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的实践困境与理论补给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小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60,共18页
立法规范的粗疏与理论供给的不足导致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司法适用的分化与异化。赋予当事人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可以动态满足个案中当事人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实现在线诉讼效益价值和差异化公正价值的必然要求。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的主... 立法规范的粗疏与理论供给的不足导致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司法适用的分化与异化。赋予当事人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可以动态满足个案中当事人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实现在线诉讼效益价值和差异化公正价值的必然要求。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的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共同限定了权利的边界。其中,主观范围不宜根据诉讼主体职业类型界定,而应结合既判力主观范围进行分析;客观范围和形式则需结合具体诉讼环节和诉讼程序确定。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不仅包含消极效力,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应包含积极效力。在权利保障方面,应设计恰当的事前告知和事中、事后救济方案。法院的诉讼告知和意见征询应以保障当事人意愿的主客观相统一为目标。程序异议权、转换申请权和上诉权共同构成了民事在线诉讼同意权的救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在线诉讼 当事人同意权 程序选择 程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门性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中投诉人权益的认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丁颖 冀燕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42,64,共10页
为有效解决域名抢注争议,域名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了一套专门性域名争议解决机制。该机制规定,投诉得到支持的首要条件是投诉人对有关名称或标志享有权利(益)。已有的大量专家裁决为理解该规定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线索,因此,有必要对前述裁... 为有效解决域名抢注争议,域名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了一套专门性域名争议解决机制。该机制规定,投诉得到支持的首要条件是投诉人对有关名称或标志享有权利(益)。已有的大量专家裁决为理解该规定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线索,因此,有必要对前述裁决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应如何认定投诉人的权利(益)及相关疑义之处予以探讨,为当事人、律师提供一定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名争议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 商标权民事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的追根溯源 被引量:5
3
作者 米铁男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4期133-140,共8页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面临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何去何从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这实际上是研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移植自苏联,而苏联的犯罪构成学说深受沙俄时期学说的影响,沙俄时...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面临传统的犯罪构成体系何去何从的时候,显得更为重要。这实际上是研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移植自苏联,而苏联的犯罪构成学说深受沙俄时期学说的影响,沙俄时期的刑法理论又源自西欧国家,主要是学习了德国的相关学说。但我国学界长期存在对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理论的误解,认为其属于四要件的犯罪构成学说,而事实上特拉伊宁主张的是构成要素论,而非构成要件论。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四要件的构成理论是苏联学者的贡献,但事实上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学说,并且是对德国相关学说的改造。当前,学术界常常探讨犯罪论体系的改造问题,其中四要件与三要件学说的对立就是重要内容,将两者对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俄罗斯犯罪构成学说的根源认识不清,两者在历史上实际上是同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犯罪构成 罪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实施15年的成就与挑战
4
作者 丁颖 冀燕娜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23,96,共9页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于1999年通过颁布《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建立了针对通用顶级域名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一方面,该机制15年来的运行可谓富有成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另一方面,机制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对它的各种...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于1999年通过颁布《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建立了针对通用顶级域名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一方面,该机制15年来的运行可谓富有成效,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另一方面,机制诞生之初就充满争议,对它的各种质疑一直存在。在机制实施15年之际,有必要回顾其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同时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以推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名抢注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 成就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米铁男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5期68-76,共9页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在运用传统刑法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犯罪行为的方式、对象、地点和情节等与线下行为的等置性问题,将有利于对... 网络犯罪的形式评价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网络犯罪的特殊性使得对其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出现了解释上的困境。在运用传统刑法解释方法的同时,充分考虑网络犯罪行为的方式、对象、地点和情节等与线下行为的等置性问题,将有利于对网络犯罪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等置性的评价标准是网络犯罪形式评价的有效手段,将这一思维方式贯穿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判断过程,可以在网络犯罪领域更加精确地解释和适用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构成要件 等置性 纯正计算机网络犯罪 非纯正的计算机网络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