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服务感知路由算法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岩 马华东 刘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5-711,共7页
本文针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三类基本服务:异常事件告警服务、信息查询服务以及流媒体查询服务,分析了不同服务的QoS需求,并抽象出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路由模型.进而,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设计了一个基于蚁群优化的服务感知路由算法ASAR(... 本文针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三类基本服务:异常事件告警服务、信息查询服务以及流媒体查询服务,分析了不同服务的QoS需求,并抽象出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路由模型.进而,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设计了一个基于蚁群优化的服务感知路由算法ASAR(Ant-colony optimization based Service Aware Routing).本文设计服务感知的路由协议,旨在依据各类媒体数据包不同的QoS需求,选择相应的路由以合理利用全网资源、提高网络性能.最后,我们通过NS2仿真表明了较其他路由算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多种服务提供更好的QoS保障,同时,比传统的蚁群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蚁群优化 QOS路由 服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保障问题 被引量:30
2
作者 孙岩 马华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2-1420,共9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工业、商业、环保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感知媒体丰富、数据量大,处理任务复杂等显著特点,使其QoS保障问题的研究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此问题,总结了... 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工业、商业、环保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感知媒体丰富、数据量大,处理任务复杂等显著特点,使其QoS保障问题的研究极具挑战性.本文就此问题,总结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QoS需求及其当前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从MAC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交叉层以及中间件六个方面,着重描述了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QoS保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多媒体 Q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传感器网络中路径覆盖增强算法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陶丹 马华东 刘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1-1296,共6页
基于方向可调感知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势场的路径覆盖增强算法(PFPCE).将待解决问题转化为质心点-运动轨迹点,质心点-质心点间虚拟力作用情况.仿真结果说明:PFPCE算法以较小代价获得视频传感器网络对路径的充分高效覆盖.
关键词 视频传感器网络 路径覆盖 虚拟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 被引量:61
4
作者 刘树栋 孟祥武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2-336,共15页
近年来,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逐渐成为位置服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活跃课题之一.挖掘用户签到位置轨迹和社交活动数据,提取用户社会活动的地理空间特征模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成为当前基于位置的社会化... 近年来,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逐渐成为位置服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活跃课题之一.挖掘用户签到位置轨迹和社交活动数据,提取用户社会活动的地理空间特征模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关联性,设计合理的推荐算法,成为当前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主要任务.该文从分析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的结构特征入手,对基于位置的社会化网络推荐系统的基本框架、基于不同网络层次数据挖掘的推荐方法及应用类型等进行前沿概况、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有待深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服务 社交网络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轨迹 兴趣点 社会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环境下的蠕虫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苏飞 林昭文 +1 位作者 马严 杨晓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1-60,共10页
研究了IPv6网络中,蠕虫在子网间和子网内传播的多种扫描策略;讨论了基于P2P的去重复和可控机制;研究了一种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的新型混合式蠕虫——NHIW。NHIW具有随机扫描蠕虫的特点,同时能够迅速获取子网内的易感染活跃主... 研究了IPv6网络中,蠕虫在子网间和子网内传播的多种扫描策略;讨论了基于P2P的去重复和可控机制;研究了一种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的新型混合式蠕虫——NHIW。NHIW具有随机扫描蠕虫的特点,同时能够迅速获取子网内的易感染活跃主机IPv6地址,并能解决重复感染的问题。通过研究NHIW不同传播阶段的时延,理论分析其传播率,建立了NHIW的3层传播模型TLWPM。实验表明,NHIW能够在IPv6网络中形成大规模传播。最后,针对NHIW的特点,讨论了相关防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网络 网络蠕虫 蠕虫模型 扫描策略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 被引量:11
6
作者 梁军学 林昭文 马严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4-1374,共11页
相对于互联网上层应用和底层通信技术的蓬勃繁荣,互联网的基本网络架构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还是基于设计之初的TCP/IP协议.随着应用环境、用户需求和底层设施的不断发展变化,现有的网络结构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 相对于互联网上层应用和底层通信技术的蓬勃繁荣,互联网的基本网络架构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还是基于设计之初的TCP/IP协议.随着应用环境、用户需求和底层设施的不断发展变化,现有的网络结构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网络架构、概念、服务、协议和算法,以构建不同于现有互联网的新型未来互联网.不过,任何一种新的思想在实现或部署到真实的网络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因此,构建大规模的、真实的、可控的试验平台不仅是未来互联网研究的基础,也是对未来互联网本身探索和研究的一种途径.文中从规模、功能、开放性等基本特性以及科学实验要素、网络元素类型三个方面对试验平台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分析了试验平台的结构化原则和分层结构;重点分析和总结了构建试验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实验描述语言、控制框架和网络资源分片技术;分析了国内试验平台的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未来互联网试验平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互联网 试验平台 全球网络创新环境 控制框架 资源分片 下一代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焦模糊的畸变QR barcode图像复原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明安龙 马华东 赵庆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80-1084,共5页
