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宏展 孙建锋 刘立人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9-42,共4页
空间激光通信作为一种先进的通信手段,近年来发展迅速。重点分析了国际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动向,试图对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空间激光通信 相干体制 量子通信 光子技术 空间光网络 深空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通信用塑料光纤及其系统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武鹏 任晓敏 黄永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详细分析了塑料光纤的结构、特性以及其相关通信系统网络组件;分析了应用质子注入技术可以解决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光探测器光敏面积和响应带宽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最新的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应用总结了塑料光纤的现状,讨论了POF通信系统其面... 详细分析了塑料光纤的结构、特性以及其相关通信系统网络组件;分析了应用质子注入技术可以解决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光探测器光敏面积和响应带宽之间的矛盾;最后通过最新的塑料光纤通信系统应用总结了塑料光纤的现状,讨论了POF通信系统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光纤 性能分析 塑料光纤通信系统 LAN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b/s光纤通信系统的电色散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归律 黄照祥 李良川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35,共3页
介绍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电色散补偿(EDC)技术。我们将研究对象放在了采用啁啾DFB激光器、直接调制方式的2.5Gb/s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通过仿真得到:啁啾系数为2的DFB激光器传输400km后经过8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处理可... 介绍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的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电色散补偿(EDC)技术。我们将研究对象放在了采用啁啾DFB激光器、直接调制方式的2.5Gb/s高速光纤通信系统,通过仿真得到:啁啾系数为2的DFB激光器传输400km后经过8抽头判决反馈均衡器处理可有效地消除色散导致的码间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色散补偿 码间干扰 自适应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ON光网络中的全光波长变换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林鹏 闻和 +1 位作者 周博俊 顾畹仪 《光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75-180,共6页
作为自动交换光网络(A SON)中的核心器件,全光波长转换器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波长变换器在全光通信网中的作用和研究意义,讲解了各种波长变换器的原理、结构和所用器件,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 全光波长变换器 自动交换光网络 交叉增益调制 交叉相位调制 四波混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8PSK的新型高速正交光标记交换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丽佳 忻向军 +1 位作者 刘博 余重秀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5,119,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八相移键控(8PSK)为净荷、ASK为标记的新型高谱效率高速正交光标记交换技术,首次实现了100Gbit/s的高速正交光标记信号的80km传输。分析了光信噪比(OSNR)、窄带滤波效应、信道中的非线性效应对标记与净荷性能的影响,并采用... 提出了一种以八相移键控(8PSK)为净荷、ASK为标记的新型高谱效率高速正交光标记交换技术,首次实现了100Gbit/s的高速正交光标记信号的80km传输。分析了光信噪比(OSNR)、窄带滤波效应、信道中的非线性效应对标记与净荷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平衡相关探测和多符号相位估计(MSPE)技术实现了净荷8PSK信号的接收。与传统接收方式相比,8PSK净荷在相同误码率条件下,OSNR容限提升了约3dB。经过80km传输,ASK标记在BER=10-9,时OSNR为22.8dB,8PSK相应的OSNR为20.3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PSK/ASK 多符号相位估计 平衡探测 正交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全光再生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永钊 张霞 +1 位作者 黄永清 任晓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提出了利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自相位调制效应(SPM),实现对高重复率皮秒脉冲全光再生的方案,理论分析了再生器的传输特性和滤波器参量对再生特性的影响。此外,利用一段80m的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全光再生实验,通过调节入... 提出了利用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自相位调制效应(SPM),实现对高重复率皮秒脉冲全光再生的方案,理论分析了再生器的传输特性和滤波器参量对再生特性的影响。此外,利用一段80m的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全光再生实验,通过调节入射光纤的功率和可调谐滤波器的参量实现了对高传输速率脉冲的全光再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子晶体光纤 全光再生 自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OAD实现全光逻辑操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云峰 伍剑 林金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3-58,共6页
未来的全光分组交换网中,全光逻辑操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TOAD)进行详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OAD实现的全光与门、全光或门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20Gbit/s的实验验证,讨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全光逻辑 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网中采用可信度模型的故障定位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英挺 朱睿杰 +1 位作者 杜晓明 赵永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157,共6页
