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效应非线性功放扩展Volterra模型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10
1
作者 南敬昌 刘元安 +1 位作者 李新春 高锦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21-2024,共4页
通用Volterra级数行为模型由于较高计算复杂性使它受限用于弱非线性放大器。为了减少Volterra级数计算复杂性和级数核系数的数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案:基于正交多项式函数Chebyshev和基于正交多项式函数Laguerre的Volterra级数,推导了Vol... 通用Volterra级数行为模型由于较高计算复杂性使它受限用于弱非线性放大器。为了减少Volterra级数计算复杂性和级数核系数的数量,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案:基于正交多项式函数Chebyshev和基于正交多项式函数Laguerre的Volterra级数,推导了Volterra-Chebyshev和Volterra-Laguerre的行为模型数学表达式,并对Volterra-Laguerre模型进行了仿真。数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Volterra级数模型相比,Volterra-Chebyshev和Volterra-Laguerre行为模型具有简化的结构和减少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功率放大器 行为模型 VOLTERRA级数 LAGUERRE Chebyshev 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线性光纤环路镜将2.5Gbit/s归零码光脉冲波长变换20nm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建军 史寒星 +3 位作者 迟楠 乔耀军 陈树强 管克俭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2-25,共4页
利用光纤非线性环路镜成功地将2.5Gbit/s的归零码光脉冲变换了20nm的距离。在最佳波长变换处对变换信号进行了1小时的误码测量,采用223-1伪随机码序列,误码为1.3×10-14。信号光和探测光脉冲宽度分别... 利用光纤非线性环路镜成功地将2.5Gbit/s的归零码光脉冲变换了20nm的距离。在最佳波长变换处对变换信号进行了1小时的误码测量,采用223-1伪随机码序列,误码为1.3×10-14。信号光和探测光脉冲宽度分别为28ps和37ps,中心波长分别为1533nm和155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变换 非线性 光纤环路镜 光纤通信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诚实模型下安全多方排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肖倩 罗守山 +1 位作者 陈萍 吴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安全多方排序问题是百万富翁问题的推广问题,用于n个参与方在不泄漏各方秘密输入的前提下比较出其输入在全体输入中按照一定顺序所处的位置.本文首先提出了半诚实模型下基于同态加密的安全两方排序协议.然后将该协议推广到多方排序的情... 安全多方排序问题是百万富翁问题的推广问题,用于n个参与方在不泄漏各方秘密输入的前提下比较出其输入在全体输入中按照一定顺序所处的位置.本文首先提出了半诚实模型下基于同态加密的安全两方排序协议.然后将该协议推广到多方排序的情况,并提出两种提高效率的改进算法.最后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安全多方排序协议,并对这几个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做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富翁问题 安全多方排序 半诚实模型 同态加密 模糊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空时分组码最大比率合并接收组合形式的配方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涛 李祥明 +1 位作者 乐光新 尹长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3-478,共6页
该文研究了寻找正交空时分组码输出信号最大比率合并组合形式的配方方法,证明了一般正交空时分组码都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得到最大接收比率的组合形式。由于正交性,各输出支路可以独立地进行极小距离判决译码,其译码性能与用从各接收天... 该文研究了寻找正交空时分组码输出信号最大比率合并组合形式的配方方法,证明了一般正交空时分组码都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得到最大接收比率的组合形式。由于正交性,各输出支路可以独立地进行极小距离判决译码,其译码性能与用从各接收天线得到的接收矢量直接进行极大似然译码的性能完全相同,而译码复杂度却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正交空时分组码 配方方法 最大比率合并接收组合形式 分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南敬昌 高明明 +1 位作者 刘元安 唐碧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70-175,共6页
为了设计和优化高线性功率放大器和通信子系统,系统级仿真中,构建功率放大器精确的行为模型是必要的。这篇文章阐述了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的概念与类型,详细给出了各种行为模型的算法,分析和比较了这些行为模型的适用情况和性能,同时提... 为了设计和优化高线性功率放大器和通信子系统,系统级仿真中,构建功率放大器精确的行为模型是必要的。这篇文章阐述了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的概念与类型,详细给出了各种行为模型的算法,分析和比较了这些行为模型的适用情况和性能,同时提出了两种改进模型。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当指定输入信号的类型、带宽和工作频率时,根据模型性能及其复杂度,能够选择一种合适的行为模型来表示功率放大器的特性;最后给出了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选择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型 功率放大器 非线性 无记忆 线性记忆 非线性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配置系统中的联合负载控制及其终端选择算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志勇 张平 +1 位作者 张永靖 蔡胡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3-896,共4页
