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平 王培 +2 位作者 张雯 张兰鸽 张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8-624,共7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37名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ANSI)考察自杀意念、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考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生命意义量表(MLQ)考察生命...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以及同伴依恋和生命意义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137名大学生,采用自杀意念量表(PANSI)考察自杀意念、修订版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R)考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生命意义量表(MLQ)考察生命意义感。结果: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同伴依恋、拥有意义、寻求意义得分与PANSI得分均呈负相关(r=-0.51~-0.19,均P<0.001)。同伴依恋与拥有意义的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是-0.08、-0.16、-0.04,分别占总效应的13.83%、25.83%、6.17%。结论:大学生亲子依恋与自杀意念相关,可以通过提升同伴依恋水平、提高拥有意义感来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亲子依恋 同伴依恋 拥有意义 自杀意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平 涂翠平 +1 位作者 张兰鸽 付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心理幸福感、预先应对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所高校本科生1038名,采用感恩问卷(GQ-6)、殷盛感量表(FS)、预先应对量表(PCS)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心理幸福感、预先应对在其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所高校本科生1038名,采用感恩问卷(GQ-6)、殷盛感量表(FS)、预先应对量表(PCS)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和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MBI-GS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P<0.01),有留守经历者高于无留守经历者(P<0.001)。GQ-6得分与MBI-GS得分负向关联(β=-0.19,P<0.001),PCS得分在GQ-6得分与MBI-GS得分间起独立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5,95%CI=0.02~0.09),FS得分和PCS得分在GQ-6得分和MBI-GS得分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6,95%CI=0.03~0.01)。结论:大学生的感恩与学业倦怠有关,预先应对起独立中介作用,心理幸福感和预先应对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 学业倦怠 心理幸福感 预先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平 王培 +1 位作者 张迪 张兰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5-980,共6页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通过纵向追踪方式,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生命意义量表(MLQ)、自杀意念量表(PANSI)对671名大学新生进行间隔3个月的3次调查(T1、T2、T3)。MLQ包括拥有意...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通过纵向追踪方式,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生命意义量表(MLQ)、自杀意念量表(PANSI)对671名大学新生进行间隔3个月的3次调查(T1、T2、T3)。MLQ包括拥有意义和寻求意义2个分量表。结果:T1 SCCS得分与T1、T2、T3拥有意义得分正相关(r=0.33~0.45,均P<0.001),与T1、T2、T3PANSI得分负相关(r=-0.29~-0.25,均P<0.001);T1拥有意义得分与T1、T2、T3的PANSI得分负相关(r=-0.37~-0.22,均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控制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以及T1PANSI得分后,T1SCCS得分可通过T2拥有意义得分预测T3PANSI得分,中介效应为-0.13(95%CI:-0.20,-0.06)。结论:生命意义感的拥有意义可能在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可通过增强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及拥有的意义感来降低自杀意念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清晰性 生命意义 拥有意义 寻求意义 自杀意念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团体心理治疗发展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英俊 涂翠平 +6 位作者 胡昭然 欧薇 张逸梅 张煦彬 张晴雪 KHUSRAVSHO Rahmatulloev 樊富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6-363,共8页
目的:了解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未来方向。方法:从国内主要心理学期刊和硕博论文中筛选出386篇团体心理治疗研究文献,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属性和内容、干预方案与研究方法进行计量与分析。结果:在文献属性... 目的:了解团体心理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未来方向。方法:从国内主要心理学期刊和硕博论文中筛选出386篇团体心理治疗研究文献,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属性和内容、干预方案与研究方法进行计量与分析。结果:在文献属性和内容上,该领域研究最近15年增长明显;临床与亚临床研究的比例约为1∶4;53.9%的研究关注抑郁、焦虑障碍;定量研究占89.4%、效果研究占86.9%。干预方案上,认知行为取向(36.5%)高于其他;90.0%为12次以下的短期治疗团体;35.6%方案不明确和67.8%未说明领导者资历。研究方法上,取样以大学生(34.9%)为主;实验方法以实验法(34.9%)与综合法(44.6%)为主,统计分析以差异检验(58.3%)为主;研究设计中自我报告效果评估占91.4%,追踪不足22.0%;42.9%的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伦理问题。结论:我国团体心理治疗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团体心理治疗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策略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平 张兰鸽 倪士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OPPI)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开展的、以积极活动为依托、以在线技术为载体,旨在提升人们幸福感和优势的干预。从干预策略上看,包括提升积极情绪、挖掘个性优势、改善积极关系和实施综合干预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OPPI)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开展的、以积极活动为依托、以在线技术为载体,旨在提升人们幸福感和优势的干预。从干预策略上看,包括提升积极情绪、挖掘个性优势、改善积极关系和实施综合干预的策略。未来研究需要探索并拓展OPPI的理论基础,降低脱落率并寻求个体-活动-技术之间的良好匹配,发展较强实效性的干预方案,以提升OPPI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在线技术 在线积极心理干预 干预策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因素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的中介作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兰芳 张兰鸽 +2 位作者 王培 张平 杨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精神因素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新生适应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分量表、大中专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614名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 目的探讨大学生精神因素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新生适应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神经质分量表、大中专学生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对614名北京某高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显著预测神经质(β=0.27,P<0.001),人际关系压力因子和神经质显著预测社会支持(β=-0.14,P<0.05;β=-0.17,P<0.05),神经质和社会支持显著预测新生适应(β=-0.30,P<0.001;β=0.29,P<0.001);②神经质在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和社会支持之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神经质和新生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因子通过神经质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新生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新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