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中宽带钢凸度控制模型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龚殿尧 徐建忠 +1 位作者 宋向荣 余四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16,共5页
以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的新建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影响热轧中宽带钢凸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凸度预设定模型、工作辊热凸度和磨损计算模型及凸度和平直度反馈控制模型的主要功能及架构;针对典型产品的轧制过程设计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正弦辊形曲... 以国内某热轧带钢厂的新建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影响热轧中宽带钢凸度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凸度预设定模型、工作辊热凸度和磨损计算模型及凸度和平直度反馈控制模型的主要功能及架构;针对典型产品的轧制过程设计了精轧机组工作辊的正弦辊形曲线.根据某产品轧制过程的工程记录数据,绘制了精轧机组的比例凸度分配曲线,结合多功能仪实测数据分析了模型的控制效果,带钢出口凸度保持在(40±20)μm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100%,平直度为(0±10)I的比例占带钢全长的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凸度 数学模型 辊形曲线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国际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宁 杨光浩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8期93-95,共3页
文章通过比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分析了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异同,总结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的大功率五电平中点钳位/H桥变流器 被引量:6
3
作者 兰志明 王成胜 +2 位作者 段巍 杨琼涛 李凡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249-4255,共7页
将三电平中点钳位(NPC)交直交变流技术和H桥级联技术相结合的五电平NPC/H桥变流器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输出电压和容量。该文研究基于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的大功率五电平NPC/H桥变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式减... 将三电平中点钳位(NPC)交直交变流技术和H桥级联技术相结合的五电平NPC/H桥变流器可以实现更高等级的输出电压和容量。该文研究基于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IGCT)的大功率五电平NPC/H桥变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并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式减少了杂散参数。在变流器输出中低频时采用一种改进型载波层叠正弦脉宽调制(IPD-SPWM)方法,并提出一种解决低调制度时最小脉宽问题的方法。在变频器输出高频时采用特定谐波消除脉宽调制(SHEPWM)方法来减小输出电压的总谐波畸变率(THD),并给出计算的开关角度轨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研制的变流器所采用的拓扑结构设计和调制方法的可行性,表明变流器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换向晶闸管 中点钳位(NPC)/H桥 五电平 正弦脉宽调制 特定谐波 消除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相关向量机的转炉炼钢终点预报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敏 赵耀 +1 位作者 杨溪林 林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50,共8页
针对传统相关向量机在训练过程中易受异常点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相关向量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和温度的预报.通过为每一个训练样本设定独立的噪声方差系数,并使其在训练过程中随模型预测误差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来... 针对传统相关向量机在训练过程中易受异常点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相关向量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转炉炼钢终点碳含量和温度的预报.通过为每一个训练样本设定独立的噪声方差系数,并使其在训练过程中随模型预测误差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来降低异常点的影响,同时依据贝叶斯证据框架给出了模型超参数的迭代计算公式,进行参数的优化.使用标准测试数据和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终点预报 相关向量机 噪声方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轧机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子英 孙彦广 +1 位作者 宋向荣 彭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热轧钢板成形过程中,工作辊磨损是影响板形控制精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工作辊磨损的主要因素。基于对影响轧辊磨损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考虑了轧辊表面温度对工作辊磨损的影响,构建了新的工作辊磨损数学模型。根据实测数据,使用多元非... 热轧钢板成形过程中,工作辊磨损是影响板形控制精度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工作辊磨损的主要因素。基于对影响轧辊磨损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考虑了轧辊表面温度对工作辊磨损的影响,构建了新的工作辊磨损数学模型。根据实测数据,使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了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并在1500 mm热连轧机组上进行了工程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工作辊数学模型符合工作辊磨损的一般规律,能够较为精确地在线预报轧辊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轧辊磨损 轧辊温度 非线性回归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碱度偏差估计的石灰加入量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心哲 韩敏 +1 位作者 杨溪林 林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5-1418,共4页
提出碱度偏差估计模型,进而提出一种转炉炼钢石灰加入量计算方法.首先,使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碱度偏差估计模型,预报输入碱度与炉渣碱度之间的偏差;然后,利用碱度偏差估计模型预报的偏差值修正传统公式中的碱度参数,再消除白云石加入量对... 提出碱度偏差估计模型,进而提出一种转炉炼钢石灰加入量计算方法.首先,使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碱度偏差估计模型,预报输入碱度与炉渣碱度之间的偏差;然后,利用碱度偏差估计模型预报的偏差值修正传统公式中的碱度参数,再消除白云石加入量对石灰加入量的影响,得到改进的石灰加入量模型.应用该方法对一座150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对碱度偏差的预报有着较高的精度,由此计算的石灰加入量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支持向量机 碱度 石灰加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T器件工作过程损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成胜 李崇坚 +1 位作者 李耀华 朱春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3期33-36,共4页
使用IGCT器件的大功率三电平交-直-交变流器得到广泛的应用,IGCT及其辅助电路的损耗将影响变流器系统效率。首先对IGCT器件工作过程损耗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IGCT开关过程,尤其是关断过程的损耗进行近似计算,然后通过系统仿真考察IGCT... 使用IGCT器件的大功率三电平交-直-交变流器得到广泛的应用,IGCT及其辅助电路的损耗将影响变流器系统效率。首先对IGCT器件工作过程损耗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IGCT开关过程,尤其是关断过程的损耗进行近似计算,然后通过系统仿真考察IGCT工作过程中其自身及辅助电路的损耗,并估算损耗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IGCT器件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为IGCT器件的关断损耗及各部分的导通损耗。这为IGCT变流器系统的损耗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将为变流器冷却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IGCT 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资委EVA考核环境下企业的价值管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光浩 丁宁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8期114-116,共3页