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光网络向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在透明节点增加、光电再生设备减少的全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的非完全多项式属性、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承载业务的多样性使得故障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如何根据收... 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光网络向着超大容量、超高速率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在透明节点增加、光电再生设备减少的全光网络中,多故障定位的非完全多项式属性、网络拓扑的复杂性以及承载业务的多样性使得故障定位变得尤为困难.如何根据收集的告警信息,确切地找出故障的准确数目及其位置成为网络管理人员的难题.针对全光网中故障与告警的关系展开研究,在多故障定位的相关方向上完成了采用可信度推理方法对故障与告警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进行梳理,建立了一种多故障条件下全光网故障定位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以及联合可信度的两种启发式故障定位算法.通过不同的网络拓扑以及与其他的算法对比,对这两种算法以及可信度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多故障定位问题的不确定性,且定位性能优越,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网 故障定位 不确定性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级以太网环网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永军 尧昱 顾畹仪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IP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中的业务流量逐渐从以时分复用(TDM)为主向以分组数据业务为主转换。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人们将低成本的以太网技术引入城域网络中,同时采用环网控制协议进行环形组网,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来实现电信网络要求的可管... IP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中的业务流量逐渐从以时分复用(TDM)为主向以分组数据业务为主转换。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人们将低成本的以太网技术引入城域网络中,同时采用环网控制协议进行环形组网,利用环网保护技术来实现电信网络要求的可管理性及可靠性。ITU-TG.8032给出了以太环网的组网目标及定义,规范了电信级以太网(CE)环网技术。以太网环网保护技术(ERP)及弹性分组环技术(RPR)为两种不同的环网保护技术,而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网络中采用TM-SPRing技术实现环网保护。运营商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部署合适的环网技术,来满足电信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级以太网(CE) 以太环网 以太网自动保护倒换 弹性分组环(R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光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超公 张为峰 忻向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1,共4页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是目前正在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O-OFDM技术应用在光网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抵抗色散及偏振模色散等效应的能力,从而改善网络的性能。文章阐述了O-OFDM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将O-OFDM技术应用在光骨干传输网中...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是目前正在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O-OFDM技术应用在光网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抵抗色散及偏振模色散等效应的能力,从而改善网络的性能。文章阐述了O-OFDM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将O-OFDM技术应用在光骨干传输网中及光接入网中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光传输网 光接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级分组传送网T-MPLS网络生存性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永军 尧昱 顾畹仪 《邮电设计技术》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在介绍T-MPLS网络生存性的基础上,从路径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2个方面着重阐述了T-MPLS线性保护倒换机制,最后介绍了T-MPLS共享保护环和恢复及快速重路由技术。
关键词 分组传送网 生存性 保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光网络中的自感知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宏祥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4期21-24,共4页
现有的光网络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充足的传输容量,但其智能性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IP业务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光网络的自感知技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自组织光网络的首要条件。自组织光网络作为各种... 现有的光网络虽然已经能够提供充足的传输容量,但其智能性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IP业务对承载网络的需求。光网络的自感知技术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自组织光网络的首要条件。自组织光网络作为各种业务的承载网络,不仅需要实时监测和动态感知光链路物理参数、光信号质量、光网络拓扑及链路负载等光网络自身特性,还需要感知所承载业务的属性及其对光网络的传送需求(延时、抖动、丢包率等),为实现动态高效灵活的"即插即用"自组织光网络提供充足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光网络 自组织 自感知 物理层参数感知 光网络状态感知 业务属性 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理损伤的ASON智能控制技术
13
作者 张杰 《通信世界》 2007年第45B期17-17,共1页
光传送网具有波长可透明传输的特点,研究光路的损伤原因对网络提供可靠连接的影响有着显著意义。随着各类可调谐光器件在网络中的普及应用,如何在线优化它们的参数配置来改善网络的传输性能,还存在许多研究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智能控制技术 ASON 物理损伤 透明传输 损伤原因 传输性能 参数配置 在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 InP/InGaAsP MMI-MZI型光开关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长屹 黄永清 +2 位作者 黄辉 马琼芳 任晓敏 《电子器件》 CAS 2009年第3期485-488,共4页
主要研究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MMI)的2×2 InP/InGaAsP马赫曾德型(MMI-MZI)光开关。开关的特性采用BPM(光束传输法)进行器件建模、参数分析与性能优化。开关的结构按照传输波导保证单模传输、低偏振敏感要求进行了设计。光开关通过... 主要研究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MMI)的2×2 InP/InGaAsP马赫曾德型(MMI-MZI)光开关。开关的特性采用BPM(光束传输法)进行器件建模、参数分析与性能优化。开关的结构按照传输波导保证单模传输、低偏振敏感要求进行了设计。光开关通过载流子电注入产生的载流子吸收和带填充效应改变移相臂传输光相位。实验测得光开关在控制电压为6.4V时可实现交叉态到直通态的倒换,开关和关态串扰分别为-20.49dB、-19.19dB。这种开关具有结构紧凑、制作容差大和偏振无敏感等优点,它可以很方便地和其它半导体有源器件集成,在未来DWDM系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开关 多模干涉耦合器 InP/InGaAsP 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网状网恢复技术在城域光网络中的分析
