应力及拉压双层配筋特点,建立了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上Timoshenko梁理论解析解,形成了装配式锚索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发预制梁制作、预制梁吊装及背衬找平等施工工艺,初步形成了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为艰险复杂山区边坡加固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为高速铁路路基边坡防护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锚索框架结构 预制梁 理论推导 现场试验 作用机制 设计方法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无人机巡检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魏培勇 金晓武 +3 位作者 焦利 刘瑞 危凤海 刘越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3,共6页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作业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安全高效、高覆盖率、高精度的铁路工务无人机巡检方案。结合铁路工务巡检需求,研究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隐患排查、隧道进出口仰坡地灾评估、桥... 针对传统人工巡检作业低效率、高成本等问题,本文在系统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安全高效、高覆盖率、高精度的铁路工务无人机巡检方案。结合铁路工务巡检需求,研究铁路沿线周边环境隐患排查、隧道进出口仰坡地灾评估、桥梁基础冲刷水害评估等场景下的无人机巡检技术。将无人机倾斜摄影应用于不同巡检场景,结果表明无人机巡检技术可实现高效、安全巡检及成果的数字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无人机巡检 桥基冲刷 地灾评估 隐患排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锚索框架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新红 秦川 +4 位作者 魏培勇 魏少伟 李松 秦尚友 杨勇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现浇式锚索框架因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施工边界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蒙屏高速公路K25+580.0—K25+690.3段四级边坡加固工程实践,对框架梁预制、梁体吊装、背衬找平、张拉封... 现浇式锚索框架因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施工边界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蒙屏高速公路K25+580.0—K25+690.3段四级边坡加固工程实践,对框架梁预制、梁体吊装、背衬找平、张拉封锚等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装配式锚索框架施工关键技术。经工程实践,同等施工条件下采用装配式锚索框架施工工期比采用常规框架减少20%以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装配式锚索框架 施工关键技术 质量控制 缩短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铁路路基沉降整治精细化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学喜 楼梁伟 +2 位作者 闫宏业 李竹庆 陈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92,共4页
针对既有运营铁路路基实际病害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注浆技术的适用性,提出了精细化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该技术在陇海线等线路开展工程应用,证明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的有效性与适用性,可为类似铁路路基沉降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路基沉降 病害整治 袖阀管注浆 精细化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普速铁路测量快速建网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立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3-57,共5页
结合襄渝铁路控制网建设项目,提出了运营普速铁路控制网测量体系,从北斗基准站网与固定桩控制网两方面评价控制网的平面和高程测量精度。结果显示:采用GNSS测量北斗基准站网和固定桩控制网平面精度可满足规范要求;采用卫星测高+似大地... 结合襄渝铁路控制网建设项目,提出了运营普速铁路控制网测量体系,从北斗基准站网与固定桩控制网两方面评价控制网的平面和高程测量精度。结果显示:采用GNSS测量北斗基准站网和固定桩控制网平面精度可满足规范要求;采用卫星测高+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改正技术测量北斗基准站网高程精度可以满足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固定桩控制网高程采用传统水准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可以满足四等精度要求。采用该测量体系可极大减少外业线下水准测量工作量,减少站区固定桩控制网测量时遮挡等问题,为线路养护维修提供稳定可靠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快速建网 现场试验 北斗基准站 固定桩控制网 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约束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率下纤维结构团粒喷播技术的适用性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宋 魏少伟 +3 位作者 姚建平 曹渊东 刘瑞 董恩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2,94,共5页
针对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高安全、高成活、少养护的需求,基于传统客土喷播技术,研发出纤维结构团粒喷播新技术。针对不同边坡坡率及岩性提出与纤维结构团粒喷播技术相适应的辅助加固措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施工技术体系,并给出了具... 针对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高安全、高成活、少养护的需求,基于传统客土喷播技术,研发出纤维结构团粒喷播新技术。针对不同边坡坡率及岩性提出与纤维结构团粒喷播技术相适应的辅助加固措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施工技术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施工工序及要点。该技术已在京雄城际铁路、太焦铁路、蒙屏高速公路等线路工程中应用。实践表明,不同坡率边坡均取得良好的生态防护效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生态防护 边坡坡率 团粒喷播技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