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超表面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政宇 梁馨月 +5 位作者 孙钢灿 牛凯 楚征 杨照辉 杨光睿 郑谷寒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5,共9页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回顾了语义通信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RIS在提高通信性能方面的突出优势。接着,提出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模型,展示了RIS在提升通信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对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信息传递新阶段,为6G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望成为6G核心关键技术,引导通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语义通信 无线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变革”引领与“信息转换”担纲: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的理论精髓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义信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5-622,共8页
世界人工智能研究至今一直沿用着物质科学的科学范式(科学观和方法论),因此被分解为结构主义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功能主义人工智能(物理符号系统/专家系统)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感知动作系统/智能机器人)3个各自为战互不相容的学派... 世界人工智能研究至今一直沿用着物质科学的科学范式(科学观和方法论),因此被分解为结构主义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功能主义人工智能(物理符号系统/专家系统)和行为主义人工智能(感知动作系统/智能机器人)3个各自为战互不相容的学派。虽然各个学派都获得了一些精彩的局部性专用性成果,却没有通用性整体性的人工智能应用,更无法形成通用的人工智能整体理论,这成为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的最大痛点。目前,通用性整体性的人工智能理论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紧迫需求。为此,本文依据作者四十多年研究的积累,总结和提出了“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理论”,特别强调了“范式变革”和“信息转换”,希望引起学界的研讨和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范式变革 信息转换 整体理论 通用理论 智能生成机制 显因素 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革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源头创新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17
3
作者 钟义信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0-40,共21页
人工智能是开放复杂的信息系统,应当遵循信息学科的范式。然而,由于受到"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法则的制约,信息学科范式至今未能形成,于是人工智能研究实际遵循的是物质学科范式,致使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受困于初级阶段,只能... 人工智能是开放复杂的信息系统,应当遵循信息学科的范式。然而,由于受到"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法则的制约,信息学科范式至今未能形成,于是人工智能研究实际遵循的是物质学科范式,致使人工智能研究一直受困于初级阶段,只能取得局部的浅层进展。唯有通过人工智能的范式革命建立信息学科范式,才能获得人工智能研究的源头创新和整体创新,进入人工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正是沿着这个思路,需要研究和总结信息学科范式,以此突破物质学科范式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束缚,并在信息学科范式引领下,发现全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模型,揭示"信息转换与智能创生定律"这个普适的智能生成机制,创建源头创新和整体创新的人工智能理论——机制主义通用人工智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范式革命 机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范式的革命与通用智能理论的创生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义信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2-800,共9页
人工智能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思路。笔者相信,每种思路都有其合理之处,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成效。不过,根据笔者的理解,人工智能面临的最深刻最严峻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术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思路。笔者相信,每种思路都有其合理之处,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成效。不过,根据笔者的理解,人工智能面临的最深刻最严峻的挑战,是学科和时代的大转变所带来的大阵痛:人工智能范式的张冠李戴。因此,必须对人工智能的范式实施“正冠”:颠覆传统学科范式对人工智能研究的束缚,确立信息学科范式对人工智能研究的规范和引领。实施人工智能范式革命的结果,创生了本文要介绍的“通用智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 范式革命 智能生成机理 通用智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的软件工程技术方法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邢颖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1,共9页
