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特征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左彦峰 王栋民 +6 位作者 熊卫锋 张守祺 王振华 许乐萌 聂锋 于涛 王英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侧链聚合度、不同分子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羧基/侧链比的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并对其减水率、坍落度保持能力、凝结时间、引气能力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而得知各个结构特征对以上性能的影...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侧链聚合度、不同分子量、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羧基/侧链比的共聚羧酸类超塑化剂,并对其减水率、坍落度保持能力、凝结时间、引气能力和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进而得知各个结构特征对以上性能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羧酸 超塑化剂 化学结构 新拌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在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房桂明 于涛 +2 位作者 刘传坤 万维福 吴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针对石灰石粉掺入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石灰石粉不同掺量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各龄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研究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石灰石粉应用... 针对石灰石粉掺入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后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石灰石粉不同掺量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各龄期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的试验与结果分析,研究了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石灰石粉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掺入石灰石粉可以减小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石粉掺量的增加而下降,C30混凝土下降明显,C40混凝土下降幅度不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C30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掺入30 kg/m3的石粉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 和易性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在预拌混凝土产业化应用的技术开发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旭峰 徐景会 赵营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4,118,共4页
通过对铁矿废石和尾矿的矿相与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其物性符合混凝土用砂石质量的相关要求,采取适当的工艺方法生产出适用于泵送流态化混凝土的II区中砂级配要求的混合中砂。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性能测试和生产实际应用表明,铁矿废... 通过对铁矿废石和尾矿的矿相与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其物性符合混凝土用砂石质量的相关要求,采取适当的工艺方法生产出适用于泵送流态化混凝土的II区中砂级配要求的混合中砂。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性能测试和生产实际应用表明,铁矿废石与尾矿的混合砂制备的混凝土与天然砂相比,具有同样的良好和易性,但强度和耐久性更高,单位立方米材料成本降低。由于混合砂的含石、含粉量稳定,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控效果大幅提升,达到了产业化应用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混合中砂 预拌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贝利特水泥及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彬 江宏伟 +1 位作者 陈玉 刘艳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1,99,共7页
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熟料矿物与组成比例为硅酸二钙(约70%),硅酸三钙(约15%),铝酸三钙(低于4%)和铁铝酸四钙(约10%),该水泥的强度发展特征与水化放热特征可能非常适合现代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试验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活性贝... 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熟料矿物与组成比例为硅酸二钙(约70%),硅酸三钙(约15%),铝酸三钙(低于4%)和铁铝酸四钙(约10%),该水泥的强度发展特征与水化放热特征可能非常适合现代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试验研究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活性贝利特水泥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特征,并与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高活性贝利特硅酸盐水泥配制了C30、C40、C50三个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评价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与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高活性贝利特水泥具有显著的高强度、低水化热、胶凝材料体系水化产物随养护龄期延长发展稳定等特点。三个不同强度等级的高活性贝利特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特征完全满足现代混凝土工程施工周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贝利特水泥 高强度 低水化热 水化产物稳定 高性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混凝土间歇时间对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大庆 房桂明 +3 位作者 于涛 代丽 关海涛 安德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01,共3页