该文基于现有端到端可重配置系统架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门限联合负载控制方法,以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对负载均衡的要求,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结合终端的可重配置特点及业务要求的多样性,在执行网络发起的垂直切换过程中采用了... 该文基于现有端到端可重配置系统架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门限联合负载控制方法,以适应不同负载条件下对负载均衡的要求,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结合终端的可重配置特点及业务要求的多样性,在执行网络发起的垂直切换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终端选择算法,从而在均衡异构网络负载的同时减少系统开销和对用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用户满意度的同时有效地减轻重叠覆盖区域的网络拥塞,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异构 可重配置 负载均衡 垂直切换 终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空时分组码性能估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祥明 罗涛 乐光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993-995,共3页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传输的衰落信道条件下 ,接收机输出瞬时信噪比的一般表达形式 ,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符号差错性能 .给出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小距离球界 ,由此可以得到空时分组码关于...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传输的衰落信道条件下 ,接收机输出瞬时信噪比的一般表达形式 ,分析了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符号差错性能 .给出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小距离球界 ,由此可以得到空时分组码关于发送天线数量的“地板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空时分组码 分集技术 性能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节能路由算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宁 田辉 +1 位作者 黄平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0-1233,共4页
为了有效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节能问题,该文提出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路由算法。在引入博弈理论概念建立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以往传感器网络簇首选择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兼顾节点剩余能量及簇首分布的节能... 为了有效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节能问题,该文提出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路由算法。在引入博弈理论概念建立网络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以往传感器网络簇首选择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兼顾节点剩余能量及簇首分布的节能路由DEER(DistributedEnergy-EconomicalRouting),大大节省了分布式决策网络协议的能量损耗。仿真证明了该方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能够有效地平衡网络负载,节省节点能量,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 博弈论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组网方案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木根 张涛 王文博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2-2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OFDM技术的WiMAX小区规划方案,给出了各种提高频谱效率的方案;然后对WiMAX与现网的融合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方法,并就基于IPv6的WiMAX核心网机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基站的无线互联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WIMAX IEEE 802.16 小区规划 网络融合 组网方案 OFDM技术 高频谱效率 规划方案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OFDM系统载波频率偏移估计和跟踪方案 被引量:7
10
作者 秦升平 尹长川 +2 位作者 郝建军 纪红 乐光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69-1574,共6页
针对载波偏移使OFDM系统出现严重的子载波干扰和性能的下降,该文提出一种OFDM频偏估计和跟踪方案,载频捕获阶段频偏估计采用时域内插入等值导频的方法,载频跟踪阶段不需要导频,而是利用循环前缀来估计频率偏移并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证实,... 针对载波偏移使OFDM系统出现严重的子载波干扰和性能的下降,该文提出一种OFDM频偏估计和跟踪方案,载频捕获阶段频偏估计采用时域内插入等值导频的方法,载频跟踪阶段不需要导频,而是利用循环前缀来估计频率偏移并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证实,该方案中导频辅助的频率偏移估计和载频跟踪不仅估计范围大,而且估计值准确,频偏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能达到信道理想估计条件下的误比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FDM 频率偏移 频偏估计 导频辅助 载波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D—S证据理论的决策层融合滤波算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剑峰 乐光新 尚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60-1164,共5页