在信息处理与决策方面,人工智能(AI)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但在将AI模型投入生产时,其输出结果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因此AI技术的“不可信”逐渐成为AI大规模落地的一大阻碍。目前人工智能被逐步应用到软件工程中,其过度... 在信息处理与决策方面,人工智能(AI)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但在将AI模型投入生产时,其输出结果并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因此AI技术的“不可信”逐渐成为AI大规模落地的一大阻碍。目前人工智能被逐步应用到软件工程中,其过度依赖历史数据和决策不透明等弊端愈发明显,因此对决策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至关重要。文中对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可解释模型的评估进行了详细阐述,探讨了软件工程与可解释人工智能结合的可行性;同时调研了相关文献,对软件工程中的恶意软件检测、高风险组件检测、软件负载分配、二进制代码相似性分析这4个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方向做出分析,讨论如何通过可解释AI揭示系统输出的正确程度,进而提高系统决策的可信度;最后展望未来软件工程与可解释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人工智能 软件工程 恶意软件检测 代码相似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近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基于嵌套张量的同时定位与通信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欣 杜建和 +2 位作者 张耀 陈远知 关亚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9-990,共12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因其能够智能配置无线传输环境而成为增强通信和感知的革新技术。随着RIS孔径的增加,电磁场特性发生根本性变化,近场范围扩大。与远场通信和感知不同,近场通信和感知需要考虑更为复杂的信道结构特性,这使得RIS辅助...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因其能够智能配置无线传输环境而成为增强通信和感知的革新技术。随着RIS孔径的增加,电磁场特性发生根本性变化,近场范围扩大。与远场通信和感知不同,近场通信和感知需要考虑更为复杂的信道结构特性,这使得RIS辅助的毫米波系统在近场通信和感知方面更具挑战。基于此,该文研究一种RIS辅助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的近场传输系统。首先,利用所考虑的ISAC场景的多维度资源和Khatri-Rao空时编码方法,将接收到的ISAC信号构造为4阶嵌套张量。然后,利用嵌套张量的代数结构和对近场信道模型的2阶菲涅耳近似,设计一种基于嵌套张量的同时定位和通信方案,在不发送专用导频的情况下实现近场环境散射点和用户定位以及信息符号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具有较好的ISAC性能并优于现有方案。此外,即使是在高阶调制情况下,所提方案也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和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张量 可重构智能表面 近场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盈盈 孙文轩 +5 位作者 廖献东 张明博 谢芳 陈东浩 张艳 罗渝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1-916,共6页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甲状腺切除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3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 目的基于甲状腺超声图像建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甲状腺切除及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30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所有病例被分为训练集(265例)、测试集(44例)。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甲状腺超声图像预测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测试集中评估该系统的诊断性能。结果在测试集中,本模型预测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可达80%、76%、83%、0.794。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可用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超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与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熊文博 郭磊 焦彤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针对平面上多个智能体构成的路径规划求解算法普遍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将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归结为非零和随机博弈,使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赢或快速学习-策略爬山(win or learn fast-policy hill-climbing,WoLF-PHC)... 针对平面上多个智能体构成的路径规划求解算法普遍存在的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进行研究,将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归结为非零和随机博弈,使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赢或快速学习-策略爬山(win or learn fast-policy hill-climbing,WoLF-PHC)得到纳什均衡策略,为各智能体做出无冲突的最优路径决策,提出能够快速自适应的WoLF-PHC(fast adaptive WoLF-PHC,FA-WoLF-PHC)算法,通过构建目标函数,使用梯度下降对学习率进行自适应更新.在猜硬币和自定义收益矩阵2个博弈场景中使用FA-WoLF-PHC,并与策略爬山(policy hill-climbing,PHC)算法和Wolf-PHC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FA-WoLF-PHC算法的学习速度较WoLF-PHC算法有所提升,并有效减小了WoLF-PHC算法和PHC算法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振荡现象.在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中,FA-WoLF-PHC算法的学习速度比WoLF-PHC算法提高了16.01%.将路径规划问题的环境栅格地图扩大为6×6,智能体数量增加为3个时,FA-WoLF-PHC、WoLF-PSP和多头绒泡菌-人工势场Sarsa(physarum polycephalum-artificial potential state-action-reward-state-action,PP-AP Sarsa)算法在10次实验中学习到最终策略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6.30、20.59和17.72 s.在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中,FA-WoLF-PHC算法能够得到各智能体的纳什均衡策略,学习速度较WoLF-PSP和PP-AP Sarsa算法有显著提高.FA-WoLF-PHC算法在常见的博弈场景中能够快速获得纳什策略,在多智能体路径规划问题中可为多个智能体生成无冲突的最优路径,并且在学习速度等方面较其他算法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博弈论 动态规划 纳什均衡策略 强化学习 多智能体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数据集下基于多粒度近邻图的智能电表故障分类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子健 高欣 +3 位作者 李保丰 翟峰 秦煜 叶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1300,共10页