在国资委新的中央企业考核办法出台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新考核体系的要求,透过考核指标,从全局的高度来审视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并从战略,激励,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来落实企业价值管理的经营思路,价值管理将是贯穿我... 在国资委新的中央企业考核办法出台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新考核体系的要求,透过考核指标,从全局的高度来审视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并从战略,激励,组织结构等诸多方面来落实企业价值管理的经营思路,价值管理将是贯穿我国国有企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企业管理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考核 中央企业 价值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对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影响的热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贠冰 董小雷 +2 位作者 刘新忠 张习加 马志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4-87,共4页
根据热力学理论,借助Thermo-Calc软件,对不同成分钢材的变形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进行了热力学数值分析,并在Gleeble 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压缩变形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变形使奥氏体→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 根据热力学理论,借助Thermo-Calc软件,对不同成分钢材的变形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进行了热力学数值分析,并在Gleeble 20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压缩变形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变形使奥氏体→铁素体平衡转变温度升高,相变的驱动力增大,促进了转变的发生;变形使奥氏体相中碳含量上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 奥氏体 相变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钢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组织演变的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贠冰 董小雷 +1 位作者 刘新忠 张习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7,共4页
以热力学理论和形核生长理论为基础,对低合金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数值分析。热力学计算使用软件Thermo-Calc来完成;根据"形核长大"和"位置饱和"机制,采用Cahn的相变动力学理论和Scheil叠加原... 以热力学理论和形核生长理论为基础,对低合金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进行了数值分析。热力学计算使用软件Thermo-Calc来完成;根据"形核长大"和"位置饱和"机制,采用Cahn的相变动力学理论和Scheil叠加原理建立了铁素体相变动力学模型;以"位置饱和"机制建立了珠光体和贝氏体的相变动力学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冷却 奥氏体 组织演变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RA80系列变流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剖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安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9-217,共9页
6RA80/6RM80系列变流器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近几年来新推出的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它是6RA70/6RM70系列变流器的升级版,给出了两者的主要变化对照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是变流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正确深入透彻地理解好其实质,对在实际应用... 6RA80/6RM80系列变流器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近几年来新推出的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它是6RA70/6RM70系列变流器的升级版,给出了两者的主要变化对照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是变流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正确深入透彻地理解好其实质,对在实际应用设计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种变流器具有重要意义。将6RA80/6RM80系列变流器的电流过载能力指标的定义方式概括为三大类,并利用电流过载能力指标四要素原则和等效电流系数Kc法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6RA80系列变流器在各种不同工况下的电流过载能力指标,发现6RA80系列变流器的电流过载能力指标全面小于交流传动系统中的6SE70系列工程型变流器的电流过载能力指标,这种分析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A80系列变流器 6SE70系列工程型变流器 电流过载能力指标 等效电流系数 基本负载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高炉主卷扬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安远 骆志铿 +1 位作者 钟庆声 刘向辉 《基础自动化》 CSCD 2000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 SIMOREG K 6RA24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在高炉主卷扬中的应用,说明了其配置、功能及特点.由于应用此种直流调速装置,简化了电气设计、安装、调试及维护过程,提高了电气设备的控制性能和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 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 高炉 主卷扬 双鱼雷式料车 电力传动 参数组态 炼铁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温度对X52管线钢晶粒细化的影响
13
作者 贠冰 董小雷 +1 位作者 刘新忠 张习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6,共3页
为使X52管线钢产品晶粒组织细化,综合性能提高,研究了X52钢变形温度对组织细化及超细晶粒产生的影响。热模拟试验发现,变形可使X52管线钢细化晶粒,并促使超细铁素体晶粒在A3温度以上出现,而且变形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超细晶组织的形成。
关键词 管线钢 变形温度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粗轧立辊开口度设定研究
14
作者 武凯 刘新忠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6,169,共4页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中,不合理的立辊侧压量分配会导致立辊严重磨损和轧制不稳定。为了合理分配各道次立辊侧压量,根据现场数据回归得到轧件宽厚比与侧压量关系曲线,合理分配了立辊各道次侧压量。根据曲线和目标中间坯宽度,采用牛顿迭代法...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中,不合理的立辊侧压量分配会导致立辊严重磨损和轧制不稳定。为了合理分配各道次立辊侧压量,根据现场数据回归得到轧件宽厚比与侧压量关系曲线,合理分配了立辊各道次侧压量。根据曲线和目标中间坯宽度,采用牛顿迭代法,得到了立辊各道次合理的开口度,以此保持轧制稳定、准确控制中间坯宽度和减小立辊的磨损。结果表明,模型的中间坯宽度预报精度为±1.5 mm,达到98.7%;换规格第一卷预报精度为±3.0 mm,达到94.4%。在立辊一个换辊周期磨损量为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辊开口度 牛顿迭代 侧压量 宽度控制 热连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钢1450热连轧改造系统过程计算机之间的通讯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宇 刘雅超 吕彦峰 《控制工程》 CSCD 2007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简单介绍了攀钢1450热连轧改造系统过程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三种方式。描述了系统中数据中心、各过程控制计算机的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加热炉、粗轧、精轧过程计算机之间以及过程计算机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讯接口,在通讯程序中运用了自动... 简单介绍了攀钢1450热连轧改造系统过程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三种方式。描述了系统中数据中心、各过程控制计算机的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加热炉、粗轧、精轧过程计算机之间以及过程计算机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讯接口,在通讯程序中运用了自动重发,重连等机制,保证了通讯的快速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实践表明,通讯系统运行平稳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粗轧 精轧 数据中心 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