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油剂对碳腈氯纶纤维可纺性能的影响
- 1
-
-
作者
郑帼
刘旭钊
李秀明
霍晓兵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3-195,198,共4页
-
文摘
针对碳腈氯纶纤维静电大、抱合性差、纤维刚性强等特点设计了3种不同类型的纺纱油剂,油剂1#为阴离子型,油剂2#为阳离子型,油剂3#为两性型。将这3种油剂分别施覆于碳腈氯纶纤维表面,并对其抗静电性、摩擦性、抱合性、卷曲数和卷曲率等影响纤维可纺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2#油剂能够满足碳腈氯纶纤维的纺纱要求,可纺性好。
-
关键词
碳腈氯纶纤维
油剂
卷曲
抗静电性
-
Keywords
carbon-AN-VDC fiber,spinning oil,crimp,antistatic property
-
分类号
TQ342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
-
题名镀银纤维色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余君红
王树根
王春姣
高俊
贾书刚
-
机构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共4页
-
文摘
针对实际生产中镀银纤维纺织品易发生原因不明的无规则黑色斑块色变,且普通处理难以复原,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镀银纤维色变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硫化氢所致。通过控制镀银纤维色变条件,检测镀银纤维各元素含量变化,观察到色变镀银纤维中含硫量和含氧量增加,得出镀银纤维色变的机制是镀银纤维中的银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导致镀银纤维变色,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加快了镀银纤维色变的反应。文章为镀银纤维纺织品防止色变和色变的镀银纤维颜色复原提供了理论参考。
-
关键词
镀银纤维
色变
机制
硫化氢
-
Keywords
silver-plated fibers
color change
mechanism
hydrogen sulfide
-
分类号
TS19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液氨处理对锦纶/棉混纺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华
张杰
高燕
-
机构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中纺协(北京)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32,共5页
-
文摘
锦纶/棉混纺织物存在易折皱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高档服装上的应用。为此,以锦纶/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坯布预处理后染整前对其进行液氨处理,研究了液氨处理对织物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折皱回复角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滑感、温暖感及柔软感3个定量指标,评价液氨处理前后锦/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手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以提升锦/棉织物的拉伸强力及撕破强力,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218°提升至252.3°,粗糙度波长与振幅之比从50.46降低至44.87,表明液氨处理后织物的抗皱性和平滑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液氨处理未明显改善织物的柔软感,但处理织物的热导率较未处理织物仍有一定程度降低,致使织物接触温暖感有所提升。
-
关键词
液氨处理
锦纶/棉织物
表面性能
折皱回复角
织物手感
-
Keywords
liquid ammonia treatment
polyamide/cotton fabric
surface characteristic
wrinkle recovery angle
fabric handle
-
分类号
TS195.5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高等级化学防护面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张杰
张婷婷
陈祯
任玮
霍晓兵
-
机构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0,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2804)
-
文摘
目前我国化学防护面料开发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在防护等级、防护谱系、危化品测试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不小差距。为此,基于聚烯烃膜、聚卤代烯烃膜、阻燃织物的服用性能及防护性能研究,采用将多层高分子材料热压复合成型的方法,开发一种高等级化学防护面料。测试表明,该面料具有优异的断裂、撕破、抗刺穿及耐高低温性能,能够满足化学防护面料的服用性能要求,同时还具备对甲苯、氨水、二乙胺、四氢呋喃和浓硫酸防护 480 min以上的防护能力,表明开发的化学防护面料防护等级高,面向危化品事故灾害时可满足应急使用的要求。通过各层材料协同作用,实现了在化学防护面料上兼顾阻燃功能的需求,赋予了该产品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国外进口产品,打破国外高等级化学防护面料的垄断现状。
-
关键词
危化品
化学防护
膜
面料
-
Keywords
hazardous chemical
chemical protection
film
fabric
-
分类号
TS17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基于FTIR及XRD鉴别化学防护面料结构及组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杰
张婷婷
陈祯
任玮
霍晓兵
-
机构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6,100,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802804)资助
-
文摘
对进口化学防护面料的剖析,将有利于精准构建面料结构及其化学防护能力之间的构效关系,可为我国化学防护技术装备的研制提供思路。基于此,剖析了一款高等级化学防护服面料的结构组成,经手工剥离该面料可分为外复合层、中间纤维毡层及内复合层,其中内外复合层的结构及组成一致。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剥离后的各层高分子材料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外复合层由7层薄膜组成,从外至内分别为聚乙烯层、胶黏剂层、聚酰胺层、胶黏剂层、聚酰胺层、胶黏剂层、聚乙烯层,中间毡层由涤纶纤维组成,其结晶度为51%。整体防护面料共15层结构,结合该面料防护等级高、防护谱系宽的特点,表明多层复合结构是其拥有优异防护性能的关键。
-
关键词
危化品
化学防护
面料
复合
结构
-
Keywords
Hazardous Chemicals
Chemical Protection
Fabric
Composite
Structure
-
分类号
TS17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高强锦纶染深色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小文
王树根
王春姣
徐杰
陈士强
李利娜
-
机构
江南大学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28,41,共4页
-
文摘
针对高强锦纶难以染深色的问题,试验采用酸性染料和分散染料混合上染高强锦纶。混合染料染色的优化工艺为:弱酸性黑BR 5%(omf),安诺可隆分散黑PUD 5%(omf),pH值5~6,染色温度130℃,染色时间60 min。混合染色织物的K/S值优于酸性染料或分散染料单独染色的,且各项牢度优良。
-
关键词
酸性染料
分散染料
染色
染深性
高强锦纶
-
Keywords
acid dyes
disperse dyes
dyeing
deep dyeing property
high-strength nylon
-
分类号
TS193.6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7
-
-
作者
张婷婷
张杰
田新宇
陈祯
任玮
-
机构
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181,188,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2804)。
-
文摘
针对当前国内外危险化学品事故灾害频发、生化恐怖袭击威胁日益严峻、防化装备研发及生产体系不健全,国内个体化学防护装备特别是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的材料研发、结构设计、装备生产、性能检测及选择使用亟待规范等问题,梳理了国际标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中涉及气密型化学防护服的产品分类及性能要求,介绍了国内外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防护性能、结构特征、产品认证情况及其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了化学防护领域广泛应用的防护材料种类及性能。研究表明:尽管目前采用高分子膜制作化学防护面料的国内厂商较少,但部分面料的防护能力已经能够同时达到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的要求;建议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继续给予化学防护行业必要的政策扶持,以尽快实现高性能化学防护装备的国产化、规模化及体系化。
-
关键词
应急救援
个体防护装备
化学防护服
气密性
渗透性能
-
Keywords
emergency rescu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chemical protective clothing
gas-tight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TS941.73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