智能电表故障的准确预测对实现计量设备精准主动运维、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表各故障类型样本的出现频次不同,且不同故障类型样本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存在重叠,这极大增加了故障预测的难度。现有不平衡分类方法通过构建... 智能电表故障的准确预测对实现计量设备精准主动运维、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表各故障类型样本的出现频次不同,且不同故障类型样本在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存在重叠,这极大增加了故障预测的难度。现有不平衡分类方法通过构建单一样本信息与其对应类别标签的映射关系来划分样本类型,导致对具有相似表征信息的重叠区样本难以准确判别,降低了整体分类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近邻图的智能电表故障分类方法。首先,选择原始数据集中样本作为目标样本,以目标样本及其近邻样本作为节点、目标样本与其近邻样本连线作为边构建近邻图。根据选择的近邻样本数量不同构建多粒度近邻图,实现目标样本的信息扩充和训练样本的数量扩增,更有利于模型稳定训练。构建编码器挖掘近邻图节点特征,利用图注意力机制,根据近邻图节点编码特征和节点邻接关系将近邻样本信息自适应地聚合到目标样本,实现对相似样本差异的有效挖掘。对于给定测试样本,通过集成测试样本多粒度近邻图的分类结果,得到更精准、更鲁棒的智能电表故障预测结果。在20个KEEL(knowledge extraction based on evolutionary learning)和UCI(UC Irvine machine learning repository)不平衡分类公开数据集和智能电表实际故障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17种典型方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在处理智能电表故障分类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表故障分类 不平衡数据 多粒度近邻图 图神经网络 样本信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应用于高校教学的机遇、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放 温向明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2,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短视频融入高校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对标课堂教学要求,探讨短视频在教学中的机遇和定位,剖析当前实践中的问题和原因,总结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为科学引领短视频教学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短视频教学 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方法及应用
11
作者 牛凯 鲁延鹏 董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 通过将语义通信技术引入工业网络,构建了一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语义编码传输系统。系统中设计了语义编解码器以提取信源中的语义信息,相对于传统通信系统,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有更高的信息压缩效率与更高的符号差错容忍能力。同时引入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器,以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方式将语义信息转化为信道符号传输,进一步提升系统对工业网络通信资源的利用效率。所有编解码器均构建在深度神经网络架构Transformer上,确保了编解码器对语义信息的理解能力及系统的泛化能力。在工业药品生产场景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通信方案,该语义编码传输系统在图像重建质量和传输处理速度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系统对下游任务的性能影响极小,保证了工业生产中如缺陷检测等关键任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数据压缩与传输 语义通信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的四轮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12
作者 郭磊 张雨晴 宋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针对滑模控制中具有未知界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估计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四轮移动机器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不需要已知界的不确定性的先验知识。为了保证滑模面的存在性,引入高斯过程回归对非匹配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一方... 针对滑模控制中具有未知界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估计与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四轮移动机器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不需要已知界的不确定性的先验知识。为了保证滑模面的存在性,引入高斯过程回归对非匹配不确定性进行在线估计,一方面避免采用高增益的控制,从而减小了控制量抖振;另一方面,通过高斯过程回归的估计结果对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补偿,从而提高了基于模型的滑模控制器的适应性。基于近端策略优化(PPO)算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通过控制精度和控制输入的抖振幅度来构建奖励函数,以此对滑模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减小抖振并提高跟踪精度。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了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基于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终端滑模相比,所提出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在保持较高控制精度的同时,抖振振幅减小了90%,优于传统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终端滑模控制 自适应滑模控制 高斯过程回归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MFBD的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侯加林 刘鲁鹏 +3 位作者 赵桂洋 李玉华 辛丽 侯瑞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2-373,共12页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机在大蒜植株夹持输送过程中常出现的输送成功率低、漏持率和断茎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阐述和分析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不同收获期(成熟前期、中期、后期)的...