本文针对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技术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I) -s证据理论的融合滤波算法 .本算法首先分析了基本D -S证据理论组合准则缺陷的产生原因 ,从而采取消去证据间相关性、自适应地分配矛盾信息给与冲突有关的焦元等措施 ... 本文针对线性和非线性混合滤波技术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I) -s证据理论的融合滤波算法 .本算法首先分析了基本D -S证据理论组合准则缺陷的产生原因 ,从而采取消去证据间相关性、自适应地分配矛盾信息给与冲突有关的焦元等措施 ,改进了基本D—s证据理论的组合准则 ,提高了其融合性能 .在此基础上 ,本算法又根据混合滤波器单源判别边界点误报风险大、可靠性和容错性差的弊端 ,增加了多子源判决准则 ,利用改进了的D-S证据理论的组合准则 ,实施融合判决 .后续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准则 最小错误概率准则 聂曼-皮尔逊准则 混合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系统中QoS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彭木根 李茗 王文博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2期30-35,共6页
文章分析了WiMAX系统QoS机制的主要内容:业务流管理、QoS保证算法,探讨了QoS机制对主动授权、实时查询、非实时查询和尽力而为等数据业务的支持。为了让不同业务的QoS得到保证,文章重点探讨了基于信道状态的分组调度算法(CSDPS)、基于... 文章分析了WiMAX系统QoS机制的主要内容:业务流管理、QoS保证算法,探讨了QoS机制对主动授权、实时查询、非实时查询和尽力而为等数据业务的支持。为了让不同业务的QoS得到保证,文章重点探讨了基于信道状态的分组调度算法(CSDPS)、基于业务类型排队(CBQ)的CSDPS调度算法和通用处理器共享策略,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系统 机制研究 QOS机制 分组调度算法 实时查询 QOS保证 通用处理器 数据业务 业务类型 算法模型 业务流 文章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通信系统中基于遍历容量的近似最优功率分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霏 罗涛 +1 位作者 路安琼 乐光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2,共7页
传统半双工放大转发(AF)协同通信无论信道状态如何,总是采用协同通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自由度的利用率。基于此研究了"何时协同"与最优发送功率分配的问题。首先给出了AF系统的遍历容量表达式及其上界;然后以遍历... 传统半双工放大转发(AF)协同通信无论信道状态如何,总是采用协同通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自由度的利用率。基于此研究了"何时协同"与最优发送功率分配的问题。首先给出了AF系统的遍历容量表达式及其上界;然后以遍历容量上界为代价函数,提出一种适用于AF系统的近似最优功率分配方案(AOPA),通过比较源—目的端与中继—目的端的统计信道增益来判定是否需要采用协同通信模式;最后,还分析了在中继端按随机方向模型移动时AOPA方案的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AOPA方案在系统容量和误码差错性能上均要优于等功率EPA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通信 功率分配 遍历容量 误码率 随机方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路可用性预测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洪利 黄庭培 +2 位作者 邹卫霞 李树荣 周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8-123,共6页
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无法适应Ad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对AODV路由算法进行链路可用性预测扩展,节点通过接收分组的能量值和链路连续可用时间选择最可靠的路径进行路由,并在链路真正失效之前启动预先修复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 传统的AODV路由协议无法适应Adhoc网络拓扑的高度动态变化。对AODV路由算法进行链路可用性预测扩展,节点通过接收分组的能量值和链路连续可用时间选择最可靠的路径进行路由,并在链路真正失效之前启动预先修复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ODV协议提高了分组的投递率,降低了分组端到端平均传输延时,路由协议的可靠性得到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路由协议 AODV 链路可用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PCB有孔矩形腔屏蔽效能的传输线法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柳平 高攸纲 +1 位作者 沈远茂 阮方鸣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0-744,共5页
为了提高对有孔屏蔽腔内电路的有效保护性能。介绍了用传输线法分析有孔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的情形。并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 为了提高对有孔屏蔽腔内电路的有效保护性能。介绍了用传输线法分析有孔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的情形。并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时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当频率低于主谐振频率时,测量点离孔缝越近,耦合进腔体的电磁能量越多;屏蔽效能随极化角度的递增而增加;低频段的屏蔽效能比高频段的要好;装有电路板腔体的屏蔽效能比空腔的要好,这在谐振区域内尤为突出;电路板尺寸越大屏蔽效能越好。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设计屏蔽腔及其腔内电子设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缝 传输线法 印刷电路板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性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山枝 时岩 胡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133,共11页