混凝土从搅拌站生产出来后,需经过一段间歇时间(运输时间、等候时间、浇筑时间)后,才能浇筑到工程结构部位。如果是浇筑墙体,间歇时间可能会达到4~5 h,间歇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验,研究... 混凝土从搅拌站生产出来后,需经过一段间歇时间(运输时间、等候时间、浇筑时间)后,才能浇筑到工程结构部位。如果是浇筑墙体,间歇时间可能会达到4~5 h,间歇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试验,研究间歇时间对混凝土工作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聚羧酸外加剂时,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着间歇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外加剂的二次加入量随之增大;成型时间在4~5 h以内时,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下降;混凝土加水调整前,各时间段成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不明显,加水调整后,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间歇时间 和易性 抗压强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0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传昆 张丽红 +1 位作者 周建伟 邬士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通过采用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优化配合比设计,并检测其流动性、抗离析性,对自密实混凝土与同配合比振捣成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理调整骨料、外加剂、胶结材料和掺合料的掺量,能够解决混凝土流动性与抗分离性之间的矛... 通过采用掺合料和高效减水剂,优化配合比设计,并检测其流动性、抗离析性,对自密实混凝土与同配合比振捣成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理调整骨料、外加剂、胶结材料和掺合料的掺量,能够解决混凝土流动性与抗分离性之间的矛盾,并且在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在用水量和高效减水剂含量适宜时,振捣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但振捣不当或时间过长在振捣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得到的抗压强度值低于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坍落流动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外加剂与砂含泥量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于涛 张亮 +3 位作者 周钰沦 魏振 房桂明 赵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8-100,共3页
针对混凝土中聚羧酸外加剂与砂含泥量之间的适应性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了砂含泥量对聚羧酸外加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并用人工添加含泥量的方法,找出砂含泥量影响聚羧酸外加剂适应性的程度,并根据试验结果指... 针对混凝土中聚羧酸外加剂与砂含泥量之间的适应性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了砂含泥量对聚羧酸外加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并用人工添加含泥量的方法,找出砂含泥量影响聚羧酸外加剂适应性的程度,并根据试验结果指导实际生产,对细骨料进厂严格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满足施工及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泥含量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逐渐下降,砂含泥量在3125%及以下时较好,在6.25%及以下时初始状态较好,1h后的状态一般,大于6.25%时,初始状态较差;砂含泥量在1.25%6.25%范围内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不明显,当泥含量大于6.2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外加剂 砂含泥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石骨料与减水剂适应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崇智 祁艳军 +2 位作者 何光明 张全贵 陈家珑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2-646,共5页
选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机制砂石骨料——钙质骨料与硅铝质骨料,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前者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呈岛状结构,后者为硅铝质岩,呈层状结构;通过与不同品种减水剂配制混凝土后进行浆体流动性、ζ电位及混凝土性能等试验发现,... 选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机制砂石骨料——钙质骨料与硅铝质骨料,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前者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钙,呈岛状结构,后者为硅铝质岩,呈层状结构;通过与不同品种减水剂配制混凝土后进行浆体流动性、ζ电位及混凝土性能等试验发现,钙质骨料吸水性小,与不同减水剂的适应性良好,采用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工作性极好,强度较高,而硅铝质骨料吸水性大,ζ电位高,与不同减水剂的适应性差,掺高性能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优势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骨料 减水剂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大为 赵江 +1 位作者 魏金 丁向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22-1825,1831,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通过凝结时间和强度测试,重点研究了该速凝剂对不同种类的适应性问题,以及环境温度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并且结合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速凝剂的促凝机理。研究表明:该速凝剂对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 本文介绍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通过凝结时间和强度测试,重点研究了该速凝剂对不同种类的适应性问题,以及环境温度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并且结合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速凝剂的促凝机理。研究表明:该速凝剂对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合适掺量下,水泥初凝时间不超过5 min,终凝时间不超过10 min,并且对水泥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28 d强度比均大于95%。环境温度对速凝剂的效果影响显著,温度提高有利于缩短凝结时间,提高强度。化学分析表明,速凝剂的加入促进了钙矾石等矿物的形成,使得液相中钙离子的浓度降低,结合水和氢氧化钙含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碱速凝剂 适应性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系泵送剂保塑组分对矿渣水泥试验研究
10
作者 王亮 杨艳颖 +2 位作者 刘传昆 范亚君 周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9-101,107,共4页
萘系泵送剂对于恒威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来说,三聚磷酸钠保塑效果随掺量增加而增强,且有一定缓凝作用,早期强度较低,但对后期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六偏磷酸钠掺量在0.05%~0.10%之间保塑效果较佳,且缓凝作用较明显;但对后期... 萘系泵送剂对于恒威P·S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来说,三聚磷酸钠保塑效果随掺量增加而增强,且有一定缓凝作用,早期强度较低,但对后期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六偏磷酸钠掺量在0.05%~0.10%之间保塑效果较佳,且缓凝作用较明显;但对后期强度有提高作用。糖钠的最佳掺量为0.15%,掺量0.05%~0.15%之间保塑效果都较佳。随掺量的增加,混凝土3、28d强度逐渐降低,在0.05%掺量时3d强度达19.0MPa,28d强度达38.6MPa,分别比空白试验高21.0%和9.3%。葡萄糖酸钠的最佳掺量为0.05%,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达44.8MPa,超过空白试验26.2%。有机硅对恒威P·S32.5级矿渣水泥混凝土的保塑效果不佳。T11-904的最佳保塑效果掺量为0.10%,且缓凝作用较明显,28d龄期内强度发展不理想。ATMP掺量在0.05%处就达到了饱和点,28d强度随掺量的增加逐渐增加。HEDP掺量在0.05%内为佳,且有一定的缓凝效果,但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剂 泵送剂 坍落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