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机在大蒜植株夹持输送过程中常出现的输送成功率低、漏持率和断茎率高、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蒜变刚度柔性夹持输送装置。阐述和分析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不同收获期(成熟前期、中期、后期)的兰陵四六瓣、金乡杂交蒜、金杞早熟蒜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率下大蒜茎秆的物理特性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夹持输送的工作过程,确定了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关键因素,建立夹持输送装置EDEM-MFBD耦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试验,探究了夹持输送装置不同作业参数对大蒜茎秆受力的影响。以夹持输送速度与前进速度速比、喂入角和浮动轮弹性系数为试验因素,以输送成功率、漏持率和断茎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各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的回归模型,并确定了夹持输送装置的最优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夹持输送速度与前进速度速比为2.31、喂入角为6.2°、浮动轮弹性系数为3.95 N/mm时,工作性能最佳,此时输送成功率为97.21%,漏持率为1.06%,断茎率为1.73%。为验证优化后的夹持输送装置作业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联合收获机 变刚度柔性夹持 夹持输送装置 双联带 EDEM-MF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网络与不变性特征感知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婧宜 张扬 +4 位作者 尤亚楠 王亚敏 杨峰 任维佳 刘军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6-388,共2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日趋成熟。然而,受散射特性、噪声干扰等影响,同类目标的SAR成像结果存在差异。面向高精度目标识别需求,该文将目标实体、生存环境及其交互空间中不变性特征的组合抽象为目标本质特征,... 基于深度学习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技术日趋成熟。然而,受散射特性、噪声干扰等影响,同类目标的SAR成像结果存在差异。面向高精度目标识别需求,该文将目标实体、生存环境及其交互空间中不变性特征的组合抽象为目标本质特征,提出基于图网络与不变性特征感知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用双分支网络处理多视角SAR图像,通过旋转可学习单元对齐双支特征并强化旋转免疫的不变性特征。为实现多粒度本质特征提取,设计目标本体特征强化单元、环境特征采样单元、上下文自适应融合更新单元,并基于图神经网络分析其融合结果,构建本质特征拓扑,输出目标类别向量。该文使用t-SNE方法定性评估算法的类别辨识能力,基于准确率等指标定量分析关键单元及整体网络,采用类激活图可视化方法验证各阶段、各分支网络的不变性特征提取能力。该文所提方法在MSTAR车辆、SAR-ACD飞机、OpenSARShip船只数据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8.56%,94.11%,86.20%。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备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任务中目标本质特征提取能力,在多类别目标识别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目标识别 不变性特征提取 本质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博弈预处理的多径抑制与高精度测角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项厚宏 王永良 +3 位作者 李雨曦 陈毓锋 王凤玉 曾小路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米波雷达波束较宽,探测低仰角目标时多径信号严重影响直达信号的显著性,低仰角测角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信号级特征博弈的多径抑制与高精度测角方法,构建一组直达信号提取器和直达信号特征检验器,直达信号提取器挖掘出... 米波雷达波束较宽,探测低仰角目标时多径信号严重影响直达信号的显著性,低仰角测角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信号级特征博弈的多径抑制与高精度测角方法,构建一组直达信号提取器和直达信号特征检验器,直达信号提取器挖掘出多径信号湮没的直达信号,直达信号特征检验器用于鉴别、分析提取的直达信号的有效性,直达信号提取器和直达信号特征检验器相互博弈、优化,有效实现直达信号增强和多径信号抑制的效果,并利用已有的超分辨算法进行波达方向估计(DOA)。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依赖于严格的目标角度信息,能够有效抑制多径信号,经典的超分辨算法在多种场景下的估计性能显著提升,且较已有的有监督学习模型而言,所提算法对未知的信号参数及多径分布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波雷达 多径信号 直达信号提取 直达信号特征鉴别 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的具身智能研究:历史回顾与前沿进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华平 郭迪 +1 位作者 孙富春 张新钰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154,共24页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受脑、身体与环境协同影响,更侧重关注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因此,在具身智能的研究中,智能体的物理形态与感知、学习、控制的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具身智能综合吸收了机构学领域关于形态、结构,机器学习领...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受脑、身体与环境协同影响,更侧重关注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因此,在具身智能的研究中,智能体的物理形态与感知、学习、控制的关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具身智能综合吸收了机构学领域关于形态、结构,机器学习领域关于感知、学习,以及机器人领域关于行为、控制等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并仍在蓬勃发展的学科分支.但是,目前尚无文献完整地梳理基于形态的具身智能研究进展.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重点围绕基于形态计算的行为生成、基于学习的形态控制,以及基于学习的形态优化这三方面总结重要的研究进展,凝炼相关的科学问题,并总结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为具身智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形态智能 形态计算 形态控制 形态−控制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lortaucipir tau PET联合APOEε4基因诊断轻度认知障碍
17