针对未来的多种接入网络共存、大量移动性终端接入需求的情况下,分析了移动性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指出将其作为信息通信网中的单独一门技术进行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移动性管理的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性管理的网络参考模型... 针对未来的多种接入网络共存、大量移动性终端接入需求的情况下,分析了移动性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指出将其作为信息通信网中的单独一门技术进行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移动性管理的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性管理的网络参考模型和协议参考模型,对指导4G和未来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按此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已有的各种移动性管理技术。最后,指出了未来泛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移动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性管理 参考模型 注册管理 位置管理 切换控制 异构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蚂蚁算法的时延受限分布式多播路由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素兵 刘泽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0-74,共5页
本文探讨了在高速包交换计算机网络中 ,具有端到端时延限制的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蚂蚁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算法 ,该算法是完全分布式的。仿真实验表明 ,用该算法产生的多播路由树的费用比已存在的主要算法更好 ,并且适应... 本文探讨了在高速包交换计算机网络中 ,具有端到端时延限制的多播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蚂蚁算法的多播路由优化算法 ,该算法是完全分布式的。仿真实验表明 ,用该算法产生的多播路由树的费用比已存在的主要算法更好 ,并且适应于多播成员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播路由 蚂蚁算法 时延受限 通信网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指纹图像增强滤波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菲 孙景鳌 蔡安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2-87,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指纹图像增强滤波器,通过模糊边缘判别器在对任一像素点属于边缘的程度进行模糊软判决的同时完成边缘检测,并针对指纹图像的平滑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模糊规则进行增强滤波。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指纹图像增强滤波器,通过模糊边缘判别器在对任一像素点属于边缘的程度进行模糊软判决的同时完成边缘检测,并针对指纹图像的平滑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模糊规则进行增强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滤波器在图像的平滑区域具有好的滤波性能,对于边缘区域,则能够在保持边缘细节的同时滤除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像 增强滤波 模糊边缘检测 模糊逻辑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有电路板孔阵矩形腔对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屏蔽效能 被引量:30
19
作者 汪柳平 高攸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介绍了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特性,用传输线法分析了孔阵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PCB)的情形。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时的情况。计... 介绍了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的特性,用传输线法分析了孔阵矩形腔屏蔽效能的基本原理。将基本公式作进一步修正,使其能计算矩形腔内装有印刷电路板(PCB)的情形。对修正的传输线模型计算公式进行了扩展,使之能计算任意极化方向时的情况。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频率低于主谐振频率时,测量点离孔阵越近,屏蔽效能越差,同时低频段的屏蔽效能比高频段的要好;孔阵的屏蔽效能比相同面积单孔的要好;装有PCB腔体的屏蔽效能比空腔的要好,这在谐振区域内尤为突出;PCB板尺寸越大,屏蔽效能越好;屏蔽效能随极化角度的递增而增加;屏蔽体越小,屏蔽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上升前沿电磁脉冲 孔阵 传输线法 印刷电路板 屏蔽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路由层信息设计的多跳AdHocMAC层协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海波 崔毅东 徐惠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9-213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单信道多跳Ad Hoc网络的媒体接入层协议.利用全向天线的特点,协议控制帧捎带路由信息,使邻居节点获知节点间路由状态.上游节点的ACK应答直接触发下游节点的CTS握手,形成CTS/DATA/ACK三维交互机制.协议可有效减少网络的握手开... 提出了一种单信道多跳Ad Hoc网络的媒体接入层协议.利用全向天线的特点,协议控制帧捎带路由信息,使邻居节点获知节点间路由状态.上游节点的ACK应答直接触发下游节点的CTS握手,形成CTS/DATA/ACK三维交互机制.协议可有效减少网络的握手开销,降低重负载时握手帧的冲突概率.仿真表明,协议可适应不同的拓扑.最好情况下,协议较IEEE 802.11协议的吞吐量约提升16.1%,端到端延时约降低16.8%.改善了多跳Ad Hoc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Ad HOC 媒体接入层 IEEE 802.11 DCF MARCH ROA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