15
作者 李玉辉 薛青 +1 位作者 伍剑 林金桐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3,共4页
基于概率理论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城域光网络多段链路同时失效的发生概率以及应用共享网状网恢复技术的保护方式的可行性,将这种保护方式同1:N、 1:1、 1+1等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随着数据业务的增长,城域光网络保护方式的选取思路.研究... 基于概率理论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城域光网络多段链路同时失效的发生概率以及应用共享网状网恢复技术的保护方式的可行性,将这种保护方式同1:N、 1:1、 1+1等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随着数据业务的增长,城域光网络保护方式的选取思路.研究表明,共享网状网恢复技术由于采用了逐段链路保护容量共享的方式,能充分利用每一段链路的保护宽带,故能大大提高网络的使用率;对优先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完全可以采用共享网状网恢复技术进行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域光网络 恢复技术 网状网 保护方式 仿真分析 概率理论 应用共享 发生概率 数据业务 保护容量 充分利用 链路 使用率 优先级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大型Grid over OBS光子网格网络的自组织资源管理技术
16
作者 左冰 刘雷 +1 位作者 伍剑 林金桐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1-38,共8页
针对目前以光突发交换(OBS)为基础的光子网格(grid)网络中基于客户/服务器(C/S)模型的资源管理技术的缺点,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式的基于P2P技术的自组织资源管理技术。该技术利用P2P的特点以及通过对资源所进行的特定描述... 针对目前以光突发交换(OBS)为基础的光子网格(grid)网络中基于客户/服务器(C/S)模型的资源管理技术的缺点,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式的基于P2P技术的自组织资源管理技术。该技术利用P2P的特点以及通过对资源所进行的特定描述,从而使资源信息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较快地实现资源查找。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但可以解决传统C/S资源管理方案扩展性不足和容错性较差的缺点,同时可以进一步地缩短资源查找时间,因此可以更好地支持未来面向普通消费者群体的大规模网格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网格 资源管理 自组织 P2P 光突发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宽带接入技术研究(本期优秀论文)
17
作者 陈秀忠 张永军 +2 位作者 张杰 魏建才 顾畹仪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共4页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村电信业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和比较了目前已有的各种宽带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提出了基于点到点(P2P)的光纤到村(FTTV)解决方案以及满足特殊需求的综合宽带接入...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和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村电信业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和比较了目前已有的各种宽带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提出了基于点到点(P2P)的光纤到村(FTTV)解决方案以及满足特殊需求的综合宽带接入机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TV P2P 农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L-PCF中的SSFS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云霞 桑新柱 +1 位作者 余重秀 徐大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0,44,共4页
分析了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HNL-PCF)中拉曼孤子自频移(SSFS)的原理。讨论了HNL-PCF中SSFS效应在波长变换、飞秒孤子脉冲、超快数模转换和改善通信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随着PCF技术的发展和对SSFS研究的深入,基于PCF中SSFS的各种器... 分析了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HNL-PCF)中拉曼孤子自频移(SSFS)的原理。讨论了HNL-PCF中SSFS效应在波长变换、飞秒孤子脉冲、超快数模转换和改善通信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随着PCF技术的发展和对SSFS研究的深入,基于PCF中SSFS的各种器件将在未来的光纤通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子自频移 光子晶体光纤 波长变换 飞秒孤子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极化旋转技术的640G全光解复用
19
作者 冯传奋 谷征征 林金桐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11,共4页
考虑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文章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极化旋转效应实现640Gb/s到80Gb/s的解复用方案。结果表明:开关窗口的上升沿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FWHM和下降沿则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考虑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文章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极化旋转效应实现640Gb/s到80Gb/s的解复用方案。结果表明:开关窗口的上升沿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FWHM和下降沿则随时钟脉冲能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在相同条件下,当输入的时钟信号为TE模式时,输出的解复用信号具有最高的信道压制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解复用 非线性极化旋转 半导体光放大器 超快载流子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AS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展望
20
作者 曹淼 冯亮 王学严 《电子科学技术评论》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LCAS技术是目前城域网新一代MSTP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结合虚级联技术而实现的。本文论述了LCAS的基本思想、控制分组,并以虚级联链路带宽容量增加的情形为例描述了LCAS控制过程,介绍了LCAS技术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链路容量调整方案 虚级联 多业务传输平台 按需带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