作者 闫少珍 陈志庚 +6 位作者 毕晟 何雨洁 薛寒笑 许潇尹 齐志刚 刘勇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观察^(18)F-flortaucipir tau PET联合APOEε4基因携带状态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诊断价值。方法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倡议(ADNI)数据集中选取213例MCI(MCI组)及402名健康对照(HC组),对比分析其神经心理学信息、APOEε4基因携带... 目的观察^(18)F-flortaucipir tau PET联合APOEε4基因携带状态对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诊断价值。方法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成像倡议(ADNI)数据集中选取213例MCI(MCI组)及402名健康对照(HC组),对比分析其神经心理学信息、APOEε4基因携带状态、tau PET及高分辨结构MRI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法筛选tau PET诊断MCI的重要脑区,比较tau PET鉴别携带/未携带APOEε4基因MCI与HC的效能。结果利用tau PET诊断MCI的重要脑区依次为杏仁核、海马旁回、内嗅皮层、后扣带回、颞下回、梭状回及颞中回。基于上述7个脑区ROI构建的tau PET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模型鉴别携带APOEε4基因MCI与HC的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6.68%及0.784,高于其鉴别MCI与HC、未携带APOEε4基因MCI与HC(准确率分别为70.57%及75.05%,AUC分别为0.711及0.609)。结论基于杏仁核、海马旁回、内嗅皮层、后扣带回、颞下回、梭状回及颞中回构建的^(18)F-flortaucipir tau PET SUVR模型可用于诊断MCI;联合APOEε4基因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TAU蛋白 载脂蛋白Eε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
18
作者 赵威 张万枝 +4 位作者 侯加林 侯瑞 李玉华 赵乐俊 程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2-1503,共12页
农业机器人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存在难以找到目标点、稀疏奖励、收敛缓慢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的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扫描全局环境以构建先验地图,划... 农业机器人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存在难以找到目标点、稀疏奖励、收敛缓慢等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的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扫描全局环境以构建先验地图,划分行走行和作物行区域;对地图边界进行膨胀拟合处理,形成前向弓字形作业走廊.利用中间目标点分割全局环境,将复杂环境划分为多阶段短程导航环境以简化目标点搜索过程.从动作空间、探索策略和奖励函数3个方面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以改善奖励稀疏问题,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提高导航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搭载MPN-DQN的农业机器人自主行驶的总碰撞次数为1,平均导航时间为104.27 s,平均导航路程为16.58 m,平均导航成功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农业机器人 中间目标点 多目标点导航融合改进深度Q网络算法(MPN-DQN)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谱系数下不可见性指导的鲁棒水印算法
19
作者 吴肖 黄樱 +2 位作者 宋春花 关虎 牛保宁 《应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0-386,共17页
在版权保护领域,网格水印技术是保护3D模型在传输过程中免受恶意攻击的关键技术,然而现有的网格水印算法并未充分联系空域和频域,对水印嵌入强度的设置规则不够清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受不可见性指导的鲁棒水印算法(robust wat... 在版权保护领域,网格水印技术是保护3D模型在传输过程中免受恶意攻击的关键技术,然而现有的网格水印算法并未充分联系空域和频域,对水印嵌入强度的设置规则不够清晰。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受不可见性指导的鲁棒水印算法(robust watermarking algorithm guided by invisibility,RWGI)。以三维网格的拉普拉斯变换为对象,在水印嵌入过程中对空域不可见性评价指标与频谱域嵌入强度的关系进行建模,使水印的嵌入受到不可见性指标的调控,保证了水印嵌入强度的按需量化;针对该指导的实施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绝对值的谱系数寻优策略和一种简单高效的网格分块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对常见攻击的鲁棒性,且能保证水印嵌入强度对模型尺度的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版权保护 不可见性 网格谱水印 网格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混合智能:新一代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0,共10页
研究智能这个复杂问题是困难的,但可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分析处理,人所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杂)”,机所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复)”,环境所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平台(复杂)”。智能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 研究智能这个复杂问题是困难的,但可把它分解成人机环境系统问题分析处理,人所要解决的是“做正确的事(杂)”,机所要解决的是“正确地做事(复)”,环境所要解决的是“提供做事平台(复杂)”。智能不是人脑(或类脑)的产物,也不是人自身的产物,而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智能,在现有数学体系和软硬件设计模式基础之上,基本上不大可能,但在人机一体化或人机环境系统中却是有可能的。智能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价值算计为基础的人类智能,二是以数学计算为基础的机器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理论侧重于描述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新的智能形式,不同于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它是结合物理性和生物性的新一代智能科学系统。人机混合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关键在于新逻辑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机环境系统 计算计 人机混合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