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关于女性的神话──论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蔡震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3期54-60,共7页
关键词 郭沫若 女性观 《女神》 女性形象 女性神话 审美理想 妇女解放 女性崇拜 人生理想 妇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王阳明──兼论郭沫若对儒学的诗性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红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1期41-47,82,共8页
关键词 郭沫若 王阳明 斯宾诺莎 王阳明学说 泛神论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 万物一体 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五四”时期郭沫若对中国传统形上哲学的体认和追求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骏骥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4期14-22,共9页
关键词 郭沫若 “天人合一”的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 斯宾诺莎 个性主义 泛神论 “内圣外王” 王阳明 中国传统哲学 西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文化视野散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侯兴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4期1-6,22,共7页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化视野 《女神》 马克思主义 外国文化 泛神论 中国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 美术考古学 二十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古籍整理(续)
5
作者 郭小武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2期31-41,共11页
第四,古籍辨伪的典范。“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郭沫若经常引用的一句古语。由于地上文献每每“真伪杂糅、时代混乱”,而地下文献则“一字一句均古人之真迹”,所以地下文献就成了地上文献的鉴定标本,“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 第四,古籍辨伪的典范。“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郭沫若经常引用的一句古语。由于地上文献每每“真伪杂糅、时代混乱”,而地下文献则“一字一句均古人之真迹”,所以地下文献就成了地上文献的鉴定标本,“地下发掘出的材料每每是决定问题的关键”。郭沐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校释 刘绩 尽信书 辨伪 《管子》 王欣夫 赵用贤 石鼓文研究 荛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古籍整理
6
作者 郭小武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1期33-41,共9页
一、古籍整理史上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古老文明史的国度,中国是带着她异常丰富的文化积累而步入现代社会的。这便产生了一个问题,——现代社会里的古代典籍问题:古籍是“财富”,抑或是“包袱”?古籍要不要整理,如何整理?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文化积累 卷耳集 石鼓文研究 古代典籍 校释 周代社会 考辩 屈原研究 《诗经·国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与乡土文化随想
7
作者 蔡震 《郭沫若学刊》 1996年第4期39-41,共3页
郭沫若与乡土文化随想蔡震之一“郭沫若与乡土文化”是个让人颇费思索的话题。其一,作为文学家,郭沫若与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乡土作家”这样的概念全然不相干;作为学者,郭沫若是摈弃了传统治学的观念、方法,从西方近代科学、... 郭沫若与乡土文化随想蔡震之一“郭沫若与乡土文化”是个让人颇费思索的话题。其一,作为文学家,郭沫若与文学史上“乡土文学”、“乡土作家”这样的概念全然不相干;作为学者,郭沫若是摈弃了传统治学的观念、方法,从西方近代科学、民主意识走向马克思主义而成为新一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乡土文化 《女神》 浪漫主义 乡土情结 乡土作家 精神个性 乡土意识 文化行为 情感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