根据散焦模糊的QR barcode(QR码)图像特点,采用自适应阈值方法滤除模糊效应,通过轮廓查找算法初步定位4个顶点和消除噪声,利用2次反透视变换结合双切线逼近的方法初步复原图像,使用自适应栅格划分法进行中心点采样,得到最终的复原图.实... 根据散焦模糊的QR barcode(QR码)图像特点,采用自适应阈值方法滤除模糊效应,通过轮廓查找算法初步定位4个顶点和消除噪声,利用2次反透视变换结合双切线逼近的方法初步复原图像,使用自适应栅格划分法进行中心点采样,得到最终的复原图.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散焦模糊或具有复杂背景的QR码图像的复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矩阵响应码 轮廓 反透视变换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AVIC模型的音视频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岩 马华东 +1 位作者 陶丹 刘亮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6,共7页
作为传感器网络的高级形式,音视频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以及医疗保健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音视频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单跳簇结构的音视频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本文将DAVIC模型应用到音视频传... 作为传感器网络的高级形式,音视频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控、安全监控以及医疗保健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音视频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单跳簇结构的音视频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本文将DAVIC模型应用到音视频传感器网络中,并加以改进,从而建立一个适用于音视频传感器网络的音视频服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使用此音视频服务模型构建环境监测系统的方法和协议流程,并将环境监测分为请求服务模式和主动服务模式两种形式进行讨论。本文提出的体系结构和服务模型使音视频传感器网络以服务为核心,能够给用户以及上层应用提供灵活、可靠的音视频服务。最后,通过一个典型应用实例说明本文提供的体系结构和服务模型能灵活满足用户需求,很好地支持音视频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视频传感器网络 体系结构 DAVIC 服务模式 环境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传感器网络中基于相关性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陶丹 马华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660,666,共6页
基于图像相关性信息,从系统层面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到视频传感器节点的有限资源及相邻节点间冗余视觉信息,将同一场景的视觉监测任务分配到相关度较大的2个视频传感器节点上,每个视频传感器节点仅负责传输一部分视... 基于图像相关性信息,从系统层面提出了一种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到视频传感器节点的有限资源及相邻节点间冗余视觉信息,将同一场景的视觉监测任务分配到相关度较大的2个视频传感器节点上,每个视频传感器节点仅负责传输一部分视觉场景信息.特别地,利用极线约束性质融合多路传输来的部分图像信息,最终实现场景视觉信息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行,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量、节约网络能量,又可以实现场景视觉信息的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感器网络 相关性 图像融合 极线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BIRCH算法并行化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帅 吴斌 +1 位作者 杜修明 陈玉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1,共7页
在分布式计算和内存为王的时代,Spark作为基于内存计算的分布式框架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应用。着重研究BIRCH算法在Spark上并行化的设计和实现,经过理论性能分析得到并行化过程中时间消耗较多的Spark转化操作,同时根据并行化BIRC... 在分布式计算和内存为王的时代,Spark作为基于内存计算的分布式框架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应用。着重研究BIRCH算法在Spark上并行化的设计和实现,经过理论性能分析得到并行化过程中时间消耗较多的Spark转化操作,同时根据并行化BIRCH算法的有向无环图DAG,减少shuffle和磁盘读写频率,以期达到性能优化。最后,将并行化后的BIRCH算法分别与单机的BIRCH算法和MLlib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做了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Spark对BIRCH算法并行化,其聚类质量没有明显的损失,并且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运行时间和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K BIRCH并行化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推拉混合模式代码传输方法
11
作者 张冬梅 马华东 完彬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4089-4095,共7页
代码传输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重构的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传感器网络环境自适应应用重构(EAAR)模型的两种代码传输模式—拉模式和推模式,并结合两种模式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分簇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效代码传输模式—基于簇的混合代... 代码传输是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重构的关键技术。首先研究传感器网络环境自适应应用重构(EAAR)模型的两种代码传输模式—拉模式和推模式,并结合两种模式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分簇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有效代码传输模式—基于簇的混合代码传输(Cluster-based Hybrid Code Transmission,CHCT)。在该模式下,簇头节点采用拉方式从基站获取代码,簇内节点采用推方式进行代码传输。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影响CHCT性能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应用重构 代码传输 能量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NET中支持Flow Label的网络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程 黄小红 +1 位作者 孙琼 马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7,共4页
Flow Label是在IPv6报头中新增的一个20比特的域,专为实时流提供有别于尽力而为流的服务,从而提供更好的QoS管理功能。仿真是研究网络模型及应用的重要手段,基于有限的关于Flow Label应用机制的研究,构建支持FlowLabel的仿真模型对Flow ... Flow Label是在IPv6报头中新增的一个20比特的域,专为实时流提供有别于尽力而为流的服务,从而提供更好的QoS管理功能。仿真是研究网络模型及应用的重要手段,基于有限的关于Flow Label应用机制的研究,构建支持FlowLabel的仿真模型对Flow Label的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OPNET中支持Flow Label与QoS映射的客户端与网关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标签 OPNET 服务质量 网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AP——一个基于Spark的数据挖掘工具平台 被引量:9
13
作者 卜尧 吴斌 +1 位作者 陈玉峰 白德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8,共11页
大数据处理系统是大数据领域的一个热点,为此首先研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将大数据分析平台分为数据源、数据吸收层、数据存储层、平台层、安全与监控层、设备层和应用层.平台包含多个数据预处理和算法模块,平台架构为大数据分... 大数据处理系统是大数据领域的一个热点,为此首先研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将大数据分析平台分为数据源、数据吸收层、数据存储层、平台层、安全与监控层、设备层和应用层.平台包含多个数据预处理和算法模块,平台架构为大数据分析了奠定基础.在功能上,该平台功能全面,可以自由组合各种操作,模块之间耦合度低,便于维护和拓展.在用户体验上,调参、建立流程、监控、数据挖掘过程都是可视的,融合工作流和调度流技术.在性能上,该平台相应算法的性能优于Hive和MLlib.最后,举例说明大数据挖掘平台的应用场景.可以对电网线路故障和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对故障进行预测和分类,可以通过视频挖掘组件,对数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平台 HADOOP STORM SPARK 批处理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